【文档说明】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23)页,125.57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c5c586abf9bebe362d1e78a61d1772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
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2.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
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朝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3.《十二铜表法》制定后,习惯法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至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已经不构成法律的渊源了。这反映出()A.自然法理念
逐渐消退B.罗马法的条文简洁化C.罗马法的稳定性增强D.罗马贵族的特权消失4.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
第一帝国。这一系列史实反映出()A.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B.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C.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D.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5.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10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
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时期。”这时期,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包括()①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②两次克服党内危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根据中国社会性质制定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④根据国
内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7.如图是中国对外援助的总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由此可知()A.对外援助总额持续下降B.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国外交C.世
界局势实现和平稳定D.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8.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剧变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这表明()A.东欧剧变发生的时间
短、速度快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C.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B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C.宋朝的市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10.“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
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B.使欧洲从此居于世界中心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直观反映了大国兴衰历程11.有学者研究发现,19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
,中国的失业情况却日益严重。有人用“失业之人,如恒河之沙”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这种现象()A.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渐趋向于没落B.表明中国的自然经济瓦解速度过于缓慢C.是新旧经济更迭冲击传统社会结构导致D.造成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断减少的局面12.如图是学者对1980~2020年中国、印度及某
些西欧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根据图表信息,学者对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B.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13.1914年《申报》报道,上海家庭的祭祖仪
式,首先悬列祖先像于中堂之上,具体祭祖仪式如下:“一,肃立。二,向祖先行礼。三,家长献花。四,报告说明纪念意义。五行辞岁礼,卑幼向家长鞠躬。六,合家欢宴。”这一仪式()A.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B.受到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C.是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产物D.大大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14.罗斯
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③利用国家政权
,进行宏观调控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在一段时间内,苏联(俄)城市里出现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通过市场发家致富的商人和企业主,在农村,一些善于经营的勤奋的中农,甚至贫农,也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优惠,变得富裕起来。此时的政策()A.导致了严重
的政治和经济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C.基本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目标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16.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
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17.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儒家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道家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兵家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
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18.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抨击和挑战儒家正统思想,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经济新发展冲击传统思想B.儒家思想不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C.市民阶层群体逐渐
发展壮大D.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吸取经验教训19.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三者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③反对封建束缚④促进人性的解放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2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
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B.《诗经》中的“颂”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21.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
然科学()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22.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史新陈代谢异常频繁,下列近代言论,按照时间先后排
序正确的是()①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全都踏倒他②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③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
界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23.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
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24.对比如表内容,可得出的
结论是()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A.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有了质的飞跃B.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改变C.旧三民
主义的革命目标已经实现D.社会性质的改变促使新三民主义提出25.从《巴黎圣母院》到《人间喜剧》,欧洲文学出现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B.工业革命后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C.抒发个人情感、积
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D.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使人们更加重视民族自由解放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
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
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史记》卷68《商君列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
体制产生的影响。(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上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财神信仰形成较迟。主要在民间流行。明朝,从吴中(今江苏扬州)一带开始,形成了每年正月
初五“接财神”的习俗。不同的地区崇拜的对象不同,导致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正财神”赵公明和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关公被人们尊为武财神,“准财神”是刘海蟾,港澳
台地区祭祀财帛星君李诡祖。还有的地区把“太白金星”等供奉为财神。这些财神都是公平、正直、忠义之士,自然不会保佑人们去发不义之财。--摘编自《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材料二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
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
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困惑》(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共
同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和欧洲“寻金热”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0分)28.1956年、1978年、1992年是现代中
国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
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
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材料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
有天壤之别。--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
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
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
融合,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无法体现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故C项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商周时期政治文化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商周时期政治文化特点的把握,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答案】C【解析】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的是皇帝,故A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故B错误;“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可见并没有说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故D错
误;“柄用专者莫如今日”表明明朝内阁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故C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
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
用有限。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因此明代的君主专制比前代尤甚,助长了君主专制。3.【答案】C【解析】自然法理念是法律中的精神,与法律的成文与习惯(不成文)关系不大,故排除A项;成文法不一定是简洁的,故排除B项;习惯法的解释依赖于人,主观性强,故成文
法化,说明罗马法的稳定性增强,选C项;罗马仍旧是奴隶制社会,仍旧有贵族特权,排除D项。故选:C。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罗马法演变的过程。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解释
的素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素养,家国情怀素养。4.【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英、美、法都通过建立新的制度进一步巩固革命的果实,故B项符合题意;美国并没有涉及军事体制,排除A;C项符合法国,排除;美国没有君主观念,排除D。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考生可根据材料“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
能力。5.【答案】C【解析】①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主要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在国共10年对峙时期探索出来的,选项符合材料的特点;②两次克服党内危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也是这一阶段革命斗争的特点;③根据中国社会性质制定了正确的民
主革命纲领应该是在中共二大上,时间是1922年,选项不符合材料特征;④根据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的关系是中共成熟的主要表现。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要求学生结合中共成立后领导民主革命斗争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国
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斗争的表现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6.【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
社会主义革命,二者都推进了俄国民主革命进程,故B正确。A是二月革命任务,排除。CD是十月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需要掌握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二月革命和十月
革命的性质和影响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7.【答案】B【解析】A.材料中只能看到比重的变化,无法看到总额的变化,A项错误;B.由材料可知中
国对外援助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C.世界局势实现和平稳定说法与实际不符,排除C;D.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与材料主旨不符,且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了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对外援助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密切相关。解答本题
关键要掌握中国对外援助的总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变化的时代背景,考查了学生依据史实解读图表的能力。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欧剧变,要求结合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概括,故排除
A。B.东欧国家长期照搬僵化低效的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导致经济长期较低迷,民众生活水平无法提高,社会气氛压抑,特权腐败横行。东欧国家的矛盾是长期积累的。随着波兰率先放弃社会主义,东欧各国纷纷剧变,这就是总爆发。故B符合题意。CD.均与本题无关。故选B。9.【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是冶铁工具,故B合题意。ACD结论均正确,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决
问题,难度偏低。10.【答案】D【解析】材料中文字描述了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历程,从中不难发现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大国兴衰历程具有一致性,或可说是金融中心的转移折射出大国兴衰的历程,大国兴衰是世界金融中心
转移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故D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故A错误;B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1)优越的地理
位置。(2)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在三次英荷战争打击下,
失去海上殖民霸权。1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90年代后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同时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因此导致失业激增,因此材料现象说明新旧经济更迭冲击传统社会结构,故C项正确。19世纪90年代后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
瓦解加速才会使得失业人数激增,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人阶级人数会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列强侵略加剧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
日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2.【答案】D【解析】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图示显示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和西方国家和印度相比,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主要
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故D正确;A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是2001年,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80~2020年中国、印度及某些西欧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本题为中档题,考
查改革开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1914年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中,采用肃立、献花、鞠躬等方式。结合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辛亥革命后
,表明其受到了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影响,故B项正确。“颠覆了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与祭祖仪式不符,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12月,故C项错误。家庭祭祀仪式与加速“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近
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1914年上海家庭的祭祖仪式中,采用肃立、献花、鞠躬等方式,然后抓住题干时间,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迁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D【解析】联系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可以得出,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日趋严重、生产和销售矛盾激化下爆发的,故①②正确;而危机后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故③
正确;在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所采取的工业复兴措施中,防止盲目竞争,提倡企业诚信,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故④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工业复兴法》、《农业
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有效地缓解了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强化金融监管,正确实行政策,防止金融风险;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重视农业,强本固基;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
活保障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苏联(俄)城市里出现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通过市场发家致富的商人和企业主,在农村,一些善于经营的勤奋的中农,甚至贫农,也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优惠,变得富裕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中
的政策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开办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该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所以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所以A错误;“基本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目标”和“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属于斯大林模式,所以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俄)城市里出现了利用政府给
予的政策,通过市场发家致富的商人和企业主,在农村,一些善于经营的勤奋的中农,甚至贫农,也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优惠,变得富裕起来”。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D【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故A错误;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故B错误;大国之间由同盟转为对抗,故C错误;二战后全球化在主要国际组织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这些组织是战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主要维护者,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
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①确立了
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17.【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其共同点是反对战争,这反映了当时民众对社会
安定的渴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关注人与自然,故A项错误。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因此主张本质上是不一致,因此C项中的“渐趋一致”说法错误,排除。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思想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
格中各派的主旨,从中分析得出反映了当时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主张及其背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
,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1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抨击和挑战儒家正统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由、平等的理念需求
不断发展,出现了批评君主专制的思想家,因此明末清初出现的进步思想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思想,故A项正确;当时的进步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故B项错误;市民阶层壮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是先进思想产生的原因,
不是本质,且李贽思想产生与明朝灭亡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本质上”。本题主要通过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19.【答案】D【解析】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和
③反对封建束缚不符合智者运动,排除;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和④促进人性的解放是三者的共同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了解,
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做。20.【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诗经》中的“颂”是指祭祀的舞曲戩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由此可知“颂”是不能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所以,B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A、C、D三项的说法都是符合史实,但题目要求不符,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考生需要熟知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体裁所取得的成就。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
知识的能力。21.【答案】A【解析】材料“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体现的是近代自然科学对近代资产阶级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A正确;洛克的主张属于启蒙思想,
构想的是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B排除;斯宾塞的主张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是错误的思想,C排除;D与斯宾塞的主张无关,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和启蒙运动,考生可结合材料“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
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和启蒙运动,既考查了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属于一道典型试题。22.【答案】C【解析】①根据材料中“百宋千元……全都踏倒他”可知,该思想主张全
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可知,这是指新文化运动的主张;②根据材料中“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抽一以诸国富强之术”可知,该思想主张强调以中国国体为本、西方科技为辅,是指洋务运动;③根据材料中“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政”可知,这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抨击;④根据材料中“必是
赤旗的世界”可知,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近代言论出现的顺序应是②③①④,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考生需要熟知近代各个阶层和派别的救国主张。本题主要通过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
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23.【答案】B【解析】选项A不适合三民主义,故排除A;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均是从国情出发的
、均是以复兴民族为宗旨的,故B正确;选项C不适合“三个代表”,时间不符合,故排除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不是民主革命的产物,故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20世纪重要的理论成果,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本题考查了20世纪重要的理论成果,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
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答案】A【解析】由材料“突出‘反满’”“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抽象地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可知,新三民主义对比旧三民主义,在内容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说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完成了华丽的转变,故选A;当时资产阶级的革命任
务仍是反帝反封建,其任务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在旧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并未使得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其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革命目标也并未实现,排除C;新三民主义提出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发生改变,D项说
法无从谈起,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三民主义,考生可结合材料“突出‘反满’”“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抽象地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才能深
刻理解材料所体现的主旨。2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
想和憧憬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欧洲文学出现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重大转变,故B正确。A、C两项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D项说法也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从《巴黎圣母院》到《人间喜剧》”。本题
主要通过19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6.【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一“拒绝了穷苦农
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二“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
民”、“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可以得出不同是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影响可知,梭
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第一小问的地理因素,结合所学可知,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
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第二小问的认识,依据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史实可以看出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故答案为:(1)政策不同: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
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
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小题2】【解析】本题考查中外的重大改革。考查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
同以及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雅典与秦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需要掌握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以及认识。本题考查中外的重大改革。考查对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1)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财神崇拜主要流行于人间,崇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因地而异,并且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公平正直和忠义的道德观念,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而西方的寻金热,是当时欧洲的社会潮流,群体相对广泛,寻金热的导向是外向型的。中国的财神崇拜和西方的寻金热,都是建
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2)中国古代的财神,尽管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促进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真正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而欧洲的行间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明
清时期空前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当时自然经济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西方的神经热引发了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为欧洲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同时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促进了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故答案为:(1)特点:中国:
主要流行于民间;崇拜对象多样化(存在地区差异);崇尚公平、正直、忠义(体现传统价值概念或受儒家思想影响大)。欧洲:参与阶层具有广泛性;寻金具有外向性。共同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2)差异:中国“财神崇拜”:冲击了传统贱商观念,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欧洲“寻金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社会转型。原因: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空前强化,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统
治地位。欧洲: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海外殖民掠夺,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引发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时
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财神崇拜和西方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经济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2.社会根源: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对货币需求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时,很多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3.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
方之间的商路受阻。4.客观条件具备: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条件。28.【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转向计划经济。”可得出结论。第二小问:依据材料“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2)依据材料“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
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从政治、经济、法制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示例如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科技教育体制的调整。(3)依据材料“邓并
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实行
改革开放等。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表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科技教育体
制的调整。(3)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影响: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立足国情,顺应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1)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
变化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等可以得出结论。(2)本题考查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
长的原因。依据材料“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3)本题考查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
是: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4)本题考查对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总体难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