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doc,共(7)页,75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fc0122068ea69f31da270ba4edd5e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株洲市天元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45分1.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
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郡县制2.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按月记录了当时的农事活动。表1整理自该书。月事一月祭祖、上椒酒于家长、祈丰年、命成童以上习《五经》、命女红织布、种春麦、瓜果等、酿酒作酱、伐竹木。二月祭太社、习射以备不虞、命缝人浣冬衣、种
药制药、卖粮食、收薪炭。三月令蚕妾治蚕室;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无或务他,以乱本业,有不顺命,罚之无疑;种稻、豆、麻等;赈济族人;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之寇。表1由表1可推知,该书集中反映了东汉A.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B.大地主田庄经济形态C.土地公有制发展情况
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3.下表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灾祸情况表。据此可知()类型自然灾害饥荒兵祸三国时期2—6西晋时期7103东晋时期658南北朝时期171012总计322529A.自然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动
荡B.战乱不断严重危及社会稳定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饥荒多发D.军阀混战致使政权更迭频繁4.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A.分裂割据局面结
束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5.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C.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6.《原君》是《明夷待访录》的首篇。
黄宗羲在开篇就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这主要表明,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B.认为君主应谋利天下大众C.否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提倡个性自由与解放7.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为主要进口品,茶叶、丝
绸、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品。19世纪70年代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量则越来越大。从本质上表明A.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品种范围扩大B.出口商品主要为科技含量低的
农产品C.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程度加深8.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是从政权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的,是立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和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凸显了该政策的A.灵活性和创造性B.
武装斗争的精神C.原则性和国际性D.社会主义革命性9.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
”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盟10.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是()A.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B.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坚持政治中立原则D.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11
.下图为古希腊陶器上描绘的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出古希腊A.商品贸易往来频繁B.军事实力冠绝欧洲C.尊重基本社会公德D.重视公民素质培养12.国际法的形成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密切相关,下图是某学生制作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体系图,空缺部
分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维也纳、联合国、雅尔塔B.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联合国C.维也纳、凡尔赛—华盛顿、联合国、雅尔塔D.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联合国、维也纳13.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有三个增长较快的时期,
推动这三个时期科技发展的共同的原因是时间特点情况1950~1958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A.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B.与
西方国家广泛的经济合作C.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D.良好的国际背景和外交环境14.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4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危机。“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这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
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在此基础上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浪漫主义思潮开始兴起C.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D.自由主义退出历史舞台15.20世纪之交,康有为遍游四大洲31国。他认为欧洲某
国“政治第一,武备第一,文学第一,警察第一,医术第一,电学第一,工艺第一,商务第一,宮室第一,道路第一,该国位于如图中何处A.AB.BC.CD.D二、材料分析题: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夏
、商、周三代的法律史料,《尚书》《竹书纪年》和金文中有所记载。春秋战国之世,各国相继变法改制。秦汉以降,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新。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内容上,既有关于官员职责
、私有财产保护、赋役征收、商业管理、民刑诉讼等综合性法典,还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法规。除成文法外,我国古代在基层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通行习惯法,法律形式多样。我国古代法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农
业自然经济社会,受宗法制度影响形成的等级特权制度,适应古代社会的发展;它将人们在生产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加以条理化;它贯穿人本精神和伦理道德,维护家庭关系;它寓礼于法,将礼法密切结合,既增强德礼的规范作用,又赋予法律以亲和性。我国古代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东
亚诸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材料二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
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
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诺曼·戴维斯《欧洲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马法相比,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中国政府
收到怀特和凯思斯计划,就将之当作潜在的财政援助表示欢迎。与怀特提议类似,中国政府支持货币价值需用黄金定值,未经基金理事会同意,汇率不得更改。……在美英最终方案出炉前,中国官员认为中国“应该为弱国说话”,提议鼓励对于“相当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的投资。1944年6月,中国政府派出规模仅次
于美国的代表团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成功争取到了国土被侵占国家在决定基金原始平价的灵活度。——摘编自(美)埃里克.赫莱纳《布雷顿森林被遗忘的基石:国际发展与战后秩序的构建》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推动下,信息、资本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加快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兴起。恰好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新的时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就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2010年,中国在超越日本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是第三
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命运。——摘编自郑必坚《新时代中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建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条件,并概述中国如何“抓住了新的时机”。18.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其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还波及海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隋朝初是以秀才、明经等科选拔官吏,到隋炀
帝统治时期设置进士科,宣告了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结束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唐代科举考试分制科和常科。制科主要考应试对策,也就是对时政的看法和建议。唐代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
种。进士科以考时务策为主,后来也考帖经和杂文。宋代在革除了唐代科举制弊病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严密的科举制度,成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科举实行三级考试,凡登科进士,一律由吏部立即授官。宋代科举考试向士大夫广泛开放,对于各科举人,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合
格,就可以录取。明代至清代中叶前这一时期,科举制度走向鼎盛阶段。考试内容与规则格式化,严格限定出题、答题范围和格式,从而形成“八股文”;考试科目也趋向于单一化,主要有进士一科;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实行四级制考试体制,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从明朝开始科举考试分“南北榜”录取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1.B2.B3.A4.D5.B6.B7.D8.A9.B1
0.C11.D12.C13.A14.A15.B16.(1)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持续发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断整合);调解矛盾,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统治;影响深远。(2)特征:强化伦理道德,维护宗法制度;礼法结合;体现皇权至上。背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农耕经济
的发达;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儒家思想的影响。17.(1)建议:以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稳定汇率;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保护战争受害国的正当利益。意义: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条件: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措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8.示例一: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
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示例二:科举制度与经
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三: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
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
,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