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docx,共(10)页,541.64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db79fe3555abc973e15896c7694dc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威远中学2022届高三下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ABC表示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
的运动轨迹,其中过B点的切线与该处的电场线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C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B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功率为零D.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15.质量不同的
小球1、2由同一位置先后以不同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两小球受到的水平风力恒定且相等,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竖直方向的空气阻力。小球1与小球2相比A.初速度小B.在最高点时速度小C.质量小D.在空中运动时间短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组网卫星(简称“三号卫星”)的工作轨道为地球同步轨道,设地球半径为R,“三号卫星”的离地高度为h,则关于地球赤道上静止的物体、地球近地环绕卫星和“三号卫星”的有关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地卫星与“三号卫星”的周期之比为𝑇2𝑇3=√(𝑅𝑅+ℎ)3B.近地卫星与“三号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𝜔2𝜔3=(𝑅+ℎ𝑅)2C.赤道上物体与“三号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𝑣1𝑣3=𝑅+ℎ𝑅D.赤道上物体与“三号卫
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𝑎1𝑎3=(𝑅+ℎ𝑅)2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4m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作用下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为m)的轻绳恰
好保持水平。则外力F的大小为A.2.5mgB.4mgC.7.5mgD.10mg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从0t=时刻开始,甲、乙两车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运动的xt−图线为抛物线,图线与x轴的交点为其顶点,乙车运动的xt−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两条
图线相切于P点,其坐标为(𝑡1,𝑥1),已知𝑡2=32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𝑡1时刻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B.在𝑡1时刻,甲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2𝑥1𝑡1C.𝑡2时刻甲车的速度大小为3𝑥1𝑡1D.𝑡1到𝑡2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小为5𝑥1819
.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闭合电键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𝑉1、𝑉2、𝑉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𝛥𝑈1、𝛥𝑈2、𝛥𝑈3,理想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
对值为I,则A.𝛥𝑈2=𝛥𝑈1+𝛥𝑈3B.𝛥𝑈3𝛥𝐼=𝑅+𝑟C.𝛥𝑈1𝛥𝐼和𝛥𝑈2𝛥𝐼保持不变D.电源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20.如图甲所示,长为2L的竖直细杆
下端固定在位于地面上的水平转盘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结上长度均为L不可伸长的两轻质细线a、b,a细线的另一端结在竖直细杆顶点A,细线b的另一端结在杆的中点B。当杆随水平转盘绕竖直中心轴匀速转动时,将带动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g。则()A.当细线b刚好拉直时,杆转动的角速度gL=B.当细线b刚好拉直时,细线a的拉力2aFmg=C.从细杆转动开始到细线b刚好拉直时,细线a对小球做功54mgLD.当细线b刚好拉直时,同时剪断细线a、b,小球落地时
,小球到竖直杆的距离是214L2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处于场强按E=E0-kt(E0、k均为大于零的常数,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变化的电场中,物体与竖直墙壁间动摩擦因数为μ,当t=0时刻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电场空间和墙面均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运动后加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开始运动后加速度不变C.经过时间t=𝐸0𝑘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位移达最大值D.经过时间t=𝜇
𝑞𝐸0−𝑚𝑔𝜇𝑘𝑞,物体动能达最大值22.(8分)物理实验不仅要动手操作还要动脑思考,小明同学就注意到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1)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时,某次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乙可所示。①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小车
的加速度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②测得小车质量为0.5kg,钩码质量为0.1kg,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③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填“小于”“等于”“大于”)真实值。(2)用图甲装置(填“能”或“不能”)验
证小车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3.(9分)一灵敏电流计G的量程为2mA,内阻未知,现要精确测量G的内阻。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待测灵敏电流计G;多用电表;电流表A1:量程为6mA,内阻约为200Ω;电流表A2: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60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电阻为20Ω,额定电流为1.5A;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Ω;开关,导线若干。(1)先用多用电表粗测G的内阻,正确操作时,应该使多用电表的红表笔接灵敏电流计G
的______(选填“正”或“负”)接线柱,黑表笔接另一个接线柱。(2)步骤(1)中粗测G的内阻为100Ω,为了精确测量G的内阻,实验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则电表1为______(选填“G”、“A1”或“A2”),电表2为______(选填“G”、“A1”或“A2”),定值
电阻Rx为______(选填“R1”或“R2”)。(3)按照上述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电表1的示数为a1,电表2的示数为a2,则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的表达式为rg=______。(用a1、a2、Rx等符号表达)24.(12
分)一质量为2m、长度为l的矩形绝缘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绝缘板上表面的左端沿水平方向滑入,绝缘板所在空间有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其场强大小E
=、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物块运动到绝缘板的右端时恰好相对于绝缘板静止;若将匀强电场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不变,且物块仍以原初速度从绝缘板左端的上表面滑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与绝缘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2)当匀强电场的方向为竖直向
上时,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大小。25.(18分)如图所示,有一倾角𝜃=37∘的固定斜面,斜面底端固定有一垂直斜面的挡板𝑃,第一次将质量𝑚1=1kg的“”形木板(前端挡板厚度忽略)单独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木板与挡板P发生第一次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𝑠=0.15
𝑚;第二次将木板与一放置在木板最上端的光滑物块同时由静止释放,物块的质量𝑚2=2kg,大小可忽略。已知:木板下端到挡板P的距离𝐿1=3𝑚,木板长𝐿2=0.75𝑚,𝑔=10𝑚/𝑠2,木板与挡板P碰后速率
均为碰前速率的一半,物块与木板前端挡板碰撞后立刻粘合在一起,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块与木板前端挡板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3)物块与木板前端挡板碰撞后木板运动的总
路程。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d点,a、b、c、d、e是介质中的质点,由图像可知(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A.t=0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相同B.质点b比质点c先到达平衡位置C.a、b两质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D.波传到质点e时,它将沿y轴负方向开始振动E.从t=0时刻起经四分之一周期,质点a经过的路程为(20-102)cm(2)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玻璃砖,底角
θ=30°,底边BC长为2a,AD与BC垂直,O为BD中点。一细光束平行于AB边从O点射入玻璃砖。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n=3,真空中光速为c。求:1.光束第一次从BC边射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2..光束在玻璃
砖中传播的时间。物理部分:1415161718192021CBACDBCBCAC22.(8分)0.50;0.14;大于;不能;(每空2分)23(9分)(1).负(2).G(3).A1(4).R2(5).211()xaaRa−(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24.(12分)解:(1)对物块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有:μ(mg−qE)=ma1解得a1=0.6μg对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qE)=2ma2解得a2=0.3μg经过时间t1,若两物体速度相等v0−a1t1=a2t1解得:t1=此时物块位移:x1=v0t1﹣2板的位移:x2=2相对位移为ll=x1−x2联立解得:μ=(2)对物块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qE)=ma3对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qE)=2ma4经过时间t2共速:v0﹣a3t2=a4t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知物块位移:x3=v0t2−a3t2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知板的位移x4=2相对位移Δx
=x3﹣x4联立解得:Δx=l答:(1)物块与绝缘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2)当匀强电场的方向为竖直向上时,物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大小为l。25.(18分)【答案】(1)0.5;(2)3J;(3)65m19【解析
】(1)木板单独下滑,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111111sincos2mgLmgLmv=+木板与挡板碰撞后上升,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11111()sincos22mvmgsmgs=+解得0.5=。(2)木板
与滑块同时释放,木板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112()cosfmmg=+因11sinfmg故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设滑块加速下滑的加速度为a,有22sinmgma=2212Lat=解得0.5st=,物块与木板下
端碰撞前速度为03m/svat==撞后速度设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012()mvmmv=+损失的机械能2/2201211()3J22Emvmmv=−+=(3)设木板与物块一起在斜面上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为a1,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1212121()sin()cos()mmgmmgmma+−+=+1212122()sin()cos()mmgmmgmma+++=+木板与物块粘合后经时间1t与挡板第一次碰撞,由/2111112Lvtat=+,解得11
st=,则木板与挡板第一次撞击时的速度/1114m/svvat=+=第一次撞击后木板上滑的距离21121()20.2m2vsa==第二次撞击后木板上滑的距离2112212212142220asvssaa===同理可得:第三次撞击后木板上滑的距离32120ss=故木板
运动的总路程为1123222sLsss=++++总,解得65m19s=总。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