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1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40.081 KB
  • 2024-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40.08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54505aeb3e3d9bae41a8e6b9c859a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兰州一中高二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卷(2)历史时长: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

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A.秦汉丞相位高权重B.秦汉相权无足轻重C.相权不能制约皇权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

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

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3.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

可知,在秦朝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C.“三公"分工明确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

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5.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支持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

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这说明英国A.内阁对议会负责B.下院拥有最高权力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D.国王成为虚位君主6.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其中第一条修正案是关于保护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和请愿权利的规定。这表明美国法律A.代表资产阶级

利益B.体现权力制衡原则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D.坚持公平公正原则7.古代雅典城邦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A.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B.执政官的数量不

同C.古代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D.古代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8.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低级官员,都王安石精心挑选。王安石

这一举措A.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B.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C.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D.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2020·山东聊城二模·2)9.《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

不可谓不朽”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A.蕴含人文精神B.折射出礼崩乐坏C.反对世卿世禄D.属于无神论学说10.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

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C.扩大了参议院权力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11.下列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

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12.宋代

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A.促使考试人数逐年在增加B.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C.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D.

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的.13.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肥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年国会通过的《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党派矛盾激化B.人治走向法治C.政府腐败严重D.分权制衡完善14.1702年,英国剑桥大

学三一学院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后来,牛津大学也开始实行书面考试。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也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这些做法()A.有利于通过考试系统选拔人才的尝试B.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C.有利于君主立宪

制的建立D.加强了国王的权力15.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A.提升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B.容易滋生官僚主义C.改变了资本主

义基本制度D.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16.北洋政府在官员选拔方面主要利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制度存在性别歧视B.所有在文官职位上的人都必须经过考试入职C.这种文官制度优点不是太多,不值得称道D.这种制度确保了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17.关

于当代中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表述,下列正确的是①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③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④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

力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唐朝两税法规定: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总额。所有民户在现居住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缴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样做A.限制了社会阶层流动B.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政策简单划一D.有利于解决政府财

政困难19.唐朝时期,为了救助贫病孤疾者,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条、碗10个、匙箸各10套。其他地方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朝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民生C.对百姓提供必要及时的救助

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20.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为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A.政

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

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

—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材料二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

及。——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材料三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

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

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认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

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

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

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

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

认识。2024年兰州一中高二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卷(2)历史时长: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秦汉丞相位高权重B.秦汉相权无足轻重C.相权不能制约皇权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

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丞相更换频繁,任职时间短,而且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说明相权被削弱,从本质上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项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过分贬低汉代相权的作用,排除B项;正是因为相权制约了皇权,才出现了材料所述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2.秦始皇、

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

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A.都符合事实B.都与史实不符合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答案】C【解析】【详解】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沿用了两千多年,秦始皇的说法正确;唐代是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而不是首创,唐太宗说法错误;丞相制度是明太祖废除的,明成祖说法错误;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雍正帝说法正确。所以他们的言论中,有两位皇帝的言论

与史实不符,故选C;综上所述,可排除ABD。3.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C“三公"分工明确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答案】C【解析】【详解】秦始皇在全国

三十六郡的长官设置上,仿效中央政府,用“守”、“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地方民政、兵事和监察,反映出秦朝时期,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等“三公"分工明确,C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制度创立无关,A项错误;三省彼此牵制监督是隋唐时期才有的政治特色

,B项错误;秦朝时期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地方自主权力受到了限制,D项错误。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

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

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

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

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

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5.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支持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这说明英国A.内阁对议会负责B.下院拥有最高权力C.实行分

权制衡原则D.国王成为虚位君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体现的是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6.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其中第一条修正案是关于保护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

和请愿权利的规定。这表明美国法律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体现权力制衡原则C.注重保护个人权利D.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美国在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保护言论、信仰、出版、集会、请愿自由等权利,这表明美国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

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7.古代雅典城邦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A.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

同B.执政官的数量不同C.古代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D.古代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古代雅典是民主制,古罗马实行的是贵族寡头政治,A项正确;执政官数量不是本质区别,排除B项;罗马更重视法律建设,排除C项;两者都

重视平民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8.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低级官员,都王安石精心挑选。王安石这

一举措A.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B.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C.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D.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安石在变法时,为减少变法的阻力,绕过

以前的机构和官员,设置一些新的官员和机构,这会导致官僚机构的臃肿,从而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故选D项;王安石这一举措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与减少决策失误无关,故排除A项;B项的“保证了”夸大了这一做法的作用,故排除B项;C项“改变

了中枢决策方式”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2020·山东聊城二模·2)9.《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春秋时期出现的“三不朽”说A.蕴含人文精神B.折射出礼崩乐坏C.反对世卿世禄D.属于无神论学说【答案】A【解析】【详解】“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凝结着人生追求的恒久价值,蕴含人文精神,故选A项;礼崩乐坏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材料强调“三不朽”蕴含

人文精神,看不出反对世卿世禄,排除C项;无神论指一种否认、否定、不相信神明存在的信念,排除D项。10.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

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C.扩大了参议院权力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

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临时参议院“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这种妥协的政体致使总统府与国务院权限不明,最终导政府院之争,可见该学者意在

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故排除A项;C、D两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D两项。11.下列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

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答案】D【解析】的【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功爵制的标准是军功;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和才能;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族望;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因此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12.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

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A.促使考试人数逐年在增加B.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C.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D.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宋朝时录取名额护

大了十余情,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录取人数大量增加会导致封建官僚数量庞大,造成冗官、冗费的状况,从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客观上加剧了社会危机,B项正确;A项录取人数增加不代表会促进参与考试人数的增加,排除A项;C项录取人数

增加与科举制度的完善没有关联,排除C项;D项录取人数的增加与官员素质的降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肥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年国会通过的《美国文官法》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

,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党派矛盾激化B.人治走向法治C.政府腐败严重D.分权制衡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事务官,实行文官制度后,国会中的党派之争不会影响政府的运作,这是对分权制衡体系的完善,D

项正确;《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力求避免政府官员党派化,从而缓解了党派之争,排除A项;1787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实现了法治,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避免政府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14.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

。后来,牛津大学也开始实行书面考试。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也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这些做法()A.有利于通过考试系统选拔人才的尝试B.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C.有利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加强了国王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

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02-1853年(英国)。从材料中“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试卷考试、书面考试等措施有利于通过考试选拔人才,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英国

的文官制度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度,排除B项;1689年,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加强了国王的权力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

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A.提升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B.容易滋生官僚主义C.改变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D.照搬了中国的科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题干主旨描述了英国的文官制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提高了治理国家的能力,A项正确;容易滋生官僚习气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局限性,排除B项;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结果,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排除C项;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但是其优越性是自身

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与科举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6.北洋政府在官员选拔方面主要利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制度存在性别歧视B.所有在文官职位上的人都必须经过考试入职C.这种文官制

度优点不是太多,不值得称道D.这种制度确保了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因而体现了性别歧视的特点,A项正确;有不少人在考试制度出台前已经入职文官职位了,故B项错误;尽

管北洋政府文官制度有各种不足,但它毕竟是我国人事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C项说法不正确;D项说法有夸大的成分,故错误。17.关于当代中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表述,下列正确是①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党管

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③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④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的的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且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因此①②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18.唐朝两税法规定:以

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有民户在现居住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缴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样做A.限制了社会阶层流动B.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政策简单划一D.有利于解决政府财政困难【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两税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分工,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中国古代历代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政策简单划一,C项错误。故选D。19.唐朝时期,为了救助贫病孤疾者,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

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条、碗10个、匙箸各10套。其他地方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朝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民生C.对百姓提供必要及时的救助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救助贫病孤疾者,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可知唐朝政府注重基层救助,国家对贫苦百姓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救助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只不过是政

府的一些救济措施,故A项排除;由材料相关信息不能得出唐朝比以往更重视民生的结论,故B项错误;唐朝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20.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

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

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答案】B【解析】【详解】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福利支出比重不断加大,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说明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欧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没有涉及政府干预经济惠及所有国

民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有化的问题,故C项错误;福利政策会加重经济增长的负担,故D项错误。故选择B。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

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

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材料二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

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材料三1853年,杜威廉和他

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

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答案】(1)变化:从

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或曰分南北取士)。原因:明初南方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统一科考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2)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异:中国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英国是为了实施资产阶

级民主政治。(3)认识: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适当兼顾地区差异;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得出从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

。第二小问原因,南宋实现经济中心南移的同时引发文化重心的南移,统一考试,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分榜考试,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2)相同点:根据材料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得出: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不同点:科举制是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工具;而现代英国的选官制度则是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根据材料一“南榜北榜”事件后,“开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材料二“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

得出:适当兼顾地区差异;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

,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

,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

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法律体系的认识。【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源远流长、注重继承前代成果;重视“例”的作用(律例结合);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

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稳定当时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2)不同: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中国古代法律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

化作用。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3)一定时期的法律体制受当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法律体系又反过

来影响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

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信息结合所学从起源较早、源远流长、继承前代、律例结合、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影响:依据材料一中“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

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开创了律例合编体例”信息结合所学从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稳定当时社会秩序、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国际意义等方面说明其影响。(2)不同:

依据材料一中“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及材料二中“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形成了‘大陆法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等信息从欧洲法律体系强调法律至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中国古代法律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等方面指出两者的主要不同。原因:结合所学从欧

洲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君主专制的发展特征等方面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及法律体制相互影响的角度说明对法律体系的认识。的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3495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