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38.000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共(9)页,38.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46e229871c88a46eb68f2dc9b602d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出题人:高二历史组校对人:高二历史组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书平帝纪

》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是史书中关于隔离区并派遣医官发放药物己是对抗疫情的常规手段。这说明当时A.中医药开始应用于防疫B.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救助D.官员普遍重视防疫工作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

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维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B.茶马古道开始兴盛C.

长途贩运发展迅速D.生活催生冷链物流3.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

,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修建者乔全美、乔致庸父子为著名商人,富而置田宅也是当时的普遍现象。这反映了A.民居民俗文化受到了广泛重视B.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C.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D.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

帮4.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大力扶

持官督商办企业5.2014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宣告中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意见》明确,要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考虑了农业转移人ロ市民化因素。户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适应社会发展B.

推进城市化进程C.保护农村耕地D.缩小城乡差别6.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创

新B.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C.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7.习近平主席曾在一次演讲中,深刻阐释世界大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共同的严峻挑战②全球性问题,关系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制约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命运与共④构建命运共同体只是为了我国人民的利益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8.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下列

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

积极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9.有学者指出,古代城市修建的外在空间形态受王权至上的权威严格限制,然而这种权威却难以制衡人性的内在力量,人们往往不自知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关怀。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城市手工业发展B.草市夜市的出现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

坊市界限的突破10.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撤……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

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这说明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D.限制君权为主要目的11.有学者认为:明朝皇帝个人的自由到最后已经是狭小到无以复加了。甚至连立储君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自由。万历的国

本之争对比康熙随心所欲的换太子,可知万历做皇帝的难处。明末在各项制度上已经接近于早期欧洲的君主立宪,正如欧洲君主国家的储君们被选择出来需要经过内阁的批准。在这里学者主要强调A.文官集团对统治者的影响B.明朝君主权力逐渐弱化C.欧洲普遍认同君主

立宪制D.内阁逐步获得了决策权1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邻,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A.有助

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变C.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思想13.有学者认为,1954年宪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为整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民主

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这说明该宪法A.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B.做到本土性和国际性的统一C.奠定了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D.立足于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14.1950年2月的中国与苏联缔约谈判中,恩来在一-些重题上坚持的立场让苏联代表“感到很惊讶

”,甚至质问他中苏“还算什么同盟者者呢?”周恩来的坚持,表明新中国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D.建立了联合反霸统一战线15.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外交官对英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凯恩斯低声耳语:“他们是有钱袋子,但是我们有的是脑瓜子。

”这表明A.英国不甘心世界经济中心转移B.美国需要采纳英国的方案C.美国尚不熟悉国际经济运营体系D.美英两国结成了利益共同体16.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

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这一记录旨在说明A.工业革命必然会造成食品污染B.消除饥饿是各国重要职责C.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D.农业现代化丰富食物供应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想从小农经济做文章,靠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行小惠,而希望大增产粮食,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国计民生的大计,那真是“难矣哉”。——毛泽东(1953年)材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

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材料三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

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材料一中毛泽东指出的重大问题是什么?(2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华

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哪一措施?(2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移

民限额制度,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甚至将50万墨西哥移民逐回墨西哥。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

限额。二战结東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

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趋势,并分析

影响移民政策变动的原因。(8分)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洋插队”到90年代的“闯东欧”,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2000-2005年,美

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海外移民的增长,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1993年完全放开自费留学以后,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1978年至20

0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81.49万人,留学国别108个。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3.29万人,约占出国留学人数的24.95%。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通过留学途径转变为国际移民。(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

海外移民的新特点,并说明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10分)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即有某种特定的因应疫病观念。疫气致疫是中国传统医学一贯的主张,气被视为疾病的载体,它通行于各种解释之中,而它的特性导致人们认为它可以被躲避和抵抗,但无法通过公共手段加以消除。

古人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会采取施医送药、刊刻医书以及建醮祈禳等,但与“后世医学,重在治疗,偏差渐大”。——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许多新的医学概念开始进入中国,一些与西方文明有过接触的精英人士强调和放大西方卫生知识和经验,国人的传统观念得到了继承并被纳入到新的

防疫认识体系之中。清洁、检疫、隔离、消毒等应对疫病的举措已渐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防疫观念。1905年,政府成立第一个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卫生科,专门负责防疫卫生等事务,卫生行政回归为国家主导。西人发明的以种牛痘之法,种在皮肤,可以幸免的防疫方法,在清末的防疫实践中也开始为官方所采用。——

摘编自余新忠《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从传统到近代应对疫病观念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应对疫病观念发生变化的原

因。(4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呈现出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乃至体系化的特点。以商周的分封制为开端,古代

中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先后实行井田制、贡赋制、均田制、一条鞭法等一整套土地制度和经济制度;先后推行府兵制,募兵制、禁军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一整套军事制度。这些制度因

时而异、因地而异,规范了各级管理行为和稳定了社会秩序,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促进社会安定和推进文明教化等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国家制度才一直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所纷纷学习和模仿。——摘编自李国

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历史答案CDBBACDADCACDAAC17、12分(1)问题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增产粮食和解决国计民生的需要。2分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成因:重工业基础薄弱;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严峻的圆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6分18、(1

)趋势:由严格限制到逐步放宽;逐步消除种族歧视;移民制度逐渐完善。(4分)因素: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4分)(2)新特点:移民人数有所增加,发达国家为主要聚集地;出国留学人员增多,“留学”移民出现扩大趋势;人员构成发生变化,从事职

业呈现多元化发展。(4分)影响:海外移民的扩大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中国走向开放的重要起点标志;海外移民与其他国家的移民共同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海外移民可以帮助中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中国来讲,海外移民也要付出高昂

的代价,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失。移民纠纷有可能演变成国家间政治摩擦的新成因点。(6分)19、(1)变化:由避疫到防疫;由个人行为转变成国家政府主导的公共行为;确立了一系列应对疫症的基本措施;将种痘等免疫行

为纳入到防疫范畴内。(6分)(2)原因:对中国传统防疫积极作用的认识;西方文明的影响,西方医学的传入;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4分)20、12分示例论题: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实践基础。阐述:自古以来,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持续发展、变革,呈现出成熟化、体系化的特点,具有深厚的历史实践基础。商周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管理制度,使后世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宗法社会国家,等级秩序和家国同构成为中国政治管理的

显著特点。而后历经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元朝行省制等演变,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政治格局逐渐确立并走向成熟。同时,历代政府在基层社会管理和赋税制度上不断创新发展,编户齐民、三长制、租庸调制、一条鞭法等制度的推行,极大地增强了古代政权的国家治理能力,成就了数个盛世王朝,使古代中国创造出辉煌的农耕文明

,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方面成就显著,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延续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4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