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答案.docx,共(4)页,35.92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2d6ccc90ca3330100611961076e6b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昆明一中2022届高三第三期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B(表述绝对化。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只是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2.D(以偏概全。根据原文,成功的壁画创作还应有情怀,能达
到生活理想状态与中华审美精神的概括表达等要求)3.B(强加因果。根据原文,人们往往是在流动与休息的状态下从远处欣赏壁画作品,所以好的壁画作品应该具有鲜明概括的特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A(混淆是非,“中国古代也有科学,甚至遥遥领先”是一些人的观点,也是作者质疑的观点)5
.D(A项,“却明显缺乏文化自信”于文无据;B项,以偏概全,“中国没有产生希腊意义上的天文学是因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推断错误,希腊天文学的产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而中国的天文学却没有这样的纯粹理性作为后盾;C
项,偷换概念“纯粹理性的后盾——希腊哲学”错误,希腊数理天文学“工具理性”的后盾是“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而非“希腊哲学”)6.①研究动机: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动机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及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希腊天文学研究动机出于对理念世界的尊崇(对理性的执着);②研究任务:中国天
文学的首要任务是观测、记录和分析天象;希腊天文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行星方位和运行规律;③研究方法:中国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没有纯粹理性作为后盾,“天”是一个人格化存在;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用几何建模探究。(每点2分,言
之成理酌情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7.B(“表现出作者对湘西文化的认同”分析错误)8.①以“我”为焦点。各类人物、事件的交汇中心是“我”的个体生命经验;②以回忆为线索。零散的人物、事件随“我”的回忆而相互串联,行文散漫而线索集中;③以时间为顺序。由过往
到当下,往事与现实交织,人物与事件勾连。(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9.①“留白”是绘画术语。“留白”是中国绘画画面中最讲究的部分,有独特的绘画原理;②“留白”象征香港人处境。香港“驶离和回归”的历史让香港人成为中国这张画的留白;③“留白”蕴含香港人的心境。一方面,香港人求签解梦算卦拜佛
的很多;另一方面,香港人在海上漂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每点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C(“时天将暝”做状语,排除B;“彬”为后句“及家人”的主语,排除D;“出拜举酒”为两个不同的动作
行为,应断开,故排除A)11.B(文中指“庙宇”)12.C(“亲往金陵祭祀”于文无据)13.(1)假如有不恭敬的地方,也乞求见谅。打算挽留您几个月,怎么明日清晨就离开?(“肃”“何遽”各1分,整体通顺3分)(2)东南的逃亡之
臣,首当其冲的就是你,我离开正是为你打算。(“逋”“政”各1分,整体通顺3分)【参考译文】成祖永乐元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到达云南永嘉寺。起初,建文帝希望跟随逃亡的大臣在三月再次到达廖平家,在此时,留在永嘉寺,
颇为安乐舒服,将要在第二年游天台,然而各位大臣按照建文帝旧时约定,全部在襄阳廖平家集中。恰好冯㴶从云南来,传建文帝的命令阻止他们,让各位大臣不用来往,各自分散离开。二年春正月,建文帝离开云南,由重庆抵达襄阳,六月进入吴地,八月八日再次到达史彬家。当
时天色将要昏暗,史彬家里已经生火做饭了。建文帝突然到来,史彬和家人出迎礼拜,酒未尽兴,建文帝说:“我明日清晨应当马上离开。”史彬说:“我打扫门庭等候您那么久,假如有不恭敬的地方,也乞求见谅。打算挽留您几个月,怎么明日清晨就离开?”在此
之前,建文帝命令跟随逃亡的人全部以师徒相称,因此史彬等人称呼建文帝为师。建文帝哭泣着说:“他们正迫切地搜捕我。昨日在西安道中,见到穿着冠服乘着车过来的人,瞪大眼睛看着我;这个人我之前对他很好,他肯定会上奏。东南的逃亡之臣
,首当其冲的就是你,我离开正是为你打算。”君臣面对哭泣良久,建文帝又说:“这里接近皇宫,不适宜这样。”史彬说:“也没有妨害。”看建文帝衣服和鞋子非常破旧,坚持挽留三日,命令家人缝制布衣然后建文帝才离开。建文帝到
两浙游览,在杭州总计游览二十三日,天台、雁荡总计游览三十九日。正好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也在石梁之间往来,有人说:“各位大臣全都相约到此,然而始终没有看见师傅。”当时天气寒冷,建文帝返回云南,执意拒绝各位大臣而离去。三年春二月,
建文帝到达重庆的大竹县善庆里,有杜景贤建筑屋舍给他居住,不久舍弃杜景贤离开。建文帝曾经听说金陵的各位大臣惨死的事情,流着泪说:“我得罪了神明!他们都为我而死。”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祀遇难诸人,亲自写文章吊唁他们。当时朝廷侦查建文帝非常严密,户科
都给事胡濙探访寻求张三丰,大概是为了建文帝。建文帝知道这件事,于是逃避人世没有出来。七年春正月,永乐帝命令太监郑和航海,与西南诸国往来友好。当时胡濙、郑和多次往来云南、贵州之间,追查建文帝。建文帝东行,三月,
到达善庆里,五月,再次到达襄阳。廖平家已经迁往四川,建文帝回到云南。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再次到达白龙庵。工部尚书严震出使安南,秘密寻访建文帝,严震忽然与建文帝在云南道中相遇,面对面哭泣。建文帝说:“如何处置我?”严
震回答说:“皇上就便,我自有处置的办法。”严震夜晚在驿亭中自缢。(二)古代诗歌阅读14.C(“充分表现作者的闲适与怡然之情”错,瓢泉澄澈,品茗闲居,表现自己不被当世所用。)15.①“流昏涨腻”一句化用杜牧《阿房宫赋》,规劝泉水自守,不要主动混入恶浊之中,从侧面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的情怀;②“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一句反用《庄子·逍遥游》语意,流露出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自守贞洁的浩然之气;③“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一句化用《论语》语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流
露出作者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6.(1)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C(风靡一时: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很
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盛。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事物,含贬义。启事:为了说
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18.(3分)B(A项有语病,C项和D项和上下文衔接不紧密,且D项强加因果)19.(3分)A(原句的语病是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B项“泛滥和滋生”语序不当;C项“任务就是……的问题”搭配不当
;D项“泛滥和滋生”语序不当,“解决”和“担当意识”搭配不当)20.(6分)①孵化温度可以决定后代的性别;②孵化出的多数幼龟为雄性;③龟类和鳄鱼可能面临着灭绝的威胁(每句2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21.(5分)(参考答案)①“
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2分)②偏东气流在山前辐合抬升(2分)③大气环流形势稳定(1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四、作文(60分)22.参考立意:传统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传统文化让科技美好而浪漫
,科技也在宣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欣赏传统文化。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