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1)页,26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0465ccc89c8ba261201e9d28c9396c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林芝市二高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第2学段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32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32He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B.电子数为3C.中子数为2D.质量数为2【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以及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则32He的质子数为2,质量数为3,中子数=3-2=1;故选A
。2.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他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
表中各元素的排布,一般金属元素位于左下角,可以作导体材料,非金属元素一般不导电,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据此分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其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
周期表的左边,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可以用来做导体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交界处的元素大多数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故B符合题意;C.非金属元素一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边,氢元素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不导电,是绝缘体
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性质更稳定,一般不用来做半导体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3.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
性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A.卤族元素的单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故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故B错误;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自上而下,电子
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C正确;D.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故D错误;答案选C。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的是()A.HClB.C
O2C.NH4ClD.NaCl【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由此分析。【详解】A.HCl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只含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B.CO2中碳原子和氧原子间只含共价键,故
B不符合题意;C.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是离子键、铵根离子中的N-H是共价键,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故C符合题意;D.NaCl为离子化合物,且只含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5.下列物质既属于离子化合物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HCl
B.Cl2C.CaCl2D.NaOH【答案】D【解析】【详解】A.HCl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B.Cl2中氯原子与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
成氯氯单键,属于单质,只存在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D.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形成离子键,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因而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6.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知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H2和O2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答案】
D【解析】【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正确;B.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C正确;D.白
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能不能全部转化为光能,故D错误;答案选D。7.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片是负极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答案】D【解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
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A、铜片是正极,A错误;B、锌失去电子,锌片质量逐渐减少,铜片质量不变,B错误;C、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C错误;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D正确;答案选D。8.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A.充电后可再使用B.回收利用石墨电
极和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D.防止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答案】C【解析】【详解】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为了防止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要集中处理。答案选C。9.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并且产生明显的
电流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没有电流产生,故A错误;B.该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有电流产生,故B正确;C.该装置不能
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没有电流产生,故C错误;D.该装置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没有电流产生,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构成条件是解本题关键,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不能形成原电池: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
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10.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所有的化学反应只要反应时间够长,都能反应完
全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答案】B【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表面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由此分析。【详解】A.化学反应
不同,限度不同,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故A错误;B.可以改变外界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改变温度可以使平衡移动,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故B正确;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时间无关,故C错误;D.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
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未停止,故D错误;答案选B。11.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式为CH4【答案】D
【解析】【详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共价键,故A错误;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A错误;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为甲烷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故C错
误;D.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甲烷的分子式是CH4,故D正确;故选D。1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酒精和水B.苯和水C.乙酸和水D.溴和四氯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和水是互溶的物质,不能用分液
漏斗分离,A不符合题意;B.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物质,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B符合题意;C.乙酸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C不符合题意;D.溴易溶在四氯化碳中,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
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甲烷C.苯D.乙烯【答案】D【解析】【详解】A.乙烷能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它属于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不选;B.甲
烷能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它属于饱和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不选;C.苯的化学性质特点是:易取代难加成,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故C不选;D.乙烯属于烯烃,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选;故选D。14.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油脂【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
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由此分析。【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
蔗糖属于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答
案选C。15.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蛋白质和氨基酸B.油脂和蛋白质C.纤维素和葡萄糖D.淀粉和果糖【答案】B【解析】【详解】A.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而氨基酸不能水解,A错误;B.油脂水解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最终产
物是氨基酸,二者都能够水解,B正确;C.纤维素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C错误;D.淀粉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D错误;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
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二①②③④三⑤⑥⑦⑧⑨⑩(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②____③____⑥____⑧___⑩___。(2)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___。(填元素符号)(3)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元素①-⑨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填元素符号)(4)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具有两性的是___。(填化学式)(5)写出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⑧的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答案】(1).N(2).O(3).Mg(4).S(5).Ar(6).F(7).C(8).Cl(9).Na(10).NaOH(11).Al(OH)3(12).2NaOH+H2SO4=Na2SO4+2H2O【
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律的位置可知,①~⑩分别为C、N、O、F、Na、Mg、Al、S、Cl、Ar,然后分析。【详解】(1)元素的符号②N、③O、⑥Mg、⑧S、⑩Ar;(2)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故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有机物的数目非常庞大,有机化合物种类最多,有机物中必须含有碳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3)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元素①-⑨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4)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Al(OH)3具有两性;(5)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⑧的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17.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
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符号A、B、C、D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为___。装置丙中负极..为_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3)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答案】(1).A(2).D(3).Cu2++2e-=
Cu(4).D>A>B>C【解析】【分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结合原电池工作原理分析解答。【详解】(1)依据原电池原理,装置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装置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说明A作正极,D作负极;(2)装置
乙中C的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C作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3)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动性A>B;装置乙中C的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动性B>C;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动性D>A
,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18.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2)试管a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3)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反应类型是___。(4)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5)可用分液的方法把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该方法中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答案】(1).羟基(2).防止暴沸(3)
.催化剂(4).吸水剂(5).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6).酯化(或取代)反应(7).饱和碳酸钠溶液(8).中和乙酸(9).吸收乙醇(10).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11).分液漏斗【解析】【分析】实验室用乙酸与乙醇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气中一般会混有乙酸蒸气和乙醇蒸气,因此需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羟
基;(2)为防止液体飞溅,应加入碎瓷片或沸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使反应正向移动,同时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则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催化剂和吸水剂;(3)试管a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而除去,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乙酸乙酯的分层析出;(5)因为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则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可用分液漏
斗分离,该方法叫分液,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饱和Na2CO3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