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8)页,43.93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b12959bd31ffb14f30eb075fd2a59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下)七校协作体高二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
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
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这些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
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
。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就其内涵而言,书写
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意象。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西域
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此外,唐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着有关西域的地名、人物、器皿、
民俗等,许多诗人都先后有从军西域的经历,但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焦点还主要停留在材料发掘与整理层面,而缺乏对其背后机制、关系的深入挖掘,这或许是日后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抓手。而另一方面,文学文本又具有主观性,表达出文本作者所理解的地方意义。英国学者迈克·克朗认为,“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
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的描述可使读者认识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或特色。由于人们可从各种媒介了解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多数人对一个地方的了解在亲眼所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人们透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读出作者对某一特定空间地域
之地方性的理解。基于此点可知,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首先,再现地方典型的景观。例如轮台这一地名,汉“轮台”位于天山之南,而唐时治所则位于天山之北,汉唐轮台县治的巨大差异和唐代前后
期统治区域的伸缩,使“轮台”在唐代文学的前后期创作中成为一个悲喜俱存的地理符号和文学意象。其次,文学写作重构丝路遗失的地方文化。楼兰是汉代丝路上的一个邦国,后为黄沙所掩,但唐人却通过反复吟咏书写“楼兰”,最终借助想
象与回忆,建构起诗文中的“楼兰”意象,展现出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摘编自王伟《丝路人文遗存与唐代文学的西域书写》)材料二:西域文化丰
富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内容,西域风光、歌舞、人物、服饰、用具都进入唐代诗人的视野。岑参的70多首边塞诗出现“沙碛、沙、碛”37次,“轮台”18次,“火山”11次,“白草”11次,“热海”4次,“雪海”3次,“胡虏”29次。他两次西北军幕供职,活动地域广阔,超过以往任何一位边塞诗人。这样
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诗中对西域地名多有记录。沟通与防御成为西域历史文化产生时代差异的驱动力。战争与和平成为唐代西域诗歌的两大主题。在战争主题之下,唐代西域诗歌意象主要表现为辽阔苍茫、严寒冰冻、萧瑟荒凉、苍凉悲壮的特
点。从总体上看,边塞诗的战地风光描写,陌生事物出现的多,熟悉的东西相对少些。写入陌生事物使作品带有奇异、浪漫的色彩,熟悉的因素出现诗中则增加亲切感。二者各具艺术魅力,彼此补充,相得益彰。陌生的事物是诗人在边塞才见到的,故冠以“胡”、“虏”等字。边塞诗中汉和胡、虏对举的句
子,往往都是把熟悉和陌生的两类事物加以比校。“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汉月是熟悉的事物,胡尘、胡霜则属于陌生类。“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天山歌送萧治归京》:“能兼汉月
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和虏云、胡风、胡沙相对的都是汉月,前三者作为陌生事物出现,汉月则是作者熟悉的对象。以熟悉的意象写陌生的环境,表达的是心理定势与对家乡的眷恋;在熟悉与陌生的比较
中,以倍增其哀乐。(摘编自郭院林《唐诗中的西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丝路沿线各类遗存众多,大量宫殿遗迹宏伟壮丽,与赋体文学的精神相符合,常常被唐代文人赋予政治与审美意蕴。B.
长安帝陵众多,带给文学书写者丰富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由此形成唐代独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C.天山南北两麓三条向西通行的丝绸之路上,文学会随绿洲发生发展,交通路线影响着文学创作及其传播状况。D.岑参西域活动地域之广远超以往的边塞诗人,这使他诗中对西域地名有较多的记录
,其经历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陇头诗”能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是因为“陇头”地处河西走廊的特殊人文地理价值。B.对唐诗中有关西域的各种信息、唐代诗人从军西域的经历等材料中蕴藏的机制、关系的挖掘可形成
重要的研究路径。C.楼兰作为丝路邦国,文明文化早已遗失,而唐诗中反复书写的“楼兰”,其实寄寓的是唐人的思想和精神。D.边塞诗中陌生事物出现的比熟悉的东西多,是因为要以“熟悉”写“陌生”,凸显边地风光奇异、浪漫的色彩。3.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唐代文人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
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观点的一项是()(3分)A.“阳关”以西已是穷荒之地,唐人反复书写,反映了汉时“阳关大道”到唐后期屡被外族侵扰的盛衰变化。B.丝路南道上的精绝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已神秘消失,却因为唐人的记述获得了文学新生。C.唐诗经常“以汉喻唐”,汉代西域
旧地名“河西四郡”常出现于唐人笔端,成为国力强盛的文化符号。D.李白《战城南》诗中用万里征途来形容西域地区的遥远,进而表达士兵的疲惫之态与思乡之情。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表格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相关文字“轮台”释义汉武帝盛年李
广利攻占轮台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汉书》大汉武力征伐对象晚年下诏驳回轮台屯田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汉书》汉武帝反思用兵之祸舍弃之地初盛唐唐疆域扩大,在天山北麓,今乌鲁木齐市附近设轮台县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岑参用汉代典故,代指北庭
或边塞中晚唐吐蕃最终攻陷北庭,唐与西域联系松散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李商隐借武帝轮台诏事,讥刺穷兵黩武A.盛唐时期设立的轮台县比汉代的“轮台”地理位置更远。B.初盛唐诗人好借汉代轮台典故表达征战建功的精神鼓舞之“喜”。C.中晚唐诗人多借用轮台意象表达国力衰退无奈舍弃西域之“悲”
。D.“轮台”作为意象表情达意的巨大反差与统治区域的伸缩变化相关。5.结合两则材料,从“边塞诗”创作的角度简析唐代“丝路遗存”与“文学书写”的关系。(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侏儒【法】马塞尔·埃梅到
里昂的时候,巴纳布恩的马戏班举行盛大演出。三十五岁的矮子丑角照例登台,表演了他的拿手好戏。他身着彩服,由蛇人搀扶,粉墨登场。那蛇人像一根细长的杆子,矮丑仰面望去,看不见他的顶部。两个宝贝,一高一矮,高的高得超众,矮的矮得出奇,观众一见便哄堂大笑。蛇人跨
一步,矮人就得连走六七步。来到场子中央站定,蛇人瓮声瓮气地说:“我有点乏了。”观众的笑声刚落,矮丑就操着女孩一样的细噪门答道:“好极了,菲弗尔兰先生,您乏了,我才高兴呢。”这句话又逗得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一个个捧腹揉胸。他
内心平静,从容不迫,享受着观众们给予的欢呼和赞赏。他登台表演,不像其他演员,从不提心吊胆,也不嗓子眼发紧。小丑巴塔拉克就不行,他为了吸引观众,非得拿出平生本领,使尽全身解数才行,矮丑可用不着这一套。节目一演完,他跑跑颠颠地退场,蛇人一把将他拎
起来,滑稽的动作又赢得全场一片掌声。他回到一辆车上,玛丽大妈给他脱掉衣裳,服侍他上床睡觉。从里昂去马孔的路上,约莫早晨八点钟的光景,矮丑一觉醒来,发起高烧,嚷嚷头疼得受不了。老玛丽把手伸进被窝,摸摸到底怎么样。这一摸
叫她大吃一惊:小矮人的脚居然顶到床栏杆了,可平时少说要差三十厘米呢。眼看着矮丑继续长个儿,矮丑又疼又怕,连声叫唤,她在一旁束手无策。将近九点钟的时候,小床已经容不下矮丑了。他的个头儿在一直长,等他们到达马孔城的时候,他已经长成一个翩翩少年了。她急忙把巴纳
布恩先生请来,班主见此情形,惋惜不迭,低声劝慰道:“可怜的小伙子,您的饭碗算砸了。当初嘛,倒满是个角儿的······”巴纳布恩先生量量矮丑的身高,好家伙,长了七十厘米。班主无法掩饰内心的气恼,说道:“实
在派不上用场了。这么个小伙子,除了身高一米六五,别无所长,请问,要他有什么用呢?唉!他若是再长出一个脑袋,或者长出个大象鼻子,我也不至于这样为难了。而且,矮丑,今天晚上的节目还是麻烦事呢,找谁来替您呀?瞧,我还叫您矮丑,其实,应该称呼您的名字,瓦朗丹·杜
朗东了。”“哦,我叫瓦朗丹·杜朗东呀?”原先的矮丑问道。“我也没有十分把握······您姓什么,我实在搞不清楚,反正您的名字叫瓦朗丹没错儿。”巴纳布恩先生叮嘱玛丽,千万不能让这件事泄露出去。班主担心这条消息一旦传开,会在马戏班演员中引起骚乱,
这样就会误了演出正事。班主同玛丽对好口径,一致推说矮丑病重卧床,不能见人。“他的衣裳已经不合身,总不能让他失了体面。劳驾,玛丽,到我衣柜里去找找,把那套栗色条纹的灰礼服拿给他。”到了晚上八点钟,瓦朗丹明白病痛已告结束。他身高一米七五,俨然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老玛丽左瞧右瞧看不够,合着手掌
,夸他漂亮的小胡子,给他那漂亮的小脸蛋增添不少光彩,还夸他肩宽背阔,穿上巴纳布恩先生那套礼服,衣裳挺括,人也精神。他感到浑身上下全是劲,周围的东西全变小了,不值得他动手摆弄。矮丑头脑里与想象中的所有概念、所有见解,也都起了同样的变化;昨天他还
觉得脑子里很充实,现在却发觉不够用了;每当他要开口讲话时,总像缺了点什么似的。他对老玛丽说话,让她惊讶万分,她感叹道:“瓦朗丹先生,您的智慧比身体长得还快!”巴纳布恩先生总是个大忙人,开场之后,他到这辆车上照了个面,乍一见没
认出瓦朗丹,要不是老玛丽介绍,他还以为是老玛丽请来的大夫呢。“多神气的小伙子!”他说,“穿上我的衣裳这样合身。”“巴纳布恩先生,您还不知道他现在有多聪明!真叫人难以相信。”老玛丽说道。“嗯!老弟呀,您发生的这种变化,确实很怪,究竞会有什么后果,还很难说。”可
这会儿,您总闷在车里也不是办法,跟我出去透透气吧。碰见什么人,我就说您是我的亲戚。”倘若没有巴纳布恩先生陪着,瓦朗丹准会愣头愣脑,干出些古怪的事儿来。“生活真美啊!”他说,“昨天晚上,我还没有这种体会。个子稍微高一点看世界,它就显得大多啦!······”“这话不错,”巴纳布恩先生答道,“然而
,世界看上去很广阔,其实不然,也许用不了多久,您就会有感受。”二人信步走着,迎头碰见从车厢里出来的蛇人。“小矮人怎么样啦?”蛇人问道。“情况不妙,”巴纳布恩先生答道,“大夫刚才来过,已经把他送医院了。”蛇人擦了擦眼泪,临走说:“他是我最要好的伙伴
。他的个头那么小,根本就容不下半点坏心眼。先生,他脾气温和,为人又厚道。每当他把小手放在我的手中,我俩一块上场时,就别提我有多高兴啦!”瓦朗丹听了很受感动,本想告诉蛇人,他就是小矮人,安然无恙。可是他怕这样一讲,会贬低自己,承认自己过去是个残疾人。他俩走进马戏班,逢
人就得解释一遍,说矮丑刚住进医院,恐怕再难见到他的面了。大家都抹抹眼泪,说几句伤心话,无不惋惜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尽管巴纳布恩先生把他介绍给大家,称他为表弟,可是谁都好像没看见他这个人似的。大家全是为了他而这样悲伤,而他本人却讪讪地站在一旁,仿佛成了局外人。
瓦朗丹见无人理他,既感到意外,又觉得扫兴,竟怨恨起矮丑在大家心目中还占着那么重要的位置。瓦朗丹没有心思再继续观看演出,急着想出去见见世面,便举足来到街上。脱离了侏儒的形体以后,他顿觉有了力量,有了自由,心中庆幸不已,好不得意,逛起大
街来,也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然而好景不长,这种陶醉的心情转瞬间便消逝了,因为过往行人并没有特别注意他。他已经成为普通人,但不大理解自己的新处境,还想着从前的情景:马戏班每到一个城市演出,蛇人或老玛丽只要带他一上街,行人的目光便集中到他的身上。“我长高了,”他叹道,“可是,
却没人理会。做一个美男子,如果谁都视而不见,那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好像是专门为矮人创造的。”他回到巴纳布恩马戏班,决心当一个名演员。巴纳布恩先生念他给马戏班出过力,愿意为他负担学艺的经费。首先得选择一种节目。空中飞人与杂技,这两种无论哪一种对他都不合适,因为要学这种杂技,不仅要有特殊的天
分,而且要求身体柔软,有弹性,人到成年是学不到家的。瓦朗丹先跟巴塔拉克学演小丑;可是,学了几个小时,巴塔拉克就好意劝他说,他在这方面搞不出名堂来。瓦朗丹无可奈何,只好听从巴塔拉克的劝告,改学其他杂技,也没
有做出突出的成绩。他无论学什么,都相当灵巧,可是又超不过一般水平。连连受挫,弄得瓦朗丹垂头丧气,连马戏演出都不好意思看了。巴纳布恩马戏班到达巴黎的时候,瓦朗丹变成正常人已近一个月了。他这时已经丧失了从事艺术生涯的一切希望。他这样孤独,不免感到厌倦与羞愧。演出开始了,马戏班的大部分伙伴陆续上场。他
们的每一场表演,都使他想起他的失败。“完啦,”他叹道,“我永远也上不了场了。巴纳布恩马戏班里,再也没有我的位置了。”他默默走到观众席上坐下来,暂时把苦恼置于脑后。周围的观众边看边议论。瓦朗丹忘记了身份,也从旁插话,评论起来,他成了观众的一员,不假思索地为演员鼓掌。演
出结束,瓦朗丹随着观众的人流到了出口。他再也不憧憬艺术家的生涯,再也不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反而因为成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而觉得高兴。巴纳布恩先生望见他坐在观众席上,注视着他,散场时见他混杂在人群中,渐渐远去,成了一个黑点,同周围的点点人影一般无二。于是,巴纳布恩先生对身旁的罗瓦亚尔先生说:“
对啦,罗瓦亚尔先生,我还没有告诉您呢······矮丑已经死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矮丑的个子在一天之内从不到一米长到了一米七五,除了身体变得高大健壮,矮丑在心智上也有了新的发展。B.马戏班的人一直称呼瓦朗丹为矮丑,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
的姓名,直到他长高了,班主才开始称呼他的名字。C.为了让瓦朗丹获得重新认识自我、适应新生活的机会和时间,并平静地离开马戏团,班主向人谎称矮丑生病了。D.“世界看上去很广阔,其实不然”,世界很大,但一个人想融入其中却很难,瓦朗丹后来的经历也
验证了这句话。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与《变形记》都采用了变形的手法,主人公矮丑和萨姆沙的身体都发生了变形,但变形之后,两人的遭遇却大相径庭。B.瓦朗丹对过去的身份存在着矛
盾的态度,他以过去的残疾为羞,但又怀念过去受人瞩目的待遇,这种矛盾推动了情节发展。C.老玛丽悉心照顾瓦朗丹,班主为他学艺承担经费,蛇人为矮丑伤心,本文通过对这些次要人物言行的描绘,表现出他们善良的一面。D.本文把瓦朗丹置于流动的环境之中,从里昂、马孔到巴黎,他最终
舍弃了熟悉的马戏团,而走向陌生的环境,显示出他更向往新世界的态度。8.本文是如何描写矮丑在舞台表演的?请简要说明。(4分)9.在读书会上,同学们对本文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提出了一组关键词:追索·回归,有人提出一组关键词:成长·适应,请选择一组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
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①,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
振旅焉。”申胥②谏曰:“不可许也。将还玩吴国于殿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逞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③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
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④吾军士?”乃许之成。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⑤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
,荒⑥成不盟。(选自《国语·吴语》,有改动)材料二: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
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
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
“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①成,和解。②申胥,即材料二中的子胥。③虺,小蛇。④曜,显示,炫耀。⑤诸稽郢,勾践重臣。⑥荒,
空。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处画斜线/。(3分)夫固知君王A之逞威以好胜也B故婉约C其辞D以从逸王E志F使淫乐G于H诸夏之国1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虑,指想法。“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中的“虑”,含义与之相同。B.春秋,春季秋季。“且陛下春秋高”中“春秋”语义与之不同。C.膝,名词作状语,用膝盖,“夜缒而出”中“夜”用法与之相同。D.当,相当的代价,与“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中“当”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北上与齐国争霸,吴王夫差打算跟越国订立和平盟约,但是申胥不同意,他认为越国既不是真心投降吴国,也不是真正惧怕吴国的武力。B.越吴两国只是讲和,并未正式举行盟誓仪式,因为越国认为前次歃血为盟,嘴唇血迹未
干,这足以表明信义,且吴国强大,越国已臣服,所以无须盟誓。C.吴王夫差没有答应越国提出的臣服于吴国的请求,是因为越国首次提出的条件不符合夫差的要求,后来越国的条件变得优厚,夫差就同意了越国。D.两则材料所记述的事件大体相同,但站立的角度不同,前者强调吴国失去灭越机会遭反噬的教训,后者强调
越国忍辱负重赢得战略缓冲的经验。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2)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14.两则材料中,伍子胥对于越国将成为吴国后患原因的
分析有什么不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虞美人姜夔括苍烟雨楼,石湖居士所造也。风景似越之蓬莱阁,而山势环绕,峰岭高秀过之。观居士题颜,且歌其所作《虞
美人》,夔亦作一解①。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东游才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②。【注】①括苍:山名,在浙江处州。烟雨楼为范成大(石湖居士)任
职处州时所建造。姜夔曾得到范成大许多帮助,两人交往甚密。本词作于开禧二年(1206),时范成大已去世十三年。蓬莱阁:在浙江绍兴。题颜:题写的匾额。②老仙鹤驭:古人讳称人死为“驾鹤归西”。《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仙去,后化鹤归辽,有歌云:“有鸟
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首两句写凭栏眺望之景,“苍龙背”喻山峦奇伟,“巉天翠”状峰岭峻拔挺秀,写景如画,与小序中的叙写相呼应。B.刚游罢绍兴蓬莱阁,又
来到括苍烟雨楼,两相比较,词人更钟情于烟雨楼烟雨迷蒙的特色,非领略此番景致不能尽兴。C.过片两句回眸来时登山路径,只见迷蒙幽深模糊不清,暗合“烟雨”两字,既是对上阕结句的回应,也隐含人生况味。D.因是终生难忘的知己长者,词人登临范成大生前所修建的烟雨楼时不免触景生
情,作品记游写景亦含追念故人的感怀。16.下阕结尾两句与姜夔《扬州慢》词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两句均为用典,艺术效果则同中有异,依据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作
者从年龄的角度说明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2)“挡住太阳神的山巅,排空曲折迂回的川”,这两句歌词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3)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东
南形胜)中“___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20
24年1月5日,以“激情迎亚冬冰雪暖世界”为主题的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暨法中文化旅游年开幕式隆重启幕,哈尔滨诚邀八方来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上万名游客参加了这场盛宴,共同在这座集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演艺、冰雪建筑、冰雪活动、冰雪
体育于一体的冰雪乐园里感受它的神奇和魅力。“冰雪像孩子一样纯洁,哈尔滨冰雪暖世界······”随着激昂澎湃的歌曲,冰上舞者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绚墨舞台”被各色灯光照射得A。本次开幕式首次在冰雪大世界上演一场“冰
与火”的碰撞。燃烧着的“火魔方”在舞者手中翻滚着,冰雪的纯洁与火焰的热烈完美融合,冰音符映出火红的跳动,共同谱写出一首视觉盛宴的赞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为体,以光为魂,展现冰雪与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81万平方米的冰雪王国里,有B的43米主塔冰雪之冠、典雅大气的冰
心筑梦,还有浪漫梦幻的穿越城堡、绮丽缤纷的数字冰林·····大大小小的景观美不胜收,令游客们C。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为”与文中加点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泥人是以泥土为原料的人像
雕塑。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C.这件事极为重要,请你务必办妥。D.这种艺术形式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纠结:既想偶尔吃点饼干
或甜点,又担心会长肥肉、升血糖。其实,对绝大多数健康人来说,①,或者吃很多的话,零食和甜点并非饮食禁忌,关键就是控量、控频次。所谓控量,就是把吃甜点的数量控制在每天50克添加糖的范围之内。假如既不喝甜饮料,也不吃糖果、果脯
、果酱之类食物,只是吃个50克左右的小蛋糕之类,还不会超过合理范围。不想因此长胖的话,只需增加运动,或相应减几口主食就可以了。如果偶尔吃的话,就更不用担心了。不过,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就得再仔细一些
了。不仅数量要控制②。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吃这些甜味零食更合适呢?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午餐和晚餐之间吃零食,要比午餐后吃零食效果好-把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放在餐前30分钟吃,也有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上升。总之,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包括需要减肥的人,都应当注意保持稳定的食量,稳定的碳水化合物供应,
而且最好把能量和碳水化合物合理地分散在一日三餐当中。如果需要加餐,③,或者在餐前半小时少量加餐。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21.文中画波浪线语句存在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
当,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做修改。(5分)22.简述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近年来,各种网络购物节层出不穷,多个平台低价
和让利也确实诱人,但消费者并没有展现出以往的购物“狂热”。年轻人对消费已经学会了权衡性价比,他们会在价格的基础上更多地衡量商品的品质、性能以及个人的喜好。材料二: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
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材料三:《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上述材料能给人以启示,请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2023—2024学年度(下)七校协作体高二联考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1.B2.D3.D4.C5.(1)①“丝路遗存”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陇头”等成为边塞诗中的重要题
材。(2分)②丰富了边塞诗的主题(情感),出现了征人思乡、反战等主题。(2分)(2)边塞诗的创作赋予了“丝路遗存”丰富的内涵。边塞诗人将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附加在“丝路遗存”上,增添了“丝路遗存”的文化内涵。(2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带给文学书写者丰富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由此形成唐代独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错,因果导致。原文“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
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可见是“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是因为要以‘熟悉’写‘陌生’”错,
原文“写入陌生事物使作品带有奇异、浪漫的色彩,熟悉的因素出现诗中则增加亲切感”,可见是写入陌生事物凸显边地风光奇异、浪漫的色彩,不是“以‘熟悉’写‘陌生’”。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
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用万里征途来形容西域地区的遥远,进而表达士兵的疲惫之态与思乡之情”,没有增加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不能作为论据支撑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C.“表达国力衰退无奈舍弃西域之‘悲’”错,应是表达借轮台讥刺穷兵黩武之“悲”。故
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①由“‘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可知,“丝路遗存”丰
富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陇头”等成为边塞诗中的重要题材。②由“‘陇头诗’……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楼兰……展现出
对汉代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可知,丰富了边塞诗的主题(情感),出现了征人思乡、反战等主题。(2)由“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楼兰……展现出对汉代
国力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可知,边塞诗的创作赋予了“丝路遗存”丰富的内涵。边塞诗人将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附加在“丝路遗存”上,增添了“丝路遗存”的文化内涵。(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7.D8.①描绘侏
儒在舞台上的动作、语言来直接刻画他的表演行为;②描绘观众的神态、动作来反映他的表演效果;③描写侏儒的心理来表现他的表演心态;④与小丑巴拉克的表演做对比,突出侏儒的表演技巧。(每点1分,共4分)9.示例一:①瓦朗丹长高后,丧失了演出的条件,丧失了演员的身份,人
们对长高的他视而不见,他感到价值丧失了,他努力学习各种杂技,都是他对自我价值的追索。②瓦朗丹发现人们关注侏儒,怀念侏儒,于是他想要重新获取这份荣誉,于是他为了获得荣誉回归马戏团,但是失败了。瓦朗丹从众人关注的不正常的侏儒变成了平凡的正常的英俊青年,从往日的生
活中摆脱出来,回归自我,最终他成功了。③本文旨在告诫人们在追求人生价值的时候,不能舍本逐末,追求外在,要回归自我。(每点2分,共6分)示例二:①瓦朗丹从侏儒长成英俊的高个青年,标志着瓦朗丹的成长,成长的迟到和突然,把人们成长中遭
遇的困扰凸显出来。②在成长中,瓦朗丹有收获——俊朗的外表和智慧的大脑,也有失去——生存的技能和人们的关注,这也是所有人在成长中必须面对的问题。③面对生活的新变化,他一时无所适从,在一段时间的求索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适应了成长的变化,这
正是本文想要书写的内容——个人的成长历程。(每点2分,共6分)【解析】【6题详解】C.“为了让瓦朗丹获得重新认识自我、适应新生活的机会和时间,并平静地离开马戏团”错,班主的目的分析错误,班主向人谎称矮丑生病了,其目的是避免“在马戏班演员中引起骚
乱”,耽误演出。【7题详解】D.“显示出他更向往新世界的态度”错,瓦朗丹经过努力,发现难以回到熟悉的环境,最终走向了陌生的环境,这其实反映了他的无奈,并不能说明他更向往新世界。【8题详解】“如何描写”意味着要结合内容分析手法。而“手法”可分为直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其他表现手法。正面描写:“蛇人跨
一步,矮人就得连走六七步”“观众的笑声刚落,矮丑就操着女孩一样的细噪门答道:‘好极了,菲弗尔兰先生,您乏了,我才高兴呢。’”“节目一演完,他跑跑颠颠地退场”,描绘侏儒在舞台上的动作、语言来直接刻画他的表演行为;“他内心平静,
从容不迫,享受着观众们给予的欢呼和赞赏。他登台表演,不像其他演员,从不提心吊胆,也不嗓子眼发紧”,描写侏儒的心理来表现他的表演心态;侧面描写:“观众一见便哄堂大笑”“这句话又逗得大家笑得直不起腰来,一个个捧腹揉
胸”“滑稽的动作又赢得全场一片掌声”描绘观众的神态、动作来反映他的表演效果;对比手法:“小丑巴塔拉克就不行,他为了吸引观众,非得拿出平生本领,使尽全身解数才行,矮丑可用不着这一套”,与小丑巴拉克的表演做对比,突出侏儒的表演技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DF(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他本来就知道您喜欢威风又争强好胜,所以故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顺耳动听,以此来使君王的心意放纵,使您想称霸中原诸国,到那里尽情享乐。“逞威以好胜也”
作“君王”的谓语,句子完整,其后应断开。“婉约其辞”是使用用法,“使其辞婉约”,即“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顺耳动听”,这是越国大夫文种为了取悦吴王的做法,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从逸王志”同样是使动用法,“使君王的心意放纵”的意思,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选BDF。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
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含义与之相同”错误。后一个“虑”是“用绳连缀”的意思,选自《五石之瓠》。句意:不要反对我的想法。/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故选A。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为越国首次提出的条件不符合夫差的要求,
后来越国的条件变得优厚,夫差就同意了”错误。两次条件并无变化,第一次不成功是伍子胥劝说夫差拒绝,第二次成功是伯嚭接受越国贿赂,替越国进言。故选C。13.(1)你为什么这样看重越国?越国竟然足够成为我们大的忧患了?(2)您对吴王说谦卑的语言,将丰厚的礼物送给他
,(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把自身也抵押给(“卖给”亦可)吴国。评分标准:(1)“奚”,为什么;“隆”,看重;“虞”,忧患。(每词1分,大意1分)(2)“卑辞”,谦卑的语言;“厚礼”,丰厚的礼物;“市”,抵押(卖给)。(每词1分,大意1分)14.(满分3分)材料一:越王讲诚信,爱护百姓,四
方国家都归附他;(1分)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国力日益强大。(1分)材料二:君贤臣良,归国必定背叛吴国。(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吴王夫差对众大夫说:“我要对齐国采取大的行动,因此准备答应同越国讲和,希望你们不要反对我的想法
。假若越王变得真心服从于我,我还求什么?若他不悔改,等我回来,再调集军队征讨他。”申胥劝阻说:“您不能同越国讲和呀。越国不是真心实意要同吴国交好,也不是惧怕我们武力的强大。越国大夫文种勇敢而善于谋略,他将要把吴国放在股掌之上来玩弄,以此来实现他平生的抱负
。他本来就知道您喜欢威风又争强好胜,所以故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顺耳动听,以此来使君王的心意放纵,使您想称霸中原诸国,到那里尽情享乐,最后使我们自己受到伤害。他想使我们的军队在争霸中筋疲力尽,失去锐气;使我们的百姓
离散漂泊,国力一天比一天削弱,然后他们就能毫不费力地收拾我们的残局。那越王是一个崇尚信用而又爱护人民的君主,邻国都归服他,越国每年庄稼丰收,国势蒸蒸日上。趁我们还能与其战斗,(就应该抓住时机消灭它)。小蛇不除,等它成大蛇了,将如何对付?”吴王说:“你为什么这样看重越国?
越国竟然足够成为我们大隐患了?若是没有越国,我用什么在春季、秋季炫耀我的军力?”于是同意与越国讲和。就要举行盟誓的时候,越王又派诸稽郢来推辞说:“认为盟誓有什么益处吗?前次歃血为盟时留在嘴唇上的血迹还没有干,足以表明信义了。
认为盟誓没有什么益处吗?您舍弃武力来和我们订立盟约,为什么看重鬼神而轻视自己呢?”吴王于是同意了,仅仅是讲了和而没有盟誓。材料二:越王只率领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在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越王对范蠡说:“因为没听您劝告的缘故才落到这种地步,对这怎么办呢?”范蠡回答
说:“能够完全保住功业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您对吴王说谦卑的语言,将丰厚的礼物送给他,(如果他)不答应,您就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向吴求和,(文种)跪在地上边向前行边叩头
说:“君王的亡国臣民勾践让我大胆地告诉您: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吴王将要答应文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文种回越后,将(情况)告诉了勾践。勾践想杀死妻子儿女,焚烧宝器,亲赴疆场拼一死战。文种阻止勾践说:“吴国的太
宰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国同他谈谈。”于是勾践便让文种暗中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文种引见给吴王。文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我们
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如果)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五千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贴贴地当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将对我国有利。”吴王又要答应文种。子胥又
进谏说:“现在不灭掉越国,以后必定后悔莫及。勾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文种、范蠡都是贤能的大臣,如果勾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作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解析】“刚游罢绍兴蓬莱阁
”错。“小蓬莱”指烟雨楼,因其“风景似越之蓬莱阁”,故称,与“绍兴蓬莱阁”无关,所以“刚游罢绍兴蓬莱阁”说法错误。16.同:都是设想死者复生重回故地。(2分)异:《扬州慢》是假想杜牧会惊讶于扬州城的沧桑巨变。(2分)本词则反用丁令威感叹之词,假想范成大魂归故地当不会有物是人非之叹,表达对故人的
怀念与称颂。(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钱塘自古繁华;重湖叠巘清嘉。(“巘”写课本字形)(每句1分
,错别字或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得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6分)18.(3分)A色彩斑斓/五彩缤纷B气势恢宏/大气磅礴C流连忘返/赞不绝口【解析】A处,指“绚墨舞台”被各色
灯光照射的情景,可填“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五彩缤纷: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B处,修饰“冰雪之冠”,凸显其大气,可填“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气势磅礴,场面大气。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C
处,语境是游客们对美不胜收的景观的喜爱或赞美,可填“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评分细则:每答对1处给1分.)1
9.A【解析】文中加点的“为”和A项“为”意思是作为、充当。B.为了,表示目的。C.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D.跟“所”字合用,表示“被”。(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5分)20.①如果不是每天吃②吃甜点的时间也需要斟酌③不妨把加餐放在两餐中间(评分细则:每答对1处给
2分,满分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1)标点不当,修改:将“——”改为“;”(2)语病1,修改:删去“根据”(3)语病2,修改:在“上升”后加上“效果”。(评分细则:语病2处,每处2分,标点1分,满分5分。)22.假如
担心偶尔吃点饼干或甜点会长肥肉、升血糖,就要把吃甜点的数量,控制在每天50克添加糖的范围之内,把加餐放在两餐中间,或者在餐前半小时少量加餐。(评分细则:满分4分,用到假设关系句式2分,准确简述材料主要内容2
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一讲消费选择,消费者呈现出走向平价消费、理性消费的心理趋势;材料二讲生活态度,表达出梭罗深入生活本真,摒弃外在的、多余的芜杂事务,追求扎实、简单的生活态
度;材料三讲知足、知止的好处。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考生可以从消费领域谈去奢取平、理性选择的问题;也可以从生活态度方面谈如何过一种本色质朴、简单扎实的生活,体会人生的本真;还可以从价值追求角度谈,比如减少欲望,寻求平衡,不要追求过高
的理想目标;等等。【参考立意】去奢取平,理性选择;返朴归真,本色生活;过犹不及,贵在适度;摒弃浮华,回归本我。范文:褪去浮华,回归本真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
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的确,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外界的繁华与喧嚣所迷惑,追求物质与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摒弃浮华,回归本我,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喧嚣华丽的城市,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掩饰不住城市人内
心的空虚,充斥耳膜的摇滚乐扰乱了内心。当一切繁华拉下帷幕,又剩什么自由的空间呢?四处高楼林立,孩子站在高楼顶上放着风筝,没有自由的空间成长。这是城里孩子的悲哀,还是山里孩子的渴求呢?华丽的城市如同一杯咖啡,在加过方糖后得到
短暂的甜味,咀嚼后除了苦涩别无所有。而那些大山里的人,看似狂放的舞蹈,混杂的音韵,无不震撼我们的心灵。正是那种无保留的情感宣泄,通过悲伤或欢乐的音乐,解开了他们心灵的枷伽锁,没浮华的修饰,他们真正的回归于大自然中。当城市中最后一片落叶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轻盈的舞蹈,它追求的是真实。坍塌的墙壁在废墟
里沉默,它没有任何修复,所有裂痕是要给世人警示,因为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残败的痕迹中,仿佛看到人们肆意的笑声,听到人们无忌的哭喊,那是人们流露的最真情实感。摘下面具,抛弃所有的装饰,褪去繁华,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回归本我。华丽的
外表,恭维的语调,冠冕堂皇的做作,只能是可笑的形式,那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啊!我们需要的是最真、最诚实的话语,也许是只言片语,却也能触摸心底,让被束缚的心灵得以温暖。曾经,绿树点缀着城市,现在看无数的尘埃
笼罩着城市。城市虽有着无数高楼大厦,却失去了大自然的美好韵味,可值?孩子有着无数的高科技玩具,却失去了原本自由的成长空间,可值?不必再让那些附庸的形式羁绊向往快乐自由的心,追求真实,回归本我而非伪装。人,要追求本真,城市亦要回归本我。褪去浮华,率性
而为超越世俗的束缚,去追求本真。褪去浮华装饰,看门前花开花落。保持生命本色,让精神天空自由飞翔。【评分标准】第一档(54—60分):立意深刻且鲜明,文字晓畅优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第二档(48—53分
):立意正确且鲜明,文字晓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第三档(42—47分):立意正确,文字基本通畅,逻辑比较清晰,能自圆其说。第四档(36—41分):立意片面,解读有一定偏差;文字基本清楚,结构大致完整。第五档(30—35分):略微偏离题意,字数不足(但不低于600字),结构不太完整,论述不够清晰
。第六档(30分以下):跑题、套作;如字数严重不达标、结构残缺,则20分以下。【注意】①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②字数上,不足8
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600字,36分以下;不足500字,30分以下;不足400字20分左右。③平均分4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