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pdf,共(5)页,302.6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3a770af8124853caec46501aedb7de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历史学科答案第1页共5页2020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
31415BCDBDDBBCCBCDAA16171819202122232425BADACACCBC1.【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揭示一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由材料“富裕国家的不公正的世界大家庭内部的一场内战”,强调了一战的全球化背景,故选B;结
合所学,一战爆发之初也有发展中国家,排除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在1882年结成三国同盟,核心是德
国,故BD正确,三国同盟的形成,加强了世界紧张局势,法俄英先后结盟,推动走向世界大战,故A正确;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是19世纪末而非20世纪初,故C错误,符合题目。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战
的过程,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首先判断这场战役是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而非最大规模的战役,故①错误,排除ABC。只有D正确4.【答案】B【解析】A处没有大型战役,故A排除。B处是索姆河战役。丘吉尔领导研发的“水箱”,就是坦克,一战中最早使用坦克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故选B
项;C处是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一战初期,没有使用坦克,排除C项;D是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德军首次使用了毒气弹,与材料中首次使用坦克不符,排除D项。5.【答案】D【解析】A错在“极端”二字,太绝对化了;BC是同盟国战
败的原因,但表格中没有体现;从表格中数据可知,两个集团力量在1914和1915年相差不大,但1917年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由于美国参战所引起的更多国家加入协约国方参战,国际力量不利于同盟国,故选D。6.【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从表面上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
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故①④项正确。②③项,美日英法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与题干“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说法相矛盾。故②③项错误。高二历史学科答案第2页共5页7.【答案】B【解析】①处是萨尔,法国控制了萨尔煤矿,但不等于主权划
归法国,和约规定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故排除A。②区域为莱茵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而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故德国也不能设防,选B;③处为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故排除C。④为鲁尔区,结合所学可知,该领土属于德国,故排除D8.【答案】
B【解析】美国提出成立“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进而控制世界,但在巴黎和会上遭到英法的联手阻击,目的未能达到,最终没有参加国联。所以一战后,列强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英法坚决反对美国实现全球
霸权的企图,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属于列强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争夺的实质,排除。9.【答案】C【解析】据材料“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将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
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可知该漫画讽刺了凡尔赛体系存在的问题,预示现在的孩子很有可能在1940年的时候参加战争,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法国募集新兵,并没有提到其它国家,无法体现出战
胜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排除AD项;凡尔赛体系一战后的国际体系,与法国民众利益关系不大,排除B项10.【答案】C【解析】题干中要求是“世界局势的紧张”,②④项是国内形势,排除,故选C
。11.【答案】B【解析】敦刻尔克大撤退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符合“那么多的人的生存”,但不符合“依赖于那么少的人”,只能说是小牺牲换大成果,A项错误;不列颠之战是英国空军以少胜多的战役,标志德军空中闪电战的破产,B项正确;中途岛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战役,标志日本
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但时间晚于不列颠之战,不符合“从来没有”,C项错误;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中英军占据绝对优势,德意军队处于劣势,不符合“那么多的人的生存,依赖于那么少的人”,D项错误。12.【答案】C【解析】解读漫画信息可知,“狮”代表的是英国
,“熊”代表的是苏联,英国和苏联关系亲密。结合所学可知,德军入侵苏联之后,英苏两国由潜在的对手成为公开的盟友,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故选C项。图中是苏联而非俄国,故A排除;德国实施海狮计划时,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并未有援助英国的打算,故B排除;发动《大西洋宪章》的是美英
两国而不是英苏两国,故D排除。13.【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的是中途岛海战。1942年瓜岛战役的胜利使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而材料是中途岛海战,故①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7月,故②正确;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
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故③正确;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反法西斯各主要战场中出现的最早转折,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4.【答案】A【解析】示意图显示,莫斯科战役后,德国准备夺取苏联重要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迂回包围莫斯科,发动斯大林格勒
战役,该战役中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故选A项;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排除B项;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高二历史学科答案第3页共5页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排除C项;诺曼底战役
使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速走向灭亡,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故选A项;②是附近的波茨坦,其会议从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排除B项;③是埃及开
罗,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排除C项;④是伊朗德黑兰,会上决定开辟第二战场,并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交换了意见,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属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在科技方面的影响,不属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故②错误。①③④均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故①③④正确,故B项正确。17.【答案】A【解析】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采取离间计针对赵国,水淹都城针对魏国,集中优势兵力强攻楚国,故A项正确,故B.C.D项错误。18.【
答案】D【解析】①处是长城,A所描述的是郑国渠,故排除;②处是秦国的郑国渠,B所描述的是都江堰,故排除;③处是都江堰,五尺道位于今天西南一带,故排除;④是灵渠,连接湘江与漓江,符合D中所描述的“派湘之流而注之融”,故选D19.【答案】A【解析】科举制开创于隋朝,故
A错误,排除20【答案】C【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使臣觐见求婚的场景,没有册封方式的体现;B.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互相派遣使臣的活动;C.材料描述的是唐朝松赞干布派使者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松赞干布是西藏地区的领袖,唐太宗是中原王朝的君主,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藏族希望通过通婚的方式,学习汉
族先进文化,同时也应该能反映出,唐太宗的开明民族政策;D.唐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没有形成有效的管辖,唐政权与吐蕃政权之间,是民主政权之间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21【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中“三次御驾亲征”“准噶尔汗噶尔丹”,结合所学
知识,1690年,清朝与准噶尔汗国在萨里克河边的乌兰布通峰展开大战,噶尔丹的“驼城”,就是将数千峰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垛,上边蒙上湿毡,环形排列,形成临时城池,摆开阵势与清军血战,双方以大炮火枪互轰开始,激战竟日,双方士卒多次肉搏,可见此战之激烈,最终
以准噶尔军弹药耗尽,噶尔丹撤退告终,故选A项;昭莫多之战是1696年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准噶尔军的关键一战,噶尔丹从此势孤力穷,历时近10年的叛乱终于得以平定,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排除B项;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
、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排除C项;科布多之战,外蒙古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宣布“独立”后,遭到科布多等地爱国人民的反对,海山于1912年5月,带领叛匪5000人围攻科布多城,遭到当地军民坚决抗击,排除D项。22【答案】C【解析】这句格言强调自由但不能损害
他人利益,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符,故选C项;“道不同不相为谋”强调志同道合,与格言意思不符,排除A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守礼,与格言意思不符,排除B项;“君子和而
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君高二历史学科答案第4页共5页子和小人的区别,与格言意思不符,排除D项。23【答案】C【解析】A项,孔子时期还没有专制制度,其“删诗书”并不是专政的一种手段。故A项错误;B项“删诗书”“焚书”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故B项错误。C项,孔子“
删诗书”是为了宣传儒家思想,秦始皇“焚书”是为了厉行法家思想,因此两者都是传播思想的手段。故C项正确。D项,两者都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故D项错误。24【答案】B【解析】柏拉图的理念论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
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是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25【答案】C【解析】司马迁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不是全部,故A项错误;并非所有的历史现象必经过考古印证,太绝对了,故B项错误;孤证不立,故史
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等相结合,双重证据是史学重要研究方法,故C项正确;历史记录存在主观性,不能完全作为历史事实依据,故D项错误。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答案】(1)史实: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先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后又迫
使袁世凯政府接受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2分)依据: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并作出牺牲(2分)(2)原因:欧美列强限制日本扩张,贯彻“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或欧美与日本的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中国推行了
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3分)影响:遏制了日本独霸中国,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促成华盛顿会议的顺利进行;推动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政治秩序的确立;为美日矛盾埋下种子。(任答3点即可,3分)27【答案】(1)思想:取信
于民;节约用度;爱护百姓;无夺农时;足食强兵;实行德治;(任答3点给3分)原因:各主要诸侯国以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为主要目标;孔子的学说与这一时代要求有相当距离。(2分)(2)社会价值:倡导公平;关注民生(安百姓);强调公正无私。(3分
)说明: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简单写出“重农抑商”不给分,合计2分)28【答案】(1)核心内容:民族自决。(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影响: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出现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但是因为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战胜国利益的需要来实行这一原则的,所以产生了新
的民族矛盾;为以后德国等国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挑起新的国际争端创造了条件;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任答3点得3分)(2)新认识:认为先有战争爆发,后有绥靖政策;二战始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2分)举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未
对日本进行有效制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操控的国联虽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但未对其进行石油禁运;西班牙内战中,美国制定了“中高二历史学科答案第5页共5页立法案”,英法实行了“不干涉政策”,纵容德意法西斯帮助佛朗哥叛军;英法策划“慕尼黑阴谋”
等。(4分,举出两例即可。)(3)选择①:举措和作用: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赢得了暂时的和平;成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4分,各从举措和作用两方面给分)选择②:教训: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不能姑息侵略(
不能采取绥靖政策);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加强国际合作,方能维护世界持久和平;(4分,言之有理即可)29.【答案】(1)依据:孔子创立儒家学说(1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同时也是中国古
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任选其中一点得1分)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1分),为中国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1分)(2)理念:民族团结(或民族平等、一视同仁、四夷视如一家等)。(1分)措施:武力
与怀柔并用(或文治武功),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2分)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以当地首领为都督、刺史;在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2分)(3)治理理念:恩威并用;不轻易动武;维护主权;以德
治民;重视民本,重视民心凝聚力;倡兴礼教,兴俭教化民众。(3分)努力: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御驾亲征并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打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维护国家主权。(3分,任答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