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9)页,71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3393dcd4d0e71416ab68de08d67e2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杀菌B.天然氨基酸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是两性化合物C.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船舶外壳装上锌块,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
护法进行防腐【答案】C【解析】【详解】A.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杀菌,正确;B.天然氨基酸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是两性化合物,正确;C.食盐、糖、醋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错误;D.船舶外壳装上锌块,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故选C。2.设NA为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C2H6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6NAB.5gKHCO3与CaCO3混合固体中阴离子数目为0.05NAC.常温下,1L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目为0.1NAD.在Na2O2与H2O的反应中,当
转移0.2NA个电子时生成的O2体积为2.24L【答案】B【解析】A.每个C2H6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在标准状况下,22.4LC2H6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共价键的数目为7NA,故A错误;B.KH
CO3与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00g/mol,其组成结构中均含有一个阴离子,则5gKHCO3与CaCO3混合固体中阴离子数目为0.05NA,故B正确;C.CH3COONa溶液中CH3COO-要水解,其离子数目小于0.1NA,故C错误;D.没有
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其体积,故D错误;答案为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KPa,1molS(s)和2molS(s)的燃烧热相等B.1molH2SO4(浓)与1molB
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KPa时,1molH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燃烧热【答案】A【解析】【详解】A.燃烧热指25℃、101k
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S的燃烧热相等,故A正确;B.中和热是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硫酸和Ba(OH)2反应除了水之外,有BaSO4生成,故B错误;C
.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应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即101kPa时1mol氢气燃烧产生的H2O是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才是燃烧热,故D错误。答案选A。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结构如图)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生物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蒿素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含既有苯环又含有羧基B.易溶于C2H5OC2H5C.氧原子化合价有-1和-2D.能与NaO
H溶液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青蒿素的结构知,分子式为C15H22O5,不饱和度为5,1个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1个羧基的不饱和度为1,则青蒿素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既有苯环、又有羧基,A错误;B.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B正确;C.青蒿素中醚键和酯基中为-2价的氧,过氧键(—O—O—)中为-1价的氧,C正确;D.青蒿素中含酯基,所以青蒿素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答案选A。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SO3溶液加水稀释后,pH和KW
均减小B.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等于2:1D.室温下,pH=12的氨水与pH=2的H2SO4溶
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Kw只受温度的影响,故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小,但Kw不变,故A错误;B.Na2CO3溶液中所有H+和OH﹣均全部来自于水,故根据质子守恒
可有:c(OH﹣)=c(H+)+c(HCO3﹣)+2c(H2CO3),故B正确;C.在相同温度下,将0.2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倍,则浓度变为原来浓度的12,所以稀释后浓度为0.1mol/L,因稀释过程中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此0.1mol/L溶液中c(H+)
大于原溶液中c(H+)的12,因此前者与后者的c(H+)比值小于2:1,故C错误;D.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将pH=12的氨水与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故所得的溶液为硫酸铵和过量的氨水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
性,故D错误.故选B。6.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溴出现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
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答案】C【解析】【详解】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或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再加入硝酸酸化,最后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A.氯水与溴乙烷不反应,不能检验,A错误;B.溴乙烷不能电离出Br-,与硝酸银不反应,不能鉴别,B错误;C.加入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
Br,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可检验,C正确;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Ag+会与OH-反应生成AgOH,AgOH不稳定分解生成黑色的Ag2O,观察不到现象,应先加稀硝酸酸化,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有机物中的卤素原子
是不会电离的,因此不能直接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检验;首先利用水解反应,将有机物中的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再加入稀硝酸酸化,中和碱,再加入硝酸银。7.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B.达到平衡后将容
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平衡常数K=40D.T℃时,若起始时X为0.71mol,Y为1.00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约为60%【答案】D【解析】【详解】A.X、Y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10s时达到平衡。在0~10s内,Z增加1.60mol,X减少0.80mol,Y减少0.80mol,由于X、Y起始物质的量不同,故平衡时X、Y的转化率不同,A项不正确;B.根据Δn(X):Δn(Y):Δn(Z)=
0.80mol:0.80mol:1.60mol=1:1:2,得T°C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不移动,B项不正确;C.达到平衡时,c(X)=0.40mol/2L=
0.20mol/L,c(Y)=0.20mol/2L=0.10mol/L,c(Z)=1.60mol/2L=0.80mol/L,平衡常数K==32,C项不正确;D.若起始时X为0.71mol,Y为1.00mol,则:X(g)
+Y(g)2Z(g)起始(mol)0.711.000改变(mol)xx2x平衡(mol)0.71-x1.00-x2x由于温度不变,K不变,故=32,解得x=0.60,故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8.常温下,等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值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H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B.用pH为11的某碱与pH为3的HB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不可能显碱性C.氨水与HA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c(NH4+)>c(A+)>c(H+)>c(OH-)D.完全中和等体积等pH的HA、HB两溶液时,消耗
同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HA<HB【答案】D【解析】pH相同的一元酸用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弱酸的pH变化程度小,由图示可知HB的酸性比HA弱;A.向H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最初因生成的NaB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但当NaOH
过量后,过量的NaOH将抑制水的电离,故A错误;B.常温下,pH之和等于14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酸碱性是“谁弱显谁性,双强显中性”,如果等常浓度碱的电离程度比HB还小,则混合液显碱性,故B错误;C.氨水与HA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
肯定存在的电荷守恒式是c(NH4+)+c(H+)=c(A-)+c(OH-),,则c(NH4+)>c(A-)>c(H+)>c(OH-)肯定不成立,故C错误;D.因HB比HA弱,pH相等的HA和HB中未电离的HB的物质的量比HA的物质的量大,则完全中和等体积等pH的HA、HB两溶液时,
消耗同浓度NaOH溶液的体积是HA<HB,故D正确;答案为D。9.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
消耗28g乙烯C.b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题给信息知乙烯发生氧化反应,在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故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放电时,负极发生CH2=CH2-
2e-+H2O=CH3CHO+2H+,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1mol乙烯,即28g,B正确;C、b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C错误;D、原电池中电子只能通过导线和电极传递,不能通过溶液传递,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B。10.
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向里推活塞时,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静止,水柱高度不变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脱脂棉燃烧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烧杯①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NaHCO3比Na2CO3受热更
易分解D.U形管右端的液面高铁钉发生吸氧腐蚀【答案】A【解析】【详解】A.在锥形瓶中封闭一定量的空气,向里推活塞时,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静止,水柱高度不变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正确;B.向放在石棉网上的包裹Na2O2固体
上滴加水,若发现棉花燃烧,证明Na2O2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但不能证明反应生成物是什么,错误;C.若要证明NaHCO3比Na2CO3受热更易分解,应该把NaHCO3放在内管,把Na2CO3放在外管,看哪一个连接的石灰水首先变浑浊,
错误;D.将铁钉放在盛有NaCl溶液的水中,以部分露出液面,若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则上部空间的氧气由于消耗压强减小,使U型管的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错误。【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进行化学实验一定要明确实
验目的,然后利用一定的实验器材,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通过对实验过程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就可以判断实验预期目的与实验现象是否一致,从而得出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如本题选项A验证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不漏气,当向里推断注射器的把柄时,由于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增大,会把水压入长颈漏
斗中,当注射器把柄不动,水进入一定高度就不再发生变化,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B只能证明反应放热,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但反应产物不能确定;对于选项C,就是利用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玻璃的导热性差,将NaHCO3放在内管中,若与其连
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放在外管的Na2CO3连接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才可以证明NaHCO3受热发生反应产生了CO2;对于D选项,钢铁若发生吸氧腐蚀,会使装置的气体减少,U形管外面与大气相通,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红墨水进
入U形管左侧;若发生的是析氢腐蚀,则反应产生氢气,使广口瓶中的气体增多,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强,U形管内的水向外移动,使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因此要会分析、判断反应现象,进而得到相应的结论。11.下图是几种常
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只能是淀粉B.反应①②③均为取代反应C.乙醇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D.乙酸乙酯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只有1种【答案】C【解析】【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选项A错误;B、反应②是氧化反应,选
项B错误;C、乙醇可以与多种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如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能与酸性高锰酸钾直接氧化生成乙酸等,选项C正确;D、乙酸乙酯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OOH和(CH3)2CHCOOH两种,选项D错误。答案选C。12.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检验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B.做喷泉实验时先挤压胶头滴管,后松开止水夹C.酸碱中和滴定前,滴定管和锥形瓶在用蒸馏水洗涤后均需用待装溶液润洗D.用托盘天平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溶于250mL水,配制0.04mol∙L-1
Na2CO3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挥发出的乙醇也要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因此不能检验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故A错误;B.做喷泉实验时先挤压胶头滴管,氨气溶于水,形成较大压强差,后松开止水夹后,烧杯中水进入到烧瓶中,故B正确;C.酸碱中和滴定前,滴
定管在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溶液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能润洗,故C错误;D.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取1.06g无水碳酸钠,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3.新制氢氧化铜存在平衡:Cu(OH)2+2OH-⇌2-4Cu(OH)(深蓝色)。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出现蓝色沉淀B.③中现象是Cu(OH)2+2OH-⇌2-4Cu(OH)正向移动的结果C.④中现象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D.对比②和④可知Cu(OH)2氧化性强于2-4Cu(OH)【答案】D【解析】【详解】A.向2mL0.1mo
l/LCuSO4溶液中滴入2滴2mol/LNaOH溶液,发生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①中出现蓝色沉淀,A正确;B.新制氢氧化铜存在平衡:Cu(OH)2+2OH-⇌2-4Cu(O
H)(深蓝色),向①中加入1mL2mol/LNaOH溶液,增大OH-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③中现象是出现深蓝色溶液,B正确;C.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2价的Cu被还原,则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C正确;D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②中无砖红色沉淀,而④中有砖红色沉淀,说明Cu(OH)2氧化性弱于2-4Cu(OH)氧化性,D错误;答案选D。1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实验操作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A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和苯,振荡、静
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r-还原性强于Cl-B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C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无明显现象该过程未发生原电池反应D向饱和Na2CO
3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稀盐酸立即有气体逸出CO32-+2H+=H2O+CO2↑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说明有氯气把溴置换出来的
反应发生,Br—是还原剂、Cl—是还原产物,所以Br—还原性强于Cl—,A正确;B.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不可能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因为没有把硫酸中和,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B不正确;C.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
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形成原电池后,锌作负极,锌被腐蚀,所以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检验不到亚铁离子,无明显现象,C不正确;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稀盐酸,碳酸根变成碳酸氢根,酸不足,碳酸氢根不能转
化为二氧化碳,D不正确。答案选A。15.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即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与水的混合物,使其与沙粒结合,形成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能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聚丙
烯酸酯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②聚丙烯酸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③聚丙烯酸酯能发生加成反应④合成聚丙烯酸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聚丙烯酸酯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R,①正确;②聚丙烯酸酯属于混合物,没有
固定的熔、沸点,②正确;③聚丙烯酸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③不正确;④合成聚丙烯酸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④不正确;综上所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②,故选B。16.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答案】A【解析】【详解】A.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反应正向进行,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
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C错误;D.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v正(NH3)=2v正(H2O),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
,题目难度中等。17.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g)△H1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
△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
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则总反应的△H___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_______。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
____。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___________。A、增大n(HCl)B、增大n(O2)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D、移去H2O(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mol01.83.7
5.47.2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答案】(1).2HCl(g)+1/2O2(g)H2O(g)+
Cl2(g)△H=△H1+△H2(2).<(3).K(A)(4).增大压强,平衡右移,ɑHCl增大,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实验的大(5).B、D(6).解:设2.0~6.0min时间内,HC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n,则2HCl(
g)+1/2O2(g)=H2O(g)+Cl2(g)21n(5.4-1.8)×10-3mol解得n=7.2×10-3mol,所以v(HCl)=7.2×10-3mol/(6.0-2.0)min==1.8×10-3mol/min(7).2Cl2+2Ca(OH)2==CaCl2+Ca(Cl
O)2+2H2O【解析】【详解】(1)根据图像信息,箭头指向的是生成物可写出反应②的热化学方程式:CuCl2(g)+1/2O2(g)CuO(s)+Cl2(g)△H2,则①+②可得总反应;(2)①根据图12可知随着温
度的升高,aHCl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则可知逆反应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H<0,同时由于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生成物减少,温度是B点大于A点,所以平衡常数K(A)>K(B);②同时由于该总反应是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所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
,一定温度下,平衡应正向移动,ɑHCl应较题目实验状态下为大,所以可得曲线图:;③A、增大n(HCl),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平衡移动使HCl减少的趋势小于增加HCl使增大的趋势,所以HCl的转化率减小,错;B、增大n(O2),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向
正向移动,HCl转化率增大,对;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实验HCl的转化率不变,错;D、移去H2O,及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Cl转化率增大。故答案是选项B、D。(3)题目中给出的是n(Cl2)的数据,要求的是以HCl的物质的量变
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所以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注意是2.0~6.0min内的速率,单位是mol·min-1:设2.0~6.0min内,HC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n,则:2HCl(g)+1/2O2(g)=H2O(g)+Cl2(g)21n(5.4-1.8)×10-3mol解得n=7.2×10-3mol,
所以v(HCl)=7.2×10-3mol/(6.0-2.0)min==1.8×10-3mol/min(4)Cl2与石灰乳发生反应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18.
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为原料,用Fe2(SO4)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2+4Fe3+Cu2++5Fe2++2S。(1)该反应中,Fe3+体现________性。(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2小时后Cu2+浸出率/%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78.2II加入足量0.10mol·L-1Fe
2(SO4)3溶液,通入空气90.8II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再加入少量0.0005mol·L-1Ag2SO4溶液98.0①对比实验I、II,通入空气,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②由实验III推测,在浸取Cu2+过程
中Ag+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ⅰ.CuFeS2+4Ag+=Fe2++Cu2++2Ag2Sⅱ.Ag2S+2Fe3+=2Ag++2Fe2++S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a.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1Ag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
观察到溶液中________,证明发生反应i。b.取少量Ag2S粉末,加入________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ii。(4)用实验II的浸取液电解提取铜的原理如图所示:①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用
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氧化(2).CuFeS2-4e-=Fe2++2S+Cu2+(3).通入O
2后,Fe2+被氧化为Fe3+,c(Fe2+)降低,c(Fe3+)升高,平衡正向移动(4).无明显现象(5).Fe2(SO4)3溶液(6).Fe3++e-==Fe2+(7).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
解析】【详解】(1)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Fe3+→Fe2+,化合价降低,因此Fe3+表现氧化性;(2)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失电子的一极为负极,因此CuFeS2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FeS2-4e-=Fe2++2S+Cu2+;(3)①根据氧气把Fe2+氧化成Fe3+,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
减少c(Fe2+),c(Fe3+)升高,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a.根据反应方程式,Ag+完全反应转化为沉淀,溶液中没有Ag+,因此可通过检验Ag+,判断是否发生了i;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说明
溶液中不含Ag+,即说明i发生;b.根据ii反应,需要加入Fe2(SO4)3溶液;(4)①实验II中,加入过量Fe2(SO4)3溶液,Fe3+过量,因为Fe3+的氧化性强于Cu2+,因此Fe3+先放电,即Fe3++e-=Fe2+;②阳极上发生Fe
2+-e-=Fe3+,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19.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下所示的合成路线合成有机物G。已知:①②请回
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2)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不定项)。A.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8O3B.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甲酸甲酯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D.有机物A、B、C均能溶解于水【答案】(1).羟基(2).(3).(4).CD
【解析】D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E,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则D为,;结合信息RCOOHRCOCl可知,C与PCl3反应生成CH3COCl,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根据葡萄糖→A→B→C的转化条件可知
,A被催化氧化成B,B再被氧化成C,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A为CH3CH2OH;CH3COCl和反应生成F,F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G。(1)A为CH3CH2OH,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B→C为乙
醛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A.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6O3,故A错误;B.F中与苯环相连的碳上没有氢原子,所以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C.
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乙醇、乙醛、乙酸均能溶解于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