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新泰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31)页,840.93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191f4ee058f87196cdca2a1480d62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新泰中学202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学习小组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每次分别从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多次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Ⅰ、Ⅱ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B.用Ⅱ、Ⅲ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Ⅰ桶中丢失一个D球和一个d球不影响实验结果D.Ⅰ桶中丢失一个D球,可从Ⅱ桶中去除一个D球继续实验【1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用I、Ⅱ小桶
模拟的是基因分离定律实验;Ⅰ、Ⅲ或Ⅱ、Ⅲ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A、a,说明用Ⅱ、Ⅲ或I、Ⅲ小桶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验。【详解】A、用Ⅰ、Ⅱ两桶中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用Ⅰ、Ⅱ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用Ⅱ、
Ⅲ两桶中抓的球做统计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Ⅰ桶中丢失一个D球和一个d球不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D、由于Ⅰ桶中丢失一个D球,使Ⅰ桶内D、d的比例改变,如果去掉Ⅱ桶内的一个d小球,则Ⅱ桶内D、d的比例也会改变,不宜继续实验,D错误。故选D。【点睛】2.某二倍体昆虫的
小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控制,具有基因A的个体中只有75%是小眼,其余25%的个体为正常眼。现将基因型为Aa的昆虫自由交配获得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亲本的表型都为小眼2B.F1中
正常眼︰小眼=9︰7C.F1正常眼个体共有2种基因型D.F1自由交配得F2,F2中小眼个体占9/16【2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小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正常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详解】A、亲本的表型为小眼和正常眼,A错误;B、F1中基因A的个体中只有75%是小眼
,故小眼比例为3/4*3/4=9/16,故正常眼︰小眼=7︰9,B错误;C、F1正常眼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AA、Aa、aa,C错误;D、F1中,配子A:a=1;1,雌雄配子自由结合得F2,F2中小眼个体AA、Aa所
占比例为3/4*3/4=9/16,D正确;故选D。3.某二倍体雌雄异体植物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相等,已知该植物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含有基因D的雄配子有1/3失去受精能力,基因r纯合时雌株致死。
基因型为DDRR的雌株和基因型为ddrr的雄株交配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为()A.15︰5︰9︰3B.42︰7︰18︰3C.21︰7︰9︰3D.30︰5︰
18︰3【3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基因型为DD
RR的雌株和基因型为ddrr的雄株交配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当F1随机交配,将两对基因分开考虑,Dd和Dd交配,由于基因D的雄配子有1/3失去受精能力,所以雄配子中D︰d=2︰3,雌配子D︰d=1︰1,交配结果DD︰Dd︰dd=2︰5︰3,显性个体D
_︰隐性个体dd=7︰3,Rr和Rr交配,由于rr雌株致死,所以RR︰Rr︰rr=2︰4︰1,显性R_︰隐性rr=6︰1,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7︰3)×(6︰1)=42︰7︰18︰1
。故选B。【点睛】34.下图为某一哺乳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B.细胞②有8个染色体组,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细胞③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等位
基因分离D.细胞④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4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为有丝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详解】A、细胞①中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
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B、细胞②有4个染色体组,正在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错误;C、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存在等位基因A和a分离,C正确;D、细胞④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错误。故选C。5.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
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B.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中也都有姐妹染色单体C.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
为4a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4【5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故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①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4n,核DNA分子数为4a,A错误;B、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①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的细胞中因着丝点分裂(粒)分裂,故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已经完成了DNA分子复制,②中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核DNA数目为4a,C正确;D、③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粒)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2n,核DNA数目为2a,D错误。故选C。6.下图为某雄性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和白眼是相对性状,基因cn与基因w为等位基因B.该果蝇进行有丝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最多可以含有四个基因cnC.该果蝇进行减数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最多可以含有2个基因v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6题答案】【答案】A【解析】【
分析】(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及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的A表示基因):(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5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在雄果蝇的体
细胞中,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XY性染色体。【详解】A、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控制朱红眼的基因cn和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二者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B、基因cn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该果蝇为
纯合子,则基因cn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该果蝇进行有丝分裂时,在间期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一个细胞中含有四个基因cn,B正确;C、该果蝇为雄性,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基因v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该果蝇进行减
数分裂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基因v,C正确;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组成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基因cn、cl所在的常
染色体与基因v、w所在的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够进行自由组合,进而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该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故选A。7.如
图1所示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6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详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应相同。综上所述,根据图2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特点推知,①
与③、②与④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B正确。故选B。8.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通过对红眼雌与白眼雄的杂交分析,是在F1代中发现白眼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问题B.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
在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8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1、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摩尔根在F2代中发现白眼性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问题,通过对红眼雌与白眼雄的杂交分析,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A错误;B、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C正确;D、一般情况下,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的,不在姐妹
染色单体上,当发生交叉互换时,等位基因可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D正确。故选A。9.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粒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分为二④次级精母细胞只可能含有1或2条Y染色体⑤同源染
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一定存在等位基因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末期7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9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减数第一
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
)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②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的一半。【详解】①减数分裂需要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包括两次连
续的细胞分裂,①正确;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着丝粒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④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会
减半,⑤正确;⑥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a。如当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为AA时就不是等位基因,⑥错误;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⑦错误。因此②③④⑥⑦错误,①⑤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的果蝇
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分离定律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10题答案】
【答案】D8【解析】【分析】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
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再次证实了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B、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
验中,通过巧妙的设计测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分离定律,B正确;C、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将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区分开,单独观察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的作用,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
正确;D、肺炎链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11.科学家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
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DNA组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可设置DNA酶处理DNA样品组B.从实验结果可知,除DNA组外其他各组培养液中均有R型菌C.实验中可通过进一步培养观察菌落来确定培养液中有无S型菌存在D.通过分析可知S型菌的DN
A能使R型菌发生变异【11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R型和S型菌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2、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
,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的9与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A、DNA酶能水解DNA,使其结构破坏,所以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可设置DNA酶处理DNA样品组,A正确;B、从实验结果可知,包括DNA组在内,各
组培养液中均有R型菌,B错误;C、S型菌落表现光滑,所以实验中可通过进一步培养观察菌落来确定培养液中有无S型菌存在,C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实验结束后能得到一定数量的S型菌,说明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
发生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B。12.下列有关遗传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或技术,其中正确的是()A.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艾弗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C.沃森和克里克采用模型构建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在探究DNA复制方式实验中采用了
差速离心技术【12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详解】A、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
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艾弗里采用了微生物培养技术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采用模型构建法,最终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正确;D、研究DNA的半保留复制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技术,D错误。故选C。13.下列有关
计算中,错误的是()A.DNA双链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子代总数的1/4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
嘧啶脱氧核苷酸C.双链DNA含n个碱基对,T为m个,复制3次共需G为7(n-m)个D.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含15N10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13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
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2、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
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详解】A、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并作
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普通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2/23=1/4,A正确;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
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片段中A+T的比例也为35%,且A=T,因此A=T=17.5%,C=G=32.5%,则该DNA片段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300×2×32
.5%=195个,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3-1)×195-(22-1)×195=780个,B正确;C、某双链DNA分子含n个碱基对,T为m个,则G=C=(2n-2m)/2=n-m,其复制3次共需G为(23-1)(n-m)=7
(n-m)个,C正确;D、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的DNA分子共复制了2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8,D错误。故选D。14.下列关于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
是().A.DNA复制过程中,核苷酸到达指定位置不需要搬运工具B.转录过程中与模板链上碱基配对的碱基中没有胸腺嘧啶C.密码子种类数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不同D.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基因的表达【14题答案】【答案】D11【解析】【
分析】DNA复制的过程:DNA解旋,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子链,子链与对应母链螺旋化;转录的过程:DNA解旋,以其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单链,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翻
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详解】A、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在模板的指导下,将单个核苷酸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加到DNA链中,与前一个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不需要搬运工具,A正确;B、转录过程中与模
板链上碱基配对的方式是A—U,T—A,G—C,C—G,与模板链上碱基配对的碱基中没有胸腺嘧啶,B正确;C、密码子种类数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分别是64种和21种,C正确;D、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说明是有分裂能力的活细胞,一定能进行基因的表达,
D错误。故选D。15.下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1条肽链的合成B.图乙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图甲中的模板C.图甲所示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D.图甲和图乙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
对的方式完全相同【15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分析乙图: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DNA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酶是RNA聚合酶。【详解】A、甲图所示
为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都会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12B、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RNA,包括mRNA、rRNA、tRNA,其中只有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C、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正确;D
、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D错误。故选C。16.如图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图中a〜d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过程a、b、c发生的场所和所需酶的种类完全相同B.与过程a相比,b、d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分别是“U-A”和“A-U”C.c过程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为d→a→b→c【16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
两条途径。题图分析:图示为中心法则,其中a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e表示RNA分子复制过程。【详解】A、真核细胞中,过程a(复制)、b(转录)、c(翻译)发生的场所不完全相
同,其中a、b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c发生在核糖体上,且三者所需要的酶也各不相同,A错误;B、与过程a(复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T、G-C,b(转录)、d(转录)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分别是“A-U”和“U-A”,B错误;C、c为翻译过程
,该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mRNA和tRNA之间,因此,该过程存在碱基互补配的13对原则,C错误;D、逆转录病毒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为d→a→b→c,D正确。故选D。【点睛】17.下列关于核酸与蛋
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翻译过程中,mRNA与tRNA上的碱基序列是互补配对的B.半保留复制是指子代DNA的基因,有一半来自亲代DNA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RNA聚
合酶与DNA结合,降低基因转录所需的活化能【17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其含义是1个DNA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模板母链。2、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
A的过程;翻译: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B、半保留复制是指1个DNA复制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模板母链,B错误;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细菌含有“转化因子”,但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C错误;D、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催化转录过程。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故选D
。18.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复制只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所以称为半保留复制B.转录需要以信使R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一段DNA含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
多含氨基酸200个D.三个过程的产物都不相同,但都进行了遗传信息的传递【18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14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
程。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DNA复制时以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原来的母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所以称为半保留复制,A错误;B、转录需要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以
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错误;C、一段DNA含有600个碱基,转录后形成的信使RNA含有3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氨基酸100个,C错误;D、三个过程的产物都不相同,DNA复制的产物是产生2个DNA,转录的
产物是RNA,翻译的产物是肽链,但三个过程都进行了遗传信息的传递,D正确。故选D。【点睛】19.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一定不会受到影响B.物质Ⅱ上也具有基因,此
处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图中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D.③⑤为同一生理过程,所用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相同【19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种真菌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示意图,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
译过程,④为转录过程,⑤为翻译过程,Ⅰ为核膜,Ⅱ为环状DNA分子。【详解】A、据图可知,细胞核DNA上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形成的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有氧呼吸,因此用某药物抑制②(转录)过程,该细胞有氧呼吸将受影响,A错误;B、孟德尔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物质Ⅱ上的基因属
于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C、③过程表示翻译,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且先结合15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据此可知: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
由右向左移动,C正确;D、③⑤均为翻译过程,由于翻译的模板mRNA不同,所用密码子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密码子的数量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20.短指(趾)症为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群体中频率约为1/100~1/1000。如图为该遗传病
某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B.系谱中的患病个体都是杂合子C.VI1是患病男性的概率为1/4D.群体中患者的纯合子比例少于杂合子【20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系谱图可知:Ⅳ12正常女性和Ⅳ13患病男性婚配,后代中男性有患病和正常
两种情况,且短指(趾)症为显性遗传病,可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1)与性别无关,即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2)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为患者,但绝大多数为杂合子;(3)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患病(除非发生新的基因突
变);(4)连续传递,即通常连续几代都可能有患者。16【详解】A、假设患病基因用A/a表示,Ⅳ12和Ⅳ13婚配,若患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亲代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中不会有患病男性,而V2、V5是患病男性,故
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A正确;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图中患病个体中Ⅰ1个体为患者,其基因型为A_,因Ⅰ2个体为正常人,基因型为aa,其后代Ⅱ1为杂合子,故不确定Ⅰ1个体是不是杂合体,也可能是纯合体;其他患病后代有正常个体,故其他
患病个体都是杂合子,B错误;C、Ⅳ12正常女性和Ⅳ13患病男性婚配,其后代Ⅴ2个体为患者,其基因型为Aa,和正常人Ⅴ1婚配,Ⅴ1基因型为aa,则后代VI1是患者的概率为1/2,是患病男性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D、在群体中该显性致病基因的频率很低,约为1/1
00~1/100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显性纯合子短指症患者AA的频率更低,大约为1/10000~1/1000000,而杂合子短指症患者Aa的频率可约为1/50~1/500,故绝大多数短指症患者的基因型为Aa,即群体中患者的纯合子比例少于杂合子,D正确。故选B
。21.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2n=32);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n=16),雄蜂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雄峰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6个DN
A分子B.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染色体C.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着丝粒会发生一分为二的现象D.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21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和题图可知,雄蜂精子的形成过程是: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
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16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内,该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精子细胞,另一个细胞退化消失;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染色体,退化消失。【详解】A、一个初级
精母细胞中含有32个核DNA分子,A错误;B、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非同源染色体,B正确;17C、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C正确;D、有图分裂过程可知,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能产生一种类型的
精子,D正确。故选A。【点睛】22.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俗称“血癌”。原因是比较早期的造血干细胞演变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更新能力变得非常强的“白血病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白血病细胞”中的蛋白质与正常造血干细胞
的完全不同B.“白血病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的原因是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多C.造血干细胞演变为“白血病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白血病细胞”凋亡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该细胞的凋亡基因不能复制【22题答案】【答案】C【解析】
【分析】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
A、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白血病细胞”中的信使RNA与正常造血干细胞中的mRNA有部分相同,A错误;B、“白血病细胞”也就是癌细胞,而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的原因是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B错误;C、造血干细胞演变
为“白血病细胞”的过程中,即细胞发生了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该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正确;D、癌细胞凋亡受阻,很可能是凋亡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而不是凋亡基因不能复制,D错误。故选C。23.在某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幼苗期,用
秋水仙素处理得四倍体植株,以此为母本,用其他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为父本进行杂交,受精卵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1∶2∶1B.AAa∶Aaa∶aaa=1∶4∶1C.AAa∶Aaa∶aaa=1
∶2∶1D.AAA∶AAa∶Aaa=1∶4∶1【23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18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2、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四倍体植株,则基因型为AAaa。【详解】四倍体母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其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卵细胞为AA:Aa:aa=1:4:1
;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父本植株,其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精子为a,两植株进行杂交,受精卵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1:4:1,B正确。故选B。24.周期性共济失调症是一种由于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
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B.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C.该疾病说明了基因能
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该病可能是因为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24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题意分析,“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说明翻译的肽链缩短是由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
缩短”可知,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转录形成的mRNA长度不变,而翻译时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A错误;B、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仍然分别为A-U、T-A、G-C和A-U、G
-C,B错误;C、周期性共济失调症是由于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因此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其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
可知,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1925.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等位基因控制,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已知基因型为AYAY的
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AY、A、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B.基因型为AYa和Aa的个体杂交,F1有3种表型C.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与黑色个体D.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
鼠杂交,F1出现鼠色个体的概率为1/2【25题答案】【答案】AC【解析】【分析】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位置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题意分析,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AYAY胚胎致死,因此小鼠的基因型及对应毛色表型有AY
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详解】A、基因AY、A、a为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A错误;B、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有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种表现
型,B正确;C、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黑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黄色)、Aa(鼠色),或AYa(黄色)、aa(黑色),则不会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C错误;D、若1只黄色雄鼠(AYA或AYa)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AA)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YA
(黄色)、AA(鼠色),其比例为1:1或AYA(黄色)、Aa(鼠色),其比例为1:1,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且鼠色个体的概率为1/2,D正确。故选AC。【点睛】26.玉米是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其籽粒的
饱满与凹陷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若干饱满玉米籽粒和凹陷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B.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
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C.两种玉米杂交,若F1表现为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D.两种玉米杂交,若F1表现为两种性状且分离比为1:1,则可验证分离定
律【26题答案】的20【答案】ABD【解析】【分析】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有两种,即自交和测交,具体实验思路是:①将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某些玉米子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让饱满的玉米子粒和凹陷的玉米子粒杂交,如果子一代表现出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遵循
分离定律。【详解】A、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说明该部分亲本为杂合子,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所以可验证分离定律,A正确;B、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
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说明F1为杂合子,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可验证分离定律,B正确;C、两种玉米(饱满玉米籽粒和凹陷玉米籽粒)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3∶1,不能验证分离定律,C错误;D、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
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能1∶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显性性状的个体为杂合子,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则可验证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ABD。27.某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某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某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避免自花传粉,在紫花植株雄蕊成熟之前要去雄B.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F2中出现9种基因型和4种表型
D.某杂合粉红花植株自花传粉,子代粉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7【27题答案】【答案】ABC【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两(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2、题图分析可知:白色基因型为a
a__,紫色为A_bb,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详解】A、为避免自花传粉,在紫花植株雄蕊成熟之前要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21B、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_)与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_bb)杂交
,子代全为红花(A_Bb),则亲本白花基因型为aaBB,紫花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B正确;C、F1基因型为AaBb,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A_B_(含4种)、A_bb(含2种)、aaB_(含2种)、aabb共
9种基因型,和白色(aa__)、紫色(A_bb)、红色(A_Bb)、粉红色(A_BB)共4种表型,C正确;D、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其中杂合粉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自交子代粉红花植株(A_BB):白花植株((aaBB)
=3:1,D错误。故选ABC。28.某种鸟有4种毛色,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N/n)控制,M基因纯合会导致该种鸟在胚胎时期死亡,现将红色个体和纯合蓝色个体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有两种表型,绿色︰蓝色=1︰1;F
1中的绿色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有4种表型,且4种表型的数量比为6︰2︰3︰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亲本中红色个体与F2中红色个体基因型相同B.蓝色个体与黄色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红色个体C.F1中蓝色个体间相互交配,后代中蓝色︰黄色=3︰1D.F2中蓝色
个体间相互交配,后代中蓝色︰黄色=5︰1【28题答案】【答案】AC【解析】【分析】根据F1中绿色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6︰2︰3︰1,为9︰3︰3︰1的变式,说明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MmN
n,同时MM致死,绿色基因型是MmN_;红色个体和纯合蓝色个体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有两种表型,绿色︰蓝色=1︰1,说明纯合蓝色基因型是mmNN,红色个体基因型是Mmnn,F1的基因型是MmNn(绿色),mmNn(蓝色)。因此绿色个体基因型是
MmN_,蓝色基因型是mmN_,红色基因型是Mmnn,黄色是mmnn。【详解】A、由于MM纯合致死,所以亲代的红色和F2中红色个体基因型都是Mmnn,A正确;B、蓝色基因型是mmN_,和黄色mmnn杂交,子代不可能出现红色Mmnn,B错误;C、F1蓝色基因型是mmNn,相互交
配,后代mmN_︰mmnn=3︰1,蓝色︰黄色=3︰1,C正确;D、F2中蓝色有1/3mmNN,2/3mmNn,只需考虑Nn基因,随机交配产生的配子,N︰n=2︰1,后代NN︰Nn︰nn=4︰4︰1,因此子代mmN_︰mmnn
=8︰1,即蓝色︰黄色=8︰1,D错误。故选AC。【点睛】29.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22分裂后(只考虑一种分裂方式),得到4个子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至少为一半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Ⅱ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有8条C.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4N,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D.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形成4个
子细胞过程中DNA仅复制一次【29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
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再分裂一次,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一个是N14-N14,一个是N15-N14,两个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15N染色体的细胞个数为2、3、4个,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3/4、
1。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某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14N的单链和一条15N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
都含有15N。【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如果细胞进行2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3/4、1,即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至少为一半,A正确;B、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只复制
一次,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含14N,即含14N的染色体有8条,B正确。C、若进行有丝分裂,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则第二次有丝分裂结束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4N,但有丝分裂不进行基因重组,C错误;D、通过分析可知
,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该细胞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形成4个子细胞过程中DNA仅复制一次,D正确。故选C。【点睛】30.甲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扫描电镜图,乙为人类性染色体的模式图。结合两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3A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总是比X染色体短小C.正常情况下,位于Ⅰ区段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可能有其等位基因D.位于Ⅱ同源区中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表现均一致【30题
答案】【答案】BD【解析】【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是XY型,女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男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Y;XY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图乙中I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Ⅱ是X染色体和Y染色
体的同源区段,Ⅲ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详解】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其遗传和性别有关,A正确;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些生物如果蝇,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B错误;C、正常情况下,
位于I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女性的体细胞中可能有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只存在男性中,故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中的基因,在男性体细胞中不可能有其等位基因,C正确;D、位于Ⅱ同源区的基因在遗传时,也和性别相关联,后代男女性状并不总是一致,如XDXd与XdYD的后代女性一半为显
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而男性全为显性性状,D错误。故选BD。31.吖啶类染料是一类诱变剂,若这类物质插在模板链上,新链合成时必须要有一个碱基与之配对,在下一轮复制前该诱变剂丢失,则复制形成的DNA分子
中将会增添一个碱基对,该类诱变剂引起移码突变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4A.上述突变可能会使基因的翻译过程提前终止B.上述突变一定会使基因的数目和种类发生改变C.上述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的碱基序
列发生改变D.上述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31题答案】【答案】AC【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
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3、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详解】A、上述突变可能会使基因的翻译过程提前或延迟
终止,A正确;B、基因突变不会使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正确;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上述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C。【点睛】32.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致病基因不位
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5A.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Ⅰ2、Ⅰ3和Ⅱ2基因型一定相同C.Ⅰ4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Ⅲ1是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32题答案】【答案】ABD【解析】【分析】该系谱图Ⅰ3女患者
,但是子代儿子正常,说明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Ⅰ2患病,但是Ⅱ1女儿正常,说明不是伴X显性遗传。说明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该病用A、a基因表示。【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B、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者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2、
Ⅰ3和Ⅱ2基因型都为Aa,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Ⅰ2、Ⅰ3和Ⅱ2基因型都为aa,B正确;C、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4为aa,Ⅱ4为aa,Ⅰ4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4为1/2Aa或者1/2AA,Ⅱ4为Aa,Ⅰ4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
率为50%;C错误;D、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2为Aa,Ⅱ3为aa,则Ⅲ1是患病男孩(Aa)的概率为1/2×1/2=1/4;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为aa,Ⅱ3为Aa,则Ⅲ1是患病男孩(Aa)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33.如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
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26(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图3中,与图2
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3)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4)图2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
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33题答案】【答案】(1)图2、3(2)①.①②.FG(3)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ABb、a、a(4)①.着丝点分裂②.GH(5)1或2【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
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生殖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B和b,其形成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等位基因B和b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图2曲线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
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图3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其中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GJ表示后期,KL表示末期。【小问1详解】图1、2、3中,
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图2、3,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图1、2。27【小问2详解】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①初级性母细胞,因为初级性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图3中,与图2中BC段对应的区
段最可能是FG段,即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为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小问3详解】如果只考虑染色体变异,图1中的异常生殖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据此可知,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
常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异常生殖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b、a、a。小问4详解】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GH,即此时发生的是着丝粒分裂。【小问5详解】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是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色体分离之后形成的子细胞,因此其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1(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点睛】熟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以及相关曲线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的
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也是本题的考查点。35.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体色有黄身(H)、灰身(h)之分,翅形有长翅(B)、残翅(b)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已知果蝇的一种精子不具
有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体色与翅形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2)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
_____。(3)若让F2灰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4)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精子的基因型。①杂交组合:选择_____进行杂交。②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_____。【35题答案】【答案】(1)①.
基因的自由组合②.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③.HHbb、hhBB(2)①.HB②.3/5(3)灰身长翅∶灰身残翅=8∶1【28(4)①.灰身残翅的果蝇为母本,双杂合的黄身长翅果蝇
为父本②.黄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1∶1∶1,则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是9:3:3:1的特殊情况之一,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而F2比例为5:3:3:1,说明决定双显性状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所以该精子的基因组成为HB。【小问1详解】F2出现5∶3∶3∶1(与9∶3∶3∶1类似)的性状分离比,说明F1的基因型为HhBb,且两对
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1的基因型为HhBb,则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HHBB和hhbb、HHbb和hhBB,但已知果蝇的一种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F1中HhVv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四种卵细胞,即HB、Hb、hB、hb,但HhBb的雄性个体只能产生三种精子,只有在H
B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时,F2才会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故两亲本的基因型为HHbb、hhBB。【小问2详解】由于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且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所以不具
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HB,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组成是Hb、hB、hb,比例为1:1:1;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HB、Hb、hB、hb,比例为1:1:1:1.故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只有1/5HHBb、1/5HhBB、
3/5HhBb三种,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小问3详解】F2灰身长翅中hhBB占1/3,hhBb占2/3,则基因B的频率为2/3、基因b的频率为1/3,自由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则子代中hhBB占4/9、hhBb占4/9、
hhbb占1/9,故后代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8∶1。【小问4详解】要想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精子的基因型,则选取的杂交组合为:黑身残翅的果蝇做母本、双杂合的黄身长翅果蝇做父本,如果HhBb的父本产生的HB精子
不具有受精能力,则它只能产生三种精子,后代中黄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1∶1∶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实验分析能力,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信息分析。37.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为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
,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的29(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
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_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
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_种,此时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_种。【37题答案】【答案】(1)①.有角∶无角=1∶3②.有角∶无角=3∶1(2)①.白毛个体全为雄性②.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3)
①.3②.5③.XAXAXAYXaXaXaY④.7【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羊的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即表现为从性遗传。2、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
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属于伴性遗传,可以通过统计后代中不同性别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小问1详解】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交配的公羊和母羊均为杂合子,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NN∶Nn∶nn=l∶2∶1,已知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为无角,则子一代群
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0=3∶1;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则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小问2详解】若M/m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XMXM、XMXm、XMY、Xm
Y,其中白毛个体均为雄性;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二代白毛个体中雌雄比例为1∶1。综上分析可知通过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即可确定M/m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小问3详解】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
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其基因型有AA、Aa、aa共3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共5种,此时纯合子的基因型有4种,包括XAXA、XAY、XaXa、XaY;当其位于X、Y染色体同
源区段时,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并应用遗传规律解答问题,学会应用演绎推理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并预期结果获取结论。31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
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