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8 文言文阅读第3节 文言文断句.pptx,共(44)页,1.27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12717e3cf0ab38dd612d5519f594ba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第三节文言文断句语文内容索引突破点一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二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是判断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断句是一个必考点,通
常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的4套试卷中,断句题要求考生从8个断句点中选出3个正确的,考查形式新颖,避免了单纯利用排除、猜测等技巧作答的可能,有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引导考生认真阅读原文,真正理解文意。突破点一主观题一、文言文断句
三原则1.词句意思要通顺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产生歧义,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2.内容要符合情理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
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是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不符,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应断为:……陈德、华高、费
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3.要兼顾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句中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作”“为”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这一部分应断为: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二、文言文断句七法1.体察文意法文意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必须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断句时可抓住这些关键词,前后连缀。符合整段文字大
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表达的,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典题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傅岐,仕梁,兼尚书金部郎。母忧
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解析:画波浪线文字的前文是:被打死的人的家人把这件事告
到郡中。据此,我们可以找下文中“郡”是如何处理的。画波浪线部分两次出现“郡”,再根据“终”“以”“便”等进行断句。参考译文傅岐,在梁做官,兼任尚书金部郎。因为母亲守孝辞去官职,守丧极尽礼仪。服丧结束后因忧伤成疾被闲置了很久,(后来)又被授予始新县令的官职。县里
有个人在与他人斗殴中被打死,死者家属把状子告到郡府,郡守把他家的仇人收押在案,严刑拷打,办法用尽,(但那人)始终不认罪。郡府于是把案子移交县(审理)。傅岐就让人解开那人的刑具,用平和的话语审问他,那人就立即认罪了。2.对话标志法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
“言”等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典题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
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节选自《宋史·卷三四一》)解析:给这段文字断句,首先要抓住文中的两个“曰”字,分清谁说的哪些话,然后
逐步点断。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参考译文傅尧俞字钦之。十岁就能够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通过了科举考试。石介每次拜访,他都未尝不在家读书,石介说:“你这么年轻就专注于科举考试,不把游戏作为娱乐,是为什么呢?”傅尧俞回答
:“我生性不喜欢喧闹嘈杂,没有别的原因啊。”石介大为赞叹,认为他非同寻常。宋神宗登基后,傅尧俞调任庐州知州。熙宁三年,傅尧俞奉调进京。3.虚词标志法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虚词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
、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单音或复音虚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
、或、况、而况、且、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中连词、介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也
”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后断开。但如果“而”连接了两个句子,
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典题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盈天地间,万物纤悉,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节选自唐寅《六如画谱
》)解析:画波浪线处有很多虚词,如“者”“耳”“何”“矣”“而”“虽”“盖”“也”,可作断句标志。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参考译
文整个天地之间,万物林林总总,含着笔杆构思画面,能够描摹细致展现出它们的姿态的,只有一个方法。一个什么方法?(说的不过)就是“传神”罢了。世人只知道人有神,却不知道物也有神。因此,郭若虚极为鄙视有些普通的画工,他们
那虽然叫画但其实不能算画,原因是他们只能描绘出人或物的外形,却不能描绘出人或物的神韵。4.动宾短语法古汉语中,多有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句子,找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区分出独立的分句,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典题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乃免相就国。(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解析:这段文字中,“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受厚赏”“处尊位”
等都是动宾短语,这些独立的动宾短语后,都需要点断。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参考译文绛侯周勃是沛地人。文帝即位之后,任
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吕氏家族,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周勃)于是辞去丞相职位回
到封地。5.名词、代词法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宾语,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可以帮助断句。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若(表示“你”)、彼、此、其、
之(表示“他”)等,常见称谓有公、卿、君等。典题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季札)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解析:这段文字中,“难”“政”“子”“然”“郑”等名词、代词,都是重要的断句标志。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参考译文(季札)离开齐国,出使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穷奢极侈,大难将临,政权定落于
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告诉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卫国君子很多,因此国家无患。”6.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及
某些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疑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当然,文言文中
还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找出省略成分,方能正确断句。典题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节选自顾炎
武《廉耻》)解析:这段文字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是介词结构后置,都可作断句的依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参考译文我考察
自三代以下,社会和道德日益衰微,抛弃礼义,舍弃廉耻,(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凛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风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鸡鸣,那些昏暗的日子里,实在未尝没有独具卓识的清醒者啊!7.修辞断句法文言文中经
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典题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则星西转
疾,事势然也。(节选自《汉书·天文志》)解析:这段文字中,多有“中”字,据此可第一次断开;然后依据“排比”手法,再进行二次断开即可。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参考译文太阳运行的状况不可
一想就知,所以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时的星象来占候。太阳东行,恒星西转。冬至黄昏,太阳在奎宿八度中;夏至,太阳在氐宿十三度中;春分,太阳在柳宿一度中;秋分,太阳在牵牛宿三度七分中:此时的天象为正行。太阳运行速度快,恒星西转速度就快,这是形势的必然。突破点二选择题以
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断句,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2023年之前,全国卷的断句题通常为客观选择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设置6~8处停顿,难度不大。试题的四个选项中,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
一两处不同。作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注意断句材料上下文的意思及其句式特点)第二步,排“同”聚“异”,先易后难。(先排除相同部分,聚焦不同之处,综合断句标志及文意,突破难点)第三步,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可默读看语意是
否通畅)2023年的4套全国卷中出现的8处选3处的断句选择题,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断句,考查形式较新颖。同时,该题有4种得分类型——0分、1分、2分、3分,赋分方式的改变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作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第二步,着重看题
目给出的8处断句点,灵活运用“突破点一”中提到的“文言文断句七法”,判断试题中的断句点是否合理,从中选出3处正确的断句点,按考试要求做好标注。第三步,可结合上下文进一步检验断句是否合理。典题例析典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海瑞,字汝贤
,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
,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
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
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
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
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B.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C.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
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D.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A解析:解答此题,可分以下三步: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通
读文段可知,画波浪线部分写海瑞任淳安知县时的俭朴、正直。第二步,排“同”聚“异”,先易后难。比较四个选项可知,四个选项的不同表现在两处,一是“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在哪个地方断开,二是在“然”前面还是后面断开。
谓语动词“闻”的宾语是“海令为母寿”,因此“昨闻海令为母寿”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D两项;“然”表转折,与后文关系密切,所以应在它之前断开,排除B项。第三步,代入原文检验。画波浪线部分句意为: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
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鄢懋卿一行的招待很简单,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一直都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正确项代入后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鄢懋卿一行的招待很简单,
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一直都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过了一段时间,陆光祖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他提拔海瑞为户部主事。当时世宗在位时间已久,不临朝,深居西苑,专心一意地斋戒做法事。督抚大官争着呈送迷信的吉祥之物,礼官就上表祝贺,海瑞独
上疏。皇帝看到海瑞的上疏,很是生气,扔到地上,回头对左右的人说:“快抓住他,不要让他逃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一向有痴的名号。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触犯圣上应当死,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和孩子,在朝廷上待罪,僮仆也已经奔散而没有留下
的,这样子是不会逃跑的。”皇帝沉默不言语。过一会儿又拿起来读,一天读了好几遍,被感动得叹息,奏章留在司礼监几个月。于是逮捕海瑞下到钦犯监狱,追究主使的人。皇帝刚死,外面朝廷上许多人尚不知道。提牢主事听到这情形,认为海瑞将要被任用,就摆了酒菜款待他。海瑞自己猜测必定被送往
西市受刑,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没有眷念。主事趁便贴着他耳朵说:“皇帝刚刚逝世,先生现今就可出去受重用了。”(海瑞)随即大为悲恸,昏倒在地。释放以后,(海瑞)恢复原来的官职。皇帝多次想召用海瑞,执政者暗中阻碍,于是就任他为南京右都御史。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
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要遵照太祖法规杖责他。所属官员忧惧恐慌,都为此担心害怕。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弹劾,想先发制人,给事中钟宇淳又加以怂恿,房寰就两次上疏恶毒地诋毁海瑞。海瑞也多次上奏章乞求退休,皇帝挽留
而不允许。十五年,死在官任上。海瑞没有儿子。死时,佥都御史王用汲进入探视,葛布的帐子和破旧的箱子,这状况是有些穷苦的士子所忍受不了的。因而落泪,凑集了钱替他收殓。老百姓停止做生意。灵柩抬出到江上,白衣白帽送丧的人站满两岸,哭着祭奠
的人百里不断。海瑞生平所治理的学问,以刚强为主,因此自号刚峰,人们称他刚峰先生。所以所到的地方坚决实行清丈土地,公布一条鞭法。他的用意主要在于对老百姓有利,而做起事来不能说没有偏颇的地方。典题2:(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题目。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①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
”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
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材料
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夫为人A所B陷C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解析:解答此题,可分以下三步:第一步,通读文段,理解文意。通读文段可知
,画波浪线部分是李靖对苻坚用兵方式的评价。第二步,灵活运用“文言文断句七法”,选出断句点。“为……所……”是文言固定句式,表被动,故A、B两处不可断开。“不亦……乎”同样是文言固定句式,如学过的“不亦乐乎”“不亦悲乎”等,据此可知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其前后均需要断
开,选E、F。“焉”通常为句末语气词,它与“无术”相接,表示前文所称的是“不懂用兵之术”这类情形,“焉”后应断开;“苻坚之类”表意不完整,其后不能断开,故在G处断开而不是在H处断开。第三步,代入原文检验。画波浪线部分句意为:被自己人陷害,还想战胜敌
人,不就难了吗?所以我说的不懂战术的人,就是苻坚这一类的人。结合前文所举苻坚事例及文言句式规则等分析,断句没有问题。参考译文唐太宗说:“古人临阵作战使用非常规战术,攻打敌人没有防备之处,这也属于常规与非常规战术的相互变化吗?”李靖说:“以前各朝代
的战争,多是一些用普通的战术来战胜不懂战术的人,用微小的长处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能谈得上懂兵法呢?如谢玄击破了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罢了。”唐太宗命侍臣查出《谢玄传》阅览以后,说:“苻坚哪些地方处理不善呢?”李靖说:“我看《苻坚载记》记载:‘前秦的各
路军队都溃败了,只有幕容垂一军得以保全。苻坚率领残兵千余骑与慕容垂会合,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父亲杀苻坚,没有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前秦军队当时的混乱状况。慕容垂得以独自保全,苻坚被慕容垂陷害就很明显了。被自己人
陷害,还想战胜敌人,不就难了吗?所以我说的不懂战术的人,就是苻坚这一类的人。”唐太宗说:“用兵有分有合,各种方法贵在使用恰当。以前的战例中,哪个是最好的?”李靖说:“苻坚聚集了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溃败,这是用兵能够集中、不能分散所导致的。吴汉大军讨伐公孙述,与副
将刘尚分散驻军,他们相距二十里,公孙述率兵攻打吴汉,刘尚率军合围,大败了公孙述的部队,这是分散部队又能集中的效果。”唐太宗说:“好。有得有失的战例,值得后代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