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新闻阅读第1节 概括新闻的信息

PPT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5 页
  • 大小 2.909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新闻阅读第1节 概括新闻的信息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新闻阅读第1节 概括新闻的信息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新闻阅读第1节 概括新闻的信息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2 新闻阅读第1节 概括新闻的信息.pptx,共(55)页,2.90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3bc85e7d84d08dcd6019fb93bd7ca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二新闻阅读第一节概括新闻的信息语文内容索引突破点一突破点一突破点二突破点二突破点三突破点三课标要求备考指导1.独立阅读实用性文本,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2.学习多角度观察

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3.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1.新闻阅读往往与论述性文本结合,采用二至四则非连续性材料,这些材料往往围绕一个新闻话题,从不同视角对话题或介绍说明,或分析评论。2.

题目涉及多则材料间比较的内容,阅读时注意各则材料之间的关联。3.新高考一般设三道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选择题既有对词句的理解,也有对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考查;简答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应做好针对性备考。把握文体特征,读懂新闻一、新闻的种类与主要特征新闻是指新闻机构

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的总称。试卷中出现的新闻多采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是消息、通讯、时评、访谈、调查报告以及统计图表的片段材料。1.消息(1)概念: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

的一种体裁。一则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2)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快、新、真,语言简明。(3)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4)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自由式等。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通讯主要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等。3.时评新闻时评,又称新闻评论。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它针对的往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等。它的特点有:时效性、针对

性、准确性、思想性。4.访谈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

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的是人物专访。其基本特征如下:(1)针对性。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境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2)

专题性。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3)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有一定的典型性

,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的专访。5.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

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的一类新闻体裁。其特点有:真实性、针对性、逻辑性。二、新闻的阅读步骤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阅读时可采用以下四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辨出该文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2.抓记叙要

素,了解大致内容“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3.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即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以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

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有顺叙,有倒叙,中间或许还有插叙、补叙等。4.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挖中心主旨”,即明确文本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读文示范]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张烁大德曰生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发展成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你可知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了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

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当下为人类建一处种子的“庇护所”。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千米,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

到了西藏高等植物的近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一、抓标题,明文体由题目《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及小标题《大

德曰生》《党员本色》《先生之风》《高原永生》等来看,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二、把握内容,理解人物品质1.大德曰生两个“立誓”:“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一处种子的‘庇护所’”。交代了钟扬的理想,体现了钟扬着眼未来的

创新精神。“16年”“50多万千米”“4000多万颗种子”,这些数字体现了钟扬的努力与汗水、艰苦与坚持、成果与收获。党员本色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出血,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

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很多人不解,

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

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2.党员本色抓人物的典型事件:不顾医生的“铁律”

,不管家人的埋怨,“钟大胆”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表现了钟扬坚持理想、顽强执着的奋斗精神。钟扬最欣赏的花儿是藏波罗花,这种绽放在高山砾石间的孤傲的花儿,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

追求和精神写照。这是托物言志,借人物喜欢的花儿来象征人物的精神品格。先生之风“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大量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

”。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

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

天去上海的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的热情投入科普教育,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承担了自然博物馆500块展板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30场科普讲座。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3.先

生之风读完该部分文字,就会理解该标题是说钟扬重视培养学生,有教师情怀。这一部分多次引用钟扬的言论,列举钟扬为培养学生特别是藏族学生而付出的心血及取得的成就,表现了钟扬的教师情怀。高原永生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

族地区干部授课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千米,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的

人吗?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的人吗?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在耳边:“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

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摘编自《人民日报》)4.高原永生①交代钟扬逝世的背景及原因。②以排比、反问句巧妙地总结了钟扬一生的

主要贡献。③引用钟扬的话,表现他对生命以及人生价值的感悟与思考,赞颂钟扬执着于梦想、忘我工作的奋斗精神。三、挖主旨,析手法本文主旨比较明确,抓住标题就可以概括主旨。另外,也可以通过钟扬的言行、作者对钟扬的评价与赞美加以概括。作为人物通讯,本文塑

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运用典型事例、引用人物语言、侧面烘托、对比映衬、托物言志等。[小试身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扬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一处种子的“庇护所”。B.钟

扬写诗赞颂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高原,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绽放。这朵孤傲顽强的小花象征了他的生命品格。C.在漫长的科考途中,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队,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D.钟扬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D解析:D项,文中有钟扬在上海开展科普教育的事例,在西部地区开展科普教育属于张冠李戴。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指钟扬收

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指钟扬自己。B.文章开头用袁隆平等三个事例强调了植物基因库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这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C.文中交代了钟扬突发脑出血和遭遇车祸去世的具体时间,这样精准的表述饱含了对钟扬离世的无

限哀痛之情。D.文中多次引用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B解析:B项,“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强加因果。3.钟扬在植物学研究、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教师的责任等方面有自己的价值观。请结合材料,探究在钟扬身上体现

出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关系。示例:价值观是每个人的信念体系,它直接影响每个人的人生轨迹(理想追求、生存方式、道德品格和事业成就)。钟扬在事业追求上,胸怀天下,理想崇高,不怕吃苦。立志为祖国、为人类负责,建立种子的“庇护所”。钟扬作为共产党员,顽强执着,脚踏实地,不计荣辱。他深深扎根于

艰苦环境,毫不畏惧,一生坚守他的人生追求。钟扬认为教师就要追求薪火相传,他倾注心血培育学生,热情投入科普教育。4.作为科学家,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①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②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③不畏艰辛的实干精神。对信息要点的归纳概括是新闻阅读

的基本题型,主要包括概括新闻内容、分析报道的角度、比较报道的异同等。突破点一概括新闻内容概括新闻内容,既可以指概括整篇新闻的中心内容,也可以指概括某则材料报道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强化•关键能力]能力突破一、概括新闻内容“三法”1.抓住关键信息,联

系整体揣摩。对新闻而言,新闻的导语、文中陈述的事实等都是关键信息,抓住这些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新闻内容。2.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这种逐层、渐进式的提炼方法,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3.提取关键信息,重新加以整合。有些文段,没

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必须对每个独立句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面,归纳出内容要点。二、规范答题三步骤第一步,通读文章。仔细通读所给的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容。第二步,筛选提取。新闻内容要点的提取方法,因新闻类型的不同而各异:消息

看标题与导语,评论看作者的观点句,新闻综述看文章层次与材料。第三步,整合作答。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整合后作答。在表述时尽量运用文中关键词句,但要注意提炼转换;根据题目赋分等信息,合理分条。典题例析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

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

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材料二近年来,

我国一直致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

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随着中国经济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

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材料三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

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

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

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助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摘编自《俄媒关

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

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以下三步:第一步,通读文章。题干问“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通读文章后发现,答案应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概括。第二步,筛选提取。文中对应的内容:①材料二第2

段“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②材料二第2段“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③材料二第3段“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

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④材料三第2段“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第三步,

整合作答。最后两方面内容有交叉,归纳合并为一个要点。突破点二分析报道的角度新闻报道的角度,就是新闻记者观察问题的视角和新闻的导向。多则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因作者的国别、立场、观点不同,对新闻事件涉入的程度不同,报道的角度就会不同。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首先要准确把握新闻的内容,其次

要体会材料流露的观点倾向。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梳理•必备知识新闻报道常见的角度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因而只有选好角度,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事实的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才能使某个事实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影响。可以从以下角度把握:1.选题

角度。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例如,受众定位角度,媒介定位角度。2.取材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3.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新闻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例如,以小见大,以旧见新

,虚中觅实,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全局高度。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能力突破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三关注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典题例析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

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

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

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

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

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

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

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

《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材料三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

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

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

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

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

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强化•关键能力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分析报道的侧重点,也就是报道的角度,可从以下两方面回答:关注体裁特征材料一是评论,侧重阐述量子通信技术在通信安全方面的

突出特点以及我国在这项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材料二是人物通讯,突出潘建伟团队的科研水平之高。材料三是一则消息,说明了中国科研设施先进,经费投入大。关注报道内容材料一导语部分的重点是:“墨子号”完成全部科研目标的

重要意义。材料二报道的重点是: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材料三导语部分的重点是:中国的实验设施瞄准一流。突破点三比较报道的异同实用性文本阅读是由多则不同材料构成的,比较材料的异同自然成了常考内容,常见的题型有比较材料的角

度、内容、手法等。[强化•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比较报道的三个维度1.比较报道的对象。题目选择的几则材料,在报道的对象上基本相同,可能在材料的选取、表达的观点、切入的角度方面有差别。2.比较报道的深度。有的新闻,

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而有的新闻,除这些新闻要素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背景揭示、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等。3.比较报道的宽度。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有的仅就某一事件、现象作客观纵向的报道,有的由此及彼,对同类现象和相关事件

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如综述类新闻。新闻的宽度不同,侧重点也不相同。比较报道的异同三步骤第一步,通读。仔细通读要比较的几则新闻,分别概括出内容要点。第二步,对比。除对比报道的中心事件外,更要注意“细节性”的材料,注意报道的深度和宽度。第三步,作答。作答

时要有分点意识,如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有几个等,须根据题干要求作答。典题例析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

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

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材料二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资料来源于中国广视

索福瑞媒介研究)注观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

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

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

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9亿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

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

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

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

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运营模式,节目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以下三步:第一步,通读,分别概括内容要点。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可知报道的都是纪录片频道,但两频道在制播

运营模式方面有所不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制播运营模式如下:“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

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可知纪录片的片源提供、节目制作、技术性播出是由不同公司承担的,分工明确,“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第二步,对比,找出不

同。抓关键词句,分析不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制播分离模式。第三步,作答。针对问题分两个要点指出各自的制作和播出模式。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