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30)页,1.16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4316d92d84de776584a9ea428e99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荔县2021—2022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生物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渗透压明显偏低时将导致②的量减少B.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
、CO2等物质C.③内若产生乳酸,则会引起①②内pH的剧烈变化D.若组织细胞为肌肉细胞,b为葡萄糖,则饥饿时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其中a为血浆运输的物质,跨膜进入组织液中,b为组织细胞产生的物质,跨膜进入
血浆中;①②③代表体液,①处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营养物质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血浆。【详解】A、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将导致组织液的量增多,A错误
;B、①是血浆,血液中可运输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因此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正确;C、正常机体可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保持内环境pH的稳态,故③内产生的乳酸不会引起①②内pH的剧烈变化,C错误;D
、饥饿时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而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D错误。故选B。2.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
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
活动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
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4)在37℃时,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详解】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A正确;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浓度上升
,渗透压升高,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可知,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高所致,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3.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开了“辣”的神秘面纱。TRPV1受体是可被辣椒素或43℃以上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辣椒素使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TRPV1受体激活后,引起Ca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使机体产生灼痛感。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Ca2+内流是通过TRPV1受体进行的主动运输B.辣椒素和43℃以上温度都可使下丘脑形成灼痛感C.辣椒素能引起神经元膜内局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引起受体空间结构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辣椒素与人体感觉神经元上的TRPV1受体(可被辣椒素或43°C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后,能引起Ca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信号以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详解】A、
Ca2+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钙离子通过TRPV1受体发生的是协助扩散,A错误;B、灼痛感这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而不是下丘脑,B错误;C、辣椒素能引起神经元产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的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C错误;D、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后引起了TRP
V1受体的激活,TRPV1受体从无活性状态变成激活状态,说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正确;故选D。4.图表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③表示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箭头表示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是指感受器B.兴奋由a处传向b处时通过电信号传递C.兴奋在②
上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同箭头方向不一致D.刺激④既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也可以导致a处的兴奋【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分析图示,结构②上有神经节,所以结构②是传入神经,结构①是感受器,结构④是传出神经,结
构⑤是效应器。【详解】A、应为②上有神经节,因此②是传入神经,则①是感受器,A正确;B、兴奋由a处传向b处时需要经过突触,突触处信息的传递为神经递质的传递,因此需要通过化学信号传递,B错误;C、兴奋在②上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同箭头方向一致,都
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递,C错误;D、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递的,所以刺激④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但不可以导致a处兴奋,D错误。故选A。5.如图为软骨细胞生长受激素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H可定向运
输到肝脏和软骨组织B.GH和IGF-1对软骨细胞生长起协同作用C.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可能较正常小鼠高D.垂体和软骨细胞分别是IGF-1的靶器官和靶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可以直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也可以通过促进肝脏产生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1(IGF-1)来间接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同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详解】A、GH不能定向运输到肝脏和软骨组织,A错误;B、GH和IGF-1都可以促进软
骨细胞的生长,因此二者起协同作用,B正确;C、IGF-1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所以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可能较正常小鼠高,C正确;D、根据题图可知:垂体和软骨细胞分别是IGF-1的靶器官和靶细胞,D正确。故选A。6.电影《长津湖》中
“冰雕连”战士啃土豆卧冰雪的场面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下列关于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C.寒冷刺激可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机体散热减少D.机体产热不足以补偿散热
时,体温下降可能危及生命【答案】C【解析】【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寒冷刺激作用于
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分析与综合,再沿传出神经传导至骨骼肌,引起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从而增加产热,A正确;B、寒冷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肾上腺髓质增加合成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增加产热,B正确;C、寒冷刺激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血
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C错误;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不足以补偿散热时,体温将下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D正确。故选C。7.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⑤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详解】AC、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来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B、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
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B错误;D、下丘脑内有是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能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故选B。8.下图甲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
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图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1·L-1,b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10-8mo1·L-1B.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既能向B段进行极性运输也能进行横向运输C.图甲和图乙中根的生长情况说明了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
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曲线图中横线以上都表示促进作用,横向以下都表示抑制作用
,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图乙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图丙中A是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是感光部位;B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详解】A、图乙中a点浓度抑制根的生长,说明其浓度大于10-8mol·L-1,b点浓度促进生长,说明其浓
度小于10-8mol·L-1,A正确;B、丙图A段产生的生长素,既能向B段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又能发生横向运输,B正确;C、甲图中显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由于重力作用,a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
长,b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也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正确;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说明这两种浓度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最适浓度不一定在这两种浓度之间,有可能小于这两种浓度,也有可能大于这两种浓度,D错误。故选D。9.下列有关
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摘除植物的顶芽可以解除较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C.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利于植株生长、种子果实发育D.农业生产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环境无影响,可随意使用【答案】B【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
的作用。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
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
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6.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详解】A、在植物幼嫩的部位,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
下端,而在胚芽鞘的尖端能发生横向运输,在成熟植物组织的韧皮部还能进行非极性运输,A错误;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摘除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B正确;C、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C错误;D、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均有影响,D
错误。故选B。【点睛】10.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年份种类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5676A.植物
的生态位分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总体提升B.40年间,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变化C.由表可知,40年间,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D.与荒漠群落相比,40年间该地总降雨量较为充沛【答案】C【解析】【分析】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
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多样性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了,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详解】A、植物的生态位分化,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对光能的利用能力自然提高,A正确;B、从表格
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多样性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B正确;C、该群落是从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从表中只能看出,物种丰富度在不断增加,不能看出群落的丰富度呈现
“S”形增长,C错误;D、该群落40年间由开始只有草本植物演替成有草本、灌木、乔木的群落,说明与荒漠群落相比,该地总降雨量较为充沛,D正确。故选C。11.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细胞
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细胞①是T细胞,细胞②是B细胞,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细胞④是浆细胞。【详解】A
、根据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过敏反应参与的是体液免疫,A错误;B、细胞①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错误;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错误;D、由
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故选D。【点睛】12.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③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
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分析】1、制取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仍然完整,从而保持
免疫原性。2、体液免疫的过程:(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使其内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该方法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①正确;②接种后,疫苗作为抗原会引起机体的
特异性免疫反应,疫苗已灭活不能大量增殖,②错误;③接种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③错误;④二次接种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④正确。故选A。1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D.过度放牧会降
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图形:食草动物与植物属于捕食关系,根据被捕食者(先增加者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进行判断:二者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为:植物→食草动物。2、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
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A、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
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增长,A正确;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
,B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食草动物过多会导致植物数量的下降,食草动物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植物数量的增多,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D、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过度放牧使得草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
节能力,致使草原退化,D正确。故选B。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往复说明所有的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
过程C.只有生物能对信息作出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
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3、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
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
前开花;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详解】A、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其在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的输出,需要不断的补充矿质元素,如由于氮元素不断
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A错误;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正确;C、信息传递还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C错误;D、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不一定沿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进行,D错误。故选B。15.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的背后,是二百多项“黑科技”的支撑,中国实现了奥运会上二氧化碳全部中和的目标。下列叙述中不是与减小生态足迹密切相关的是()A.在运动员的体表和运动服内安传感器监测运动员的训练,提
高科学训练水平,助力运动员在冰雪项目上迅速追赶世界强国。B.开幕式上用氢能源小火炬取代了传统的燃油、燃气主火炬,做了开创性的点燃主火炬的艺术尝试。C.用风能发电和特高压电力传输技术保障奥运会用电,交通运输使用氢能源和电动汽车。D.用工业回收的二氧化碳通过临界二氧化碳制
冰技术取代了氟化物制冷剂,新的制冰技术也使运动成绩大幅提高,多项速滑纪录被打破。【答案】A【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全部中和可以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来实现。【详解】A、在运动员的体表和运动服内安传感器监测运动员的训练,提
高科学训练水平,助力运动员在冰雪项目上迅速追赶世界强国,这与减小生态足迹无关联,A错误;B、开幕式上用氢能源小火炬取代了传统的燃油、燃气主火炬,做了开创性的点燃主火炬的艺术尝试,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B正确;C、用风能发电和特高压电力传输技术保障奥运会用电,交通运输使用氢能
源和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C正确;D、用工业回收的二氧化碳通过临界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取代了氟化物制冷剂,新的制冰技术也使运动成绩大幅提高,多项速滑纪录被打破,也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D正确;故选A。16.对如图所示黏性末端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黏性
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B.图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D.PCR技术通过高温破坏了图中的a处【答案】C【解析】【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DNA连接酶、运载体。(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重组DNA;(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
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AB、甲、乙、丙黏性末端分别是由不同的酶切割G//A、C//A、C//T三种位点形成的,所以是三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AB错误;C、限制酶的识别和切割具有特异性,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的点,C正确;D、PCR技术通过高温破坏的是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即图中的b,D错误。故选C。17.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B.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
抗体C.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D.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答案】C【解析】【分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
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
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详解】A、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除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A正确;B、病毒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B正确;C、基因工程
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农杆菌的特点是其细胞内的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能够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C错误;D、经过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以作为免疫学中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D正确。故选C。【点睛】
18.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矮牵牛新品种,技术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B.获得的杂种植株都能表现双亲的优良性状C.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甲和乙的融合和细胞壁再生D.用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原生质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首先用酶解法去壁,一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然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法(离心、振荡、电激)、化学法(用聚乙二醇处理);培养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然后杂种细胞经过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可以培养形成杂种植株。【详解】A、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脱分化形成的,A错误;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基因间的互作效应,获得的杂种植株不一定能够表现亲本的优良性状,B错误;C、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甲和乙的融合
,但不能诱导细胞壁的再生,C错误;D、由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原生质体,D正确。故选D。19.下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注射特定抗原的目的是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B.过程②诱导融合产
生的融合细胞都能产生单克隆抗体,且能无限增殖C.过程③需要提供一定浓度的CO2,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D.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点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
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
抗体。【详解】A、过程①是向小鼠注射特定抗原,刺激其发生特异性免疫,产生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浆细胞,A正确;B、过程②诱导融合产生的融合细胞中存在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B错误;C、过
程③进行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浓度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C正确;D、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点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D正确。故选B。【点睛】20.经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注入囊胚,通过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实验小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鼠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B.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C.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D.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获得【答案】C【解析】【分析】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供体和受体是同一物种。并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
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配种或输精后第7天,用特制的冲卵装置,把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也叫冲卵)。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直接向受体移植或放入-196℃的液氮中保存。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对受体母牛进行
是否妊娠的检查。2、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详解】A、促性腺激素可以使雌鼠超数排卵,获得更多的卵子,A正确;B、精子只有获能后才能完成受精,故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B正确;的C、胚胎移植通常选择囊胚期之前的阶段
,如桑椹胚或囊胚阶段,C错误;D、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造小鼠的基因,所以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获得,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基本知识,考生需要识记基本操作,D项中需要结合基因工程的目的进行解答。21.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
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体细胞核移植过程:【详解】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即次级卵母细胞。故选C。22.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的技术
,模拟了体内的DNA复制过程。下图是PCR技术原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是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B.过程①中94℃高温的作用相当于解旋酶的作用C.新合成的子代DNA会恢复双螺旋结构D.过程①
②体现了DNA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PCR技术全称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在生物体外复制DNA的技术。原理是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条件主要有:模板DNA、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热
稳定DNA聚合酶(Taq酶);主要过程分三步:高温变性,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即DNA解旋过程;二退火,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三中温延伸,合成子链。其中单链核酸为引物,a为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物质a是原料,即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B、根据P
CR的反应原理可知,高温使DNA变性,氢键可自动解开,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因此,过程①中94℃高温的作用相当于解旋酶的作用,B正确;C、由题图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过程可知,新合成的子代DNA恢复双螺旋结构,C
正确;D、过程①DNA分子氢键全部打开,过程②以其中每一条DNA链为模板,合成子链,因此无法体现DNA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错误。故选D。23.如图为表达载体的模式图,若结构X是表达载体所必需的,则X最可能是()A.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启动子C.限制酶D.DNA连接
酶【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由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等组成。【详解】基因表达载体由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组成。图中有终止子、标记基因(抗生素基因)、目的基因(插入的基因)、复制原点等
,还缺少启动子,所以X最可能是启动子,B正确。故选B。24.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A.年轻人没有接种过相关疫苗B.传染性强C.会引起肌肉麻痹D.人类从未接触过,可以让大批被感染者突然发病【答案】
D【解析】【详解】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是人类从未接触过的,可以让大批被感染者突然发病,所以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故选D。25.体外受精技术实际上是在体外条件下,对人的自然受精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下图表示体内一个精子受精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的第一极体和
卵子均处于减数分裂II中期,故体外受精时应从卵巢中选择吸取减数分裂I中期的卵子B.①②过程卵细胞会通过透明带生理反应和卵细胞膜生理反应,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C.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分裂I,排
出第二极体,形成雌原核D.受精卵形成后即在输卵管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详解】A、排出的卵子需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才能参与受精,所以人在体外受精时应从输卵管内冲取成熟的卵子,对于大型动物可从卵巢内获取卵母细胞,但需要在体外培养到减数分裂II中期才能参与受精,A错误;B、根据受精过程可知,①②过程卵细胞会通过透明带生理反应和卵细胞膜生理反应
,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B正确;C、精子入卵后,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形成雌原核,C正确;D、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形成后即在输卵管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26.如图1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
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1)由图中可知,激素a和激素b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g/L。当血糖升高时,a的分泌量增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
节途径,一是通过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促进血糖的去路;二是主要通过抑制血糖的来源。(3)图中b激素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激素b作用于肝脏细胞,使其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__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a激素分泌不足。现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体内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图2激素作用的机
制分析,该糖尿病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答案】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0.8~1.2④.⑥⑦⑧⑤.拮抗作用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⑦.胰岛B⑧.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解析】【分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
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
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
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题图分析,图1中,血糖降低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激素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
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图2中,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调节代谢过程。【详解】(1)由图中可知,激素a使得血糖浓度下降,表示胰岛素;激素b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表示胰高血糖素
,血糖浓度的变化可直接刺激相应细胞的分泌;(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g/L。当血糖升高时,a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通过⑥⑦⑧促进血糖的去路,通过作用于肝脏细胞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进而抑制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降低;(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
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拮抗作用,b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4)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细胞受损,导致a胰岛素分泌不足,若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最可能的病
因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数量或结构异常)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的。【点睛】熟知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激素调节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
关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之间的作用是本题的重要考点。27.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超量表达P蛋白的转基因甜玉米。在超量表达P基因载体的构建中,含P基因的DNA片段以及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强启动子能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识别序列Cla
IBamHI5'AT↓CGAT3'5'G↓GATCC3'HindIII5'A↓AGCTT3'EcoRIKpnISacI5'G↓AATTC3'5'GGTAC↓C3'5'GAGCT↓C3'(1)以RNA为模板,通过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
术可获取P基因。进行RT-PCR时一般要加入的酶有__________。为了特异性扩增P基因序列,需根据P基因两端的__________设计特异性引物。(2)在构建因表达载体时,应优先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
____和__________,这样操作不仅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还可利用T-DNA的__________特性,最终使P基因转移并__________。(3)将农杆菌液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进行筛选,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经再分化过程
形成丛芽,最终获得转基因玉米植株。(4)对转基因再生玉米植株进行鉴定时发现,有些植株虽有P基因,但几乎没有P蛋白,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逆转
录酶和Tag酶②.P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2)①.BamHI②.SacI③.可转移④.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上(3)潮霉素(4)基因转化过程中强启动子可能丢失或断裂,未能真正转化成功;虽然转化成功,但是P基因保持沉默,不能有效表达【解析】【分析】1、PCR反应进行的条件:引
物(PCR引物为DNA片段,细胞内DNA复制的引物为一段RNA链)、酶、dNTP、模板和缓冲液(其中需要Mg2+)。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
,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3、多聚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技术,是一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需要能量和原料等,dNTP(dATP,dTTP,dG
TP,dCTP)能为子链延伸过程提供能量和原料,因此进行RT–PCR时一般要加入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小问1详解】以RNA为模板获取P基因属于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PCR技术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因此进行RT-PCR时一般要加入的
酶有逆转录酶和Tag酶。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为了特异性扩增P基因序列,需根据P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小问2详解】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要想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切割目的基因时需要把强启动子和P基因连在一起切割下来,因此需要用到Bam
HI切割,另一种酶可以用KpnⅠ或者SacⅠ,在质粒中,KpnⅠ识别序列在BamHI识别序列的左侧,终止子在右侧,如果用Kpn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后,目的基因不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将来无法转录,因此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优先选用的限制酶是BamHI和Sac
I。T-DNA是Ti质粒上的一个片段。利用农杆菌等微生物可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P基因)片段通过T-DNA载体转移到受体植物(玉米细胞)的基因组中,是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这样操作不仅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还可利用T-DNA的可转移特性,最终使P基因转移并整合
到玉米细胞染色体上。【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利用Ti质粒的T-DNA可将目的基因(P基因)转移到玉米细胞,T-DNA中含有标记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标记基因的作用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因此培养基中需加入潮霉素,能在此环境中生存的玉米即为转基
因玉米。【小问4详解】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该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有些植株虽有P基因,但几乎没有P蛋白,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基因转化过程中强启动子可能丢失或断裂,未能真正转化成功;虽然转化成功,但是P基因保持沉默,不能有效表达等。28.2019年7月
21日,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克隆领域又迈进了一大步。“大蒜”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短毛猫,为纪念死亡猫“大蒜”,给克隆猫也取名“大蒜”。下图为克隆猫“大蒜”培育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
列有关问题:(1)图中过程①和③,需要为培养细胞提供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对培养液采取的具体操作有__________(答两点)。(2)图中过程①需用__________酶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不能用胃蛋白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核移
植时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_期,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需__________才能达到该期。(4)图中过程④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灭菌、
定期更换培养液(2)①.胰蛋白②.胃蛋白酶的适宜pH约为2,而多数动物细胞培养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无活性(3)①.减数分裂Ⅱ中期(MⅡ期)②.体外培养(或成熟培养)(4)胚胎移植【解析】【分析】生物体
通过无性繁殖所生成的群体或个体称为克隆,由动物体内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生殖过程进而发育形成的动物个体为克隆动物。体细胞克隆即取出一个二倍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细胞,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核卵重组,再植入代孕母体中发育
成新个体的过程。供体细胞均来自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其种类繁多、数量无限。【小问1详解】图中①为动物细胞培养、③为重组细胞的培养,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将细胞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环境,而且为了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存还需要定期更
换培养基。【小问2详解】图中过程①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获得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而不能用胃蛋白酶,原因是胃蛋白酶适宜的pH为2,而多数动物细胞培养适宜pH为7.2—7.4,胃蛋白酶在此环境中无活性,因而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小问3详解】核移植时卵母细胞应处于减数分
裂Ⅱ中期(MⅡ期),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不能直接用于核移植,而需要在体外条件下培养到减数分裂Ⅱ中期。【小问4详解】图中过程④称为胚胎移植,该过程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上的转移。29.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
肉牛品种,其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按如图所示流程操作,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___________激素处理,可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过程①中产生的精
子简要进行__________处理后才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__________作为受精的标志。(2)试管牛的培育需要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等。(3)上图移植的胚胎处于____________期,移入的甲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官中存
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为培育雌性子代小牛,胚胎移植前须进行性别鉴定,需取图中乙细胞进行___________。(4)为提高胚胎利用效率,尽快获得数量较多的子代和牛,图中甲环节是对牛胚胎所做的处理,使用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这一过程中,要
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__________分割。【答案】(1)①.促性腺②.获能③.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2)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3)①.囊胚②.代孕雌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③.DNA
分析(4)①.胚胎分割②.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③.均等【解析】【分析】1、体外受精包括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体外受精,该技术产生的动物称为试管动物。2、胚胎分割: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在处理过程需特别注
意的是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将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发育,结果是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3、胚胎移植基本程序主要包括:(1)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
做超数排卵处理;(2)配种或人工授精;(3)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4)对胚胎进行移植;(5)移植后的检查。【小问1详解】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后,可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采集的精子往往
需要经过获能处理后才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试管牛的培育需要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移植的胚胎具有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因此移植的
胚胎处于囊胚期。移入的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官中存活,其生理基础是代孕雌牛子官对外来胚胎基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胚胎移植前的性别鉴定应取早期胚胎的滋养层细胞进行DNA分析。【小问4详解】为提高胚胎利用效率,尽快获得数量较多的子代和牛,应对胚
胎进行胚胎分割处理,即图甲环节,此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在处理过程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将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发育,比如含内细胞团少的部分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点睛】本题考查
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小。3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如转入外源生长激素(GH
)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最近,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人的GH是一个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________个。(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生长快于非转基
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的题的原因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遗传物质都是DNA②.1146③.转基因鱼受体内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④.转基因鱼与同种野生鱼杂交,使野生鱼带有转基因,具有生长优势,使其捕食对象大量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⑤.转基
因的二倍体个体加倍为四倍体转基因个体,然后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⑥.三倍体鱼不能繁殖,可以人工控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竞争,引起生态危机【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
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又叫DNA重组技术。20世纪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基因工程的诞生的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DNA双螺
旋结构和中心法则的确立、遗传密码的破译。【详解】(1)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基因拼接,把目的基因拼接到载体上,实质上是DNA之间的连接,其物质基础是遗传物质都是DNA。(2)GH是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由于蛋白质、控制蛋白质合成的mRNA上的碱基数目及控制蛋白质合成的DNA上的碱基数目,三者
的比值为1∶3∶6,所以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1146个。(3)该转基因鱼转入的是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故其生长快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4)转基因鱼易于逃逸、扩散,当这种鱼扩散到其他环境时,与其他种类的鱼杂交,
被转入的基因就有可能转移到其他的鱼体内,造成基因污染;同时,转基因鱼生长较快,能够迅速占领生活的空间,获取大量食物,被捕食的生物迅速减少,与其他物种竞争,引起生态危机。(5)三倍体鱼的培育过程是,先将二倍体转基因鱼加倍得到四倍体鱼
,然后用二倍体鱼与四倍体鱼杂交得到三倍体鱼;三倍体鱼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无法繁殖后代,可以人工控制养殖数量和范围,避免发生杂交、竞争,因此不会造成生态危机。【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一般。31.桑基鱼
塘是我国珠三角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蚕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
(2)“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不止一种,环境遇到一定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3)相对于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能
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且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_____________。(4)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通过饲养家畜、池
塘养鱼、桑叶养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原理。【答案】(1)①.大于②.消费者(2)①.自我调节②.负反馈调节(3)①.糖渣、桑叶、
蚕排泄物等废物②.对人类有利的部分(4)①循环②.整体【解析】【分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小问1详解】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故流经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大于该
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蚕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小问2详解】环境遇到一定干扰时,生态系统仍能保持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农业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充分利用了糖渣、桑叶、蚕排泄物等废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
的多级利用,并且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利的部分。【小问4详解】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该生态系统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主要体现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态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
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