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8 页
  • 大小 742.530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5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8)页,742.5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f246aa32e979b1e618d16fb733ab6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1高三年级十月学情检测生物试卷本试卷由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共有30小题,合计60分。简答题共有3小题合计40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新冠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B、新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C、新冠病毒的遗

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故选D。2.取

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

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

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半透膜;②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浓度差是指单位体积溶质分子数量的差异,即物质的量浓度差异,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糖和乙糖的质量分数相同,但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因此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

为甲糖溶液的2倍。【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叶细胞与溶液之间无溶质交换,而甲组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引起了细胞吸水,A正确;B、若乙糖溶液浓度不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

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叶细胞净吸水量为零,B正确;C、若乙糖溶液浓度降低,说明细胞失水,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正确;D、若乙糖溶液浓度升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低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而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因此叶细胞的净吸水量应是乙组

小于甲组,D错误。故选D。3.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

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底物是葡萄糖时,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若只进行无氧呼吸,当

呼吸产物是酒精时,生成的酒精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详解】A、若二氧化碳的生成量=酒精的生成量,则说明不消耗氧气,故只有无氧呼吸,A正确;B、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量=生成的二氧化碳量,B正确;C、若只进行无氧呼吸,说明不消耗

氧气,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D、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若无氧呼吸产酒精,则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若无氧呼吸产乳酸,则消耗的氧气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D错误。故选D。4.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

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

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详解】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D、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

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

中的分布A.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理: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

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的

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根尖分生区无成熟的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A符合题意;B、蝗虫的精巢细胞可以发生减数分裂,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B不符合题意;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会膨胀,失水会皱缩,故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C不符合题意;D、人

的口腔上皮细胞无色,且含有DNA和RNA,可以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生物中,哪一种生物与其他三组生物有本质的区别()A.小球藻B.发菜C.酵母菌D.水绵【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

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详解】小球藻、水绵、酵母菌为真核细胞,发菜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明显的

区别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故其他三组生物有本质的区别的是发菜。故选B。7.观察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那么A中含有的元素为H、OB.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那么A应该是C元素C.如果该

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那么A是蛋白质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那么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答案】B【解析】【分析】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

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在生物体内,占细胞鲜重比例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因此占细胞干重比例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

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详解】A、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由H、O两种元素组,A正确;B、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O元素,B错误;C、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

那么A是蛋白质,C正确;D、微量元素的含量较少,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那么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D正确。故选B。8.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

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细胞中游离态的水,可以自由流动

,作用有: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结合水:细胞中与其他化合物结合的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详解】①自由水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能把营养物质运送到

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①正确;②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液体环境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必须有水参加,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②正确;③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③正确;④水在细胞中以两种

形式存在,一种是结合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其余为自由水,④正确;⑤由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自由水作为溶剂或者直接参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高,细胞新陈代谢强,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有直接关系,⑤错误;⑥新陈代谢旺盛

的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高,新陈代谢不旺盛或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比例低,因此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较大,⑥错误。综上所述,⑤⑥错误,①②③④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关于如图中曲线Ⅰ、Ⅱ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子成熟过程中,Ⅱ可表示自由水变化,Ⅰ表示干重变化

B.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如果Ⅱ表示红细胞运氧量,那么Ⅰ可表示细胞内某种含铁元素大分子化合物的变化C.对越冬植物来说,Ⅰ表示越冬前细胞内液浓度变化,Ⅱ可表示抗冻能力变化D.对于鳄鱼来说,如果Ⅱ表示外界温度从高到低变化,那么Ⅰ可表示其

耗氧量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水和无机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

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详解】A、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结合水含量逐渐升高,细胞干重增加,A正确;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在一定的

范围内,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运输氧气的能力越强,B错误;C、对于对越冬植物来说,细胞液浓度越大,自由水的含量越低,抗冻性越强,C错误;D、鳄鱼是变温动物,外界温度从高到低变化,耗氧量变化也是由高到低,D错

误。故选A。10.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的的A.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B.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C.脂质中只有磷脂是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是

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详解】A、糖类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被称为生命的燃料,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如纤维素可参与构成植物细胞壁,A正确;B、纤维素是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可产生葡萄糖,B正确;

C、脂质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此外胆固醇也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C错误;D、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而O的含量低于糖类,D正确。故选C。1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中磷酸与一个碱基和一个五碳糖相连B.真

核细胞中的RNA分布在细胞质中C.DNA的特异性与碱基数目、空间结构有关D.DNA的碱基与RNA之间可以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答案】D【解析】【分析】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或单体)是核苷酸。核苷酸可水解成一分子五碳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核糖核酸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其五碳糖为核糖。依据碱基不同,核糖核苷酸可分四种,分别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碱基A)、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碱基G)、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C)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U)。脱氧核糖核酸的单

体是脱氧核苷酸,其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依据碱基不同,脱氧核苷酸可分四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碱基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碱基G)、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C)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T)。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链。【详解】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中磷酸与一个五碳

糖相连,A错误;B、真核细胞中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少量分布在细胞核,B错误;C、DNA的特异性是指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是由特定的碱基序列决定的,C错误;D、转录或者逆转录时,DNA的碱基与RNA之间可以进行碱基互补

配对,D正确。故选D。12.如图为酶、激素、抗体、载体蛋白等与蛋白质、脂质的关系概念图,其中a、b、c、d、e、f分别表示()A.脂质、激素、抗体、蛋白质、载体蛋白、酶B.酶、激素、载体蛋白、蛋白质、抗体、脂质C.蛋白质、酶、激素、脂质、载体蛋白、抗体D.载体蛋

白、抗体、蛋白质、激素、酶、脂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载体蛋白和抗体属于蛋白质,图中c和e包含在d中,因此d是蛋白质,c和e其中一个是载体蛋白,另一个是抗体;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因此f是酶;脂质和蛋白质是两类不同的有机物,所以a为脂质,有些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有些

激素的成分是脂质,因此b是激素;综上分析,应选A。【点睛】13.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

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有糖被为细胞膜,不可表示突触小泡膜,A正确;B、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B正确;C、有糖被一面为外侧,故A面为膜外侧,因此,若此图

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C正确;D、③是磷脂的亲水性头部,④是疏水性尾部,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与水面接触的是③头部,D错误。故选D。14.观察如图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3为核仁,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实现信息交流C.图中4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图中1为染色质,该结构与原核细胞中拟核的化学本质相同,均为DNA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3为核

仁,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A正确;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B正确;图中4为核膜,它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C正确;图中1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与原核细胞的拟核本质不同,D错误。15.图为

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B.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

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C.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D.X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为核糖体、乙为内

质网、丙高尔基体、丁为细胞膜、戊为线粒体,物质X为分泌蛋白。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A正确;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生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蛋白质和脂质分子都可

以运动,B正确;C、戊表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O2参加,C正确;D、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和细胞膜,不含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D错误;故选D。1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

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A.A=B=CB.A>B>CC.A>C>B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图中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或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

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详解】要使装置A端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1会产生压力与AB两端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渗透平衡时,两种溶液的浓度是A浓度>B浓度,同理C浓度>B浓度,又因为h1>h2

可推断出A浓度>C浓度。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某同学从紫色洋葱植株上取该植株上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所取的细胞为鳞片叶外表皮细胞B.由图甲中O的通透性特点可知,Q处充满了0.1g/mLKNO3溶液C.将图甲中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质壁分离也能复原D.图乙中①可表示K+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答案】B【解析】【分析】对于质壁分离及复原的

实验需注意的是:1、实验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紫色大液泡十分明显,能方便地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所选择材料都必须是活细胞,因为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否则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未选择紫色洋葱作材料,实验效果差,原因是由于不具紫

色的洋葱,细胞液无颜色,因此分辨不清,并不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另外,新鲜的水绵、黑藻叶、紫鸭跖草等也是经常使用的材料。2、试剂种类的选择: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试剂不只是蔗糖溶液,只要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即可。常用的试剂是0.3g/mL的蔗糖溶液,用

0.3g/mL的蔗糖溶液做分离试剂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速度比较缓慢,便于观察变化过程。用适当浓度的乙醇、乙二醇、甘油溶液、硝酸钾溶液也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但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导致细胞

液浓度变大,细胞又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从而会自动复原。3、试剂浓度的选择:试剂的浓度影响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试剂浓度越高,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越快,但试剂浓度过高,细胞会过度失水而死亡,无法复原。所用试剂浓度过低,导致质壁分离过慢,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4

、取材:撕取的鳞片叶颜色越深越容易观察,撕下的表皮能看到紫色,又不带有叶肉细胞时效果最好。在取洋葱鳞片表皮时,要注意不要让表皮细胞中的液泡破损,如果破损实验不会成功。判断液泡是否破损的依据是:完整的、液泡未破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是紫红色的,而液泡破损的表皮是无色半透明的。5

、引流: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进行引流换液操作,不要一次滴液太多,以免污染物镜镜头。【详解】A、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选择的是鳞片叶外表皮细胞,A正确;B、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Q处充满了KNO3溶液,但是此时细胞已失水发生质壁分离,Q处KNO3溶液的浓度会降低,B错误;C、将

图甲中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水分子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液泡,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正确;D、K+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会受氧气浓度的影响,可用图乙中①可表示,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以及物质跨膜运

输的相关知识,需重点掌握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8.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C.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

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D.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

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低浓度到高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2、分析图形a是自由扩散,b是协助扩散,c是主动运输,d是胞吐。【详解】

图A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消耗能量,为自由扩散,运输的动力是物质的浓度差。图B中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的协助,不消耗能量,说明是协助扩散,运输的动力也是浓度差,受载体数量的影响,A错误;图中c、d分

别表示主动运输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都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B正确;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错误;自由扩散方式中没有体现细胞膜成分的移动,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D错误。【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19.细胞膜的外表,

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主动运输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⑤卵细胞膜表

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⑦O2的运输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A.③⑤⑥⑦⑧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⑤⑦⑧D.①②⑤⑥⑧【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是【详解】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

糖蛋白具有保护作用,①正确;②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②正确;③主动运输的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与糖蛋白无关,③错误;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与糖蛋白有关,④正确;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糖蛋

白,⑤正确;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⑥正确;⑦细胞膜对O2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与糖蛋白无关,⑦错误;⑧细胞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具有保护作用,与糖蛋白无关,⑧错误。因此,以上说

法中正确的有①②④⑤⑥。故选B【点睛】熟记糖蛋白的功能,结合各个选项分析判断便可。20.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高D.ATP和核酸都一定含有腺苷【答案】A【解析】【分

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也具有催化功能;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的酶有其最适宜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也会因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详解】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

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A正确;B、温度影响的是酶的活性,而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与降低温度没有关系,B错误;C、ATP在体内含量不高,消耗后可和ADP迅速转化,C错误;D、腺苷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含有腺苷,核酸分为DNA和RNA,其中DNA不含

有腺苷,D错误。故选A。21.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竞争性

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D.曲线乙和曲线

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图1: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

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2、分析图2: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中,底物浓度较低时,曲线甲的反应速率最高,表示未加入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酶对底物的结合机会降低,但升高底物浓度后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又会升高,其催

化反应速率又升高,可以知道曲线乙是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后酶会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可以知道曲线丙是表示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详解】A、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在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A错误;B、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能够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说

明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可能具有类似结构,B正确;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曲线甲中的酶促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不再增加,表明此时底物浓度不再是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此后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

浓度,C正确;D、由以上分析知,曲线乙是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曲线丙是表示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D正确。故选A。22.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a~f

所示装置,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B.若a装置液滴左移,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有氧呼吸C.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d中石灰水变混

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f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混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烧瓶中气体量的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若a装置液滴不移

动,说明a装置中无氧气的消耗,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大于消耗的氧气,综合可得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若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a装置中有氧气的消耗,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大于消耗的氧气,综合可得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连接e→c→d,给装置通空气,e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是检验二氧化碳的,因此该装置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C正确;f放置一段时间后,可消耗其中的氧气,连接f→d,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相关实验,,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3.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

,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的地方分别是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B.①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C.①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D.①④、人体内无②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人体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乳

酸,但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产生能量,则图中能产生ATP的途经是①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人体内无②途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24.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O2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

情况,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N点时,该器官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B.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O2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C.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D.L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

体基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非绿色器官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N点之前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吸收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详解】A、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消耗的有机物不是糖类,因此N点时,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量虽然相等,但此时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由图可知,M点时细胞中总二氧化碳释放量最低,适合贮藏该器官,但此时总呼吸作用最弱,但无氧呼吸强度不一定是最低的,B错误;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C正确;D、L点时,氧气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C。25.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

素的提取需要加入层析液作为提取液B.过滤时应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C.分离色素时应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D.选材不同,四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

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

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A、提取叶绿素使用无水乙醇,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A错误;B、过滤时使用单层尼龙布,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以防止无水乙醇挥发,B正确;C、分离色素时不能将滤液细线置于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液中,C错误;D、不同材料中四种色素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相同,来自不同材料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含量可能不同,经过纸层析后,在滤纸上的排列顺序相同,色素带粗细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B。26.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O2,④表示CO2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

C3,然后被还原为(CH2O)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②D.增加光照强度,C3的含量将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O2,④表示CO2,A正确;B、暗反应中④CO2首先与C5结合生

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B正确;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有②ATP和③NADPH,C错误;D、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增多,C3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增多,所以C3的含量将减少,D正确。故选C.27.如图所示,两曲线分别表示阳生

植物和阴生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当光照强度为c时,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分别为A1、B1,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分别为A2、B2,下列比较结果正确的是A.A1=B1;A2<B2B.A1>B1;A2=B

2C.A1<B1;A2=B2D.A1=B1;A2>B2【答案】D【解析】【分析】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0时的CO2吸收速率表示呼吸速率;据此分析。【详解】分析图示可知:A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B植物;当光照强度为c时,A、B两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即两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A1=B1;有机物合成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所以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A2>B2,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理解实际光合速率、净光

合速率、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出错。CO2的吸收量是指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在黑暗(光照强度为零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即为呼吸速率,植物实际光合速率应该包含植物呼吸产生

的CO2量和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即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8.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在27℃时生长最快,在29℃和30℃时不表现生

长现象B.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4个温度中都是29℃C.在27℃、28℃和29℃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D.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mg/h【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净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7℃、28℃、29℃、30℃的净光合速率依次是:4mg/h、5mg/h、6mg/h和2mg/h,则29℃时光合速率最快,在29℃和30℃时植物都生长,A错误;B、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9℃时光合速率最快,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暗处理后重量变化表示1h植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即呼吸速率,结合表中数据可知29℃时植物呼吸速率最快,即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B正确;C、实际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7℃、28℃、29℃的光合速率依次是:5mg/h、7mg/h、9mg/h,C错误;D、30℃下实际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3mg/h,

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1mg/h,D错误。故选B。【点睛】熟悉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29.如图1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2中的cd段只能对应图1中的乙细胞C.m所代表的数值是1或2D.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答案】C【解析】【分析

】分析图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2: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中

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ab段表示间期、前期、中期;bd段表示后期;df段表示分裂末期。【详解】A、图1中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B、图2中的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只能对应图1中的乙图,B正确;C、该生

物为二倍体生物,其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此m所代表的数值是2,C错误;D、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DNA含量为8条,即4m(m等于2),D正确。故选C。30.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

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1/4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子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

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D、设相关基因是A/a,则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子代出现蓝眼,说明双亲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Aa,他们所

生的孩子有可能是褐眼,也可能是蓝眼,因此不能判断出哪一个孩子是收养的,A错误,D正确;B、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1/2=1/8,B错误;C、乙是褐眼,是显性性状,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C错误。故选D。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题,共40分)

31.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下表。反应部位(1)__________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线粒体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等反应名称(2)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合成

ATP的能量来源化学能(3)__________化学能终产物(除ATP外)乙醇、CO2(4)__________(5)__________【答案】①.细胞质基质②.无氧呼吸③.光能④.O2、NADPH⑤.H2O、CO2【解析】【分析】1、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C6H12O

6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第一阶段: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C6H12O6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反应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酶→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反应场所:线粒体内膜;反应式: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3、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

应场所基粒类囊体膜上叶绿体的基质条件色素、光、酶、水、ADP、Pi多种酶、CO2、ATP、[H]反应产物[H]、O2、ATP有机物、ADP、Pi、水物质变化水的光解:2H2O→光、色素4[H]+O2ATP的生成:ADP+Pi酶→ATPCO2的固定:CO2+C5

酶→2C3C3的还原:2C3HATP→、、酶(CH2O)+C5+H2O能量变化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实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光解产生O2和[H]同化CO2形成(CH2O)联系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以NADPH形式存

在)和ATP;②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③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详解】(1)由反应产物乙醇、CO2可知,该反应为无氧呼吸,反应场所为细胞质基质。(2)由反应产物乙醇、CO2可知,该反应为无氧呼吸。(3)由分

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4)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产物为O2和NADPH。(5)由分析可知,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为CO2,第三阶段产物为H2O。【点睛】本题通过ATP的合成过程中能量的来源,考查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光合作

用的场所、反应物、产物和能量转化的知识,考查内容较基础。32.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图所示。(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______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

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_________。(2)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

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________调节。(3)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_______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____

__的指导下合成。(4)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结构),这一过程具有______性。(5)除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

必需的。【答案】①.空间结构②.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③.分泌蛋白(或“分泌至细胞外”)④.反馈⑤.蛋白质(或“膜蛋白”)⑥.基因(DNA)⑦.核孔⑧.选择⑨.不同的信号序列【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翻译过程;②表示内质网的加工;③表示高尔基体的加工;④表示高尔基体的分类

、包装和转运;⑤⑥⑦⑧表示翻译形成的肽链进入各种细胞结构。【详解】(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其原因可能是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由图可知,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

膜蛋白或分泌蛋白。(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

反馈调节。(3)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还有部分在线粒体或叶绿体基因(DNA)的指导下合成。(4)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同时

核孔对进行细胞核的物质具有选择性。(5)由图可知,图中除了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信号序列,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点睛】细胞器的相关问题的解答技巧一是能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能

够根据是否有膜、是单层膜还是双层膜,正确识别各种不同细胞器。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及其特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如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

主要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细胞器,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等。33.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过程。(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4)在图甲中,如果将A点时的全部核DNA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答案】(1)①.染色体②.减数③.受精作用(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①.GH②.CD和MN(4)1/4【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加倍一次

,减半两次)的变化、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即图甲中的②为染色体,数目变化;b阶段为减数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受精作用过程。【小问2详解】图乙中D的细胞质分配均等,且着丝点断裂之前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

第二)极体;【小问3详解】图乙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上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GH段;图乙中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的是CD和MN段;【小问4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

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