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归纳与专练(人教版必修1)》易错易混25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鉴别与除杂(原卷版).docx,共(11)页,378.76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8fb4a315685c1d9aa3f6ad6cf3055f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归纳与专练易错易混25Na2CO3和NaHCO3的性质、鉴别与除杂易错点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易错典例】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失去标签的的Na2CO3和NaHCO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可以区分二者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CO2质量相同C.NaHCO3比Na2CO3热稳性强D.保持温度不变,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NaHCO
3结晶析出【答案】D【解析】A.Na2CO3与氢氧化钠不反应,NaHC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现象,所以无法观察现象区分二者,故A错误;B.设质量为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06mol84,根据232NaCOCO
,32NaHCOCO,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06mol84,即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a2CO3<NaHCO3,故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强,故C
错误;D.向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相同溶剂时,Na2CO3比NaHCO3易溶,所以析出的是NaHCO3,故D正确;故选D。【解题必备】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名称碳酸钠(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小
苏打)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细小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溶解度比Na2CO3小与酸反应能反应,有气体产生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与碱反应能与Ca(OH)2、Ba(OH)2溶液反应与碱溶液都能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不易分解受热易分解可相
互转化Na2CO322HO+CONaOH⎯⎯⎯⎯⎯⎯⎯⎯⎯→⎯⎯⎯⎯⎯⎯⎯⎯⎯溶液加或固态加热NaHCO3【变式体验】某小组同学进行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研究CO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I实验II(1)实验I,能够证
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___,其中B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2)实验II中,圆底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CO2与Na2CO3溶
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易错点二Na2CO3和NaHCO3的鉴别【易错典例】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的饱和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
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
色沉淀的是Na2CO3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答案】B【解析】①碳酸钠、碳酸氢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Na2CO3碱性
更强,所以Na2CO3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pH大,正确;②Na2CO3较NaHCO3碱性强,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正确;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均没有气体生成,错误;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
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碳酸氢钠反应快,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正确;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正确;⑥二者均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二者,错误;答案选B。【解题必
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依据原理结论热稳定性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受热不分解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是NaHCO3,无变化的是Na2CO3与CaCl2、BaCl2的反应23CO−+Ca2+===CaCO3↓,23CO−
+Ba2+===BaCO3↓;3HCO−与Ca2+、Ba2+不反应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无变化的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气体剧烈的是NaHCO
3,相对不剧烈的是Na2CO3盐酸逐滴加入时的现象23CO−+H+===3HCO−;3HCO−+H+===CO2↑+H2O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是Na2CO3【变式
体验】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1)图Ⅰ、Ⅱ所示实验中,________(填序号)能够较好达到实验目的。(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两个实
验的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
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填化学式)。(4)现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19.0g,对固体经过充分加热,冷却,称量,最终固体质量为15.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易错点三Na2CO3和NaHCO3的除杂【易错典例】如果要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则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C.加热灼烧D.配
成溶液后通入CO2【答案】C【解析】按照易操作、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加热是最佳方法,不但可除去NaHCO3还可以生成Na2CO3,答案选C。【解题必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及试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HCO3
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变式体验】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23NaCO粉末3NaHCO加热至恒重B3NaH
CO溶液23NaCO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2FeCl溶液3FeCl加入过量铜粉并过滤D3FeCl溶液2FeCl通入氯气A.AB.BC.CD.D易错点四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计算【易错典例】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
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93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A.2.48gB.2.58gC.4.16gD.4.41g【答案】A【解析】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从反应方程分析可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部分就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用差量法可快速解决问题。2NaH
CO3Na2CO3+CO2↑+H2O△m16862m(NaHCO3)0.93m(NaHCO3)=2.52g则m(Na2CO3)=5.00g-2.52g=2.48g。答案选A。【变式体验】两份质量均为mg的Na2CO3
、NaHCO3固体混合物,加热第一份充分反应得到CO2质量是xg,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CO2ag;向第二份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得到CO2的质量是bg。则x等于A.2aB.2bC.b-2aD.b-a易错题
目专练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HCO3比Na2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纯碱和小
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C.取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
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3.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剩余固
体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211845331www−B.2118431www−()C.211734231www−D.2111158431www−4.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物质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
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两种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CO2的体积5.下列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
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取ag混合物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②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③取ag混合物与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④取ag混合
物与过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bg固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
,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CO2的体积:NaHCO3>Na2CO3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7.某
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
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O8.加热10.0g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A.42%B.58%C.36%D.64%9.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
存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H+、SO24−、NO3−B.b点对应的溶液中:OH-、Na+、NO3−、Cl-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D.d点对应的溶液中:Ag+、NO
3−、Fe2+、Na+10.现有3.60gNaCl、3NaHCO和23NaCO的混合固体,加热足够长时间后,固体剩余3.29g;将剩余固体溶于一定体积的盐酸中,产生0.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并将所得溶液稀释至100mL,测得所得溶液中+-1c(H)=0.1m
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固体中3NaHCO的质量为0.84gB.混合固体中23NaCO的质量为2.12gC.所加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0.04molD.最终所得溶液中--1c(Cl)=0.1molL11.
妈妈教小鲁蒸馒头:先用酵头发面,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后,再加纯碱调节酸性,然后将面团揉切后上锅蒸即可。小鲁查阅资料得知,酵头可使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2CO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1)下列关于纯碱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A.受热易分解B.水溶液显碱性C.属于
碱D.可与酸反应(2)小鲁探究用23NaCO调节面团酸度,而不用3NaHCO的原因。质量均为1g的23NaCO与3NaHCO分别与足量酸反应生成2CO时,消耗H+的物质的量更多的是____________。(3)小鲁实际操作时,发现面团发得不好,面团内的气孔少,略有酸
味。妈妈指导小鲁将23NaCO改用3NaHCO,继续揉面,上锅蒸后果然蒸出了松软的馒头。该过程中3NaHCO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
杂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23NaCO固体中的3NaHCO,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去2CO中的HCl,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去3NaHCO溶液中的23NaCO,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纯碱(23NaCO)、小苏打(3NaHCO)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苏打饼干原料中含有小苏打,在烘焙受热过程,小苏打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______;苏打饼干可以适当缓解人体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过多症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研究纯碱和小苏打的性质。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②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
成的烧杯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③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④为进一步定量研究碳酸氢钠的性质,甲同学用天平准确称量8.40g碳酸氢钠,放入质量为37.40g的坩埚中加热,冷却称量,理论上坩埚及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____
__g,但实际称得的质量比该数值要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改进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14.根据如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已略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甲在加热过程中能
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________(填“Ⅰ”或“Ⅱ”),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通过实验甲可证明_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更稳定。(2)实验乙用来探究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为包有Na2O2的棉花着火。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____,棉花着火说明该反应的特点是______。(3)取1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将
生成的CO2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0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5.雯雯在自学碳酸钠性质时,查到了以下资料:①CO2+Na2CO3+H2O===2NaHCO3,CO2通入饱和碳酸
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0℃10℃20℃30℃Na2CO37.112.221.839.7NaHCO36.98.19.611.1【进行实验1】验证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
色沉淀①配制碳酸钠溶液:取100g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②利用装置一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发现问题】实验中,始终没有看到沉淀现象,原因是什
么呢?雯雯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进行实验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100g20℃的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②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连续5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没有出现白色沉淀(1)
在0℃~30℃,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二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进行实验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100g热开水,加入35g碳酸钠固体,完全溶解,再降温至20℃,取上层清液②利用装置
一和装置二分别进行实验,连续3分钟向新制得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的碳酸钠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4)雯雯在最初的实验中没有看到沉淀现象的原因是。(5)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6)
请你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方案。16.现有两种23NaCO与3NaHCO的固体混合物X和Y。已知23NaCO受热难分解,而3NaHCO受热解:323222NaHCONaCOCO
HO++。(1)现取5.00g固体混合物X,充分加热至恒重,固体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23NaC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取5.00g固体混合物Y,充分加热至恒重,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
2.00g沉淀,则原固体混合物中3NaHC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