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归纳与专练(人教版必修1)》易错易混01 过滤的操作要点(解析版).docx,共(11)页,285.25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0a64d4ed27f8d3396d765c7f4571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归纳与专练(人教版必修1)易错专题01过滤的操作要点易错点一不了解过滤操作的适用范围和所需仪器【易错典例】例1(2020·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水饺是中华传统美食。下列制作水饺的主要过程中,包含过滤操作的是A.和面、饧面B.剁馅、拌
馅C.擀皮、包饺子D.煮熟、捞饺子【答案】D【解析】A.和面、饧面的过程主要包括搅拌和静置,不包含过滤操作;B.剁馅、拌馅的过程主要包括粉碎和搅拌,不包含过滤操作;C.擀皮、包饺子的过程主要包括碾压和包馅,不包含过滤操作;D.煮熟、捞饺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加热水煮和过滤,包含过滤操作。答案选D。例2(
2020·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酒精灯C.蒸发皿D.玻璃棒【答案】D【解析】过滤需要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以及滤纸;蒸发需要铁架台(或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等仪器,属于两个操作
过程中共同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答案选D。【解题必备】过滤的适用范围与主要仪器(1)适用范围: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实验操作方法。(2)主要仪器及用品名称:铁架台(含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变式体验】1.(2020·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一期中
)2020年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下列图示操作中与戴口罩原理相同的是A.B.C.D.【答案】C【解析】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是空气可以透过,而病毒无法通过,相当于
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A.为尾气处理装置,故A与题意不符;B.为分液操作,用于密度差别较大的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故B与题意不符;C.为过滤操作,故C与题意相符;D.为蒸馏操作,故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C。【点睛】从口罩的功能出发,空气可以
透过,而病毒无法通过,过滤操作时,滤纸做过滤介质。当将混合物进行过滤时,得到的澄清液体是滤液,留在过滤介质上面的固体颗粒是滤渣,与戴口罩原理相同。2.(2019·贵州省安龙县第三中学高一期末)在过滤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玻璃棒B.胶头滴管C.烧杯D.漏斗【答案】B【解析】过滤
实验中,漏斗需要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将待过滤的混合物转化到漏斗中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滤液要用烧杯承接。由于不需要滴加液体试剂,故不需要胶头滴管,因此,本题选B。易错点二不清楚过滤操作的要领【易错典例】例3(2020·湖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图
所示进行的是过滤操作,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其作用是___。(2)添加该仪器后,一名学生用此装置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过滤两次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玻璃棒引流(2)滤纸破损【解析】(1)过滤操作中应该用玻
璃棒引流,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过滤时液体溅出,甚至会损坏滤纸。故答案为:玻璃棒;引流;(2)滤纸破损,则混合物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若滤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态混合物也会从过滤器外侧流下。【解题
必备】1.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无气泡。2.过滤后洗涤沉淀的方法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滤出后,重复此操作2~3次。【变式体验】(1)指出如图实验
装置中的错误之处(加热装置中烧杯底部已垫有石棉网)①___;②___。(2)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a.漏斗下口尖端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有引流作用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答案】
(1)冷凝水上进下出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下(2)ae【解析】(1)温度计测量的蒸气的温度,因此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为了充分冷凝蒸气,达到较好的冷凝效果,冷凝管中的水应下进上出,故答案为:冷凝水上进下出
;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下;(2)过滤实验中为防止液体溅出,漏斗下口尖端应紧靠烧杯壁,为了防止玻璃棒损坏滤纸,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故答案为:ae。易错点三不清楚基本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易错典例】例4(2020·贵州省织金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①
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答案】D【解析】①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有利于受热均匀;③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是①④或者是②③,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D。【解题
必备】玻璃棒在基本实验操作中的作用:(1)溶解:搅拌,加快溶解。(2)过滤:引流。(3)蒸发: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变式体验】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到玻璃棒: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里转移液体,其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答案】
D【解析】①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③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固体的溶解;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可用玻璃棒引流,则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和④或②和③,故答案为D。易错题目专练1.(2019·贵州省龙里中学高一期末)下
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食盐和蔗糖C.泥沙和食盐D.铜粉和铝粉【答案】C【解析】A.酒精和水都为液体且二者互溶,A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食盐和蔗糖都能溶于水,B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C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铜粉和铝粉都为难溶于
水的物质,D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答案为C。2.(2020·湖南郴州高一期末)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利用粒子大小差异的是A.过滤豆浆B.酿酒蒸馏C.精油萃取D.海水晒盐【答案】A【解析】A、过滤利用的是微粒的大小不同来分离的,留在滤纸上的物质颗粒大,不能透过滤
纸,滤液中的物质颗粒小,可以透过滤纸,A正确;B、蒸馏利用的是物质的沸点不同,B错误;C、萃取利用的是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C错误;D、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让水蒸发掉,从而获得盐,D错误;答案选A。3.(2020·湖南开福长沙市第七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生活中可能遇到下列混合物
,能按“溶液一过滤一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A.食盐和细沙B.纯碱和烧碱C.水和酒精D.CaCO3和Mg(OH)2【答案】A【解析】A.食盐和细沙加水溶解后形成溶液,细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过滤后得到氯化钠溶液,对氯化钠溶液进行蒸
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氯化钠,故A符合题意;B.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二者均易溶于水,溶解后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C.水和酒精任意比互溶,二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不符合题意D.CaCO3和Mg(OH)2都难溶于水,二者不能用过滤的方
法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4.(2020·河北深州市中学高一期中)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答案】C【解析】A.冷水浸泡目的是使
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溶解到水里,属于溶解,A不满足题意;B.加热煎制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溶解,属于溶解,B不满足题意;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C满足题意;D.灌装保存是为了将有效成分的溶液转移到瓶子中保存,D不满足题意。答案选C。5.(2019·青海格尔木高一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
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过滤B.溶解C.萃取D.蒸发【答案】C【解析】A.在过滤时,用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滤纸上的固体还需用玻璃棒转移,故A不符合题意;B.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不符合题意;C.萃取用分液漏斗分液,无需
玻璃棒,故C符合题意;D.蒸发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溅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0·宾县第一中学校高一月考)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将来科学家要在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下列实验操作中在月球
表面难以完成的是A.蒸馏B.溶解C.过滤D.蒸发【答案】C【解析】A.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在月球表面可完成;B.溶解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在月球表面可完成;C.过滤是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的实验方法
,实验中需要靠重力作用分离,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的16,由于引力不够大,所以在月球表面难以进行过滤操作;D.蒸发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或浓缩溶液,可在月球表面完成;答案选C。7.(2020·安徽省涡阳第一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火焰的外焰接触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答案】D【解析】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防止产生气泡减慢过滤速度,故A正确;B.过滤
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防止液体过滤时滤液飞溅,故B正确;C.外焰与内焰温度不一样,外焰温度最高,越往里温度越低,灯心温度最低,加热试管内物质时,应用外焰加热,故C正确;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在试管口上方,但不能接触试管内壁,
故D错误;答案选D。8.(2020·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月考)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
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答案】C【解析】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故A正确;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故B正确;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故C错误;D.要沿着玻璃
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有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9.下列实验中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A.用过滤法将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生成的硫酸钡分离出来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酒精中的水分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NaOH溶液中的Ba(OH)2D.用蒸发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样品中得到硝
酸钾晶体【答案】A【解析】溶液中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硫酸钡为难溶物,因此应该用过滤的方法将其与氯化钠溶液分离,A项正确;蒸发适用于分离易溶的固体溶质和液体溶剂,而酒精和水都是液体,故除去酒精
中的水分不适合用蒸发的方法,B项错误;过滤是将难溶物与液体分开,而Ba(OH)2易溶,过滤无法除去,故C项错误;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属于易溶物,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应该先将混合物溶于适量热水中,然后将其冷却使硝酸钾结
晶析出,再用过滤的方法将硝酸钾晶体分离出来,故D项错误。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CuSO4溶液(H2SO4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HNO3溶液(HCl溶液)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CCu
(CuO)过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DCO2(CO)氧气点燃【答案】C【解析】A.CuSO4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达不到除杂的目的,故A错误;B.加入过量的硝酸银留在硝酸溶液中无法除去,属于引入新的杂
质,故B错误;C.CuO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而Cu难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故C正确;D.杂质为少量的CO,无法点燃,故D错误,故选C。11.(2020·广西田林中学高一期末)
过滤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玻璃棒用来搅拌溶液B.玻璃棒用来引流溶液C.烧杯用来承接滤液D.漏斗用来制作过滤器【答案】A【解析】A.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用来引流溶液,不能搅拌溶液,避免滤纸损坏,A错误;B.过滤实验中为防止液体溅出,需要玻璃棒用来引流溶液,B正确;C.过滤实验中烧杯用来
承接滤液,C正确;D.过滤实验中漏斗用来制作过滤器,D正确。答案选A。12.(2019·正安县第二中学高一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
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答案】C【解析】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滤纸破损或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
滤纸边缘,显然选项C符合题意。13.(2020·陕西雁塔交大附中高一月考)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2)写出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__。(3)若实验所得NaCl的
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__(填选项)。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B.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C.溶解含泥沙的粗盐时,加入水量不足D.所得氯化钠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E.过滤后的滤纸是湿的,纸上的水溶解了一些氯化钠【答案】
(1)玻璃棒、漏斗、烧杯(2)搅拌(3)BCE【解析】(1)操作②是过滤操作,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烧杯、玻璃棒、漏斗;(2)操作③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造成液体飞溅;(3)A.过滤时纸有破损,会导致则会使得到的精盐中含有泥沙等杂质,即会导致精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高;B.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会导致则会
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D.所得的NaCl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即会导致精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高;E.过滤后滤纸是湿的,纸上的水溶解了一些氯化钠,会导致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