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专题03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梳理).doc,共(6)页,1.34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87bd730dfb9806bffbc18ea6f0944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0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显微镜一、显微镜的结构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调节部分: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机
械部分:镜臂、镜座、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镜筒、转换器二、显微镜各部分功能1、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5X”或“15X”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5倍或15倍。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像特点: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相反,左右相反(例在
载玻片上的字母是p,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d),且物像与实际物体的移动方向也是相反的,即如果物像偏向左方,要使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左方移动玻片。目镜无螺纹。2、物镜: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4X”和“40X”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4倍或40倍。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即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例:使用10X目镜和40X物镜时,所看到的物像放大了10×40=400倍)注意: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小,反之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小,但观察到的视
野范围就越大。项目物像大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高倍镜大少暗小近低倍镜小多亮大远3、反光镜:可以转动,经过通光孔反射光线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照强时使用平面镜,光照弱时使用凹面镜)4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分为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大,用于寻找物像,细准焦螺旋旋转时,镜筒升降幅度小,用于调整观察物像的清晰度。转动方向和升降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
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注:准焦螺旋是对焦用的不是放大用的)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需要强光选用大光圈,需要弱光选用小光圈,遮光器可以调节进入镜筒的光线量。6、镜臂:手握显微镜的部位,稳定显微镜。7、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玻片标本。8、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9、通光孔:光学显微镜的通光孔位于载物台上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调节。10、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有三个孔),上面安装不同物镜11、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镜身作用12、
镜筒:和镜臂上方链接的圆筒部分,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毫米。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严禁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落。
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二)、对光(三转三找,一转转换器,找低倍镜,二转遮光器,找大光圈,三转反光镜,找光源)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2、一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3、转动反光
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注意;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三)、观察(放→压→降→升→调:在载物台上放上标本→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把物镜放到最低处→缓缓上升物镜→调节准焦螺旋)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
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清晰。(四)、整理和存放1、实验结束后,升高镜筒,取下玻片标本。2、用网纱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目镜、物镜弄湿或弄脏,应该用擦镜布(纸)轻轻擦拭干净。3、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
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4、将显微镜放回箱中,送回远处。注意:1、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直接换用高倍物镜。2、降低镜筒时,操作者最关键的姿势应该是从旁边注视物镜和玻片,防止压
碎盖玻片。五、易错点1、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发现视野内有污点,应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随之移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2、用
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光线进入眼睛的正确途径是:反光镜→通光孔→物镜→目镜。第二节植物细胞一、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直接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固体例如:植物根尖(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的。液体例如:血液(3)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固体例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二、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三、观察材料薄而透明,这样才能看清物像。玻片永久性的,可长期保
存的称为永久切片、永久涂片、永久装片;玻片临时使用的,不能长期保存的称为临时切片、临时涂片、临时装片。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四、制作临时装片的材料和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刀片、镊子、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五、制作洋
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防止上面有杂质干扰细胞的观察滴:(2)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保持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原形,防止内部结构干缩、变形,影响观察效果;也有利于薄膜
展开制作临时装片撕、展:(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撕取时应达到的效果是撕下的内表皮只有一层细胞盖:(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染色染:(5)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吸:(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目的:节省实验时间,使标本更快更彻底地着色六、如何辨别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1)结构:细胞内部有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气泡内部没有(2)边缘的着色:气泡边缘呈现黑色(3)压玻片是否会移动、变形:用镊子压玻片,气泡会移动变形,细胞不会如果发现有气泡该怎样处理?如果盖玻片的下面有气泡,可用镊子轻轻压一压盖玻片下面有气泡的部位,赶出气泡。如果气泡的产生
是因为盖玻片下面水不足引起的,可用滴管再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在相对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清水慢慢渗入盖玻片下面,然后用镊子轻轻压出气泡。七、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然
后用刀片将洗净的黄瓜表皮刮掉,再用清洗后的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八、制作苦草(或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用镊子取一片苦草(或黑藻)的幼嫩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好
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九、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形状可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构都包括四部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壁-----最外面一层较薄壁,起保护和支持(维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细胞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非常薄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
用,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原因是:细胞膜极薄,紧贴在细胞的细胞壁上细胞核-----近似球形,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生长、发育和遗传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粘稠物质液泡-----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植物的酸、甜、苦、辣等叶绿
体-----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十、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绿色部分的细胞里,例如: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茎细胞中通常也没有叶绿体。大叶泡也
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有中央大叶泡。十一、绘制细胞结构简图1、用削尖的3H铅笔2、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第三节动物细胞一、观察人的
口腔上皮细胞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目的防止其上面的杂质影响观察效果。滴(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浓度0.9%氯化钠溶液,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浓
度基本一致。目的使细胞保持原形。浓度过低,细胞吸水涨破,浓度过高,细胞失水变形)刮、涂(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一定要先用凉开水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食
物残渣。要用消毒牙签目的避免病从口。轻涂几下目的是为了让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来,以免重叠,难以观察。盖(4)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染、吸(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
吸引,使碘液浸润全部的标本。细胞质中二、人体活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人体内与口腔上皮细胞形态不一样的细胞例如:红细胞、白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等。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表面
的一层膜,主要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粘稠物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五、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六、动植物细胞本不同,都有线质核膜
,动无绿液壁。七、19世纪30年代后期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施旺。九、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显微镜的视野应该调得亮一些还是暗一些?为什么?暗!为了使细胞之间的界限明显便于观察。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一、构成细胞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是否含碳分子大小能否燃烧
举例无机物一般不含碳较小一般不能燃烧水、无机盐、氧有机物一般含碳较大一般能燃烧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取一粒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就是有机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1
、细胞膜的特点:细胞壁是一种全透过性膜,任何物质都可以通过细胞壁,而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它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让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进入;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让进入;能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这一功能是对活细胞而言,对死亡的细胞来说,细胞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已丧失,细胞膜的这一功能就不复存在了。三、细胞质中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1、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所需要的能量之间需要转化。无
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内都具有线粒体,而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1)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植物细胞所需要的能量(2)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来自食物)动物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叶绿体线粒体线粒体2、叶绿体能够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线粒体则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它所释放的能量是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
不可缺少的动力,同时还可以用来维持动物等身体的正常体温。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线粒体。3、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各部分结构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细胞中的任何一部分取出后单独培养,细胞都不能正常生活。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1、我们的生命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人体,
就是因为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2、功能: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3、组成:DNA(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4、遗传信息的作用:(1)遗传信息包含了
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2)是建造生物体生命大厦的蓝图5、受精卵是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份遗传信息,受精卵中含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6、除细胞核中有DNA外,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内也有少量的DNA。7、细胞是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统一整体。8、区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方法:叶绿体大,线粒体小。9、线粒体在不同细胞中的数目不同,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