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4)页,62.97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5142fe3541aa3c01a54c13c363c3a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六中2020—2021学年(上)高2023届1月考试语文学科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文学时空观的演变及其意义①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
,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件,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所谓的时间是指什么呢?任何一部叙事文学作品,都必须经历一个时间的长度量,它必须有起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要经历一个时间的跨度。作家正是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并以此表达他的某种道德判断、他对读者的劝告、他提供的意义。什么是空间呢
?空间是在时间变化当中出现的片段,比如场景、画面、人物的装束、衣服、帽子、肖像——包括戏剧性的场面,所有这些都在空间的范围内。②过去的文学,是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的文学里,空间永远是
附属于时间的。空间不是没有意义,它有意义,但是它的意义从属于时间的意义。也就是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当年告诫我们的,文学作品要提供意义,要提供道德训诫,要对人对己有所指教。可是到了18、19世纪以后,空间性的东西开始急剧上升,加速繁殖,然后空间性开始慢慢取代时间性,并压倒
时间性。在传统的文学里,空间是时间化的;在今天的文学里则相反,时间是空间化的。而且,空间最后碎片化了。我们都是碎片化空间的俘虏。③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文学时空观的巨大变化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本身发生了变化,因为文学从总体上来说是在
模仿这个社会,它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那么,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近代科学带来巨大的变化,呈现了太多空间。旅行变得太容易了,你可以随时经历无数个空间。在旅行当中,你不经历时间变化,你经历的是空间,从一个宾馆搬到另外一个宾馆。这样一种变化,跟近
代科技的进步有非常大的关系。碎片化的空间,在以几何级数加速繁衍。我们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事情,这是古人远远不敢想的,这构成了我们物质生活也是文化里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同时,它也造成了另外的后果,就是恍惚中,我们都
忘了时间。④有的人也许会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化的碎片中也挺好。我自己有时候也很爱读那些空间化的小说,比如说类型化的小说,我喜欢读侦探小说,也喜欢读金庸的武打小说。疲劳的时候你读一读,确实非常有趣。这都是很正当的娱乐行为。⑤可是,因为我们过度地沉湎于这样一些空间性的行为中,我们忘掉了
文学最根本的目的,它要提供意义,它要阐述对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它有个巨大的情感上的诱惑力——这些东西本来是文学最核心的东西,而我们现在把它排除了,文学变成一种简单的娱乐。今天有个口号叫“娱乐至死”,这很可怕。⑥如果你真的能把时间忘掉固然挺好,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忘记不掉。我们还是时间的动物,我们只不过是假装忘记了时间,时间一直在那儿,它从来不停留。《红楼梦》里写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说得很清楚。我认为,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
,所有的空间性的事物,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虚无、一片绚丽的荒芜。⑦如果作家不能够重新回到时间的河流当中去,也过度地迷恋这些空间的碎片,那么我们每个人就都会成为这个河流中偶然性的风景,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选自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及其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实现对人物命运的抒写、道德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劝告。B.较之于传统文学中的时间,传统文学中的空间没有实质意义。即便有意义,也是从属于时间的意义。C.文学是社会的一种反映,从总体上模仿这个社会,所以导致空间的碎片化,并以
几何级数加速繁行。D.作者认为,我们无法忘掉时间,如果没有对时间和意义的思索,所有空间性的事务都将是虚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解释文学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再指出二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变化原因,最后指出空间化的
危害。B.文章第二段将传统文学和今天的文学的时空关系进行比较,得出我们都被碎片化空间所俘虏的结论。C.文章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指出若偶尔读读自己喜欢的空间化小说,也是很正当的娱乐行为。D.文章第六段中引用《红楼梦》“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
门”的诗句,证明我们无法也不能忘记时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传统文学里,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紧密相连,空间也永远附属于时间。B.在旅行中,我们从一个宾馆搬到另一个宾馆,更多感受到的是
空间的变化。C.文学若想不变成简单的娱乐,就需要将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置于首要地位。D.作者用“时间的河流”、“偶然性的风景”来提醒作家要重视时间的重要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
体不错。尽管今年局部旱涝灾害较重,但灾后生产恢复及时有效,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秋粮长势普遍好于上年。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对维护粮食安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曾几何时,面对国内粮价高于国外粮价的情况,有人提出“自己产粮不如从国外买粮”。面对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收购和仓储面临“甜蜜的烦恼”,有人提出“种粮储粮越多,财政负担越大”。在这些议论面前,中央始终重视粮食生产,没有改变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取向。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良田、良法、良人”是构成粮食安全的三要素。一是耕地保护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镇化
进程势必将占用部分农田,要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占补平衡政策,发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二是粮食单产提高面临瓶颈。这就要求不断攻关占领科研高地,不断推广新技术,把成果送进田间,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三是种粮效益较低影响农民积极性。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农业效益,让农民种粮有必要的利益激励,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摘编自乔金亮《把粮食安全这根弦再绷紧些》,《经济日报》2020年8月31日)材料二:“节约粮食,浪费可耻”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一些人往往难以做到。有的觉得点菜必须满满一桌才
“够排场”,有的认为“光盘”会被人瞧不起,还有的感觉打包食物”跌份儿……在“面子文化”的驱使下,“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助长了浪费现象。事事顾“面子”,难免丢“里子”。点一桌菜、铺张浪费并不是餐桌礼仪的一部分。相反,勤俭节约、合理消费才是现代文明的题中应
有之义。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四川成都一些餐馆开展了“光盘”即送优惠券的活动,陕西西安将存在浪费严重的单位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媒体曝光。多措并举,树立起“让浪费者丢面子、让节约者有面子”的新理念,这必将推动形成“反对浪费、节约粮食”的好氛围。(摘编自孟祥夫《破
除面子文化》,《人民日报》2020年8月21日)材料三:法治是解决食物浪费、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必须加强防治食物浪费立法,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和杜绝粮食收
储过程中和食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浪费现象、以法治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各相关环节中的粮食、食物浪费行为,改变餐饮消费陋习,倡导以节约节俭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文明消费方式、生活方式。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要求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也是得民心、顺
民意之举,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餐饮浪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27日18版)4.下列对“粮食安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年
我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不错,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秋粮长势普遍好于上年,即使如此,粮食安全这根弦也需要再绷紧些。B.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之一,在国内外一些不当议论面前,中央始终重视粮食生产,从来没有改变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政策取向。C.未来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田将被占用,实行“藏粮于地”战略可以缓解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是应对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战略之一。D.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不论形势如何变化,对维护粮食安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其战略眼光可见一斑。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未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势必将要占用部分农田,所以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对此,除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外,还要发力建设高标准农田。B.目前,农民种粮积极性较低,国家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让农民种粮有必要的利
益激励,并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C.“破除面子文化”需要多措并举,除了公民自身加强修养外,媒体也可以对浪费严重的现象予以曝光,使得全社会形成反对浪费、节约粮食的氛围。D.法治是解决食物浪费、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是得民心、顺民
意之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尚的重要途径。6.三则材料的核心词汇都是“粮食”,它们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按顺序回答。(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风吹端午南风一吹,端午就近了。南风
徐来,穿枝拂叶,高的艾草,低的菖蒲,还有屋后的粽叶,门前的小雏菊……层层浸染之后,空气也变得密密匝匝起来,氤氲开来,猛吸一口,那叫一个舒坦!故乡的端午,总和艾草连在一起。风把艾草味儿,从春弥漫到夏。艾草生命力旺盛,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丛丛,一簇簇,郁郁葱葱地长成一片。掐一片艾叶,放在鼻
尖,馥郁的芬芳,一下子钻进肺腑,人就会变得格外安静,仿佛连空气都一点点变了颜色,有一种清朗的明净。夏至来临,百毒之虫、湿气浊气开始横行。端阳佳节,艾蒲簪门,虎符系臂,这是家乡的传统习俗。艾草和菖蒲是一对形影不离
的好兄弟,一个带有浓郁的香味,一个是青绿的宝剑,有它们驻守门楣,大鬼小鬼都会退避三舍。每临近端午,奶奶都会早早起床,趁太阳还没出来去割艾草。新鲜的艾草挂着露珠,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奶奶教我用绳子一捆一捆地绑好,挂在门的两边,每个房间的门上都挂,连厨房也不例外。端午近了,梅
雨季节也随即到来,正是捂豆豉的季节。奶奶煮熟黄豆,准备做豆豉了。她把割回来的艾草,在木屉上铺开一层,再在上面铺一层厚厚的黄豆,之后再盖上一层艾草。煮熟了的黄豆像躺在舒服的温床上,开始抽出丝丝缕缕的霉菌,把艾草顶得高高的。失了
水分的艾草散发出一种异香,一直渗透并融进豆子里去。奶奶笑眯眯地说:“艾草这东西,透气性好,霉东西时不会变得黏乎乎的。”奶奶用一物降一物的自然之法,集天地之灵气,把豆豉做得喷香喷香。有谚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在门楣上收了水分,敛了
绿气,一日日淡白。奶奶会把叶子摘下来,用一个干净袋子收好;把艾秆折成小段,用稻草捆成一小把一小把。每逢阴雨天,奶奶的风湿必发,腿就疼得走不动路。这时候,艾叶就派上了大用场。奶奶把艾叶塞进竹筒里,然后点燃,一缕细小的烟缓缓上升。奶奶将腿平搁在椅背上,
拿艾烟在腿下熏。屋里弥漫着艾香,奶奶半闭着眼,说这艾一熏,骨头缝里的虫子就吓跑了。那艾火沿着穴位游走,穿透肌肤深入每一道经络,消融那些痛点与病灶里的血滞淤堵,唤醒全身的能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们以修行的耐性抵达,水滴石穿,才有修复完整的那一天。奶奶真是深谙其中之道,才
能活得如此从容。高中时感染上了疥疮。买了硫磺皂洗,抹了疥疮膏,痒还是止不住,恨不得把身上这层皮扒了。我不得已请假回家。奶奶一见我消瘦得脱了形,皮肉溃烂,心疼得不行。她连忙去屋里取了艾草来,熬了一大锅水,等水煮成深褐色,倒在木盆里,让我泡在里面,还用艾水煮了几个鸡蛋,让我吃下
蛋,喝下水。几天下来,那痒痒劲还真就神奇地消失了。如今,再没有人给我收艾叶了。每年的端午,我都会买一把回家,挂在门上。顺着艾草的清香,思绪就漫溯回旧日时光:晴空之下,软软的河滩上一片葱茏。奶奶麻利地割倒
艾草,用野草打个绺子,捆好,我背着,她握着镰刀跟在我身后。我放慢了脚步,回头瞥见她步履蹒跚,满头的银发在风中飘舞,像极了枯萎的艾草。艾草黄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奶奶不能。千阳灿烂,我只能循着风的踪迹,追寻她为我们倾尽了一生的爱。端午到了,奶奶又要忙碌起来了。糯米要提前淘洗干
净,然后泡上几个时辰。趁此间隙,奶奶赶快清洗粽叶,又宽又亮的叶子,青葱逼人。一直忙到糯米泡好沥干,她才直起腰,拽着筲箕边走边喊,快来包粽子哟!听到喊声,我们连忙搬来几把木椅,排在院子中间,此刻,风摇动一朵花撞到另一朵花。阳光轻挪它的脚,与我们撞了一个满怀,木椅长长的斜影和花影交织,浓淡
相宜,错落有致。我们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用拇指与食指从一叠洗刷得干干净净的粽叶中抽出绿油油的一片,然后轻轻一旋一转,便卷成了喇叭状,抓些糯米放进去,再用手指压了压,收口,紧扎,一气呵成,一个漂亮的粽子就诞生了。奶奶的巧手,随着飘
香的粽子,齐齐留在了小院光影静谧的午后。有一年,旱灾席卷了家乡,远远近近的田地荒得厉害,第二年村子里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们家因吃商品粮而得以勉强维持。那年端午前夕,奶奶要我和弟弟去粮库买五十斤糯米。日落时分,又差我去喊隔壁的阿姨们来包粽子。粽子包好了,奶奶给每人都送上二十个粽子。另外,奶奶还
用两只木桶装了粽子,专门送给彭奶奶。彭奶奶八十多岁了,家里人口多,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他们一家大小吃着我奶奶送的粽子,说不出有几多欢喜。几十年后,彭奶奶的几个孙子先后发迹。有一年,在出差的路上,我碰到了彭家的三华。他乡遇故人,我激动地拍了拍他的肩,
说:“三华,还认识我吗?”三华把我的手从他肩上拿下,说:“拍我肩干什么,你不就是万家的老大吗?”说完,转身就走了……我愤愤不平,把这事告诉了奶奶,后悔当年给彭家送粽子。奶奶却笑了:“你帮助过的人现在过得很好,这就是让人高兴的事,善良何必求人回报!人哪,别把好的东西泄漏了,跟包粽子漏米似的……”奶
奶的话,像阳光,也像风。(取材于万华伟的同名散文,有删节)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艾草形似宝剑,又有浓郁的香味,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祈福祛毒的佳物。B.文中引用谚语,既提示了艾草的药效,也表明这样的认识其实
由来已久。C.如今“我”还会在端午时往门上挂艾草,其中包含着一种对奶奶的思念。D.文中把奶奶的话比作“阳光”“风”,是说这些话能给人以温暖和抚慰。8.结合文意,分析作品中画线文句的表达效果。(6分)9.作品中奶奶这个形象有哪些
特点?请依据作品内容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
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
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
、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
;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10.下列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
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C.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指史官给历史人物写传记的一种写法,符合古时候对历史人物的名字避开不直接称谓的习惯。B.孝廉:根据儒家的思想,汉代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孝廉即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C.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朝廷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授予符节、节钺的过程仪式常被称为“假节”,被授予符节的大臣被称为“持节”。D.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西汉时一般指司马、司徒、司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操年少之时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尚义任侠、放荡不羁,但是梁国桥玄、南阳何颙二人却认为当时曹操非同常人。B.曹操为官有方,而又不贪恋官职。在济南相职位上,全郡治理
肃然;而董卓擅权之后,想要重用曹操,曹操却改名换姓暗中离去。C.曹操在乱世之中被反对董卓的盟军举荐为盟主,以奋武将军的名号率军讨伐。D.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东平毕谌因为亲人被挟持而离开曹操,也没回到曹操身边,后来曹操打败吕布生擒毕谌,又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14-15题。岁夜咏怀①【唐】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屡遭贬谪的刘禹锡老母病逝,在护送灵柩途中又接到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诗人闻讯异常悲痛,此
后两年在洛阳守丧,《岁夜咏怀》约写于居丧期间。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应该是写于除夕之夜。首联中“新岁又如何”句表明作者虽然遭遇多年来的坎坷不得意,但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B.颔联中“昔”与“今”的对比,“有几多”表明朋友所剩无几,这两句蕴含着作者伤
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C.颈联写作者闲居,自由自在,只想长寿,是以反语抒发愤懑之情。D.尾联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
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15.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油油的水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2)《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认为真的猛士应当
具有的品格是,。(3)在《论语》中,,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此次进博会,中国馆展区面
积约1500平方米,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从六个角度全景式地呈现了新中国70年来发生的的变化。从参观者的交口称赞中,可以感受到本届进博会中国馆众多的设计亮点。中国馆充分运用了高科技元素,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
段,让参观者可以视听、触及、参与,地感受大飞机、中国天眼、深海勇士这些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展区,前来参观体验的观众。自投入使用以来,“中国天眼”已经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
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在展区,参观者不仅可以戴上VR眼镜,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来自江西南昌的参展商李海荣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中国天眼”的消息,体验
过后他颇为惊喜:“像置身于时空隧道一样,()。”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翻天覆地匠心独运身临其境络绎不绝B.沧海桑田别出心裁身临其境络绎不绝C.翻天覆地别出心裁设身处地川流不息D.沧海桑田匠心独运设身处地川流不息18.下
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来自天外的陨石扑面而来,带来视觉上的震撼B.来自天外的陨石扑面而来,视觉效果非常震撼C.扑面而来的陨石来自天外,视觉效果非常震撼D.扑面而来的陨石来自天外,带
来视觉上的震撼19.文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展区,不仅参观者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而且可以戴上VR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B.在展区,参观者不仅可以戴上VR
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C.在展区,参观者不仅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而且可以戴上VR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D.在展区,不仅参观者可以
戴上VR眼镜,跟随“中国天眼”的脚步探索宇宙深处的秘密,而且能够看到“中国天眼”的微缩模型。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25个字。(5分)10月1日,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之际
,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这是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以此向祖国报告平安,表达生日祝福。天问一号探测器于7月23日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行期间
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获取、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21.201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面是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国人抒写的挽联中的短语,请根据上联选用以下短语补出下联。(
6分)难报恩来生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何堪魂去千秋青史功同五岳寸草春晖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1)上联:千秋青史何堪魂去下联:(2)上联: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下联:(3)上联:生为国家功同五岳耿耿忠心昭日月下联: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父亲的目光,母亲的目光,老师的目光,同学的目光,甚至对手的目光;深情的目光,愤怒的目光,温柔的目光,忧郁的目光。诸如此类,目光多多。现实生活中,定会有一种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围绕“目光”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记叙要素完整,写出人物个性,叙事
有波澜;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内江六中2020—2021学年(上)高2023届1月考试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DA项“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改为“通过时间的
变化”,见第一段。B项“空间没有实质意义”,见第二段。C项“所以导致空间的碎片化”,强加因果,见第三段。2.(3分)DD项“证明我们无法也不能忘记时间”错误,是叫我们对意义的思考。3.(3分)CC项“人物形象置于首要地位”,无中生有,第五段,文学最根本的是
提供意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3分)CC缓解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错误,未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势必将占用部分农田,这是不可逆转的。5.B农民种粮积极性较低错误,无中生有,原文是三是种粮效益较低影响农民积极性。6.(6分)国家层面,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
,维护粮食安全,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社会层面,破除面子文化,宣扬“节约粮食,浪费可耻”的理念。法律层面,立法是解决食物浪费、树立节约新风的重要方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A8.(6
分)①拟人修辞,细腻的描写突出了生活环境的清新怡人。②诗情画意的语言渲染了家庭氛围的温馨和谐。③烘托了奶奶带领一家人包粽子时的其乐融融。(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9.(6分)①勤劳能干:早起割艾草;端午节操劳不得闲;包粽子又快又好。②善良慈爱:疼爱孩子;荒年
给邻居家送粽子,帮助彭奶奶一家。③从容智慧:深谙自然之法,熟悉艾草的妙用;施恩却不图回报。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D(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
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11.(3分)A(避讳,是对君主、尊长,而不是所有历史人物;讳不是史家写法,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12.(3分)C(盟主为袁绍,非曹操)13.(10分)(1)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
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或者“能否使国家安定,估计就取决于你了”)(注:“济”“安”“其”各1分,句意2分)(2)众人都替毕谌担心,太祖(或:曹操;或:曹公)说:“那个人对他的父
母(都如此)孝顺(有孝心),难道不也会对君主忠诚吗?(怎么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渴求(寻求)的人才啊。”(注:“惧”“孝于其亲”“求”各1分,句意2分。没有完整的引号不给满分)参考译文: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
曹操)年少时候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出现动乱的局面),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
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二十岁的时候通过察举孝廉被推荐为郎(帝王侍从官的统称),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迁为顿丘县令,被皇帝征召授予为议郎。广和年末,黄巾军起事
。太祖被授予骑都尉一职,讨伐颍川的反贼。后来又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境内有十多个县,县官们大多迎合附和君主的内外亲族,贪赃受贿,行为卑污,名声败坏,于是太祖上奏朝廷免去其中八个县的县官;禁止断绝了过分的不合礼制的祭祀,为非作歹的人向外逃离,郡县之内都很恭敬。过了较长的时间,征召太
祖为东郡太守;太祖没有前去就职,称病回到家乡。金城边章、韩遂刺杀了刺史太守后,发动叛乱,统率十多万人马,天下不安宁了。朝廷征召太祖为典军校尉。正赶上汉灵帝驾崩,太子继承皇位,太后上朝处理政务。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太后不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
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汉献帝即位,于是京城出现大乱。董卓上表举荐太祖为骁骑校尉,想要跟他商计事情。太祖却改名换姓,暗中向东回归故里。董卓于是杀掉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了陈留,分散家中财物,来组织义兵,将要讨伐董卓。初平元年春天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
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一个时间一同起兵,军队各有数万人,推举袁绍为义兵盟主。太祖以奋武将军职位行事。建安元年春天正月,太祖军队到了武平,太祖将要迎接天子。汝南、颍川的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自率领数万人马,当初响应袁术,后来又依附了孙坚。二
月,太祖进军讨伐并打败了他们,杀死了刘辟、黄邵等,何仪和他的手下也都投降了。天子封太祖为建德将军,升迁为镇东将军,封为费亭侯。天子授予太祖节钺,总领尚书省的事物,后来授予太祖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
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拜别遣还毕谌,说:“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毕谌顿首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太祖离开后,毕谌就逃还了东平。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太祖军队生
擒了。大家都为毕谌担忧,太祖曹操说:“这个人能对他的亲人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啊。”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十三年春季,汉朝免去三公官职,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夏季六月的时候,任命太祖为丞相。(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诗歌翻译:我一年比一年不得意,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回忆过去一起交游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只有春色不管人情世故,在闲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14.(3分)A(A“对新年来临仍会
寄寓新的希望”理解错误,首联理解为“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15.(6分)①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首联写自己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由此体现了对命运坎坷的愤慨与无奈。(2分)②
对众友早逝的哀痛,尤其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诗中说“而今有几多”,用反问写出了朋友只剩下几个人了,以此表达对逝世朋友的哀痛;根据注释可知,主要表达出对挚友柳宗元逝世的痛悼。(2分)③对国家颓败的伤感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末联写年年春色如故,在贬谪幽居
时也是如此。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但字里行间隐透出诗人的伤感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极端苦闷。(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6分)(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A【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此处作定语,修饰“变化”,应选“翻天覆地”。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此处强调设计巧妙
,应选“匠心独运”。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此处根据前文“让参观者可以视听、触及、参与”可知应选“身临其境”。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接不断。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此处形容在展区参观体验的观众多,应选“络绎不绝”。故选A。18.(3分)B【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根据前文“像置身于时空隧道一样”,此处应强调这种感觉,“来自天外”应先说,排除CD;再强调突出“视觉效果”,排除A。故选B。19.(3分)C【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
,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不仅参观者”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句子主语相同,关联词“不仅”应放在“参观者”
后面。B项,“不仅……而且……”递进分句语序不当。D项,“不仅参观者”语序不当,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不仅……而且……”递进分句语序不当。故选C。【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
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20.(5分)【答案】10月1日(1分)“天问一号
”(1分)首次(1分)深空“自拍”亮相(1分)向祖国报平安(1分)。(“向祖国报平安”表述成“为祖国庆祝生日”也可以。)21.(6分)【答案】(1)寸草春晖难报恩来(2分)(2)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2
分)(3)死为人民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2分)【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对联的一般写作要求,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明确对联的内容,再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按要求解答。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
构一致;对仗工整,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上联结尾字要求仄声,下联结尾字要求平声。四、写作(60分)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关键词是“目光”,这是一个名词,意思是“视线”“眼睛的神态”“眼光,见识”。这样的材料可实可虚,可以具体写某个人的目光,也可
以展现目光背后的情感;可以把它作为叙述中的一个细节,作为情感的聚焦点;也可以作为行文的一条线索,作为表现主旨的一个窗口。虚实结合可以使文章血肉丰满,富有情味。一般来讲,不宜就事论事,拘泥于写作材料本文。作文时,要对已有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多向描
写、思考,虚实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化概念为形象,突破现实生活的局限,挖掘出目光中寄寓的深刻含义或复杂情感。从材料来看,这目光可以是父母亲人的目光,可以是老师同学的目光,还可以是对手或者陌生人的目光;这目光可以是深情温柔的,可以是愤怒的,可以是忧郁的。从写作要求来看,要求写作记叙文,那么立意和
选材上要力求新颖,以妈妈的目光为例,如妈妈欣慰的目光,妈妈深沉而又欣慰的目光;如妈妈疲惫的目光,妈妈疲惫而又充满爱意的目光;如妈妈由怀疑担忧的目光到信任理解的目光。叙述情节要关注细节,情真方能动人。记叙的要素要完整,围绕“目光”,要想到几个“什么”,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事件,为什么
,这些可以让我们想到我要写的是谁的目光,是什么样什么意味的目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目光,这目光对我有了怎样的影响和启示……立意:老师信任的目光给我勇气;妈妈爱的目光给我温暖;朋友的目光让我迷途知返;读懂父亲的目光;。素材:1.动物的目光——开心、幸福、满足、安慰,直到最后那严肃
的充满哀愁的留恋生命的目光,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它那一生变幻的,惹人爱的目光,和最终永别的眼泪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它在我心中永远高大地活着。2.你,有一双温暖的手臂,有坚定的胸膛,有苍老的身躯
,还有温柔的目光……当年的我永远不会真正像一个乖小孩,可您却永远把我在手心里捧着,生怕我摔倒。您不让我早早地上学是因为怕我适应不了,我知道,我都知道;您不让我看电视是怕我太累,我知道,我都知道;您不想让我睡得太晚,是怕我上课睡觉,我知道,我
都知道……3.妈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妈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兴奋,有时让人伤心,有时又让人充满力量……4.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目光,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人忘不掉的,是妈妈的目光,妈妈的目光不仅能给我力量,还能给我自信。5.他
直愣愣的望着我,眼中布满了鲜红的血丝,那眼神带着深深的失望与自责,带着快迸出的泪水,直刺入我的心底,他慢慢的伸出苍老的手,想要抓住我的衣角,向我解释。而我却头也不回的抓起书包,摔门而出,留下他在身后,像一座雕塑,却流着泪。6.目光是无声
的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目光则是透过这扇窗射入的第一缕曙光,它才是心灵最为直白的倾诉。【例文】读懂父亲的目光父亲的目光是一本人生的字典,教给我人生的哲理……——题记或许是因为父亲太严厉,从小到大,我对父亲没有什么亲切感;或许是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很少在家,我
缺少与父亲交流的机会,而与父亲变得生疏。可是,父亲的目光却是多样的,它教给我太多太多。高兴时的目光虽然父亲从不辅导我的学习,却总是时不时“拐弯抹角”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每当父亲晚上下班回家,看到我伏在桌前认真学习时,便会悄悄地站在旁边静静看着。目光里满是慈爱,看的那样入神,似乎是在
欣赏一幅美妙的画卷。那目光使我不由自主地加倍努力学习。而当我拿着优异的成绩单兴奋地跑回家,喜滋滋的说着我的分数时,父亲总是在一旁笑得无比灿烂。我想,那份喜悦应该是无与伦比的吧!看着成绩单,父亲的目光里又添了几份欣慰和自豪。也许父
亲并不知道,那目光让我无比的快乐,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哦,父亲高兴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学习的欢乐!生气时的目光当然了,父亲也会生气,说真的,父亲生气时的目光是非常恐怖的。记得7岁的那年,有一次,爷爷买了个好玩的玩具,我和弟弟为了争着谁先玩,而打闹了起来。父亲当时也在旁边,虽然很
生气,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阴沉着脸,用无比严厉的目光看着我。那可怕的目光像冰冷的两把利剑,直穿到我的心里,告诉我作为姐姐要多让着弟弟。幼小的我,虽然极不情愿,但毕竟还是怕爸爸发火呀,只好噘着小嘴,放开了紧紧抓着玩具的手。后来每当和弟弟妹妹
争抢东西或吵打时,父亲总是用同样严厉的眼神,教育我同一句话:做姐姐的,多让着弟弟妹妹。那时的我,很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总是让我忍让,我为什么总是要玩他们不爱玩的玩具,吃他们已经吃腻了的糖果。有时候,甚至还怀疑父亲不爱我。后来长大了一点,才明白原来父亲是在培养我的谦让精神。哦,父亲生气
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谦让!疲劳时的目光因为父亲的工作——开出租车,所以父亲总是早出晚归,当然会很疲劳。有时,半夜很晚父亲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常常刚刚进门,就坐倒在沙发上。父亲那因长时间开车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透露出的目光是无比的劳累和辛苦。看着那目光,
我渐渐开始学会了节省,因为我明白我所用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的血汗钱,它们是那样的来之不易!哦,父亲疲劳时的目光教我懂得了节省!哦,父亲的目光是一本字典,一本人生的字典!里面满载着人生的哲理,伴随着我成长。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读懂那本字典里最深奥的文字!【行文结构】首先拟定一个与材料相关的命题,如“读懂父亲的目光”;然后由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开篇,引出印象深刻的“目光”;接着围绕“高兴时的目光”、“生气时的目光”、“疲劳时的目光
”三个部分展开,表达了父亲的目光包含的深刻意思“学习的欢乐”、“谦让”、“节省”,它“里面满载着人生的哲理,伴随着我成长”,最后呼应标题。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