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周口沈丘县长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共(16)页,56.19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0b81ba4a9f821a0fa6c9fcc4826467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安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意,就是诗的意
境。诗的意境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融为一体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因此,诗意具有潜在性、模
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的属性不同,因此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题目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
“创制”的含义。故“诗”的创制指一切文艺创作,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首诗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对于小说
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的小说是
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叙事十分克制,简约洗练,从不铺张。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
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这便是诗意的震撼力。“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是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也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一层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
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这些空白就成了老庄哲学中的“无用之用”。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
,阐发新意。所以,自《受戒》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诗无达诂”形成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思想呼应。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
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
。叙事时一味做加法,太过细腻会产生水分,无遮蔽,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自己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摘编自李春平《关于小说的诗意》)1.下列关于原
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意是一种艺术境界,它涵盖了情理与形神两方面,而这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B.从希腊文词源意义来说,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谈论的对象应不限于诗歌创作。C.解读小说的诗意要靠“诗无达诂”和“冰山原则”,但后者比前者的作用要大得多。D.通常情况下,要想让小说更
有诗意,那么小说的叙事就不能密不透风,不能太过细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小说诗意的解读分析,证明了小说诗意比诗歌的诗意更胜一筹。B.文章第二段引用朱光潜的话,为解读小说的诗意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有说服力。C.
文章以鲁迅小说中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论证读者对小说的审美鉴赏存在差异性。D.文章是从“诗无达诂”与“冰山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角度来分析中心话题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判断一部小说优劣的标准当中,是否具有诗意是其中的一个,尽管这种诗意和诗歌中的诗意不完全等同。B.读者的知识
结构和生活经历、现代简约主义的创作主张都是影响解读小说的诗意时很难实现“达诂"的因素。C.依照“冰山原则”,读者读小说时只需发挥想象力,将感悟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契合即可。D.具有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等特点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它也有
可能只是平庸之作。(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2019年发生的新冠疫情,一直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在人类遭遇挑战和危机的时刻,口述历史的价值
越发突显。口述历史不仅能够探访尘埃落定的历史事实,也可以记录尘埃乍起的社会现象与思潮。可以说,如今口述历史的作用早已超出了记录历史这一传统范畴,而是承载着机构、团体、地域、民族甚至是国家的精神建构、文化塑造与传播。中国传媒大
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俊杰表示,“把(口述历史)这件事情做好,不仅关乎自己,实际上也关乎我们这个社会,关乎我们这个民族,(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尤其对民族发展有利的事情。”《口述历史国际周2021:口述历史,连接过去与未来》材料二: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
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口述历史就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
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历史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
的声音。口述历史不仅以现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口述历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
,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此外,口述历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也是各种研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历
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口述历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并收
集口头凭证。(摘编自赵彬彬、张慧峰《以口述历史形式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三:许多人对“口述历史是否值得相信”这一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源于诸多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因素不能被完全忽视或消除,因此研究者们应该尽力去
完善和细化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尽管他们亲身参与到了事件的进程中,但也犹如盲人摸象一般,容易将他们看到或经历过的视为历史事实的全部,事实上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可以掌握历史完整的真相。很多口
述访谈的被访者以普通平民居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会影响他对一个事件的理解深度。因此,平民的身份导致了认知能力的受限,且单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来看,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单一而有限的。尤其是在交通闭塞、通信初步发展的时期,普通民
众能够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只有报纸、广播或电报,更遑论那些只能够通过信件才可以勉强进行信息交换的古老年代。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而当人们无法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断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角度,若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
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降低历史真相的可信度。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陈述的回忆是有限且具有选择性的。经历过相同历史事件的人,如果在这个事件中他们所记忆的片段是相同或相似的,那么这段口述历史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但是,
如果他们在脑海中所提取的记忆有限,忽略了某些细节之处,甚至是他们有意而为之,从而导致不同的口述者陈述相同事件时发生偏差,那么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口述历史的可信度。访谈者在获得口述史的过程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前期的筹备、实际的访谈过程,还是后期的资料
整理,访谈者的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段口述史的成功与否。以前的口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但难免会出现记漏或记错的情况。如今的口述访谈则可以借助更多的记录工具,如录音笔、摄像机等设备,从而更加准确而完整地记录下口述内容。对于访谈者来说,
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量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摘编自黄心怡《借用新闻访谈技巧提升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实践探析》)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口述历史既能够探访记录历史,又能够记录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越发丰富,对个人、社会、国家、民族均有深远影响B.口述历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和使用普通人口述的史料来研究历史,与那些历史学论著有
很大不同。C.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仍然存在很多环节需要加以完善。但电子音像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D.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些历史事件的文字资料因形势特殊等原因而不能留下来,要了解真相就应该对相关人员做口头调查。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相关观点的一项是()A.雷
蒙·阿隆《历史哲学》:“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B.科林伍德《自传》:“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C.胡也频认为:“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作为根据。”D.布罗代尔说:“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
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6.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口述历史真实度的因素有哪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
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
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
城里来的教授吧?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
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
,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的。要是不打仗,
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
人,自己干。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
题个名。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闻先生说,愿闻其详。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黢黢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
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
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
老虎。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
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宁怀远看这端公
,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
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
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
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行文节奏缓急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表现出了作品丰富的意蕴。B.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
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了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C.小说开头描写翠湖边的梨花,接着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使小说具有诗化美。D.小说语言轻灵有张力,富于生命力,叙事温润平和又舒畅自然,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追求。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评价葛亮小说时说:“他笔下的人物,即使在艰难的时世,那种仁义的理念没有泯灭。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重现”了中华传统文
化的哪些部分。9.《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公修《资治通鉴》,辟范梦得为官属。尝以手帖论缵述之要,大抵欲如《左传》叙事之体。又云:“几年号皆以后来者为定,如武德元年,则从正月,便为唐高祖,更不称隋义宁二年。梁开平元年正月,便不称唐天佑四
年。”故此书用以为法。然究其所穷,颇有窒而不通之处。公意正以《春秋..》定公为例,于未即位,即书正月为其元年。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若《通鉴》则不侔,隋炀帝大业十三年,便以
为恭皇帝上,直到下卷之末,恭帝立,始改义宁,后一卷,则为唐高祖。盖凡涉历三卷,而炀帝固存,方书其在江都时事。明皇后卷之首,标为肃宗至德元载,至一卷之半,方书太子即位。代宗下卷云:“上方励精求治,不次..用人。”乃是德宗也。庄宗同光四年,便系于天成,以
为明宗,而卷内书命李嗣源[注]讨邺,至次卷首,庄宗方殂。潞王清泰三年,便标为晋高祖,而卷内书石敬瑭反,至卷末始为晋天福。凡此之类,殊费分说。此外如晋、宋诸胡僭国,所封建王公,及除拜卿相,纤悉必书,有至二百字者。又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卒,魏都坐大官章安侯封懿、天部大人白马文正公崔宏、宜都
文成王穆观、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平昌宣王和其奴卒,皆无关于社稷..治乱,而周勃薨,乃不书。及书汉章帝行幸.长安,进幸槐里、岐山,又幸长平,御池阳宫,东至高陵,十二月丁亥还宫;又乙未幸东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夏四月乙
卯还宫。又书魏主七月戊子如鱼池,登青冈原,甲午还宫。八月己亥如弥泽,甲寅登牛头山,甲子还宫。如此行役,无岁无之,皆可省也。(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注]李嗣源:唐明宗的本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
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B.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C.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
十字/一览可以了解/D.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则次年之事不得复系于昭/故定虽未立/自当追书/兼经文至简/不过一二十字/一览可以了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儒家经典著作“六经”之一。B.不次,不
依寻常次序,即超擢、破格。此处指唐德宗选拔人才不拘一格。C.社稷,指土神和谷神。因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D.“及书汉章帝行幸长安”与“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句中的“幸”字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聘请范梦得帮助自己编纂《资治通鉴》,并经常亲自指点他怎么样去仿照《左传》的叙事体例来记载历史事件。B.作者对《资治通鉴》关于同一年内年号的记录方法持否定态度,认为它采用的以“后来者”的
标准有阻窒不通的地方。C.《资治通鉴》把潞王清泰三年标为晋高祖,但卷末的年号才是晋天福,而卷内又录有石敬瑭叛乱一事,这里是前后矛盾的。D.本文列举《资治通鉴》记录的大量史实,并辅以精当的议论,对《资治通鉴》一书的内容和记录方法阐明了独到的见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凡涉历三卷,而炀帝固存,方书其在江都时事。(2)所封建王公,及除拜卿相,纤悉必书,有至二百字者。(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嫖
姚④。【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
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
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15.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
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2)苏轼在《赤
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3)《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
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本好书,如
同一位良师益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闲暇时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到________,无限放松与惬意。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和读书________,而好书离不开好的作者,更离不开优秀的传播者与解读者。文化语言的传播者,语文专家吴伟老师爱书如命。
走进他的家,就仿佛走进了书的森林王国,到处是书香的味道。他说:“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行是长期读书积累而来的。”他酷爱读书写作,有时看书________,不知有多少次趴在书桌上睡觉。他在字林中穿行,在书海里遨游,在知识的天空中飞舞。他是文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用人格魅力诠释文字的博大精深。呕
心沥血,潜心钻研,成就了今天卓越不凡的吴伟。书是他的生命,传授知识是他的使命,从寒窗苦读到今天的功成名就,用他的话说,没有书,就没有今天的似锦前程。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
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地球上的一种
生物资源,微生物类型繁多,无论是细菌、病毒、真菌,还是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①。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是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它存在于空气中、水体中、各种动植物和人体表面;但②,如一些真菌:蘑菇、灵芝、香菇等。通常情况下,人类与微生物③
,微生物并不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平衡状态可能会被打破。一些微生物,如病原微生物的产生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风险。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提取上述材料内容
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微生物”作一解说,不超过50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好莱坞电影总是充满了浪漫的英雄气息,巨石强森、钢铁侠、阿汤哥……在那些虚构的场景中单枪匹马,力挽狂澜,拯救人类于危亡,他们总是让人在惊叹之余膜拜不已。云南森林消防队支援重庆,“到
了山上后,看了一眼火势,就进去了”。既没有摆拍,也没有作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们身上迸发的英雄气也让我们动容。以上内容对你有何启发?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C2.B3.C4.C5.D6.①历史事实的多元性: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②人物记忆的有限性:口述者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陈述事件时发生偏颇。③访谈记录的准确性:以前的口
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难免会出冤记漏或记错的情况。④访谈者水平的高低:访谈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7.B8.①古道热肠,至真至纯。荣老爹陪同闻一多去找房子,屋主不在乎租金多少
将自己新建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瑞红送饵块等,这些行善举、做善事的行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互助友善。②谨行勤奋,躬身革命。闻先生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装修房子,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代表的西南联大人为追求真理不畏艰苦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坚韧不拔的力量
。③敬畏传统,传承传统。瓦猫“开光”过程的庄严肃穆,寄托了龙泉镇人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体现闻先生和龙泉镇人对“礼”的敬畏与坚守。④邻里相亲,守望相助。从文末闻太太和冯太太煮饺子时聊天的内容,可以看出她们相互关心,相互
牵挂。这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守望相助的情怀。9.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等人物,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抗战时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院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
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10.D11.A12.C13.(1)这里总共涉及三卷,但是这时候隋炀帝还在世,内文写的是他在江都时的事情。(2)他们册封确立的王公位,
以及任命的大臣、宰相,连细枝末节都详尽记述,有的达到二百个字。参考译文: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聘请范梦得作为属吏(参加编辑)。曾经亲笔写一些手谕给他,讲述编辑要点,大体是想效仿《左传》叙事的体例。又说:“凡同一年内的年号,都要用
后来延续下去的那个为准,如(唐高祖)武德元年(同时又是隋恭帝义宁二年),就从正月起,就是唐高祖,不称隋恭帝义宁二年。五代梁开平元年正月,就不称唐天佑四年。”所以,这部书凡遇到同一年内有两个年号的都采用这种办法。但仔细研究一下这种思路,就(觉得)很有阻窒不通的地方。司马光的
本意是以《春秋》定公元年为例,在鲁定公没有即位时,《春秋》就记正月是他的元年。但是昭公在上一年十二月死去,那么第二年的事,当然不能再放到昭公名下,所以这时定公虽然还没有当国君,自然得把前几个月追记在他的名下。况且,《春秋》经文十分简单,不过一二十个字,眼睛一扫就可以看得
清清楚楚。但《资治通鉴》就不能同等看待,(比如)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资治通鉴》便标为隋恭帝上卷,但直至下卷末尾,恭帝即位,才改元义宁;后面一卷(紧接着)就是唐高祖(武德元年)。这里总共涉及三卷,但是这时候隋炀帝还在世,内文写的是他在江
都时的事情。唐明皇后卷的开头,标明为唐肃宗至德元年,到一卷的一半,才写到太子即位。唐代宗下卷说:“皇上正在振奋精神努力治理好国家,不断破格提拔人才。”说的却是唐德宗的事。唐庄宗同光四年,就放到明宗纪年,而卷内记载皇帝命李
嗣源(明宗本名)去征讨邺郡,到下一卷初,庄宗才驾崩。潞王清泰三年,就标为晋高祖,而卷内记载了石敬瑭叛乱,直到卷末,才有晋天福的年号。诸如此类的情况,解释起来十分费力。此外,还有晋、宋等不属正统、割据一方的少数民族国家,他们册封确立的王公位,以及任命的大臣、宰相,连细枝
末节都详尽记述,有的达到二百个字。又比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连乞都病死,魏国的章安侯封懿的死,天部大人白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王穆观、镇远将军平舒侯燕凤、平昌宣王和他的奴仆等人去世,都和国家政权、社会安定无关。有关周勃的死
,却没有记载。还有记载汉章帝出游长安,并游览槐里、岐山,又到长平,住进池阳宫,往东到高陵,十二月丁亥日回宫;又在乙未日游历东阿,向北登临太行山,到天井关,夏天四月乙卯日回到宫里。又记有魏国国君七月戊子日到鱼池,游览青冈原,甲午日返回宫里;八月己亥日来到弥泽,甲寅日登上牛
头山游览,甲子日回宫等。像这样的巡游,没有一年没有,都可以省略不记录。14.C15.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
气氛消失,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和敌人的不堪一击。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插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16.①.亦余心之所善兮②.虽九死其犹未悔③.舞幽壑
之潜蛟④.泣孤舟之嫠妇⑤.山不厌高⑥.海不厌深17.心旷神怡##息息相关##废寝忘食18.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19.①构成:围绕
着共同的话题进行,有三个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句子。②表达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渲染了他对读书的热爱,表现他读书时的自由与快乐。20.①都是微生物的类型②有的微生物是肉眼可见的③处于平衡的状态21.微生物是一种类型繁多、肉眼难见的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风险的生物资源。22.略获
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