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1.006 MB
  • 2024-10-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答案.docx,共(15)页,1.00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f33b602790721d157aa352e53f24f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期中调研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

文化积淀,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孔明灯B.用树皮、棉、麻造纸C.烧制彩陶D.淘黄金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孔明灯是利用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将灯放入高空,涉及

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B.造纸的过程经过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

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C.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盐类物质。生成物以晶粒的形式存在,其生长过程为形

核和晶粒合并长大。C项不符合题意;D.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用淘盘将淤泥洗去,可以得到金,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2.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

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将4CuSO溶液熬成胆矾(42CuSO5HO)的过程为化合反应,Fe与4CuSO溶

液发生反应:Fe+44CuSOFeSOCu+=,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故选C。3.《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一种A.氧化物B.氯化物C.硫化物D.盐【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题中所给信息,“丹”是加热Hg得到,Hg与氧气反应生成HgO,即“丹”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答案为A。4.鉴别下列物质与葡萄糖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B.食盐水C.硝酸镁溶液D.鸡蛋清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丁达

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方法是丁达尔效应,鸡蛋清溶液为胶体,其余为溶液,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D。5.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2244HSO2HSO+−+=B.222Ba(OH)BaOH+−=+C.33FeClFe3Cl+−=+D.44KMn

OKMnO+−=+【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属于二元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24−,故A说法正确;B.氢氧化钡属于二元强碱,其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说法错误;的C.氯化铁属于盐,其电

离方程式为FeCl3=Fe3++3Cl-,故C说法正确;D.高锰酸钾属于盐,其电离方程式为KMnO4=K++MnO4−,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B。6.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国内多地绽放焰火,给人们带去新年问候和美好祝福。在制作焰火时需要加入发色剂,在焰

火引燃后,会在天空中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图案。在焰火发色剂中可能不会添加的元素是A.锂B.铁C.钙D.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焰色反应指某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会使火焰产生不同的颜色,属于物理变化,在进行焰色试验时可以用洁净的

铁丝蘸取样品在火焰上灼烧,说明铁不能使火焰产生特殊的颜色,故在焰火发色剂中应该不会添加铁元素。答案选B。7.如图所示,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以对分散系进行分类。下列分散系中不属于分散系II的是A.氢氧化铜悬浊液B.云C.有色玻璃D.雾【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nm,但小于100nm的分散系为胶体,即分散系II,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即分散系I,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

为浊液,即分散系III。氢氧化铜悬浊液为浊液属于分散系III,云、有色玻璃、雾均为胶体属于分散系II,故不属于分散系II的是氢氧化铜悬浊液,A符合题意,故选A。8.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

+、SO2-4、CO2-3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2-4、NO-3C.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Mg2+、NH+4、SO2-4、Cl-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CO2-3、NO-3【答案

】A【解析】【详解】A.使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有大量OH-,与Na+、K+、SO2-4、CO2-3互不反应,四种离子均能大量共存,A项符合题意;B.Cu2+显蓝色,与无色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

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有大量氢离子,则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A。9.某同学欲用23NaCO,固体配制480mL0.101molL−23NaCO溶液,过程如

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A.①⑥⑦B.①⑤C.②⑦D.⑤⑥⑦【答案】A【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恢复室温、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据此分析;【详解】依据图示可知:①物品与砝码放反了,错误;⑥定

容操作未平视刻度线,故错误;⑦摇匀操作应上下颠倒,摇匀,错误,答案选A。故答案为A。1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恒温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如图),在A、B、C内分别充入等质量的X、2NO和Y三种气体,当隔板静

止时,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nX=nYB.分子数目:()()NXNYC.气体体积:()()VXVYD.摩尔质量:()()MXMY【答案】A【解析】【详解】A.当隔板静止时,代表隔板两侧气体的压强相等,容器恒温,所以处于同温同压的环境。同温同

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比。A、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所以气体X、Y的摩尔质量相等,通入的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所以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正确;B.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即分子数相等,B正确;C.X、Y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同温同压下体积一定相等,C错误;D.A

、C内的气体密度相等,所以气体X、Y的摩尔质量相等,D错误;故选A。11.图中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甲乙丙丁AH2SO4Na2SO

4NaOHNaClBKClK2CO3KOHHClCO2COCuOCDFeCuCl2AgHCl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A错误;B.甲和乙、乙

和丙、丁和甲均不能反应,B错误;C.甲和乙:222CO+O2CO点燃;乙和丙:2ΔCO+CuOCu+CO;丙和丁:22CuO+C2Cu+CO高温;甲和丁:22C+OCO点燃,丁―→乙:22C+O2CO点燃,C正确;D.乙与丙、丙与丁均不能反应,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C。12.下列电子转移方向和数

目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价,得到电子,C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4价,失去电子,故A错误;B.用双线桥表示,箭头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

物,题中所给图示,箭头方向不正确,故B错误;C.表示得失电子数目是用变价原子个数与化合价变化值的乘积,题中铁元素得到2×3e-,C元素失去3×2e-,故C错误;D.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价,得到2×3e-,C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4价,失去3×2e

-,双线桥表示形式为,故D正确;答案为D。13.用A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gOH−含有的电子数为9ANB.常温常压下,2278gNaO中所含阴离子数为2ANC.标准状况下,

11.22LO和2CO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AND.将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AN到0.2AN之间【答案】C【解析】【详解】A.17g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A117gN1010N17gmol−=,A错误;B.2278gNaO的物质的量为178g1mol7

8gmol−=,含有阴离子22O−数为AN,B错误;C.1个2O分子和1个2CO分子中都含2个O原子,二者无论按何种比例混合,1mol混合气体均含有2molO原子,则标准状况下,211.2LO和2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11.2L0.5mol22.4Lmol−=,即含氧原子数目为AN,C正确;D.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钠与氧气反应后无论生成2NaO还是22NaO,钠元素的化合价均由0变为1+,故0.1mol钠完全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A0.1N,D错误;答案选C。14.有BaCl2和NaCl的混

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单位:mol·L-1)为A.(y-2x)/

aB.(y-x)/aC.(2y-2x)/aD.(2y-4x)/a【答案】D【解析】【详解】n(Ba2+)=n(H2SO4)=xmol,n(Cl-)=n(AgNO3)=ymol,根据电荷守恒:2n(Ba2+)+n(Na+)=n(Cl-),n(Na+)=(y-2x)mol,c(Na+)=(y

-2x)mol/0.5aL=(2y-4x)/amol·L-115.某同学用4KMnO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并检验氯气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1试管B中需盛装饱和氯化钠溶液B.如图2中2H在2Cl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可在集气瓶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C.如图3中铜丝在

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D.如图4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2Cl具有漂白性【答案】B【解析】【详解】A.B装置是收集氯气的装置,不是除杂装置,C装置的作

用是防倒吸,故A错误;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则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可在集气瓶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故B正确;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呈浅蓝色,故C错误;D.湿润

的有色布条褪色,是由于发生Cl2+H2O=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而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故D错误;答案为B。16.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24−,欲除去其中的Cu2+、SO24−(为使离子完全沉淀,沉淀剂需要过量),设计工艺

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工业废水NaOH⎯⎯⎯→试剂a试剂b操作x⎯⎯⎯→⎯⎯⎯→溶液试剂c⎯⎯⎯→Na+Cl-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B.试剂a为Na2CO3,试剂b为BaCl2C.流程图中,操作x过滤D.试剂c为盐酸为【答案】B【解析】【分析】由流程可知,工业

废水中加入NaOH后可除去Cu2+,废水中含有Na+、Cl-、OH-、SO24−;再加入试剂a为BaCl2除去SO24−,此时废水中含有Na+、Cl-、Ba2+,再加入稍过量的试剂b为Na2CO3除去Ba2+,此时废水中

含有Na+、Cl-、CO23−,操作x为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试剂c为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此时溶液中只含Na+、Cl-,以此来解答。【详解】A.废水中,只有Cu2+可以和NaOH反应,故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

试剂a为BaCl2,试剂b为Na2CO3,且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可除去过量钡离子,故B错误;C.流程图中操作x为过滤,过滤分离出Cu(OH)2、BaSO4、BaCO3,故C正确;D.试剂c为盐酸,可除去过量碳酸钠,故D正确;故答案为B。17.在学习了氯元素相关

化合物的知识后,某学生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具有消毒功能是因为和空气接触生成d,f本身无氧化性B.a的酸性比d强,d的酸性比碳酸强C.c的漂白能力和消毒能力比b强D.以f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可以

消毒有色衣物、织物、瓷砖、地板等【答案】C【解析】【详解】A.f中,Cl元素显+1价且为盐,则其为NaClO等,不管是NaClO还是HClO,都具有消毒功能,A不正确;B.a为盐酸,d为次氯酸,盐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但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B不正确;C.c为ClO2,d为Cl2,ClO2

的漂白能力和消毒能力都比Cl2强,C正确;D.f为NaClO等盐,以NaClO等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消毒时易损坏有色衣物、织物等,D不正确;故选C。18.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3FeCl溶液得到红

褐色液体:323Fe3HOFe(OH)3H+++=+B.新制的氯水光照下产生气泡:22HClOO2HCl+光照C.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32FeO2HFeHO+++=+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2322CO2HHOCO−++=+【答案】B【解析】【详解】A.生成

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沉淀,正确的是Fe3++3H2O=Fe(OH)3(胶体)+3H+,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HClO见光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即有2HClO光照O2↑+2HCl,故B正确;C.题中所给离子,电荷不守恒,正确的是FeO+2H+=Fe2++

H2O,故C错误;D.碳酸钙难溶水,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离子形式,故D错误;故B正确;19.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分别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

生的是碳酸氢钠固体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C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

一定含有Cl-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均产生气体,A项错误;B.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含有HCl,能使石蕊褪色是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并不能说明含有氯气分子,B项

错误;C.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成蓝色,可知氯气能氧化碘离子产生碘单质,氯气为氧化剂,碘单质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2>I2,C项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

还可能存在碳酸银、硫酸银等,D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C。20.已知下列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BrO3−>ClO3−>Cl2>Fe3+>I2B.ClO3−>BrO3−>Cl2>Fe3+>I2C.BrO3−>Cl2>ClO3−>I2>Fe3+D.BrO3−>ClO3−>Fe3+>Cl2>I2【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

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详解】①反应2BrO3−+Cl2=Br2+2ClO3−,BrO3−是氧化剂、ClO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BrO3−>ClO3−;②反应ClO3−+5Cl-+6H+=3Cl2+3H2O,ClO3−是氧化剂、

Cl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O3−>Cl2;③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2I-=2Fe2++I2,Fe3+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Fe3+>I2;④反应2FeCl2+Cl2=2FeCl3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

+Cl2=2Fe3++2Cl-,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l2>Fe3+;所以氧化性BrO3−>ClO3−>Cl2>Fe3+>I2,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21.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

。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为。()22NaCl2NaCl+电解熔融↑。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填标号)。A.放在棕色瓶中B.放在细沙中C.放在

水中D.放在煤油中(2)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标号)。A.2NaOB.22NaOC.NaOHD.23NaCO(3)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

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Ⅰ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___色。将该试管冷却后慢慢竖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答案】(1)D(2)D(3)①.Na与2HO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②.金属钠的熔点低(4)①.2222NaONaO△+②.淡黄③.22222NaO2HO=4NaOHO++④.用带火星

木条,看是否复燃【解析】【小问1详解】钠是活泼金属,易于水、氧气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不与煤油反应,因此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氧气、水等,答案选D;【小问2详解】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晶体,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生成碳酸钠,因此答案选D;【小问3详解】将钠投入水中,钠融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说明钠与水反应是

一个放热反应,金属钠的熔点低;【小问4详解】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NaONaO+,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将该试管冷却后慢慢竖立,滴加几滴

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NaO2HO=4NaOHO++,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2.次氯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某学习小组根据需要欲制备某浓

度的次氯酸溶液。资料1:2Cl极易溶于4CCl。资料2:常温常压下,2ClO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3.8℃,42℃以上会分解生成2Cl和2O,2ClO易溶于水并与水立即反应生成HClO。资料3:将氯气和

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用水吸收2ClO(不含2Cl)制得次氯酸溶液。用如图装置制备次氯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盛装装置B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各装置的连

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2)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流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3)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_。(4)装置E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5)将氯气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充分反应,2ClO气体生成的同时生成碳酸氢钠以及一种含氯元素的盐。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每消耗9

g水时生成2Cl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答案】(1)①.三口烧瓶②.ADBC(2)通过观察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3)防止反应温度过高导致2ClO分解(4)HClO见光易分解(5)①.2232232Cl2NaCOHO2NaClClO2NaHCO++++=②

.0.5【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制备次氯酸溶液,原理是Cl2O与水反应生成HClO,A装置制备氯气,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HCl能与碳酸钠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生成Cl2O不纯,需要除去HCl,即通过装置D,然后通入B装置得到Cl2O,Cl2O中混有氯气,

根据资料3制备次氯酸,Cl2O中不含氯气,利用氯气极易溶于四氯化碳,再通过装置C,最后通入装置E,据此分析;【小问1详解】装置B中盛放溶液的仪器名称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根据上述分析,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D→B→

C→E;故答案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A→D→B→C→E;【小问2详解】装置D实现氯气与空气的混合,可以观察B装置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故答案为观察B装置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2,Cl2O温度在42℃以上会分解成氯气和氧气,因此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的目的是

防止反应温度过高导致Cl2O分解;故答案为防止反应温度过高导致Cl2O分解;【小问4详解】次氯酸见光受热易分解,为了避免HClO分解,装置E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故答案为HClO见光易分解;【小问5详解】氯气通入潮湿碳酸钠中生成Cl2O,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同时也有化合价降低,根

据题意可知,含氯元素的盐应为NaCl,其反应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2NaCl+Cl2O+2NaHCO3,根据反应方程式,每消耗18g水,生成Cl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每消耗9g水,生成Cl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答案案为2Cl2+2Na2CO3

+H2O=2NaCl+Cl2O+2NaHCO3;0.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