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63.305 KB
  • 2024-09-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20人购买 付费阅读3.2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0)页,63.30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d7c6588f56ef7533ce815e4e966be9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部分区县高一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在谈论昌耀的诗歌之前,我翻阅了网页上可以查找到的关于昌耀先生的评论

,有各大博士论文、昌耀先生的追捧者的文章等等,大多给他一个悲情诗人的称号。我觉得他们丝毫不懂昌耀先生。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那么热爱生命的人,不然面对父亲、母亲以及其他人的离世,要不然面对误读的诬陷,要不然面对两手空空无一物的家庭,以及家庭的烦恼、无回应的爱情,渴望生活而一再受挫的昌耀先生,

早不知道要被杀死多少回,但他依然在不停向上。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他梵高式的磨难,也给了他流芳百世的桂冠,大诗人的荆冠。上天安排他来完成他应造就的诗歌使命。诗歌的句子不是与生俱来的,句子和词语,是依托在诗人敏感的情

怀和敏锐的洞悉之中的。如果没有这些经历,在一次次打击中崛起,一次次忍受孤寂与他人的不解,那么谁能获得这些厚重的句子和词语呢?技法固然重要,但形式与内容是并重的,纵使有再高超的技巧,而内心是草包,也不过是炫技而已,那样的诗句,机器人就可以造就了,但那根本不是承载

灵魂的艺术。昌耀先生的诗,大多都是充满隐喻的,他吝啬词语,也吝啬着词语的修辞艺术,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他这样的想法。他大部分的诗也在修改后面世,诗的裁剪的程度是一个正常人都不舍得的,但他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继续着。他的不分行的诗歌,其设想的走向又被如今大多被认为是“先锋”的诗人书

写着。要读明白昌耀先生的诗,不能单从字面上去解读,更需要读上一读大西北的文化背景,中国1930年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昌耀先生不只是在写诗,他是在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摘编自若小曼《浅谈诗人昌耀及其<斯人>》)材料二我们在读昌耀的诗集时,会发觉其选入的诗歌与网上的通行版本有些差

异。作为研究昌耀的专家,燎原当然更早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当涉及到如何看待昌耀早期的诗作——亦即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作时,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发现,收入昌耀诗集中的很多早期诗作,都并非当年的原貌,而存在着1979

年之后不同程度的改写。”昌耀对其早期创作的“重写”,已构成一个不容忽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这种改写“带有根本性,涉及语言风格、修辞手段乃至价值观的调整”。在我看来,昌耀对于自己早期作品的否定和彻底改写,完全体现了他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也体现了他重

写自己一生的意志和决心。他要以他成熟期所确立的“尺度”来严格考量自己。不仅是重写旧作,他还要让那个一直带在他身上的年轻苦役犯重新出来说话,这就是诗集中那些落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则明显写于80年代、并且“属于80年代”的一些作品。如果说这是一个一生都在寻求“救赎”的

诗人,那么重写旧作就是他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他要留下一个他自己可以接受、也可以面向未来的一生。纵然这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但这就是昌耀。他最终要奉献的,是一部他用全部生命铸就的“命运之书”,而非一部面目混乱、良莠不齐的全集或选集。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昌耀最重要和独特的,在我看来,是形成了

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这种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昌耀体”。正是这种“昌耀体”使他的诗歌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存在。这种“昌耀体”当然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风格,而是和昌耀的精神人格、美学追求和创作实践(包括对早期

的重写)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有着它独具的词汇学、修辞运作方式、意象系统,还有着它统摄性的精神风骨。更重要的,是有着足够的语言作品作为支撑。他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部创作,把这一切提升到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的高度

。“昌耀体”的显著标志,正如人们看到的,首先来自昌耀高度自觉地与汉语言古典传统的接通,由此给我们的“新诗”带来了汉语本身的血质、底蕴、调性和文白之间的语言张力,带来了一个“文明之子”才具有的那种崇高感、历史感和文脉贯通之感,也形成了他那时而苍

劲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的文体风格。诗论家胡亮也曾这样精彩地描述过他对昌耀的语言文体的印象:“他大量启用古字古词,粗粝,嶙峋,滞涩,狰狞,惊悚,硬语盘空,而又能透出个人的呼吸和血肉。如此讲究到极致,精雕细刻,穷形

尽相,甚至连每个小局部都会有生动的乐感和画面感。”(摘编自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材料三在新诗如何用汉语发声的问题上,昌耀给我们作了示范。他不仅在语言上有滞涩的古语化倾向,汉语

气质纯正,更主要的是,他凭一己之力,为汉语诗歌开辟了另一条路:用生命与脚下的土地建立起血脉联系。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中滴出来的诗,必然是带着体温的诗,有生命痛感的诗,才能揭示自己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这样的诗,发出的必然是纯正

汉语的声音。昌耀固守青海高原,在生命与脚下土地之间建立的语法关系,打通了汉语诗歌本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任督二脉。广袤的青海高原,因为有了钉子一样的诗人昌耀,将生命和语言持续有力地注入,已经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成为中国西部最有诗

性意义的场域。(摘编自谭克修《重建生命和土地之间的语法关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昌耀是一位热爱生命、有美学追求的诗人,他凭着敏感的情怀和敏锐的洞悉,在诗歌界达到了

同梵高之于绘画领域的地位。B.昌耀重返诗坛后,以他成熟期的风格与“尺度”,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大幅度重写,但并未使其早期创作发生质的变化。C.“昌耀体”是一种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其含义等同于材料一中“厚重的

句子和词语”。D.材料三认为昌耀在语言上有滞涩的古语化倾向,发出了纯正汉语的声音,同时重建了生命与脚下土地之间的语法关系。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昌耀被很多人冠以“悲情诗人”的称号,是因为那些写评论的博士与追捧者没有真正地读懂他。B

.昌耀先生的诗大多都是充满隐喻的,是与其生活经历、历史进程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C.昌耀十分重视对自己早期作品的修改与裁剪,他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诗皆在修改后才面世。D.“昌耀体”不仅是昌耀创作的一种文体风格,更与其精神人格、美学追求和创

作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3.下列诗句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啸然一声/对我们红色的生活/作一次惊愕的眺视/而后/和我们一同欢呼”(昌耀《群山》)B.“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昌耀《慈航》)C.“我从空气

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昌耀《良宵》)D.“斜扫过这金属般凝固的铸体/消失于远方岩表的返照/遁去如骑士/极其凝重而又玄奥高古”(昌耀《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5.昌耀先生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有客来兮(节选)铁凝这天晚上,李曼金接到南方表姐的长途电话,说他们一家三口要来。来就是要来李曼金所在的城市,来就是表姐要住在李曼金的家。表姐说,女儿冬冬考取了北方一所名牌大学,

他们想让冬冬先适应一下北方。时间嘛,就一星期。表姐的要来,李曼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再者,表姐的口气不是商量,倒更像是通知:“哎,我们明天就到,啊。”好像李曼金随时都在恭候他们一家。但李曼金面对话筒,脸上漾着笑,还是表示出对他们毫不迟疑的欢迎。她猜表姐在那

边感受到的也一定是她的这副笑脸,她这毫不迟疑的欢迎。待人接物脸上常漾着笑容,这仿佛是李曼金的天性,就是遇上倒霉或惊险,李曼金也是笑着对人诉说:“扛着的呀,我。”比如那年在单位没分上房,比如职称被人挤了,比如丢了钱包,李曼金都会笑

着讲给人听。她笑着,脸上泛着潮红,好看的笑眼里有光芒溢出来。一般人就觉得李曼金心里不放事,他们连李曼金讨厌谁都不清楚。但李曼金在观察人和洞悉人这方面自有她的过人之处,并且李曼金也有她的突发奇想。比方她幻想着当她退休的时候

,当单位给她开欢送会的时候,她要当着单位全体人员的面,当场告诉大家她最不喜欢谁,她最憎恶谁,她最腻歪谁。很可能那被腻歪的人,还以为他从来都是被李曼金所喜欢呢,尽管一个人是否被李曼金喜欢并不重要。一想到“当场告诉”这几个字,李曼金甚至有种难耐的亢奋和预先的快感,仿佛她活了一

世,就为了等着离开工作舞台时的那个“当场告诉”。只是她离退休还有些年,所以她的突发奇想只能暂时寄存在脑子里。如今表姐的要来,总不能说是她的倒霉吧,更谈不上有什么惊险。李曼金放下电话,抻抻身上一件将要穿糟了的、好似再也经不住揉

搓的针织衫,想起前些年媒体对一位国家领导人艰苦朴素的报道,说他的内衣穿出破洞也不买新的。李曼金想,这些写新闻的人真是不知道糟衣裳的好啊。然而,从明天起她就要脱掉这件在家穿得随体又舒坦、吸汗又透气的“破衣烂衫”,衣

冠整齐地、拘拘谨谨地过一个星期。大夏天的,七天。夏天在家,和李曼金联系最紧的就是这身糟衣裳,还有无所顾忌的松散。李曼金一边留恋着糟衣裳和居家的松散,一边又不忍心把未来的七天想成那么难挨。不过有一件事她得赶在表姐

到来之前处理:书房桌上压着两张火车票,她和丈夫何平原本是要去北疆一个凉快地方旅游的。李曼金忽然觉得眼角起了眵目糊。李曼金和表姐有三十几年不见了,她们是姨表亲,她管表姐的妈妈叫大姨,管表姐的爸爸叫大姨夫。小时候母亲常带她到表姐家去做客小住。那时她在表姐家是个不显山水的小孩,

表姐在她眼里却显得气派而又伟岸。加之表姐穿一双偏带黑皮鞋,李曼金脚上的鞋是花条绒的,这给李曼金和表姐之间也造成了一种难以弥合的距离,虽然她和表姐差不了几岁,表姐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那时李曼金的大姨夫是长江边上一个大城市的领导,家里条件不错。房里有一般人家少见的皮沙发,有

专放电话的电话桌。表姐可以随时拿起电话拨,有时拨给同学,有时拨给上班的爸爸。有一次她竟然把电话拨到大姨夫机关的管理处,说家里的特供油没了,需要立即派人送来。这件事连做饭的老阿姨都觉得不合“路数”,她不客气地指着表姐说

:“等着吧你,看你爸爸回来怎么批评你吧,这电话也是你能打的?”果然大姨夫回来很严厉地批评了表姐,大姨也在一边说,电话是组织上为领导干部提供的工作方便,表姐也没有权力去指使管理处的干部。那时大姨和大姨夫最爱说“组织上”。对于这部组织上为大姨家提供的电话后来和表姐之间又怎么了,在李曼金的记忆里

有些模糊,但表姐家的特供油却给李曼金留下了永远不可泯灭的印象。老阿姨炒菜时举着油瓶果断地往锅里一歪,锅底的油立刻能汪成茶碟大的一摊。而李曼金自己家里炒菜,锅底上的油比分币也宽大不出多少。有一次李曼金在家炒菜煳了锅,母亲说是因为她走神儿,李曼金却说是因为锅里油太少,要像大姨家那样还能糊?大

姨家油多,米面多,茶叶也多。那茶叶不是放在茶叶盒、茶叶筒里,是放在一个板凳高的小水缸里。茶叶用草纸分类包裹,或碧螺,或云雾。为了防潮,缸底垫上用纱布包着的石灰块。大姨家还给李曼金留下了什么印象?还留下了表姐爱摔东西的印象。那摔并不是故意,是表姐的一不留神。从小大姨就教导表姐爱劳动,规

定让表姐帮老阿姨收碗筷,那么表姐就摔。许多碗盘豁着边,家里人也不批评她,大姨只说:“小心一些不行吗,你呀。”过后这些瓷器还是坏在表姐手里。表姐还给李曼金留下了一个印象:本是上着小学的她,会品茶、会喝老酒。

她喝起老酒来大人一般,家人都说表姐喝酒不知什么叫醉。喝茶她则能品出茶的新旧和等级。表姐待李曼金也不算薄,遇到分糖果时,她不是拿一块两块,而是抓一小把,她抓起一把糖往李曼金口袋里一塞说,吃吧吃吧!这时的李

曼金虽然感觉到表姐的豪爽,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被打发。但口袋里毕竟有了一小把糖啊。那时李曼金就明白意识到表姐和自己本不属一个阶层,表姐的一切行为她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曼金心里不放事,待人接物脸上常漾着笑容,

即使遇上倒霉事,这是她的天性。B.李曼金夏天在家喜欢穿随体舒坦的“破衣烂衫”,但在表姐一家来后要衣冠整齐。C.表姐家的老阿姨做事果断、手脚麻利,如“炒菜时举着油瓶果断地往锅里一歪”。D.表姐打电话到机关管理处要特供油,大姨批评她,认为她们家里不能吃特供

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李曼金接到表姐一家三口要来的电话,既交代了人物,也照应了文章标题。B.“时间嘛,就一星期”“哎,我们明天就到,啊”等语言描写生动形象,体现了人物性格。C.小说写李曼金接到电话的笑容和毫不迟

疑的态度,意在表现李曼金和表姐姐妹情深。D.本文善于抓住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她抓起一把糖往李曼金口袋里一塞”。8.结合语境,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6分)9.表姐和李曼金各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楚绝齐,齐举兵伐楚。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①,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便,或谓救

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陈轸曰:“王独不闻吴人之游楚者乎?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今轸将为王吴吟。王不闻夫管与之说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

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齐、楚今战,战必败一。败,王起兵救之,有救齐之利,而无伐楚之害。”(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①佞(nìng):有才能的,能说

会道。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1)齐举兵伐楚伐:_____________(2)故子弃寡人事楚王故:_____________(3)或谓救之便或:_____________(4)管与止之曰

止:_____________1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其余为寡人乎皆以美于徐公B.楚王使陈轸之秦愿终守之C.而无伐楚之害而承天子之宠光D.今轸将为王吴吟或异二者之为12.请用“/

”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14.面对秦王的责问,陈轸是如何化解危机并劝说秦王不攻打楚国的?(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①。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②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注]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②明:(政治)清明。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

愠兮”。15.下列对于这首宋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孤桐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B.首联“森森”写出了孤桐的茂盛繁密,“几百寻”突显了孤桐的高大挺拔。C.“阳骄

叶更阴”暗示诗人在政治上遭到的阻碍力量越大,信念越坚定。D.“愿斫五弦琴”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弹琴奏乐,追求潇洒快乐的人生。16.这首诗借“孤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

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引出毛泽东对往昔生活的追忆。(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

(2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学校开展以“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材料一: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同

年10月,邓稼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8年8月,邓稼先接受了钱三强提出的“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的光荣任务,出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成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从此,邓稼先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消失”了,他的名

字也不再出现于公开场合和公开出版物上。中央最初的计划是向苏联专家学习走仿制的道路,但后来因为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政府撕毁全部协议并撤走全部专家。邓稼先提出“边干边学”的口号,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运输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

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1962年9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诞生。材料二:同学们梳理初中语文课本,绘制出下面的统计图:材料三:作品人物内容《海底两万里》(1)________回到大艇上之后,我开始思考我们在马纳尔沙洲的历险经历,从而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是(1)艇长勇气过人,无与伦比

;另一个是他虽是一个跑到海底、躲避人类的海洋人,但却具有无私的献身精神。《(2)________》周恩来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在巴黎学习了两年,到英国

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又到德国学习了一年。《水浒传》(3)________那雪越下得猛,(3)投东走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在雪地里看时,离得草料场远了。只见前面疏林深处,树木交杂,远远地数间草屋,被雪压着,破壁缝里透

出火光来。18.阅读材料一,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邓稼先的哪些品格?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分)19.根据材料二,给统计图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20.很多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请根据阅读积累,确定材料三表格横线处应填写的作品或人物。(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小

安想用视频分享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开馆盛况。请你根据下面的短视频脚本,帮他完成任务。短视频脚本镜头内容画外音字幕镜头一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以鼎为原型,古铜色大门上方刻有甲骨文字“天邑商”三个字,建筑外观为青铜色,古朴而深邃,远远

望去像一座青铜鼎。造型新,博物馆以鼎为原型镜头二新馆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围绕“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全景式展示了商代的伟大成就。新馆将出土文物组团展出,透物见人见事,多角度全面阐释商文明。①______,②______镜头三新馆还将科技与

文化创意融合,打破传统展厅的静态展示,调动游客多维感官沉浸式体验。在“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展厅”,利用先进裸眼3D技术、VR技术等,将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与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相结合,观展者可以参与沉浸式互动,获得独特观展体验。③______,④__

____采访环节采访对象殷墟博物馆馆长采访预设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殷墟博物馆新馆“新”在何处?请从脚本中提取信息,将字幕部分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8分)22

.下列预设的采访问题中,不适当的一项是()。(3分)A.殷墟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有何意义?B.殷墟博物馆新馆对我国夏商文明研究有何影响?C.您在参观殷墟博物馆新馆后,有何感受?D.殷墟博物馆的开放对优质文创产品的推广有何帮助?四、写作(60分)23.阅读

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旧有旧的味道,新有新的魅力。生活中,那些旧建筑、旧物件、旧故事……,常会给我们呈现新面貌、新形态,带来新体验、新认知,催生新发展、新思考。请以“那么旧,那样新”为题,写一篇文章。说明:①要表达

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在诗歌界达到了同梵高之于绘画领域的地位”说法错误。无中生有,原文表述为“给

了他梵高式的磨难”;B.“但并未使其早期创作发生质的变化”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带有根本性”、“否定和彻底改写”;C.“其含义等同于”错误,两者含义显然不同,“厚重的句子和词语”来自于“诗人敏感的情怀和敏锐的洞悉”,“昌耀体”是指“孤绝超拔、沉雄遒劲”。故选D。2

.答案:C解析:C.“他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诗皆在修改后才面世”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大部分”、“很多早期诗作”。故选C。3.答案:A解析:B项“戕残”、C项“须髭”、D项“金属般凝固的铸体”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材料二中的“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

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苍劲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的文体风格”。故选A。4.答案:①在论证思路方面,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②在论证方法方面,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等多种论证方法。解析:在论证思路方面,材料二,先提出问题“昌耀的诗集与网上的通行版本有些差异”,接着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他要以他成熟期所确立的‘尺度’来严格考量自己”“重写旧作就是他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最后指出昌耀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最重要和独特的是形成了

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昌耀体’作者在行文安排上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在论证方法方面,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例如,在论证昌耀体特征的时候引用诗论家胡亮的话“他大量启用古字古词,粗粝,嶙峋,滞

涩,狰狞,惊悚,硬语盘空,而又能透出个人的呼吸和血肉。如此讲究到极致,精雕细刻,穷形尽相,甚至连每个小局部都会有生动的乐感和画面感”,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在概括昌耀的文体特征的时候把他的文体特征比作青铜般的色调,

直观形象。5.答案:①充满隐喻,吝啬词语及其修辞艺术,早年的创作大多在修改后才面世;②体现了其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以及其成熟期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③文体风格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或时而苍劲姿纵、时而

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④来源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揭示了其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解析:结合“昌耀先生的诗,大多都是充满隐喻的,他吝啬词语,也吝啬着词语的修辞艺术,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他这样的想法。他大部分的诗也在修改后面世”可知,他的诗充满隐喻,吝啬词语及其修辞艺术,早年的创作大多在修改后

才面世;结合“昌耀先生不只是在写诗,他是在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可知,他的诗体现了其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以及其成熟期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结合“在我看来,是形成了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这种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

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昌耀体’”可知,他的诗文体风格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或时而苍劲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结合“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中滴出来的诗,必然是带着体

温的诗,有生命痛感的诗,才能揭示自己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可知,他的诗源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揭示了其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的能力。A项,“李曼金心里不放事……是她的天性”说法有误。结合第2段“这仿佛是李曼金的天性”“李曼

金也有她的突发奇想……仿佛她活了一世,就为了等着离开工作舞台时的那个‘当场告诉’”,可知李曼金并非心里不放事,也不是天性这样,只是她不愿意把这些事挂在脸上。C项,分析有误。第4段举“老阿姨炒菜时举着油瓶果断地往锅里一歪”的例子不是为了体现老阿姨果断的性格,而是

为了表现出李曼金的大姨家条件好,有特供油,可以随便吃。D项,“认为她们家里不能吃特供油”说法有误。根据第4段“大姨也在一边说,电话是组织上为领导干部提供的工作方便,表姐也没有权力去指使管理处的干部”可知

,大姨是批评表姐不该乱用电话,不该指使管理处的干部。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意在表现李曼金和表姐姐妹情深”说法有误。结合第2段“表姐的要来,李曼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再者,表姐的口气不是商量,

倒更像是通知……但李曼金面对话筒,脸上漾着笑,还是表示出对他们毫不迟疑的欢迎……这仿佛是李曼金的天性”,可见李曼金接到电话的笑容和毫不迟疑的态度并非因为姐妹情深,而是性格使然。8.答案:①画线句是李曼金的心理描写,写她

幻想在“退休”之后要发泄一下情绪,同时这段描写也与李曼金平时的形象形成反差,这表明李曼金平时内心十分压抑;②语段运用排比手法,强化了李曼金终于不用再伪装自己,内心无比痛快。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画线句描写李

曼金的“突发奇想”,她幻想当她退休的时候,“她要当着单位全体人员的面,当场告诉大家她最不喜欢谁,她最憎恶谁,她最腻歪谁”,这段心理描写与李曼金平时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她平时“待人接物脸上常漾着笑容”“就是遇上倒霉或惊险,李曼金也是笑着对人诉说”,而此时的李曼金却一反平时的形象,要

痛痛快快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段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李曼金平时内心的压抑。同时,语句运用排比手法,强调“当着单位全体人员的面”“当场”,还有三个“最”,强化了李曼金终于不用再伪装自己,内心无比痛快。9.答案:表姐:

①自私,不考虑别人的感受;②有优越感,蛮横强势;③不爱劳动,贪图享受。李曼金:①善于伪装,比较虚伪;②好面子,总是委屈自己;③比较自卑。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先看表姐。由“表姐说,女儿冬冬考取了北方一所名牌

大学,他们想让冬冬先适应一下北方。时间嘛,就一星期”“表姐的口气不是商量,倒更像是通知:‘哎,我们明天就到,啊。’”可知,表姐很自私,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由“表姐可以随时拿起电话拨……需要立即派人送来”“遇到分糖果时,她不是拿一块两块……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被打发”

可知,表姐有优越感,做事蛮横强势。由“从小大姨就教导表姐爱劳动……那么表姐就摔……喝茶她则能品出茶的新旧和等级”可知,表姐不爱劳动,贪图享受。再看李曼金。由“表姐的要来,李曼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还是表示出对他们毫不迟疑的欢迎”“待人接物脸上常漾着笑容……

李曼金也是笑着对人诉说”“一般人就觉得李曼金心里不放事……自有她的过人之处”可知,李曼金善于伪装,比较虚伪。由“从明天起她就要脱掉这件在家穿得随体又舒坦、吸汗又透气的‘破衣烂衫’,衣冠整齐地、拘拘谨谨地过一个星期”“不过有一件事……

要去北疆一个凉快地方旅游的”,可见李曼金比较好面子,总是委屈自己。由“表姐在她眼里却显得气派而又伟岸……造成了一种难以弥合的距离”“这时的李曼金虽然感觉到表姐的豪爽……可望而不可即的”可知,李曼金在表姐面前比较自卑。10.答案:(1)攻打;(2)所以;(3)有的人;(4)制止1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项,介词,把/动词,以为,认为。B项,动词,到……去,往/代词,指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递进。D项,介词,给/名词,心理活动,表现。故选C。12.答案: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解析:本题考查

文言断句的能力。该句句意:现在两虎争人而相互撕打,小的定会死,大的定会受伤。故应断句为: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13.答案:你等着老虎受了伤,再去刺它,就会一下解决两只老虎。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句中重点词:子,你;之,代词,它

,指老虎;则,就。14.答案:陈轸用两个故事形象、直接地说明了事理,化解了危机。第一个故事表明自己虽为秦国人,但在秦国得不到善用,才去楚国为官,如此既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秦王旧情的怀念,又对自己以楚臣的身份替秦国谋划做出了委婉的解释

。第二个故事为了说明秦国可以等到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一个故事说明了陈轸的处境:他虽为秦国人,但在秦国得不到善用,才去楚国为官。如今来到故乡秦国,向秦王献计献策,恰似生病的人思念故乡时用乡音呻吟,如此既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对秦王旧情的怀念,又对

自己以楚臣的身份替秦国谋划做出了委婉的解释,其中的微妙之处非常丰富,语言不能详尽,而用故事却能十分贴切地讲明一切,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第二个故事则说明了秦国可以等到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直观明白,具有说服力。参考译文楚、

齐断交,齐兴兵攻打楚。楚王派陈轸到秦国去。秦王对陈轸说:“你是秦国人,我和你是旧交,我没有才能,没有处理好国事,所以你抛弃我(去)侍奉楚王。如今齐、楚相攻,有的人说救它好,有的人说救它不好,你难道不可以在对你的主人尽

忠的时候,也为我考虑一点吗?”陈轸说:“您难道没有听说过有个吴国人在楚国做官的故事吗?楚王非常喜欢他,他生病了,就派人去探听他:‘真的病了吗?或者是思乡呢?’楚王身边的人说:‘我不知道他是否思乡,确实思乡,就会用吴国的

乡音呻吟。’现在我也将为大王‘吴吟’。大王没有听说过管与的意见吗?有两只老虎为争一个人而互相撕打,管庄子准备去刺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猛兽,人是虎的美食。现在两虎争人而相互撕打,小的定会死,大的定会受伤。你等着老虎受了伤,再去刺它,就会一下解

决两只老虎。没有耗费刺杀一只老虎的力量,却获得了刺杀两只老虎的名声。’齐、楚如今交战,齐国必败。战败后,大王发兵救它,获得了救齐的利益,而没有攻楚的损失。”15.答案:D解析:“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意思是“在(政治)清明的盛世也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就像梧桐甘愿

被砍伐制成五弦琴,伴随舜帝唱着《南风歌》消解民众的怨恨”。联系注释可知,尾联运用舜帝抚琴的典故,以“愿斫五弦琴”写出了梧桐的心愿,也暗喻自己的人生理想。16.答案:诗人借孤桐枝繁叶茂、直立入云、凌霄不屈、扎根深入的特点表达其正直向上

、坚强不屈、历久弥坚的人生态度。尾联借五弦琴的典故表达诗人甘愿冲破一切干扰,也要为百姓解除疾苦的无私献身精神。解析: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

深扎根大地。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在(政治)清明的盛世也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就像梧桐甘愿被砍伐制成五弦琴,伴随舜帝唱着《南风歌》消解民众的怨恨。17.答案:(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鹰,翔;(2)携,峥,嵘,稠。18.答案:①对国家热爱;②不计较名利;③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④有攻坚克难的决心.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一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

“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可知,邓稼先对国家有着深厚的热爱,不被个人的舒适和机会所束缚。根据“邓稼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8年8

月,邓稼先接受了钱三强提出的‘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的光荣任务,出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可知,邓稼先在关键时刻愿意承担责任,接受艰巨的任务,表现出高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从此,邓稼先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消失了,他的名字也不再出现于公开场合和公开出版物上”可知,邓稼先不计较个人的名利,愿意为国家的事业默默奉献,隐姓埋名。根据“邓稼先提出边干边学的口号,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运输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可知,邓稼先具有攻坚克难的决

心和勇气,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组织团队进行深入研究。19.答案:示例一:古诗文在各年级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示例二:各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在本年级占比统计图;示例三:各年级古诗文在本年级语文课本中占比统计图。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标题拟写。材料二统计图反映了

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0%、60%左右和50%左右。因此,标题应该体现“古诗文”、“年级”和“占比”这三个关键信息。同时,因为题目要求不超过20字,所以语言需简洁明了。

以下是几个符合要求的标题选项:“古诗文在初中语文课本的占比分析”“各年级语文课本古诗文占比图”“初中各年级古诗文所占比重统计图”“初中语文课本古诗文比例分布图”,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标题即可。20.答案:①尼摩;②红星照耀中

国;③林冲;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一空:根据“艇长勇气过人”可以判断出(1)是《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尼摩艇长制造并驾驶鹦鹉螺号,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海洋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

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二空:根据“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和“周恩来”可以判断出(2)是小说《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

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三空:根据“在雪地里看时,离得草料场远了。只见前面疏林深处,树林交杂,远远地数

间草屋,被雪压着,破壁缝里透出火光来”可以判断出(3)是《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林冲外号豹子头,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

下汗马功劳。21.答案:示例:①展示新(角度多);②多角度全面阐释商文明;③技术新(体验新);④科技让文物“活”起来。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注意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①由镜头二“新馆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1个特色

沉浸式数字展,围绕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全景式展示了商代的伟大成就”可知,这次展示有基本陈列展、专题展、数字展等多角度,全景式展示很新颖。联系镜头一字幕“造型新”三字词语,可以概括出:“角度多”或“

展示新”;②由镜头二“新馆将出土文物组团展出,透物见人见事,多角度全面阐释商文明”可以提炼出:多角度全面阐释商文明;③由镜头三“……调动游客多维感官沉浸式体验。利用先进裸眼3D技术、VR技术等……获得独特观展体验”可以概括出:“技术新"或“体验新”;④由镜头三“新馆还将科技与文化

创意融合,打破传统展厅的静态展示……利用先进裸眼3D技术、VR技术等……观展者可以参与沉浸式互动”可以概括出:科技让文物“活”起来。2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采访词。C.不恰当,本视频要分享殷墟博物馆

新馆的开馆盛况,而且采访对象是殷墟博物馆馆长,而不是参观者,采访参观殷墟博物馆新馆后的感受,显然是在问参观者。故选C。23.答案:那么旧,那样新拂去岁月积淀的尘埃,斑驳陈旧的皮影仿佛焕发新的生机,昔日那舞皮影的盛景在眼前浮现,今时,皮影在那灿烂的阳光下绽放新的光彩。偶

有空闲,我便来到乡下的外婆家,整齐的菜畦,生机盎然的田野,然而外婆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藏满老古董的小阁楼。我时常偷偷摸摸地进去,什么青花瓷、老钟、茶碗碟具映入眼帘。然而,在小阁楼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一个大皮箱放在那,不知沉睡了多久。拂去表面沉淀的灰尘,打开箱子,几张

制作精美的人物像整整齐齐地躺在箱子里。正疑惑着,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小心点,别把外公的皮影给碰坏了。”原来这就是皮影。外公小心翼翼地拿起皮影,阳光下,色彩靓丽的皮影发散出片片彩光,“想当年,你外公

可是舞皮影戏的一把好手,还受邀去北京表演呢,只可惜这古老的艺术如今被年轻人忘却喽。”说完,外公重重地叹了口气。望着外公那失落的背影,我想:难道这老艺术真的跟不上时代的新潮流了吗?不,老艺术一定可以焕发新光彩。于是,我鼓励外公道:“外

公,我想看皮影戏,我们去街上舞皮影吧!”外公拗不过我,只好答应。叫上外公当年舞皮影戏的好哥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闹市中央驶去,开始搭皮影戏的戏台了,人流中不时有几个人,不时地朝我这看。不一会儿,人多了起来,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这新奇玩意儿。戏台搭好了,金锣一响,热热闹闹的皮影戏就开始了。

首先,上演的经典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威风凛凛的美猴王出场,立马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大批的人都朝我们这涌来。只见白色的幕布上,凶神恶煞的白骨精正在与孙悟空鏖战,一个亮丽的回旋踢,一个完美的转身,一个大幅度的跳跃,引得观众们接连叫好,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交织在人物的衣服

上,也赋予了这些皮影传奇般的色彩。这场舞毕,在观众们欢呼声中,白蛇与许仙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刚刚火热的氛围立马被那揪心的离别之景冲淡,上至八十岁老者下至几岁的小孩,无不被吸引着。幕后,外公奋力地拉扯的皮筋,豆大的汗珠滚落,

眼里尽是藏住的喜悦与自豪。满是皱纹的脸上染上红晕,仿佛像是回到了当年的巅峰时期。外公的几个好哥们也是热泪盈眶。时候不早了,收摊回家,但里里外外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几个年轻人也找到外公想学舞皮影戏。望着这样的盛景,我也不禁笑了起来,鎏金色的光影碎了满地,但那个陈旧古朴的皮影,仿佛在光下孕育了新的生

命,那活力,那激情,那热爱,绽放的不仅是皮影戏的光辉,更是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永垂不朽的文化赋予了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自信。事后,外公也专门成立了一个皮影社,不仅教那些年轻人舞皮影,更是对那些老经典进行创新。历尽繁华成此景,皮影

戏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那么旧,但如今它又是那样的新,唯独离不开的是老一辈手艺人心里炙热的爱。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文题中的“那么”与“那样”是一对近义词,指事物的性质、状态、方式、程度等,也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

的结果。因此写作中选取的人、事、物,不能忽视应有的细致描写,要表现出“那么,到底是怎么?那样,又是怎样的?”其中“那”是一个远指代词,又包含追忆与感怀。“旧”与“新”是一对反义词,“旧”指过去的、以前的、长久的,“新”指刚出现的、新鲜的,也意味

着更好的。也可以联想一些关于“新与旧”的成语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如:推陈出新、历久弥新、耳目一新、破旧立新等。当然,立意上要抓住关键词“新”与“旧”,体现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新”与“旧”不应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旧事

物让我们怀念过去、珍惜眼前;旧历史让我们鉴往知来。因为有了“旧”的陪伴和“新”的挑战,我们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更好地走向未来。第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要善于从学习生活中寻找素材,我们可以结合已有的阅

读积累、联系我们学过的教材内容,得到启发与帮助。如我们读过的那些名著经典《西游记》《水浒传》,所谓经典,便是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当然,还可以深入到广阔的生活中,想想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旧事物,也许是一本泛黄的旧相册、一辆斑驳的自行车,每次看见它就会有新生的情谊与感慨;也许是一条

老街、一座老房子,回不去的老家却是永远的牵挂,历久弥新的记忆;也许是一种老味道、旧情怀,追寻已久时时想念,常有新的体验与惊喜……最后,可以发出呼吁,鼓励读者在自己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际交往中,都能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变化,同时不忘初心,

珍惜那些陪伴我们走过风雨的旧时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