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95.389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x,共(6)页,495.38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c68de9ff587e48f3202c200d23806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上)同心顺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有恒产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管子

提出“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韩非子认为“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学者们意在强调A.国家应当保护人民私有财产B.君主克制私欲方能争取民心C.贫富差距悬殊影响统治秩序D.百姓富足是社会安定的基础2.图1和图2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个县在16

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注:颜色越深,数量越多)。据此可知儒家文化图1:山东107县的孔庙量分布图2:山东107县的农民起义次数分布A.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除强扶弱之风B.对山东的影

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C.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D.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3.司马迁评价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东汉王充认为屈原“尽忠辅上,竭王臣之节”。这反映了汉代对屈原的评价A.符合儒家的价值取向B.

以忠君为唯一标准C.关注个人的廉政作风D.褒贬不一影响后世4.西汉晚期,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疾病患者进行隔离;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权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隋唐时期,设有“病坊”机构收治病人。这些措施表明

当时A.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步B.疫病防治受到政府重视C.民众防疫意识显著提高D.卫生防疫体系已经建立5.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6.《朱子语类》:“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辩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格物致知”B.“发明

本心”C.“知行合一”D.“存天理,灭人欲”7.“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A.“仁政”思想B.“天人感应

”思想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8.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D.渴望得到超然物

外的自由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肯定了社会中人们的正当私欲。他们提出天理和人欲的统一,人们的欲望和利益追求是符合天理的正当追求。这一思想A.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说明了社会道德的沦丧D.是对程朱理学的传承和发

展10.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B.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11.有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时说:“这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调子很低,但其精神实质却是积极进取的,即通过技、器寻求传统文化革新的突破口,为西方先进文明的引进营造最初的滩头阵地

”。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A.魏源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12.近代中国维新思想家提倡的“开民智”,其包含了三重内涵,一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二是接受和灌输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观念,三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在第三个方面。这说明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A

.为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C.体现救亡与启蒙的时代要求D.以警醒世人作为其根本目的13.“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

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14.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

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C.工

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15.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如图3),杂志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杂志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方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继续弘扬民主与科学

的思想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持续高涨D.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16.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

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17.曾经,在国人如何面对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

别区分这一问题上,有人主张用“伊”对应“she“”,有人主张汉字拼音化。1917年,刘半农创造“她”字以对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32年定音之后的“她”字一直沿用至今。这反映了A.汉字文化兼收并蓄B.知识分子异常激进C.国人普遍因循守旧D

.西方文化霸权胁迫18.1926年,毛泽东发文指出,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这说明毛泽东A.坚持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B.强调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C

.主张各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反帝反封建必须实现工农联盟19.“它是毛泽东在苏联经济弊端并没有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材料评价的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十大关系》图320.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这些调整反映出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重大变化B.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忽视C.国家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D.教育发展适应国家战略需要21.图4是一张珍藏了五十一年的《知

青离城乘车证》。与该证件历史关联最密切的是A.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B.开始对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C.考制度被废止,高校停止招生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22.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取得长足的发展,下列科技成果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A.中国首

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D.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23.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评选。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

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恢复“百花奖”有利于生活水平提高B.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C.这一时期人们相对更加喜欢美术影片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4.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A.中国开始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中国摆

脱了阶级斗争为中心道路D.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25.2006~2016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12.8%,排名世界第3位。与此同时,我国有18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

前10位,其中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8个学科跻身世界第2位。这实质上反映出A.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B.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C.高被引论文数是评判科技水平主要依据D.“科教兴国”提出直接助推了科技发展图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

50分,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

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材料三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

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历史现象(2分)。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引发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分),并指出其主张带来的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的核心主张(4分),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27.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

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10分)材料一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李约瑟《中国

科学技术史》材料二北宋兴起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缺)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北宋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

笛子。画家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改编自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材料三“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

文明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的影响。(2分)(3)结合宋代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某一方面的新变化论证材料三中的观点。(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时期(年)口号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阅读上表,根据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

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29.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

民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的农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来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材料二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

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

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陈士榘《打土豪分田地》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看法(2分)及这一时期中共成功探索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2分)和影响(2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