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全书综合测评.docx,共(9)页,653.2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9e95ac40a7cc48ae30ca16c5af16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全书综合测评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孟德
尔和摩尔根等都使用过该方法研究有关遗传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和摩尔根都是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待解决的问题B.孟德尔和摩尔根都采用了测交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其假说C.孟德尔和摩尔根的研究结果都将
相应基因与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D.“演绎”是理论推导,即设计相关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但实验并未真实进行2.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碱基的
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C.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3.某植株所结籽粒颜色受A/a和R/r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如图所示,现有某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籽粒,其
中紫色籽粒占9/16。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植株籽粒的颜色B.F1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C.该植株的籽粒的颜色与基因之间是一一对应的D.F1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4∶34.图1表示果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图1中DE段变化的原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B.图1中HI段之后将进行有丝分裂C.图2中b→c变化在图1的AG段中出现两次D.图2中e→a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CD段5.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进行相
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链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F四组C.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链球菌D.F组中分
离得到的S型菌的遗传信息与B组和D组中的菌均有差异6.结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与结肠癌发生有关的原癌基因主要有C-scr、K-Ras等;与结肠癌发生有关的抑癌基因主要有ASC、DCC、p53等。原癌基因和抑
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引起相应蛋白质的表达异常,最终导致结肠癌的发生和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转移;另有研究表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和表观遗传学调控也影响结肠癌的发生。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原癌基因突变的结果C.K-Ras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D.ASC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会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凋亡7.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A/a与B/
b独立遗传,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同B.6号所携带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1号C.2号和10号产生含b的卵细胞的概率相同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168.随
着海水的升温,珊瑚虫易受到施罗氏弧菌感染,从而导致白化。科学家先用抗生素处理海水,杀死这些细菌,然后提高水箱里海水的温度,此时珊瑚虫就不会白化。10年后,重复以上实验珊瑚虫均白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施罗氏弧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增
强B.珊瑚虫与施罗氏弧菌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C.抗生素处理可能使施罗氏弧菌发生了定向变异D.珊瑚虫与升温的海水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9.图中甲、乙、丙表示三个在地理上分隔开来的地区,三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在甲地区生活有某种
鸟类A,后来部分个体迁徙到乙、丙地区,经过若干年后演变成两个新的物种B、C,但发现物种B仍能与物种A杂交产生后代。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乙、丙区域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使物种A向不同方向进化演变为物种B、CB.物种A与物种B可以杂交产生后代,说
明它们之间还没有产生生殖隔离C.比较解剖学发现物种C和B的翼在形态上差别大,说明物种B和C的基因库有差别D.测定物种A、B、C基因组序列,可以从分子水平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提供证据10.不少生物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
“异常”的遗传现象,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短尾猫相互交配的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其原因可能是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B.杂合子(Aa)豌豆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比例为2∶3∶1,其原因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
a的花粉50%致死C.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不育雌果蝇,其原因可能是其父本产生配子时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纯合长翅(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正常温度为25℃)发育为残翅果蝇,其原因是温度升高改变了与翅型有关的基因型11.DNA复制过程中遇到不利因素
的现象,称为DNA复制胁迫。为了应对复制胁迫,生物体进化出了检验点,检测DNA复制是否正常并作出正确反应。Rad53是行使检验点功能的重要蛋白。研究人员发现当降低胞内dNTP(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水平时,Rad53缺失的细胞中,解旋酶复合体仍会前进并解开双链DNA,但以两条DN
A单链为模板的复制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暴露出大段单链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B.降低dNTP水平是为了使该细胞Rad53缺失C.大段单链DNA的暴露可能引起
DNA损伤D.Rad53能够协调解旋酶复合体移动与两条链的复制速度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2.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茶叶受到连续损伤胁迫,一方面组蛋白脱乙酰酶CsHDA8的表
达量降低,另一方面结合在吲哚合成关键基因CsTSB2启动子上的CsHDA8也减少,使得乙酰化水平增加,染色质结构变得松散,进而激活CsTSB2的表达,最终促使乌龙茶特征香气物质吲哚的形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乙酰化修饰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B.结合
在CsTSB2上的CsHDA8减少可以促进该基因的解螺旋,有利于转录过程C.除上述乙酰化外,DNA甲基化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使CsTSB2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13.将马蛔虫(2N=4)的甲、乙两个精原细胞核DNA双链用32P标记,接着
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第一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4B.甲在第二个细胞周期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
4C.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D.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含32P的细胞数为2~4,且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0~214.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
)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见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交和反交获得的F1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B.分别从F1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
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D.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15.科研人员开展了芥菜和埃塞俄比亚芥的杂交实验,杂种植株经多代自花传粉选育,后代植株育性达到了与亲本植株相当的水平。图中的L、M、N表示3个不同
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亲本和F1都为多倍体B.F1减数分裂Ⅰ前期形成8个四分体C.F1减数分裂Ⅱ后产生的配子类型为LM和MND.F1的两个M染色体组能稳定遗传给后代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荠菜的角果形状三角形和卵形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只有当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卵形。为探究这两对基因在染色
体上的位置(三种类型如图),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子代三角形∶卵形=15∶1,则符合第一种类型B.若子代三角形∶卵形=3∶1,则符合第二种类型C.若子代全为三角形,则符合第三种类型D.三种类型在遗传时均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17.某种宠物狗的体色受常
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P、P1、P2控制,基因P决定黄色,基因P1决定灰色,基因P2决定黑色,显隐性关系为基因P>基因P1>基因P2,且基因P纯合时受精卵不能发育。选择黄色雌性个体和灰色雄性个体交配,F1表型为黄色、黑色和灰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P、P1、P2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B.F1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C.黄色亲本和灰色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PP2、P1P2D.控制该种宠物狗体色的基因型共有6种18.细菌内一条mRNA可能
含有多个AUG密码子,仅起始密码子AUG上游有一段SD序列,该序列能与rRNA互补结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内转录时不需要解旋酶的催化B.SD序列很可能与转录过程的起始有关C.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就表明有多个SD序列D.以该mRNA为模板翻译时至少需
要64种tRNA19.大熊猫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长期进化后却以竹子为食,与其他哺乳动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猫还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个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桡侧籽骨”。下列关于大熊猫进化的
叙述正确的是()A.桡侧籽骨让大熊猫的手掌得以形成对握,抓住竹子B.早期“第六指”大熊猫化石是研究大熊猫进化的直接证据C.大熊猫的进化和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大熊猫有肉食性、植食性,这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20.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受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下表为某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患者家族中其他成员是否患病的情况统计,研究者对该患者及其父亲、弟弟与该病相关的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三人的碱基序列都只有一种。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与患者关系父子母子兄弟兄妹是否患病否否否否A.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B.该患者的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该患者的弟弟、妹妹分别与正常女子和正常男子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一定相等D.若该患者同时患白化病(其父母不患白化病),则其不患病妹妹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4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
1分)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基本规律。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曾经明确表明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但是通过对果蝇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探究后,最终成了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请应用遗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和果蝇作为经典的遗传
学实验材料,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一点即可)优点;豌豆进行人工杂交时需对(填“父本”或“母本”)进行去雄处理。(2)豌豆花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红花,F1自交得F2,统计发现F2中红花∶白花=
9∶7,则显性性状为,若对F1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3)果蝇灰体与黑檀体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眼和棒状眼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灰体棒状眼雌果蝇与黑檀体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灰体正常眼,F1雌雄交配得到的
F2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表型灰体正常眼黑檀体正常眼灰体棒状眼黑檀体棒状眼雌性3/161/163/161/16雄性3/81/8——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基因D/d位于(填“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上,F1雄果蝇的基因型是,F2灰体正常眼雄果蝇中杂合子占。22.(7分)如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图2为该高等动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图1中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判断的依据
主要是细胞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条。(2)图1中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是1∶1的有。(3)图2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的是段,CD段对应甲、乙、丙、丁中的细胞。23.(13分)微R
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如图表示线虫细胞中微RNA调控lin-14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相关作用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线虫细胞中能进行DNA复制的场所有和。(2)图中若lin-14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模板链序列为5'—GGA
CTGATT—3',则其转录形成的mRNA的序列为()A.5'—CCUGACUAA—3'B.5'—AAUCAGUCC—3'C.5'—UUAGUCAGG—3'D.5'—GGACUGAUU—3'(3)过程A所需的原料是,模板为。过程B中能与①发生碱基
互补配对的分子是,该分子在过程B中所起的作用是。(4)①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先结合到①上的核糖体是肽链(填写序号)所在的核糖体。当核糖体遇到①上的后,②③合成结束。(5)由图可知,微RNA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RISC-miRN
A复合物与①结合,抑制过程。研究表明,线虫体内不同微RNA仅出现在不同的组织中,说明微RNA基因的表达具有性。24.(10分)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有关问
题。(1)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时,需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发生了。(3)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①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这种植株
往往长得弱小,高度不育。若要获得可育植株,可采用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其原因是。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F
1自交获得F2,若将F2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给这些高秆抗病植株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25.(14分)正常烟草(2n=48)是二倍体,烟草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少一条,染色体表示为2n-1
的个体称为单体;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染色体表示为2n+1的个体称为三体。单体、三体在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请回答有关问题:(1)单体、三体这些植株的变异类型为,形成它们的原因之一是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2)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理论上烟草共有种三体。实际上烟
草种群偶见8号染色体三体,从未见其他染色体三体的植株,可能的原因是。(3)烟草8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8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细胞中其余染色体正常分离,则产生正常染色体数目的配子的概率为;该三体植株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4)利用单体和某
品种杂交,分析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定该品种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已知烟草的高秆和矮秆性状分别受H、h基因控制,为判断H、h基因是否位于5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正常矮秆植株(hh)与5-单体(5号染色体单体)显性纯合体杂交得F1,统计F1的表型及比
例。若,则控制矮秆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若,则控制矮秆的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答案与解析全书综合测评1.C2.D3.B4.B5.B6.B7.C8.C9.B10.D11.B12.D13.B14.C15.C16.ABC17.D18.BCD19.ABC20.AB1.C孟德尔和摩尔根都设计并进行了
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进而证明其假说的正确性,B正确;摩尔根的研究结果将相应基因与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孟德尔只是提到了遗传因子,没有提到染色体,C错误;“演绎”是理论推导,即设计相关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但实验并未真实进行
,实验验证阶段才是做实验的过程,D正确。2.D对于细胞生物来说,其遗传物质是DNA,因此细胞生物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而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C正确;对于没有性别划分
的生物来讲,其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见不是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错误。3.B结合图示可知,基因作用于物质之间的转换过程,但不能得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籽粒的颜色这一结论,A错误;某植株自交得到F1,F1中有紫色、红色
和白色三种籽粒,其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中紫色籽粒(A_R_)占9/16,可推测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其自交产生的F1中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占1/2×1/2=1/4,B正确;结合题意可知,该植株的籽
粒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籽粒颜色与基因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C错误;由B项分析可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为9A_R_(紫色)∶3A_rr(红色)∶3aaR_(白色)∶1aarr(白色),可
见F1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D错误。4.B图1中DE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为着丝粒分裂,A错误;图1中HI段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表示受精作用,接下来将进行有丝分裂,B正确;图2中b→c属于DNA的复制,在图1的AG段中出现1次,C错误;图2中e→a表示着丝
粒分裂,可发生在图1中的DE段,D错误。5.B分离提纯出S型菌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E组R型菌不会转化为S型菌,F组R型菌会转化为S型菌,所以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A正确。A组煮沸后,S型菌死亡,失去致病性,不能导致小鼠死亡
;B组中有完整的S型菌,能导致小鼠死亡;C组是R型菌的DNA与S型菌混合,能导致小鼠死亡;D组只有R型菌,不导致小鼠死亡;E组是S型菌的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R型菌不会转化为S型菌,不导致小鼠死亡;F组为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最终F组里有R型菌和S型菌,S型菌能使小鼠死亡,
故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B、C、F三组,B错误,C正确。6.B据题意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错误。7.C8号为患甲病女性,而其父母都不患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
体遗传病,由于1号患乙病,而4号正常,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A错误。由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6号为男性,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故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B错误
。6号患乙病,2号和10号不患乙病,故2号和10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都是XBXb,2号和10号产生含b的卵细胞的概率相同,都是1/2,C正确。8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则3号和4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3号不患乙病,则其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1号患
乙病,4号不患乙病,则4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综上,3号基因型为AaXBY,4号基因型为AaXBXb,3号和4号再生育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3/4×1/2=3/8,所以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3/8=5/8,D错误。8.C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
不断进化和发展,珊瑚虫与施罗氏弧菌之间、珊瑚虫与升温的海水之间均发生了协同进化,B、D正确;变异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就已存在,不是抗生素诱导施罗氏弧菌发生变异,抗生素起选择作用,C错误。9.B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物种A与物种B可以杂交产生后代,但后
代不育,B错误。10.D短尾猫相互交配的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说明短尾对长尾为显性,则长尾猫的比例不是1/4而是1/3的原因可能是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A正确;杂合子(Aa)豌豆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比例为2∶3∶1,即aa的比
例为1/6=1/2×1/3,即a花粉的比例为1/3,该比例的出现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a的花粉50%致死,B正确;纯合长翅(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正常温度为25℃)发育为残翅果蝇,其原因是温度升高改变了与翅型有关的基因的
表达,而不是改变了相关基因型,D错误。11.B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含有DNA,都可以进行DNA复制,A正确;降低dNTP水平不是为了使该细胞Rad53缺失,B错误;由题干信息“Rad53缺失的细胞中,解旋酶复合体仍会前进并解开双链DNA,但以两条DNA
单链为模板的复制速度不同”可知,Rad53能够协调解旋酶复合体移动与两条链的复制速度,D正确。12.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结合在CsTSB2上的CsHDA8减少,使得乙酰化水平增加,染色质结构变得松散,可以促进该基因的解螺旋,有利于转录过程,B正确;乙酰化修饰、DNA甲基化修饰都会影响基
因的表达,C正确;乙酰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的机制,表观遗传过程中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D错误。13.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只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甲在第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即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
色体数为4,A错误;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形成的2个子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有32P,在第二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每个细胞中的8个核DNA分子中,有
4个核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有32P,另外4个核DNA分子都不含32P,而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两极,因此甲在第二个细胞周期后,有2个或3个或4个细胞含32P,且每个细胞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
0~4,B正确;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只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因此乙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成的2个细胞均含32P,且每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
有32P,即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为2(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减半),C错误;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将形成4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含有32P,D错误。14.C控制体型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
传,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用♀卷羽正常(FFZDW)与♂片羽矮小(ffZdZd)杂交,F1基因型为♂FfZDZd和♀FfZdW,子代都是半卷羽;用♀片羽矮小(ffZdW)与♂卷羽正常(FFZDZD)杂交,F1基
因型为♂FfZDZd和♀FfZDW,子代都是半卷羽,正交和反交获得的F1个体表型都与亲本表型不同,A正确。F1群体Ⅰ和Ⅱ杂交不是近亲繁殖,可以避免近交衰退,B正确。由题干信息“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可知,耐热节粮型(目的性状)种鸡的基因型为FFZdW和FFZdZd。为缩短育
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母本(基因型为FfZdW),从F1群体Ⅱ中选择父本(基因型为FfZDZd),可以快速获得基因型为FFZdW和FFZdZd的个体,即在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C错误,D正确。15.C由题意可知,L、M、
N表示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则两亲本和F1都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且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为四倍体,A正确;F1只有M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从而形成8个四分体,B正确;F1减数分裂Ⅰ后期,联会的染色体分离,不能联会的染色体随机
移向细胞两极,两个M染色体组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L和N的19条染色体中的每一条均随机移向两极,每极含有的L、N的染色体数目不定,故F1减数分裂Ⅱ后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多种,C错误;因两个M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可以正常进行减数分裂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故其能稳定遗传给后代,D正确
。16.ABC若子代三角形∶卵形=15∶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A正确;若子代三角形∶卵形=3∶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B正确;第三种类型中,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AaBb∶aaBB=1∶2∶1,全表现为三角形,C正确;三种类型中只有第一种类型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17.D根据题意可知,基因P纯合时受精卵不能发育,则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P1、PP2,灰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1P1、P1P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P2
P2,故控制该种宠物狗体色的基因型共有5种,D错误。选择黄色雌性个体(P_)和灰色雄性个体(P1_)交配,F1表型为黄色(P_)、黑色(P2P2)和灰色(P1_),所以亲本基因型为PP2×P1P2,C正确。子一代中PP2所占的比例为1/2×1/2=1/4,P1P2所
占的比例为1/2×1/2=1/4,所以F1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4+1/4=1/2,B正确。18.BCD转录时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不需要解旋酶的催化,A正确;rRNA是参与构成核糖体的RNA,核糖体是
翻译的场所,根据题意“仅起始密码子AUG上游有一段SD序列,该序列能与rRNA互补结合”可推测SD序列很可能与翻译过程的起始有关,B错误;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多个核糖体是先后结合在mRNA上的,故一条mRNA上有一个SD序列,C错误;由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2
种(正常情况下),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转运,故以该mRNA为模板翻译时需要的tRNA少于62种,D错误。19.ABC熊猫有肉食性、植食性,但都属于熊猫这一物种内部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基因)多样
性,D错误。20.AB患者的双亲均不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题中信息显示“研究者对该患者及其父亲、弟弟与该病相关的基因进行测序,发现三人的碱基序列都只有一种”,因此可判断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
隐性遗传,A正确。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该患者的基因型为XaY,其父亲的基因型为XAY,其母亲表现正常,基因型为XAXa,则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B正确。该患者的弟弟、妹妹均表现正常,其弟弟的基因型为XAY,其妹妹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
1∶1,若他们分别与正常女子(XAX-)和正常男子(XAY)婚配,由于其妹妹的基因型以及与其弟弟结婚的女子的基因型无法确定,因而后代患病概率未必相等,C错误。若该患者同时患白化病(其父母不患白化病),则其父母关于白化病(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的基因型均为Bb,
则其不患病妹妹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D错误。21.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多对易于区分的性状、繁殖周期较短(1分)母本(1分)(2)红花(1分)3/4(3)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aXdYD5/6解析(2)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红花,说明
红花是显性性状;F1自交得F2,F2中红花∶白花=9∶7,说明双显性才能表现红花,其他均为白花,则F1进行测交,子代红花∶白花=1∶3,即白花植株占3/4。(3)灰体雌果蝇与黑檀体雄果蝇进行杂交,F1全为灰体,说明灰体是显性性状;F2
中灰体∶黑体=3∶1,雌雄表现相同,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是纯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结合题干信息“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可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性染色
体上;棒状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F1全为正常眼,说明正常眼为显性性状。假设眼形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dXd×XDY,F1基因型为XDXd、XdY,表型为雌果蝇是正常眼,雄果蝇是棒状眼,与题意“F1全为正常眼”不符,因此控制眼
形的基因不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确定眼形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dXd和XDYD。综上可知,亲本灰体棒状眼雌果蝇与黑檀体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Xd和aaXDYD,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Xd,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dYD,F2灰体正常眼雄果
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DYD∶AaXDYD∶AAXdYD∶AaXdYD=1∶2∶1∶2,其中杂合子为AaXDYD、AAXdYD和AaXdYD,比例为5/6。22.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睾丸(精巢)丙8(2)甲、乙
(3)FG(2分)甲解析(1)观察题图1可知,甲→乙是有丝分裂的部分过程,乙→丙→丁是减数分裂的部分过程,细胞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细胞丙为初级精母细胞,所以此器官是睾丸(精巢)。根据细胞乙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因此此器官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8条。(2)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是1∶1,说明无染色单体,可对应甲、乙细胞。(3)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且随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对数也加倍,末期结束细胞
一分为二,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同源染色体对数与原细胞相同,所以AF段表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所以FG段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第
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属于FG段;CD段同源染色体对数暂时加倍,是因为着丝粒分裂,对应细胞甲。23.答案(每空1分)(1)细胞核线粒体(2)B(3)(游离的四种)核糖核苷酸DNA的一条
链tRNA识别密码子、运输氨基酸(4)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翻译的效率mRNA②终止密码子(5)翻译选择解析(1)线虫细胞为真核细胞,其细胞中DNA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因此线虫细胞中能进行D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和线
粒体。(3)过程A是转录,过程B是翻译,①是mRNA。翻译过程中存在tRNA和mRNA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4)图中肽链②比肽链③长,所以先结合到mRNA上的核糖体是肽链②所在的核糖体。(5)由图可知,微RNA调控基因lin-14表达的机制是基因lin-4转录形成的Pre
-miRNA进入细胞质,经过酶切割和组装后形成RISC-miRNA复合物,该RISC-miRNA复合物与基因lin-14转录形成的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24.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10(2)染色体互换(2分)(3)①花药离体培养
低温或秋水仙素Ⅲ基因突变的频率低、方向不确定(2分)②4/27(2分)解析(2)已知S、s和M、m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所以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这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
(3)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基因型为HhRr的F1自交获得F2,F2中高秆抗病植株H_R_中有1/9HHRR、2/9HHRr、2/9HhRR、4/9HhRr,产生基因型为hR的配子的概率为2/9×1/2+4/9×1/2×1/2=2/9,F2中矮秆抗病植株
hhR_中有1/3hhRR、2/3hhRr,产生基因型为hR的配子的概率为1/3+2/3×1/2=2/3,若将F2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给这些高秆抗病植株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hhRR)占2/9×2/3=4/27。25.答案(除标
注外,每空2分)(1)染色体(数目)变异(1分)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2)24(1分)其他染色体数目增加的配子不可育或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3)1/250(4)F1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1∶1F1全为高秆解析(4)若矮秆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正常矮秆植株(hh)只产生一种配子(基因
型为h),5-单体显性纯合体可以产生两种配子,一种是含5号染色体的,配子基因型为H;另一种是不含5号染色体的,用O表示,则F1中高秆(Hh)与矮秆(Oh)的比例为1∶1。若矮秆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正常
矮秆植株(hh)只产生一种配子(基因型为h);5-单体显性纯合体产生的配子不管是否含5号染色体,基因型都为H,则F1全为高秆(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