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docx,共(10)页,1.15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6b26720061be55f1abb8ed99352fc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P-3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26.0分)1.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氢能
属于二次能源B.2H2O(l)=====电解2H2(g)+O2(g),该过程不能自发进行C.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2、古代诗词中蕴含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
的能量更高B.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石灰石煅烧是吸热反应C.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苏轼《石炭.并引》“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描述的高温时C与水蒸气反应为放热反应3、已知:CH3OH
(g)+3/2O2(g)=CO2(g)+2H2O(g)△H1=-akJ.mol一1CH4(g)+2O2(g)=CO2(g)+2H2O(g)△H2=-bkJ.mol一1CH4(g)+2O2(g)=CO2
(g)+2H2O(1)△H3=-ckJ.mol一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H3B.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lC.2CH3OH(g)=2CH4(g)+O2(g)△H=2(b一a)kJ/mol
一1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1)时,放出的热量为Q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Q/(a+2b)mol4、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一定条件下,石墨和金刚石分别与O2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是石墨和
O2B.B→C的过程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C.C物质一定是CO2(g)D.∆H不一定代表石墨的燃烧热5、在容积不变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
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B.容器温度不变C.3v正(NH3)=2v逆(H2)D.N2和NH3的浓度的比值不变6、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D.多充入O27、NO催化O3生成O2的过程由三步基元反应构成:第一步:NO(g)+O3(g)=O2(g)+NO2(g)△H1;第二步:NO2(g)=O(g)+NO(g)△H2;第三步:O(g)+O3(g)=2O2(g)△H3。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中间体有三种B.第二步、第三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总反应速率主要由第一步反应速率决定D.NO能降低反应总反应的活化能8、如图所示为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B.过程Ⅱ可用方程式表示为O3+Cl
=ClO+O2C.O+O=O2是吸热过程D.上述过程说明CFCl3中的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9、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右图装置完成中和热的测定B.若用50mL0.5mol/LNaOH溶液分别与50mL0
.5mol/L盐酸和50mL0.5mol/LH2SO4溶液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得的中和热不相等C.测定中和热时,可以用保温杯代替简易量热计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该温度为终止温度10、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
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2-1-c-n-j-yA.K2NO3B.NaClC.CuSO4D.Na2CO321*c11、在25℃、1.01×105Pa下,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合
理解释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C.该反应是熵减反应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2、已知:2H2O(l)=2H2(g)+O2(g)△H=+571.0kJ/mo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
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过程I:2Fe3O4(s)=6FeO(s)+O2(g)△H=+313.2kJ/mol过程I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氧化物循环制H2的方法相较于电解法成本更低B.过程II热化学方程式为:3Fe
O(s)+H2O(l)=H2(g)+Fe3O4(s)△H=+128.9kJ/molC.过程I、II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D.过程I中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13、下列能用
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B.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
色变深14、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选项已知条件热化学方程式AH2的燃烧热为akJ/molH2(g)+Cl2(g)=2HCl(g)△H=−akJ/molB1molSO2、0.5molO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98.3kJ2SO2(g)+O2(g)=2SO3(g)△H=−
196.6kJ/molCH+(aq)+OH−(aq)=H2O(l)△H=−57.3kJ/mol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D31g白磷(P4)比31g红磷(P)能量多bkJP4(
s)=4P(s)△H=−4bkJ/mol1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两支试管,都加入2mL
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再同时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1mol/L的H2C2O4溶液和2mL0.05mol/L的H2C2O4溶液,观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C
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40mL18mol/L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mL氢气所用的时间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D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16、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NO与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B.密闭容器中,1molH2与1molI2充分反应后,生成HI分子数为2NAC.1LpH=3的0.1mol/L的K2Cr2O7溶液中Cr2O72-离子数
小于0.1NAD.1molNa2S2O3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可生成22.4L气体17、反应“S2O82−(aq)+3I−(aq)=2SO42−(aq)+I3−(aq)”的速率方程可表示v=k⋅cm(S2O82−)⋅cn(I−),其中k为速率常数,常温下,实验测得
反应的数据如下:实验编号c(S2O82−)/(mol⋅L−1)c(I−)/(mol⋅L−1)υ/(mol⋅L−1⋅min−1)①1.0×10−41.0×10−26.5×10−7②2.0×10−41.0×10−21.3×10−6③4.0×10−41.0×10−22.6×10−6④2.0×10−4
2.0×10−22.6×10−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1;n=3B.k=0.65L⋅mol−1⋅min−1C.增大压强,该反应速率不变D.升高温度,速率常数k增大18、可逆反应2NO2(g)⇌N2O4(g)ΔH=−56.9kJ·mo
l−1在平衡移动时的颜色变化可以用来指示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报告如下。1.向左侧烧杯中加入NH4NO3晶体,甲瓶的红棕色变浅。2.向右侧烧杯中加入CaO固体,乙瓶的红棕色变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A.甲瓶的红棕色变浅,说明平衡2NO2(g)⇌N2O4(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可根据现象判断NH4NO3晶体溶于水吸热,CaO固体溶于水放热C.甲瓶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D.乙瓶中由于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改变,使Qc<𝐾,平衡
发生移动19、一定量的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
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量增大B.x+y<𝑧C.物质C的体积分数降低D.物质B的转化率升高20、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若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应选50℃C.第二阶段的Ni(CO)4分解率较低D.第一阶段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21、O3是一种很好
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①O3⇌O2+[O]ΔH>0,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O]+O3⇌2O2ΔH<0平衡常数为K2;总反应:2O3⇌3O2ΔH<0,平衡常数为
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总反应K减小B.K=K1+K2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D.压强增大,K2减小2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s)Z(g)+W(g)ΔH=akJ·mol−1,若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t/℃70080090010001200K0.61.01.31.82.7A.a<0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Z)⋅c(W)c2(X)⋅c(Y)C.若在4L容器中通X和Y各1mol,在800℃下反
应,某时刻测得X的物质的量为13mol,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在1000℃时,反应Z(g)+W(g)2X(g)+Y(s)的平衡常数为1.823、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一可表示将
一定量的CO和NO通入刚性容器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且t1时候达到平衡B.图2可表示反应CaCO3(s)=CaO(s)+CO2(g),在t0时
刻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后再次平衡的过程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C.图3可表示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ΔH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且t1时候不一定达到平衡D.图4可表示在绝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mA(g
)+nB(g)⇌pC(g)+qD(g)ΔH<0,平衡常数与时间的关系图,且t1时候达到平衡25、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41kJ⋅m
ol−1,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的时间/min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COH2OCO2H2①1400t1放出热量:32.8kJ②2800t2放出热量:QA.容器
①中CO的转化率为80%B.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1C.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Q>65.6𝑘𝐽D.平衡反应速率:容器②>容器①26、“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工业上有一种“降碳”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CO2(g)+3H2(
g)⇌CH3OH(g)+H2O(g)∆H=-49kJ∙mol−1。保持温度不变,在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充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平衡时H2的转
化率为___________,CH3OH的体积分数为。(2)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CO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消耗速率C.CH3OH和H2O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D.𝑐(𝐶𝑂2)𝑐(𝐻2)3𝑐(𝐶𝐻3𝑂𝐻)𝑐(𝐻2𝑂)不再改变(3)下列措施可以增大CO2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B.在原容器中再
充入1molH2C.原容器中充入1mol氦气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E.扩大容器的容积F.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4)一定比例的合成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12小时。体系中甲醇的产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温度为470K时,图中P点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处于平衡状态。490K之后,甲醇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27、钌(Ru)为稀有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钌的矿产资源很少,故从含钌废料中回收钌的研究很有意义。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
种从含钌废料中分离提纯钌的工艺,其流程如下:(1)“碱浸”时,为了提高钌的单位时间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点)。(2)操作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3)“研磨预处理”是将研磨
后的含钌废料在氢气还原炉中还原为单质钌,再进行“碱浸”获得Na2RuO4。已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RuO2,加入草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钌与草酸的质量比x和反应温度T对钌的回收率的影响如图
所示,则回收钌较为适宜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在“还原炉”中还原制
得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设计实验制备KMnO4,并检验所得产品纯度。资料:i.MnO2与强碱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共熔生成K2MnO4;ii.K2MnO4溶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KMnO4:3K2MnO4+2H2O⇌2KMnO4+MnO2↓+5KOH根据资料,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①将KClO3和KOH固体混匀,加热至熔融,缓慢加入MnO2,继续加热,得颗粒状粗产品,提纯后,溶解得K2MnO4溶液。②向制得的K2
MnO4溶液中通入适量CO2,直至K2MnO4全部转化为KMnO4和MnO2。抽滤(减压过滤),滤液转入蒸发皿中,a,抽滤(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mg产品。③将mg产品溶解,配成100mL溶液(待测液)。将此待测液逐滴滴入盛有25mL0.100
0mol/L的H2C2O4溶液(含足量稀H2SO4)的锥形瓶中,当滴入溶液体积为VmL时H2C2O4恰好完全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2)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进行K2MnO4的歧化反应时,通入适量CO2的目的。(3)步骤②中第一次抽滤
的目的是,a处的操作方法为。(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刚开始滴入的几滴溶液紫色褪去很慢,但再滴入几滴后,褪色变得很快,可能的原因是。2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并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对建设美丽家乡,打造宜居环境有重要意义。Ⅰ
.已知:2NO(g)+O2(g)=2NO2(g)ΔH1=-114kJ∙mol−1C(s)+O2(g)=CO2(g)ΔH2=-393.5kJ∙mol−1N2(g)+O2(g)=2NO(g)ΔH3=+181kJ∙mol−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𝐾=𝑐(𝑁2)𝑐2(𝐶𝑂2)𝑐2(
𝑁𝑂2),,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高温”或“低温”或“任何温度”)Ⅱ.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需给
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2NO(g)+2CO(g)⇌催化剂加热2CO2(g)+N2(g)ΔH1=-746.8kJ∙mol−1(1)T°C时,将体积比为1:1的CO和NO的混合气体充入刚性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每隔一定时间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020304050
60KPa1.081.020.970.930.900.900.90①反应开始10min内,以CO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kPa·min−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kPa−1(用分数表示,K
p为用各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②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向容器中加入2moCO2(g)和1molN2,再次达到平衡时NO的百分含量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
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_(填“>”“<”或“=”)k逆增大的倍数。②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
入1molCO和1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k正k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