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DA.docx,共(2)页,17.05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4411abca5a4aa02c72a0acc146c0d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永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A项的“开始”、B项的“彻底”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故选D项。2.D材料中的“
国家元首委派地方政府”说明各地诸侯只是周王朝的地方政府,无论其权力再大,也在一个国家的统一体中,这有利于强化国家整体观,D项正确。当时还没有皇帝,更无所谓“皇权”,A项错误。分封制虽体现了地方分权,但不是开创,早在夏商时地方就已经分权,B项错误;分封的国家并非都处于边疆,C项不全面
。3.C商鞅变法打击了贵族的力量,A项说法错误;改变社会习俗与使民盲从无关,B项错误;实行二十等爵制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使民奋进,D项错误;变法中采取的“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使民盲从。4.A“受命于天”“被视为国之重器”,表明秦始皇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故A项
正确。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这真正体现了皇权独尊,而玉玺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象征,故B项错误。“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改朝换代时有玉玺也不能保证皇位世袭,故C项错误。“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有玉玺也不能防止篡权,故D项错误。5.
A汉武帝时设立由亲信侍从组成的中朝,这样就使丞相总理全国政务的职权受到了牵制,丞相的职权范围缩小,因而丞相的权力被削弱,故选A项。其他三项说法与史实和材料不符。6.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题目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与农业相关的只有D。均田令实行后,北方游牧民族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7.B三省六部制将皇帝的决策权纳入三省决策的程序之中,原则上,皇帝的决策需加盖中书门下印才能
交给尚书省去执行,这就促进了决策程序的规范化。答案为B项。8.C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实施使社会下层知识分子通过考试也能跻身政治阶层,“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显然是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正确的选项是C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皇权,排除A项;B项中“根除了”表述
过于绝对;题干中没有体现出公平,排除D。9.A王安石之所以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说明他已发现科举制存在弊端,为选拔有用人才,解决冗官问题,废除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改革科举制度
是把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使考试制度更加完善,提高了官员的实践能力。故此题应选A项。10.B土司制度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描述
,再结合所学元代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缺陷,故B项正确;元代地方行政层级分为省、路、府、州、县五级,相对前代更加复杂,故C项错误;“省官互迁”与解决“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H.D材料中“照
例拟旨”“皆朕亲裁”说明内阁大臣只能仿照皇帝所规定好的内容进行拟旨,就是圣旨的修改也由皇帝亲自进行,这说明内阁的权力受到了限制,D项正确。军机处此时还没有设立,A项错误。材料显示内阁仍有票拟权,只不过不能自我发挥,B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对皇权的制约,C项
错误。12.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不明白近代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缺乏理性反思,故C项正确。13.C根据材料“太平天国颁布《天
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造中国社会”“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大同思想,而《资政新篇》是随着与西方国家的接触,农民运动受到时代变化影响的体现,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由
《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主要是农民运动受到时代变化影响的体现,而不是革命理论不断发展,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虽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但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也不能体现太
平天国的走向成熟,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14.C由材料“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刘亚洲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即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民族危机,当时爱国的仁人志士(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两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消极影【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
答案第1页(共2页)】响,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15.A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实行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抵抗意识,结合所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的代理人,故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使中国人以及清政府的抵抗意识全部丧失,排除BCD三项。16.B知辛亥革命已经成功,排除A项;题
干“皆瞠目而不解”提及的是农村不了解代议制,排除C项;题干“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说明并非农民封建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而是农民不了解代议制,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B项正确,排除D项。17.D日本称五四运动
为“《排日学生暴动学生义和团”,这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给日本极大的震撼,故选D项;材料体现不出盲目排外,排除A项;材料不能明确说明五四运动的目标,排除B项;抗日战争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排除C项。18.D根据所
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在会议上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故选D项;国民革命中领导和发动农民阶级进行
革命的是中国共产党,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7年后才广泛建立,排除B项;农村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领导的一场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排除C项。19.C“首战
平型关”指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所以这段歌词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故选Co20.D根据题中材料可知,反人道罪是指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备选项中只有D项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符合反人道罪的涵义。所以本题选D。21.B解题关
键是紧扣图中信息:标语“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和“誓师大会上,指战员们高呼口号‘打过长江去’”,据此可知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之前,B项符合题意。22.D材料说明梭伦改革的废除债务奴隶制措施虽然众多人反对,但是最终还是通过,说明该措施符合了城邦整体的
利益,D正确;梭伦改革是维护贵族权力,并不是保护平民的根本利益,A错误邙中各个阶层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并不是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C错误。23.D材料信息“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
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说明马丁路德反对教会的权威,即否定教皇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男女平等,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不反对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材料和宣扬《圣经》精神无关,故C项错误。24.C材料反映了武士阶层的贫困,而武士是幕
府的统治基础,这说明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故C正确;武士阶层不等于贵族阶层,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封建的等级制度依然存在,故B错误;武士阶层的贫困说明武士不是幕府“坚实的”的统治基础,故D错误。2
5.(1)“独相”:秦朝三公九卿制群相”:唐朝三省六部制;“兼相明朝内阁制。(6分)目的:防范宰相擅权;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4分)(2)特点: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的首领;有参议政事权但无相应的决策权;在施政过程具有相权的一些特
征;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6分,答出三点即可)(3)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4分)26.(1)起因: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2分)后果: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
深重的灾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4分)(2)影响:刺激列强侵略的野心;促进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爱国救亡运动的开展;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4分,答出四点即可)(3)说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
务的关注度。(6分)27.(1)路德的活动在政治上挑战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在经济上损害了教会在德意志的盘剥;在信仰上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6分)(2)态度:不在乎天主教会的处罚,反对教会的态度更加坚决。(
2分)主张:教会成员一律平等;人人可以读圣经;世俗权力高于教权。(6分)【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