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0)页,1.13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77eb03ecb6d9b3e468b70cbac0b8e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万州三中2024年秋季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2020年1月12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塔阿尔火山开始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从马
尼拉上空飘过,迫使马尼拉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关闭,上百趟航班被取消。火山灰的高度达到1000米,并被吹往西南方向。由于岩浆上升,多个地区出现裂缝。受塔阿尔火山喷发影响,40126人撤离到189个疏散中心。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2.火山喷发时,造成飞机航班取消,说明火山灰弥漫在()A岩石圈B.生物圈C.水圈D.大气圈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
的是()A.①层厚度海洋较陆地厚B.②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1.B2.D3.C【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②地幔上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
】飞机在大气圈飞行,火山灰弥漫在大气圈,影响大气透明度,影响飞机飞行,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解】①圈层为地壳,厚度(大陆地壳厚度一般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一般厚度只有几千米)海洋较陆地薄,A错误;②圈层为地幔,横波和纵波都可以通过,
B错误;③圈层为外核,横波不可以通过,最可能.的为液态,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D错误。故选C。【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
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左图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标识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右图表示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左图所示行星()A.小行星带位于②④行
星的轨道中间B.②为巨行星,绕日轨道为椭圆C.③为土星,属远日行星D.④是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5.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A.气温越来越低B.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C.依
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D.周围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6.下面不属于大气层B的特点的是()A.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B.天气复杂多变C.适合飞机飞行D.大气做水平运动【答案】4.A5.B6.B【解析】【4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
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②火星和④木星的轨道中间,A正确;②为火星,属于类地行星,B错误;③为土星,属巨行星,C错误;④是木星,没有存在生命,地球是目前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错误。故选A。【5题详解】长征五号火箭发
射升空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依次穿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AC错误,B正确;在经过平流层时周围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但在经过对流层时,周围气流以对流运动为主,D错误。故选B。【6题详解】B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上热下冷,大气结构
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高,适合飞机飞行,B符合题意,ACD不符题意,故选B。【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为远日行星。2023年6月4日6:33,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东
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烧焦”,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下图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场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的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A.流
星B.极光C.彗星D.磁暴8.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恒星是由炽热固体组成,质量庞大,本身能发出光的天体B.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高密度的云雾状天体C.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D.可能干扰宇航员和地面进行通话的天体是太阳9.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
料主要能()①防大风②防雨淋③防辐射④耐严寒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答案】7.A8.D9.C【解析】【7题详解】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产生摩擦,产生类似“烧焦”的痕迹,与流星的成因相类似,A正确;极光现象是由于太阳带
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B错误;彗星绕日进行周期运动,未进入大气层,C错误;磁爆是由于带电粒子(质子、电子)形成的电流冲击地球磁场,引发地磁扰动的现象,D错误。故选A。【8题详解】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本身能发出光和
热的天体,不是固体,故A错误;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星云里的物质密度是很低的,有些地方甚至是真空的,故B错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C错误;太阳活动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
断,因此可能干扰宇航员和地面进行通话的天体是太阳,D正确。故选D。【9题详解】空间站距地400公里高度,位于高层大气层,受太阳辐射照射较强,需要具备防辐射功能,③正确;当空间站在地球背光面(夜半球)时,温度较低,所以要具备耐严寒的功能,④正确;该层大气极其稀薄,没有水汽和
杂质,不会有大风和云雨现象,不需要防雨和防风,①②错误。故选C。【点睛】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此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星系它是一个包含恒星、气体的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并且受到重力束缚的大质量系统。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数量庞大的多星
系统、星团以及各种不同的星云。在宇宙中,由两颗或两颗以上星球所形成的绕转运动组合体叫做星系。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太阳两只明亮的眼睛、鼻子、嘴。科学家表示,“两只明亮的眼睛”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两只明亮的眼睛”大致位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11.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①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②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③海南岛夜空观察到极光④极端天气增多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10.B11
.B【解析】【10题详解】“两只明亮的眼睛”使突然增亮的区域,为耀斑,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太阳活动会使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①错误;太阳活动中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流
和强烈射电,并通过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而干扰电子通信,直接或间接会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②正确;极光一般出现在高纬地区,海南岛纬度低,很难观察到极光,③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导致极端天气增多,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
旱灾害等。2023年9月6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在福建发现了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该生物出现的地质年代为()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3.该时期代表性动物和植
物组合,正确的是()A.爬行动物裸子植物B.爬行动物被子植物C.两栖动物裸子植物D.两栖动物被子植物【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解】据材料“《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在福建发现了世界上侏罗纪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可知,该生物出现的地质年代为
中生代时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该时代为中生代,中生代时期是代表性的动物是爬行动物,代表性植物是裸子植物,A正确;两栖动物和蕨类植物繁盛时期是在古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新生代,BCD错误。故选A。【
点睛】古生代是两栖动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的故事。在该故事设定中,由于太阳直径增大将吞没地球,导致地球被迫流浪逃离太阳
系,而此时人类居住在地下5千米左右深度的地下城中,完成下列小题。14.地球在逃离太阳系向外流浪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
星、天王星15.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B.位于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上部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D.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答案】14.C15.C【解析】【14题详解】太阳系中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向外逃离,依次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根据材料“人类居住在地下5千米左右深度的地下城中”可知,地下城所在圈层为地壳。地壳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横波和纵波都能传播,A错
误,C正确。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B错误。地壳的厚薄不均、连续但不规则,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横波速度慢,只经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能经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
界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约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为2900千米。【二、综合题(本部分共3个大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
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地震波虽然带来大量灾难但也是科学家们探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重要依据。材料二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及地球内部圈层图”。(1)指出本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圈层,并说出甲图
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2)指出乙图中地震波A、B的名称,并说明其判断依据。(3)简述地震波经过F界面时发生的变化,并说出F面以上E的物质状态。【答案】(1)地壳;自西北向东南递减。(2)A:横波;B:纵波;依据:横波速度较纵波慢;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3)横波速度降至0(或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固态。【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考查了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我国陆地地壳厚度大于36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没有超过地壳深度,因此震源位于地壳;读图可知,图中数值总体由
西北向东南递减,因此地壳的厚度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小问2详解】目前我们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研究地震波获得。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因此A为横波,B为纵波。
【小问3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读图可知,地震波经过F界面时,横波速度降至0(或消失),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以上E区域横波和纵波均可以通过,因此物质状态为固态。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蜀犬吠日”出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657米,日照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材料二如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1)结合材料二描述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2)假如你是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成都和太原哪个城市的市场大?原因是什么?(3)我们在拉萨旅游时会发现市区路灯多为太阳能路灯,其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太阳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请从生活用品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方
面举出一例,并简要说明利用太阳能的好处。【答案】(1)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2)太原。成都位于四川盆地,阴天、雾天较多,太阳能资源匮乏(或太原位于较丰富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丰富。
(3)拉萨所在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4)生活用品: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城市基础设施: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子屏等。好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的【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辐射分
布相关资料为材料,设置4个小题,涉及太阳辐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体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小问2详解】在
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太阳能热水器主要考虑太阳辐射。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散失,其次成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蒸发量较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其太阳能资源匮乏;而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此处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太阳辐射丰富。【小问3详解】拉萨市区的路灯多为太阳能路灯,主要是因为拉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太阳能的利用。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同时,
拉萨属于高原干旱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使用太阳能路灯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满足路灯的能源需求,并且具有环保、节能、可持续等优点。【小问4详解】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用品和城
市基础设施的角度分别举例即可。生活用品方面,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太阳能充电池等,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子屏等。太阳能属于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空间站“
天宫号”的轨道高度为400~450km,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2024年4月30日,载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如图示意神舟十七号返回的主要阶段。(1)指出神舟十七号返回时依次经过的大气层。(2)说出神舟十七号在④点位时所在大气层是什么?其主要
的特点有哪些?(3)简述神舟十七号从②点位到③点位时大气密度、大气压强、气温的变化。【答案】(1)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2)④点位时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为: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
汽,固体杂质;对流层中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能产生丰富的云霜雾雪风雨雷电等天气变化;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3)从②点位到③点位时大气密度增大、大气压强增加、气温的变化是先降后增。【解析】【分析】本题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过程轨
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的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
七号返回时依次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和对流层。【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④点位距离地面9千米,因此神舟十七号在④点位时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这是形成云、霜、雾、雪、雨等天气现象的物质基础
;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
【小问3详解】从②点位到③点位,只要是越接近地面大气密度就会越来越增大;大气压强也是越接近地面越是增加;气温的变化则是先降后增,因为自上而下经历了热层和中间层,在热层向下气温变低,在中间层向下气温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