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doc,共(9)页,14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64d8abcbd6ce14dbbdf283c4d8429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平和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时长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
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2.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
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3.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
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入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刨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门阀士族A.为平乱治国作出了突出贡献B.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C.维护了儒家学说
的独尊地位D.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4.宋朝之前,棉花种植主要在边疆地区。北宋建立后,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植移。在福建、广东一带盛行;南宋时,植棉区已经逐渐推广到了长江和淮河流域,并且棉纺织业逐渐兴盛。这一变化A.推动了区域
经济的均衡发展B.有利于缓和植棉区的人地矛盾C.加速了城市市坊制度的崩溃D.得益于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5.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南宋)《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
)《西游记》小说(明)形象特点“妖精”,取经过程中的护法,学问渊博、文质彬彬“白衣秀才猴行者”。身上残留妖性较浓,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剔除市井小民恶劣负面形象,抽离妖性,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A.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B.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C
.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D.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6.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这反映了该地区A.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C.主动融入了世界市场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7.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
同论》一文中指出:“今欧洲列强皆挟其方刚之力以与我竞争,而吾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之阶级者,不得谓之为国。”其意在A.批判传统封建礼教B.推动维新运动开展C.提供反清革命理论D.唤起民众民族意识8.据统计,仅1943年上半年,《解放日报》上出现的模范
人物多达600名以上,有关南泥湾和南区合作社的新闻报道达40余条。1943年冬,召开全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人员。这些做法A.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扩大了
抗日统一战线阵营9.1950年9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旧上海由殖民者强行占地建造供其赌博享乐的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这表明人民政府A.开启大城市规划改造的新局面B.构建与新政权一致的意识形态C.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理念D.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10.
罗马法规定:每一种类型的诉讼中都有一套诉权与之相配套,必须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积极并且完整地行使了该类诉权,否则,一旦抑制了当事人的诉权,审判结果便是不公正的。这说明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平民权利得到保障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程序正义受到重视11.下面是1500年—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A.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B.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D.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12.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各地霍乱多
发,人们意识到城市的水质关乎居民的生死,1846-1865年间一共有51个市政府新建或购买了供水公司,取代了原有的私人水公司;在1866年到1895年,又有176个城市提供市营自来水。这表明英国A.工业革命推动民众消费观念更新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受到严重挑战C.公共事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
转变D.观念更新助推生产与资本的集13.19世纪中期,有文章写道:“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
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上述观点A.具有自由主义的典型特征B.表达出启蒙思想的核心内涵C.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D.属于社会进化论的思想范畴14.“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时……理性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
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与材料中艺术风格相似的文学作品是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老人与海》C.《自由引导人民》D.《人间喜剧》15.下表为20世纪60-70年代国际限制核武器的部分条约。年份条约1963年《控制核武器试验的协定》19
67年《禁止外空核武器的协定》、《拉美无核区的协定》1968年《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的条约》1971年《海底禁止核武器协定》1972年《西方-苏联限制核战略武器条约》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B.冷战中理性外交有利于世界
和平C.美苏争霸的双方处于均势的状态D.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7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大众传播媒
介的发展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下表是近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及影响。时间大众传播媒介类型主要作用15世纪印刷媒介(印刷技术)将知识扩展到权贵之外,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的政治及社会变革19世纪电波媒介(电讯技术)向广大民众提供知识和教育,推动了
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等社会的巨大变化20世纪电子媒介(信息技术)冲破图书馆而向平民传播信息,甚至可“面对面”交流,推动了不同国家对信息的平等共享——摘编自[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
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7.(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装的概念与唐期有关,但并非只是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而是对各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中式服装的泛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材料一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后未,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
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据权江华《话说唐装——谈唐装的现代传承》等整理材料二现在的“唐装”基本上是以清末的对马褂为基础,经改
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为什么不把“唐装”称为“满装”呢?一是因为马褂也不纯粹是满族人的服装,它是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二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
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据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等整理材料三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的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衣服经过了传统和现代二者之
间,在款式、面料以及工艺上的保留与创新,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丁锡强主编、李克让主审《新唐装》(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7分)(2)根据材料
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5分)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国内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
,有的以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展开论述,有的以某一年份、某一阶段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如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王中亚《建党1921:他们改变了中国》等。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
事件或历史时期(可就整个近代,也可就近代某一时段),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9.(1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
,……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摘编自人教版
《历史·选修1》材料二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
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
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欧洲宗教
改革的必要性。(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13分)【答案】示例一:论题:大众传播媒介发展促进了知识和教育平民化。(2分)论述: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近
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印刷媒介能更多、更廉价地使书籍等传播到普通民众阶层,使更多的人得到知识和教育;电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使电波媒介和电子媒介能更迅捷地传播知识,从而使能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社会群体范围更广泛,几乎冲破了任何的人为障碍,实现了知识和教育的最大化。总之,大众
传播媒介真正地通过“大众”化使知识和教育实现了“大众”化,实现了知识和教育的平民化。(11分)示例二:论题: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2分)论述: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的发展。近代以来印刷媒介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从而使欧洲
和北美通过政治革命,实现了民主政治的建立;电讯和电子媒介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从而使不同国家能够平等地共享信息,客观上有利于国家间的平等。总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通过“大众”化促进了民主权力的大众化和平等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在变革中进步。(11分)123456
789101112131415DCBBCBDABDACCAB17(17分)【答案】(1)特点:种类多样;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具有等级色彩;影响深远。关系: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
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7分)(2)原因: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政府的提倡。
(5分)(3)意义: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5分)18.(13分)【答案】示例一:书名:《沉沦与上升:近代中国的发展演变》论述: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这是沉沦之所在。在沉沦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在不断上升发展。政治上,社会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探索,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等;经济上,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开始起步;思想上,民主平等自由思想不断传播,国家意识和民族
意识不断增强。结论:纵观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在遭受外来侵略、不断沉沦的同时,中华民族勇于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结合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赢得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示例二:书名:《不“黑暗”的北洋时代》论述:传统观点认为,北洋时代的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
战,政治独裁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的黑暗局面,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不“黑暗”的新气象。政治上,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济上,中华民国的建立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民国初年到一战结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春天”;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社会生活上,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易称呼
等法令,革除封建社会陈规陋习,推动社会生活新风尚的形成。结论:长期以来,北洋时代被污名化,遭到一味否定。我们看待历史应实事求是,回到历史现场,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示例三:书名《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嬗变》论述: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
发,引起中国社会的嬗变。社会性质上,从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沦丧,国土沦陷,社会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革命任务从反封建转向反侵略反封建,对外关系从闭关锁国走向被动开放;经济上,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近代工业开始起步;思想上,天朝上国的观念开始动摇,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社会生活上,生活方式逐渐西化。结论:鸦片战争引发中国社会的嬗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12分)【答案】(1)必要性:16世纪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力量。思想
上神化了封建制度;政治上建立教阶制度;经济上占有大量地产。(答出3点即得6分)(2)作用: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传播了新思想,动摇了欧洲封建神学及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间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
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答出3点即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