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167.613 KB
  • 2024-10-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0)页,167.61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3de76e9d66a1bf85bb0393aa0f8cf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育联合体分校区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检测一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必修二前三专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I卷50分,II卷50分)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

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1.据考古发现统计,至今已发现的东汉牛耕图遗迹有60多处,分布于许多地区,北到辽宁、内蒙古,西到新疆、甘

肃,南到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到山东、江苏等地。这说明当时()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成熟B.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渐推广C.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得到了抑制2.唐政府要求各地方官员辖区内不能有田畴荒芜,同时

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户也不得撂荒,否则就要治罪。这些举措()A.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调动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3.朱元璋统一全国前就规定:“凡民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绵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后又规定农桑征税以洪武二十四年为定数,

自此以后新植棉花一律免征赋税。这些措施()A.意在强化小农经济体系B.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C.表明政府实施轻徭薄赋政策D.推动了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4.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

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B.是重农抑商的思想源头C.不利于手工业长远发展D.使手工业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县(市、区)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

_班级__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装.......................

....................订...........................................线...........................................5.图1是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明代丝织业相关内容的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丝织业()图1A.雇佣关系产生B.商品化程度高C.实现机器生产D.制造工序精密6.明清时期,各地区间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客商在商业中心建立会馆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在当时号称“小南京”的湘潭有来

自山西、山东等五省会馆一所、江苏省凡四馆、江西省凡十三馆、福建一馆等。这说明当时()A.工商业市镇迅速崛起B.区域间的贸易较为活跃C.商业资本的日趋集中D.农产品商品化迅速发展7.明清中后期,江南大量农户成为工商业者,普通人家因经营有方而

成为巨富的,不乏其人。当时,出身书香门第而弃学从商者也非罕见。工商之家身为商贾也多好儒学,更竭力培养子弟攻读诗书,博取功名,求得一官半职。这些现象表明江南社会()A.传统贱商观念消除B.社会阶层流动活跃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民众贫富

差距扩大8.《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一文中这样描述:“他们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利润用以加强宗法制,诸如购置族田、建祠、墓,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这些现象可以用来很好的解释()A.新的生产方式为何在明清时期难以成长B.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为何生

活奢靡C.封建伦理道德为何被诸多商帮加以强化D.明清时期商人身份为何存在不确定性9.表1中英两国棉纺织品贸易情况表(单位:银两)年度自英输中棉纺织品值自中输英土布值1829—18302153733552951830

—18312461893863641831—18323605211158781832—1833337646612361833—183445156516304表1可以用来论证()A.英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影响B.中英贸易互有盈亏C.中国土布曾受英国的欢迎D.民族工业举步

维艰10.近代史上某一事件后,西方列强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本土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辛丑条约》签订后C

.《北京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11.民国初年,南京织锦者系半工半商性质居多,一面织造,一面售卖。亦有纯为织工者,家藏一二机,代人织造,收取工资,为纯粹家庭工艺。这一现象反映出()A.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B.雇佣劳作开始普遍化C.中国丝锦质量较优良D.传统经济结构的顽固12.下

图为张謇大事年表(节选),最能直接证明()1895年列名发起上海强学会,在通州筹办大生纱厂。1906年创建吴淞商船学校,任江苏省铁路公司协理,发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13年出任民国政府农商部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

辞去农商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职,回乡致力地方建设。1919年创办通遂火柴厂,任运河督办,创建更俗剧场、伶工学社。A.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不健全B.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D.资产阶级实践实业

救国理念13.表11885—1894年新生行业中商办企业表(资本单位:两)行业状况企业数创业资本总数企业平均资本企业地区分布状况轮船航运5700000140000上海2、汕头2、芜湖1轧花431500078750上海3、宁波1棉纺织2480000240000上海2电灯150000

50000广东1水泥1100000100000直隶1合计131645000126538上海7、广东3、其他3——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等根据表1内容可知()A.商办企业创办适应了民生需求B.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C.近代民族工业体系

已初步形成D.企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14.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即主张“剪发易服改元”,后又于1912年2月4日在《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中承认易服过急,同意“常服听民自便”。这一态度变化()A.表明其思想已趋于保守B.缘于国货

运动的冲击C.旨在抵制列强经济侵略D.由于旧习俗根深蒂固15.据统计,1940年昆明地区已有机器厂11个、冶金工厂6个、电器工厂7个、化学工厂25个、纺织工厂18个、其他工厂13个;据1945年年初的数据统计,云南省经政府注册的工厂数比战前增长5.38倍,工业年均增长

126.8%.当时云南省大力发展工业的主要目的是()A.缩小与东南地区的差距B.强化政府对商业的管控C.均衡民族工业行业分布D.全力支援全民族的抗战16.图2为1948年米谷创作的漫画《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漫画中,画家把金圆券画成人形,一夜之间身体缩小了几十倍

。昨晚穿的一双鞋比它的身体还要大,如同两条船。该漫画反映的现象()图2A.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B.加速国民党政权的崩溃C.源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D.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没有得到清政府的认可;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

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日益萎缩。据此可知()A.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B.政治对经济起决定作用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互动D.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没有任何发展空间18.据统计,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694项建设项目的厂址分布在91个城市、116个镇。其中65%的项目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这样做旨在()A.构建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B.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C.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合作D.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19.下图为中国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

》。该宣传画体现了我国()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社会风貌B.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错误C.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劳动者风貌D.过渡时期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20.1961年,毛泽东将重新发现的写于1930年的《调查工作》印发,并在文章选入《毛泽东著作选读》时将其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文章中提

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问题。毛泽东这一指示旨在()A.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地位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施行C.指导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D.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21.197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

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将“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的表述;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A.经济体制改革始于中央政策的转变B.农村土地所

有权属发生了根本变化C.个体生产经营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逐步深化22.1988年后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这些“闯海人”()A.直接促成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设立B.

体现了国家政策强大的导向性C.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受益者D.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23.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基本来源于非国有部门(民营部门),而占有经济资源主要部分的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

下降的趋势,亏损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为此,党和政府()A.实行“放权让利”,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B.增加对国企的财政补贴,提高企业竞争能力C.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24.“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

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A.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B.1984年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中C.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D.1997年确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后25.改革开放以来,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法多次调整(见下表),由此可知()会议正式提法中共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思想解放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B.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完善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大题,计50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

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一些“专业化农业区”主要依赖外地提供商品粮,均使商品流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北宋后期全国镇市有1900有余,大者年税收万贯以上,经济地位超出其所属之县,草市作为乡村定期集市更加普遍。在

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峡、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很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宋朝城市繁荣,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大城市数量激增,加上广大州县城居人口及集镇人口,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大城市中消费水平的涨高,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展,都达到空

前水平。——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归纳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6分)27.(16分)大生企业的兴衰成败极为发人深思,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筹办纱厂、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垦苏北沿海滩涂荒地时,张謇都是依靠股份制向社会集资。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他“考诸上海各厂,而加以斟酌”,使纱厂在开创之始就建立了一套精干的企业管理机构。张謇选拔人才重才学,重品行,而“不问贵贱,不问年龄,不问所操何业,不问男女”。当兴办实业初见成效时,他用企

业盈余兴办近代教育事业,创办职业教育机构是大生企业集团培养中低级职员的最佳途径。——摘编自陈争平《近代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及其现实意义》材料二大生纱厂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种种外延式的多元化扩张,先后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创办了六十多家企业。大生企业始

终奉行的是“厚利股东”“得利全分”的分配策略,严重堵塞了大生企业集团资本自我积累的途径,使企业“严重失血”。大生企业利用张謇的特殊身份地位和与达官显贵的密切关系,交通官府,借助官府的力量来竭力加以排斥和阻止外地企业和商人在通海地区与大生企业进行竞争,力图保持大生企业在通海地区独家经营的特

权。然而,由于多年独家垄断经营无人竞争,大生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就日益削弱。——摘编自金其桢、黄胜平《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兴衰成败之道探究》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企业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0分

)(2)据材料二,分析大生企业走向衰败的原因。(4分)(3)据上述材料,大生企业的兴衰历程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2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现代化”一词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科学词汇在报刊上被广

泛运用,开始于1933年7月《申报月刊》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针对这一问题,编者明确写道:“须知今后中国……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现在我们特地提

出这近几十年来,尚无切实有效方法去应付的问题,作一回公开的讨论。”——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

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

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材料三鉴于同“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联系在一起的错误政策,中国领导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经济改革,推翻最初采取的一些政策,向外面的世界开放中国市场,鼓励外来投资和引进外

国技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系已经让位于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决定产量和价格,政府的作用仅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的竞争环境。中国日益接近全球经济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出现现代化讨论热潮的历史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经济建设实践”是如何开展的。(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又采取何种方式实

现现代化。(4分)(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4分)高一历史阶段检测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DACD6-10BBAC'D11-15DDABD16-20BCADC21-25DBCCA二、非选择题26.【答案】

(1)表现:农产品(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高:三级市场体系和区域市场的形成:海外贸易发达(繁荣):货币使用量大及纸币的出现: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化水平较高:商业活动扩展到精神生活领域)。(8分)(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业环境

相对宽松(政府鼓励经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文化科技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6分)27.【答案】(1)创新:实行股份制;重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重视选拔人才;发展与实业相关的教育。(4分)因素: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6分)(2)原因:盲目多元化发展;分配政策不当,不注重自我积累;借助官府垄断市场、排斥竞争,削弱了企业竞争力。(4分)(3)启示:企业经营中要注重制度创新;要着

眼长远,积蓄发展后劲(要把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恰当地结合起来);要勇于竞争,善于竞争。(2分,学生答出任意2点即可)28.【答案】(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推出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日本加紧侵华,为抗战作经济准备。(4分,任答2点即可)(2

)背景:西方国家的封锁敌视;中苏友好;苏联模式的成功经验;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国家已经控制经济命脉。(6分,任答3点即可)开展: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3)方式: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4分)(4)因素:取得民族独立

;实行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不断改革经济体制;科教兴国。(4分,任答2点即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