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docx,共(5)页,496.21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2650b25dff8ae4e998d17c2b2a8ada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郭沫若)真正的诗应该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致宗白华》)。郭沫若这些诗就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激励着、鼓动着众多的读者和民众,就是在80余年之后的今天也仍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心里有
激情,诗歌才奔放!郭沫若的诗感情充沛,激情勃发,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涌现!导读——掌握必备知识一、认识作者知人论世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
人组织,编辑《创造季刊》。代表作——现代诗:《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历史地位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60多年来,他在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
著作和外国进步文艺的翻译介绍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早在五四时期,即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追求个性解放,向往光明和自由,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想起了他像火山一样爆发,像瀑布一样奔泻诗情,一句句感人的
诗句:那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我知道你爱我还要劳我/我要学着你劳动,永久不停!……——《地球,我的母亲》二、了解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九、十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
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
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三、文体知识新诗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初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
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1921)。导学——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一、初读文本——因声求气,诗意诵读请参照下面划分的节
奏,诵读全诗。注意诵读时的语速、语调要随着诗人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诵读指导]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从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为了准确表达出诗人此时的情感,朗诵时语
速应该稍快,尤其是到排比部分,语速要渐快起来;到排比的最后一小句,语速则要适度放缓。同时,朗诵时的语调也要随着诗人感情的升华而逐渐加强。对每一句中的中心词,如“怒涌”“晴景”“推倒”“洪涛”等,也要做重音处理。二、夯实基础——天天积累,素养提升1.给下列加点字
注音。(1)怒涌.(2)幅.(3)洪.涛2.解释下列词语。(1)怒涌:(2)洪涛:(3)律吕:3.填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写的。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写的。4.填出下面
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5.近义词辨析。毁坏二者都具有“破坏”的意思。“毁坏”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物件残破使之失去部分或功能。只强调结果。破坏“破坏”是指摧毁、毁坏,割裂使破碎,扰乱、毁弃等。更多地强调主观因素。【应用】(1)合格的中学生,应有守纪意识,而不应该纪律。(2)他人名誉,是不道德的。壮
丽二者都具有“美丽”的意思。“壮丽”是指雄壮,多指山川、场面和建筑等。瑰丽“瑰丽”着重指奇,多指事物似玉石般瑰奇绚丽。【应用】(3)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良传统和风格。(4)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的交响乐中飞翔。【学习目标】1.朗
读这首诗,尝试用恰当的节奏、韵律,抒发诗作蕴含的情感。2.结合具体例子,解说诗人的情志和意象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两首诗中的意象内涵。导思——披文入情,思维提升研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思考下面问题。1.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2.联系写作背景,谈谈诗中为什
么要描绘滚滚洪涛的景象。答:3.如何理解诗中对“力”的讴歌?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导读——掌握必备知识一、答案:考古学家创造社《凤凰涅槃》《屈原》三、答案:白话诗《女神》导学——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二、1.
答案:(1)yǒng(2)fú(3)hóng2.答案:(1)猛烈翻腾。“涌”指波峰呈半圆形,波长特别大、波速特别高的海浪。(2)大波浪。“洪”,本义是指发大水,引申义是大水,暴涨的水流。(3)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3.答案: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4.答案:①海涛汹涌白云怒涌②贯穿宇宙与人生的力5.答案:(1)破坏(2)毁坏(3)壮丽(4)瑰丽导思——披文入情,思维提升1.答案: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
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2.答案:“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轻气盛的郭沫若,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
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我们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3.答案:诗中反复歌咏的“力”是“五四”精神的象征。力“不断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力“不断的创造
”,是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最后一行是对全诗的精彩总结。“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歌颂的是“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歌颂的是“力”的声响,“力的律吕”歌颂的是
“力”的韵律,这首诗从不同角度讴歌了象征着“五四”精神的“力”。诗人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歌唱“五四”精神,表现了一种努力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的精神和对新事物的热烈向往、执着追求,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