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件 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 课时规范练10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pptx,共(22)页,1.43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1008efea35e0a17f5923dff639a572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规范练1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2023·山东泰安二模)我国某学校高三(2)班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内开展日照观测活动,发现从9月2
3日开始,正午太阳光可透过窗户照射进本班教室(见下图)。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一段时间后,正午太阳光再次照进本班教室。据此完成1~3题。1.该校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南省C.福建省D.云南省2
.10月23日之后,正午太阳光照再次照进高三(2)班教室的时间约为()A.当年11月23日B.当年12月22日C.次年2月21日D.次年3月21日AC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3.与高
三(2)班相比,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楼上高三(8)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A.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一样B.同时出现,持续时间更长C.更早出现,持续时间一样D.更早出现,持续时间更长B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9月23日(秋分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
近)该校正午太阳高度为4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该地位于42°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林、河南、福建和云南四省被42°N穿过的是吉林省,A正确。第2题,结合材料“10月23日之后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本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可知,10月23日正午阳
光恰好被南侧高楼遮挡,之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每天正午阳光都会被南楼遮挡,冬至日之后,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但仍被南楼遮挡,直到下一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10月23日相同时,正午太阳高度和10月23日相同,正午阳光再次恰好被南
楼遮挡,之后正午阳光可以照进教室内。根据对称原则可知,太阳直射同一纬度对应的两个日期关于冬至日或夏至日对称,10月23日到冬至日约两个月,即下一个日期为冬至日后约两个月,即次年2月21日前后,C正确。11223344556677889910
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10月23日到次年2月21日期间,正午太阳光会被南楼遮挡,即其他日期内(2月21日到10月23日)正午太阳光都可以照进教室。夏至日
正午两个教室都有太阳光照,因此两个教室的正午光照同时出现。在10月23日时因南侧高楼对阳光的遮挡,高三(2)班教室内的正午光照消失,但高三(8)班在楼上,仍未被遮挡,有正午太阳光照,因此高三(8)班正午太阳光照持续时间更长。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
12121313141415151616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2023·河北张家口一模)为了研究太阳视运动特点,三位中学生在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的甲、乙、丙三地分别观测了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太阳高度曲线图。据此完成4~6
题。4.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乙、甲、丙B.甲、丙、乙C.甲、乙、丙D.丙、甲、乙5.根据该图信息,可了解到()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B.天文四季的时段划分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越长D.三个观测点日出东南,日落西北CC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
21213131414151516166.乙、丙两地的时间相差()A.1个多小时B.2个多小时C.3个多小时D.4个多小时B解析第4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纬差计算:甲地的纬度为38.5°N或8.5°N;乙地的纬度为48.5°N或1.5°S;丙地纬度为58.5°N或11.
5°S。由图可知,“在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图中三地昼长夜短,均位于北半球。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甲、乙、丙,C正确。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得出准确的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信息,也就得不出其完整的地理坐标数据,A错误;此图与天文四季时段的划分也无关系,B错误;由图可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
越长,且昼长夜短,C正确;三个观测点均昼长夜短,应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乙、丙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刻分别为北京时间13时左右和不到16时,故乙、丙两地的时间差为2个多小时。B正确。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
1616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2023·山东青岛三模)陕西某市(110°E)附近中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天文观测,下图示意观测期间前两个月内某日绘制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据此完成7~8题。7.图示时刻,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纽约(40°N,74°W)日出东南B.悉尼(34°S,151°E)正午影长达一年最短C.巴西利亚(16°S,48°W)正值日落D.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范围比大约是2∶1D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
51516168.下图最能反映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这半年变化的曲线的是()A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北极星的仰角为36°,即该地纬度为36°N,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7.5°,由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计算出,该日直射点位
于23.5°N,即该日为夏至日。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日全球有日出、日落的地区,应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悉尼位于南半球中纬度,该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影长达一年中最长;陕西某市位于110°E附近,故此时11
0°E大致为12时,可知48°W约为1时30分,对于纬度为16°S的地点而言,昼夜变化幅度较小,巴西利亚不会正值日落;根据110°E大致为12时,新的一天大约占16个小时,可知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范围比大约是2∶1。
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第8题,由北极星仰角为当地纬度值可知,该角不会发生改变,始终为36°,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由此可列式子:α=180°-36°-H=144°-Η(Η表示正
午太阳高度),且α在夏至日取得最小值为66.5°,因为夏至日是前两个月内的某日,故最小值在偏前方。由以上分析可知,夹角α这半年变化特征是先减小,后增大,且最小值在偏前部。112233445566778
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2023·江苏南京三模)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
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α的年变化及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5°,回归线纬度取23.5°)示意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为β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9.该地可能位于()A.奥伊米亚康(63.27°N,147.77°E)B.朗伊
尔城(78.22°N,15.55°E)C.恩克斯堡岛(74.90°S,163.77°E)D.南设得兰(63.37°S,53.83°W)B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0.推测c日至d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C.始终不变D.持续变短11.若图中M-N=13,则()A.X=86.5B.Y=56.5C.M=37D.N=17CD解析第9题,该地能够观测到北极星光线,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在一段时间内,北极星光
线与太阳光线夹角α无法观测,b日午夜存在太阳高度,说明该地存在极夜、极昼现象,纬度应高于极圈纬度。第10题,据图可知,从c日到d日无法观测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某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不会变化,故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
阳光线的夹角大小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又因该地位于北极圈以内,因此,可推断c日至d日不能观测到夹角是因为出现了极夜,在此期间当地昼长始终为0时。第11题,由图分析可知,b日为夏至日,M°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N为夏至日子夜太阳高度,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12233445566778899
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M=90°-(当地纬度-23.5°)=113.5°-当地纬度,N=90°-(180°-23.5°-当地纬度)=当地纬度-66.5°,M-N=180
°-2*当地纬度=13,得当地纬度=83.5°。得M=30,N=17。Y为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Y=180-83.5°-30°=66.5°;X为刚进入极夜时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此时太阳高度为0,X=180°-83.5°=96.5°
。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2024·三晋名校联盟)唐山市(40°N,118°E)某地理教师制作的球形日晷,由晷
面和晷针构成。日晷晷面呈凹状的半球形(晷面上弧线)和节气线(晷面上刻度)构成晷面刻度网,指向球心O。由于地球自转在一天中可以被认为是匀速的,因而将日晷晷面等分为24份,以晷针顶点正午日影方位作为节气线。据此完成12~14题。12.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晷针日影应位于()A.正北时刻线上B.正
南时刻线上C.正东时刻线上D.正西时刻线上A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3.球形日晷夏至日节气线与球面顶点P之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角度为()A.16.5°B.23.5°C.30°D.66.5°14.该地理教师想改造该球形日晷来表
示北京时间,他应将()A.相邻时刻线距离缩短B.相邻时刻线距离扩大C.时刻线向西移动D.时刻线向东移动AC解析第12题,唐山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唐山市地方时为12:00时,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南方位,故而晷针日影应位于正北时刻线上。第13题,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唐山市的纬度是40°N,则唐
山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5°=73.5°,所以夏至日节气线与球面顶点P之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应为其余角,故而是90°-73.5°=16.5°。第14题,根据题干可知,唐山市的经度是118°E,北京时间的经
度是120°E,所以北京时间比唐山地方时早8分钟,当唐山市正午日影位于正北方位时,北京时间为12:08,所以可将时刻线向西移动,让日影位于正北方位时日影指向12时之后。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12233
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天井见于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中,图1为徽州民居的基本平面布局示意图,天井布局随面宽方向呈长方形,伸到两过间的窗中线,长宽比约5∶1。图2为某游客在宏村旅游时在某日17:30拍摄
到的照片(从下往上拍摄)。据此完成15~16题。图1图2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5.该旅客拍摄此照片的节日最可能是()A.元旦B.
劳动节C.国庆节D.春节16.徽州民居中天井长宽比约5∶1的原因是()A.增加东西过间的直射光B.遮挡阳光直射东西过间C.利于阳光直射南北厅堂D.减少南北厅堂的直射光BD解析第15题,由图2可知,皖南宏村民居天井内正东侧过间有阳光入射,由此可判断此刻太阳位于正西方
位,此时为北京时间17:30,可推知该日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间为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B正确,A、C、D错误。第16题,天井在传统民居建设中承担了采光的重任,但徽州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所以设计天井时,也十分重视遮阳。徽州民居天井四周都挑檐,室内天井
远离正堂,东西向宽、南北向断面窄,能够有效避免太阳光直射到南北厅堂内,D正确,C错误,目的是采光,但又能有效避免太阳光直射到南北厅堂内,不是为了增加东西过间的直射光和遮挡阳光直射东西过间,A、B错误。112233445566778899101
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