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PDF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25.507 KB
  • 2025-01-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pdf,共(8)页,825.50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037ee868a5292a54202432e6ea455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2学年余姚中学高二历史选考质量检测考试卷第二学期命题:任烨审题:金珍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周康王时的大孟青铜鼎,鼎内铭文大意是:盂,赐你香酒、礼服、车马、仪仗旗帜,用以巡狩,赐你邦国官员和庶人663人,异族王臣和夷众1063人。助我行先王之制,治民治疆土,莫违王命。由此可推断()A.盂受王命率军出征讨伐夷族

B.盂因军功而获得周王的赏赐C.西周分封制有法律明文规定D.周王与盂属于王臣隶属关系2.《睡虎地秦简·厩苑律》中规定“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即农民借用铁质农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自然磨损不能使用的,做

一个书面说明,交还原物,不需农民赔偿。这说明()A.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B.政府重视耕作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商鞅变法的效果显著D.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依汉律,夫死未葬即改嫁者,罪当“弃市”。时有一女,夫死未葬而遵父母之命改嫁,董仲舒援引《春秋》“听从为顺”的原

则,裁定该女“不与坐罪”,这成为“春秋决狱”的典例之一。“春秋决狱”()A.破坏司法公正,造成伦理冲突B.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C.体现法律儒家化D.礼法合一加强了中央集权4.史籍记载,汉朝时期“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

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由此可知,汉朝统治者实行上计制意在()①了解地方治安②澄清地方吏治③监督地方岁举④维护赋役剥削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有史书载中国古代某时期“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据此推断该时期()A.科举制成为

统治者选官主要方式B.地方管理人员均由中央直接任免C.皇帝选拔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D.官员的选拔主要是“以法为师”6.尚书、中书原为皇帝左右卑职,侍中亦不过是护驾负玺之侍从,由于接近天子,权势日隆,演变到隋唐成为政府最高官员。

然权力分而为三:发号施令,严行审查,负责执行。三省无异于皇帝的智囊团,而智囊团的遴选黜陟,并无客观标准。这反映了()A.中枢权力由内及外转移B.私人关系决定官员选拔C.近代三权分立古已有之D.与“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出现7.朱熹在

《增损吕氏乡约》中指出:“礼俗之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右礼俗相交之事,直(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

。”这反映了南宋乡约()A.首创相互监督的基层管理方式B.经政府利用推广而带有强制性C.通过乡民自治以规范乡里礼仪D.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治理结合8.余姚市城南史家村有一石雕牌坊,北面镌刻“谏议坊”,南面横额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史

立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史立模说:“今之给事中,即古谏议也,以言2为职。”由此可知史立模当时()A.负责京察和大计B.品级高且权力大C.任职唐朝御史台D.监察兵部诸官员9.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李悝在①主持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从③迁都到②C.王安石在②主持变法

D.明太祖在④废除了宰相制度10.中央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因国家治理的需要不断调整。以下对于中央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②三省为皇帝

直接掌控的行政中枢③尚书台确立为新的中央行政中枢④军机处成为掌管军政事务的中枢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11.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中有:“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

也。……五教既兴,无有不安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材料所反映的治理思想是()A.引礼入法,保障民生B.严刑峻法,威慑臣民C.民贵君轻,重视民意D.礼法并用,巩固统治1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监察体制示意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地方督抚定期在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B.监察官员的考核归属于尚书省的吏部C.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的科道行使监察权D.监察御史开代表皇帝巡行地方之先例13.塞缪尔·亨廷顿认为:“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3实行现代化是为

了阻挡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与该说法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二次革命B.戊戌变法清末新政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4.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生可以根据毕业考试结果获得相应的奖励出身,如高等学堂毕

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授予生员功名,官府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予以选录。这些举措:()①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②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③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条件④将育人与取才合于学校一途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②④15.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可知,孙中山认为()。A.军阀割据阻碍了民主政治进程B.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C.外国势力的干涉

导致护法失败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进步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某问题提出:“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

毛泽东这一主张的作用是()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建立了各阶级联合执政政府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17.1947年,南京《中国评论》专论《看大选,论民主》中写道:“在选举投票的前夕,政党活动选举,不到各地去争取选

民的拥护,却在南京斤斤于政党名额的分配,……满希望国民党能以圈定或其他方式使他们能作国民大会代表,要是国民党说了声:‘我们不能包办选举’,那般‘民主战士’就撒娇似地噜嘴:‘我们与你脱离’”。这反映了()A.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B.“革命程序论”得以实现C.“

行宪”是招牌,“宪政”是外衣D.国民政府注重公务员的甄别审查1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的是()A.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D.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19.在古代,世界各地普遍出现了成文法,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子产“铸刑书”②希腊石刻铭文摹本③《十二铜表法》颁布④《汉谟拉比法典》A.②④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20.

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米提林城邦背叛了雅典帝国,在愤怒的情绪下,公民大会当即决定惩罚米提林,并且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年男子都处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男女都变为奴隶。然而第二天,“雅典人民的情绪有了突然的转变”。他们当即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决定。材料表明古代雅典()A.城邦至

上理念盛行B.战时同盟关系脆弱C.公民大会地位突出D.直接民主存在弊端421.在斯巴达统治者看来,他们的政治体制是绝对平等的。确实,斯巴达公民也自称为“平等的人”。斯巴达的制衡和均衡体系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此,以下解释合

理的是()A.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B.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C.监察官由选举产生,可审判国王D.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陪审法庭22.1302年5月10日,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为了寻求援助,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下列对此说法正确

的有()①确立起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②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③国王和三级会议实现相互制衡④标志着议会君主制确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3.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份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

人民一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材料反映出美国1787年宪法()A.具有三权分立的特点B.体现制约平衡的原则C.保护印第安人的权力D.背离自由平等的精神24.下表为英国历史上部分宪法性

文件。这些文件()时间文件成果1215年《大宪章》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41年《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A.反映了议

会内部冲突和斗争激烈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C.标志着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D.形成了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传统25.罗马法“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

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到19世纪初,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这主要说明了罗马法()A.适应罗马社会发展需要B.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C.重在规范社会契约行为D.代表古代世界法律的最高成

就26.图2-6是法国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奥诺雷·杜米埃1872年创作的《新年》。漫画中象征法兰西民族的人物正将1871年所有的破败和苦难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该漫画表达了作者()A.对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深切怀念B.对普法战争失败的深刻反思C.对法国恢复稳定和秩序的期盼D.对之前民主探索努力的否定

27.下图中阴影所示国家最有可能是()5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反法西斯同盟国家C.实行普通法系的国家D.《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28.有关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古时期的“日耳曼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B.《法国民法典

》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民法系C.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教会法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D.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29.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打击异己。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在《

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指出肺循环的基本事实,被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都视为异端邪说,后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由此可见()A.西班牙王权凌驾于罗马教皇之上B.基督教成为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C.基督教的宗

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D.基督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控制30.明朝李沂,因建言朝廷处置宦官张鲸,并指责明神宗受贿,被杖责斥为民。此后,李沂居家近二十年去世,在乡里影响甚大,诸多民间传说以他为原型展开各种演义创作。史书所载李沂向朝廷进谏,不讲策略、不计后果,

属于自杀式的忠贞型人物。但民间传说中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位机智灵活、讲究策略的智者型官员。据此可知()A.传说受官方影响小,史料价值往往高于史籍B.对同一人物的书写,应该以史籍的权威为准C.历史叙事与民间传说呈现了人物多维的形象D.历

史不可再现,历史叙事难有客观性的记载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制度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公民们,所有陆上和海上的外敌都被我们震慑了,但是国内存在着敌人。他们中的第一类人欠下巨额债务却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屋、金钱、奴隶,企图靠拥护喀提林来发布取消债务的新法令。他们中的

第二类人认为能在动乱中取得那些在和平时期无法得到的官职——难道在公民的血泊中他们能成为执政官或独裁官甚或是国王吗?既然喀提林把这样一批邪恶的人纠合在身边,那么,公民们,把你们的军队摆出来,去对抗喀提林这支臭名昭著的军队吧!——根据西塞罗公元前63年10月30日在公民大会上

的演说整理(注;公元前63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西塞罗在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上发表了旨在挫败6政敌喀提林叛乱的四次著名演说,这是第二次演说。)材料二推翻专制政府,只是政治革命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建设共和政体。如果要问现在是什么政体,还真不好回答。国会

召开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制定宪法,宪法是共和政体的保障。至于总统和国务院制度,有人主张总统制,有人主张内阁制,我们是主张内阁制的,希望建设成议院政治。因为如果内阁不称职,是可以更换的,如果总统不称职,是没办法变更的,如果一定要变

更,一定会动摇国本。——根据宋教仁1913年2月19日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欢迎会上的演说整理材料三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现在的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根据毛泽东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

会议上的讲话整理(1)材料一中西塞罗的演说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当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在挫败喀提林阴谋的过程中,公民大会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5分)(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宋教仁发表演说的历史背景。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结局如何?(4分)(3)材料三

中演讲的主旨来自毛泽东的哪一篇文章?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政治史和法治建设史上有何重要地位?(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

”,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律而来。——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材料三第4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5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7第6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第267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节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律疏议》的地位,并指出其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时期把科举制的影响;请列举3例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发生重大变化的史实。(5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

的法律原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分)33.用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政府设有专门机构以代表国家制定考试标准,确保只关注参考者知识和能力的强弱,而无权力、地位、资历及人际

关系的优劣的影响。在开考之前把考试程序和录用条件向社会公开;考后严格按成绩高低排列名次,择优录取,在考试面前机会均等。——王立科《英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材料二从孙中山的政治构想,到北洋政府的肇建,再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推行,近代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绵延三十余年,仅就纸面上的法规而言,是

逐渐向西方现代文官制度靠拢,围绕着这套制度而制定的种种法规和组织系统基本合理。——秦昊扬主编《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研究1912—1949》材料三修订《公务员法》是全面深化改革,同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修订《公务员法》,将公务员制度改革经验成果上升为法律,予以巩固定型,形成一整套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的人事干部管理机制。对于继续推进公务员体制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公务员体制改革始终处于法治轨道上具有重要和长远意义。——薛立强《当代公务员制度》(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概述美国如何学习英国文官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时期官员选拔制度落实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举措。(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并分析修订《公务员法》的意义。(5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

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