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扫描版.pdf,共(3)页,582.35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8c290830f847d1eeab26489a07de2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命题:培优联盟高考研究院审题:凤阳中学李果、芜湖县一中陈金香制卷:等高教育第1页(共6页)命题:培优联盟高考研究院审题:凤阳中学李果、芜湖县一中陈金香制卷:等高教育第2页(共6页)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4年春季联赛(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第1至第4页,非选择题第5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獉獉獉獉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
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谱系分析来看,距今约5900—3900年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有明显的北方因素,如石家河文化中的陶规受泰沂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影响,石家河文化的玉凤等玉器也有明显的大汶口——
—龙山文化风格。据此可推A.区域文明交流联系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2.有学者指出,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说明汉
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具体因素是A.百家争鸣,诸侯争权B.东西异制,因俗而治C.面对现实,迫于形势D.形式统一,实则分裂3.北宋开封城有四条御街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连,而东西向的横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连通构成街巷网络,把商
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开封城的街巷结构A.反映宋政府摒弃了抑商政策B.开始打破了唐代的坊市制度C.凸显了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D.具有近代都市商业街的特征4.清代徽州乡约主要职能是“宣讲圣谕”,教化乡民,但据祁门《侯潭乡约》记
载:“嘉庆九年到道光七年的二十多年间,乡约前后十二次买田,共用银一千二百五十七两余。”这反映了该地A.土地兼并激烈B.商品经济繁荣C.乡约职能不断扩大化D.地方政府管理已失能5.1890年,清政府准备建立
一座冶铁企业,因张之洞力主设于汉阳,结果建厂填地基费银30余万两,铁矿砂来自120千米外的大冶,焦煤来自北方的开平。至1899年,汉阳铁厂已累计亏损100余万两。这体现出A.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力B.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C.中国近代化的制度阻碍
D.民族资本发展较脆弱6.表11919—1925年北京政府外交费用支出表(单位:万余元)1919预算为597,但实际支出3641921实际支出为4771924实际支出为2811925预算为777,但实际支出为322导致表1所示时期外交费用不足的
主要因素是A.军阀混战、政局动荡B.府院之争、列强控制C.巴黎和会外交遇挫D.国民革命蓬勃兴起7.表2为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部分典型性口号。综合表中信息可见表21935年“一二·九”北平学生运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等19
38年5月《论持久战》发表后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兵民是胜利之本”、“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等东北抗联及其他抗日军民“宁做刀下鬼,不做亡国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中共领导下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保家卫国”、“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等A.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赴国难B.凝聚民众力量以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抗日趋势C.全国团结抗战已经成为共识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QQABAYSUo
gAIAJJAABgCQwUgCgAQkAGCCKoOhFAIMAAACBNABAA=}#}{#{QQABCQC55wA4gJZACI56R0UACwoQsIKRLWgmQUCIOAQCwJNABIA=}#}命题:培优联盟高考研究院审题:凤阳中学李果、芜湖县一中陈金香制卷:等高教育第3页(
共6页)命题:培优联盟高考研究院审题:凤阳中学李果、芜湖县一中陈金香制卷:等高教育第4页(共6页)8.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中央政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如图1所示),实行党政军一体化
管理。这种行政区划体制意在图1A.服务于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需要B.出于有计划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C.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D.适应全面执政过渡的客观需要9.表31994—2008年间浙江地区的技术进步率以及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表3阶段时期(年)产出年均增长率劳动投入贡献份额资
本投入贡献份额技术进步贡献份额①1994-199917.2314.8422.4262.74②2000-200412.6112.6744.4142.92③2005-200812.8620.6222.9756.41对表3“技术
进步贡献份额”变动分析合理的是A.①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②缘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C.③因共建“一带一路”而产生的结果D.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了主导作用10.亚历山大因熟悉所征服各地的传统并善于为己所
用,因而能维持统治权威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如在马其顿保持国王的身份并给予臣民一些传统的权利,在希腊本土以盟主进行统治,在埃及以绝对权威的法老统治,在巴比伦也拥有绝对的王权等。这种做法A.维持了帝国长久统治B.客
观上促进文化融合C.神化了个人绝对权威D.激化了各地民族矛盾11.1700年,英国每一个农民大约可以养活1.7人,到1800年可以养活2.5人;如以18世纪初英国粮食价格指数为100的话,到18世纪末粮食价格指数已为250,粮价涨了一倍半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A.农业变革改
变英国经济社会结构B.殖民扩张促使英国粮价趋高不下C.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经营人口减少D.农业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12.自18世纪以来,“西方中心论”忽隐忽现,尽管我们一直在批判,但教科书的编写内容却跳不出以西方为中心,
多数研究项目也跳不出西方话语体系,知识结构多取自西方历史书,由此导致错误的历史认知不胫而走。由此可见A.借鉴西方历史研究方法有利于叙述客观的世界历史B.西方的世界史著作多有谬误C.中国史家对世界认知更真实D.迫切需要构建具有
中国式的真实的世界史知识体系13.1923年,列宁指出“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个个参加合作社,还必须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如果不经过这一历史时代……我们就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这表明,列宁A.突破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B.开始认真思考
苏俄革命与建设道路C.认识到苏俄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D.认为新经济政策是长期基本国策14.1996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说:“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遭到内部无产阶级革命的潜在威胁和外部共产主义的竞争压力,福利制度就不会发生。”作者旨在说明西方福利制度A.利于缓和国内社会矛
盾B.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C.服务于和平演变的需要D.已失去存在发展的活力15.二战后,法德之间和解直接推动西欧走向联合,而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欧洲联合不能没有德国,但法国绝不可能接受让德国主导欧洲联合。这反映出A.世界多
极化趋势显著加强B.法国的欧洲大国情结浓厚C.法国难以消除历史怨仇D.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16.二战后,部分拉美国家为推行国家工业化,采取关税保护等举措,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但并未创造出有竞争力的国内工业;东南亚国家推行出口替代战略,以劳动密
集的制成品出口取代劳动密集的农产品出口,虽取得成效,但199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严重受挫。这说明A.国际社会的经济依赖已日益深化B.独立自主能有效地化解经济风险C.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D.必须加强国家干预减少市场调节{#{QQABAYSUogAIAJJA
ABgCQwUgCgAQkAGCCKoOhFAIMAAACBNABAA=}#}{#{QQABCQC55wA4gJZACI56R0UACwoQsIKRLWgmQUCIOAQCwJNABIA=}#}命题:培优联盟高考研究院审题:凤阳中学李果、芜湖县一中陈金
香制卷:等高教育第5页(共6页)命题:培优联盟高考研究院审题:凤阳中学李果、芜湖县一中陈金香制卷:等高教育第6页(共6页)(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2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计52分。)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的
国门洞开,使得西方文化以如潮之势涌入中国,曾经的文化优越感在历经战争的炮击后备受震撼,中国传统文化话语在西方话语的巨大冲击下逐渐分崩离析,进入了一个话语急剧变革的时代。新的话语变局的出现直接起因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话语的强势入侵,但清代文化发展的轨迹与倾向,也为中国话语的变
革与新生提供了内在根据和主体需求。虽然清朝前期文化采取了高压钳制式的话语政策———话语专制主义与话语排外主义。但后期的“经世致用”思潮则打破了这个独裁的话语局面,为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也为
而后的话语变化带来了新的生机。鸦片战争后,西方话语体系在由技术理性话语、政治制度话语,再到价值意识话语的逐步晋升中,被整体、全面的引入中国,加深了近代中国话语嬗变的进程。———摘编自刘昕《近代以来中国话语建构的演进研
究》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研究并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并将其融入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实践中,从而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奇迹的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广泛汲取和吸纳其他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建设的经验和智
慧,成功开辟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正在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国际影响。———摘编自陈春英《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
中的历史意识:价值、内涵和现实表征》(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话语嬗变的特点及形成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正在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国际影响”的主要表现、影响。(9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启示。(4分)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为维持世界霸主地位,英国不得不寻求在中东地区掌握战略主导权,一方面积极与法国争夺中东事务主导权,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与法国、犹太
复国主义者签订协定,确立了对巴勒斯坦等地区的委任统治权。1920年的《圣雷莫协定》进一步强化了英国在中东地区的统治地位。通过这些协定和宣言,英国政府成功将中东地区纳入其殖民帝国的版图之中,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但二战后,面对形势剧变,英国力图维护中东既得利益,继续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如通过支持阿拉伯人大起义,分裂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各国间和各国内部制造纠纷,导致中东各国矛盾四伏,治理困难重重;又伙同美国扶植犹太人建国,由此为阿以冲突埋下祸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矛盾愈演愈烈。———摘编自田
文林《英国在中东的“分而治之”政策及其后果》等材料二二战后,美国认识到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在西欧复兴,以及美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上英国在中东地区地位下降,在反对殖民主义的幌子下,排挤英法等欧洲势力,将中东政策置于对外战略的显著位置。美国采取“隐蔽行动”政策意在将中东的
地缘政治价值与遏制苏联战略紧密结合,致力于阻止苏联在中东的影响。后冷战时期,美国进一步介入中东事务。但从总体上看,冷战期间美国在中东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该地区大规模军事行动之中。而自从海湾战争开始后至今,美国通过坚定扶植以色列、建立或扩建军事基地、
大规模输入武器等手段,更多地以军事行动来实现美国的中东战略,进而致力于按照美国中东战略来改造中东地区。———摘编自樊为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美国实施中东战略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冷战后美国最终取代英国在中东地区主导地位的原因。(9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从整体局面来看,这个历史时期无疑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但是社会并没有停滞不前,还是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这些时代特点,反而变得更加兴盛,充满活力,这正是强盛的隋唐大帝国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摘编自张鹤泉《魏晋南北朝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为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
合,表述清晰)。{#{QQABAYSUogAIAJJAABgCQwUgCgAQkAGCCKoOhFAIMAAACBNABAA=}#}{#{QQABCQC55wA4gJZACI56R0UACwoQsIKRLWgmQUCIOA
QCwJNA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