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4.113 MB
  • 2024-10-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1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4.11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3aaeeb280688273bdcfa7f047142ee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Ca-40Fe-56Cu-64Br-80Ag-108I-1

27选择题部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为含有共价键的盐是A.2COB.3NaNC.2CaClD.NaClO【答案】D【解析】【详解】A.该物质为氧化物,A项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为氮化物,由Na+和N3-,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B项不符合题意;C.CaCl2为盐,由Ca2+和C

l-构成,没有共价键,C项不符合题意;D.NaClO为盐,由Na+和ClO-构成,ClO-中Cl和O之间存在共价键,D项符合题意;故选D。2.金属铁、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923d4sB.铁元素位于周期表ds区C.铁强化酱油含2

Fe+D.3FeCl水解呈酸性,故可作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液【答案】C【解析】【详解】A.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选项A错误;B.Fe为2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

周期第Ⅷ族,周期表中没有第ⅧB族,Fe元素属于d区,选项B错误;C.铁强化酱油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铁物质,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含2Fe+,选项C正确;D.3FeCl具有氧化性,能与铜反

应生成氯化铜,可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液”,与水解呈酸性无关,选项D错误;答案选C。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苯的实验式:66CHB.乙醛的结构简式:3CHCHOC.氨基的电子式:D.乙烷的球棍模型:【答案】A【解析】【详解】A.苯的分子式为:C6H6,其实验式为:CH,A错误;B.乙醛含有

醛基,其结构简式为:CH3CHO,B正确;C.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氢原子电子数为1,则氨基的电子式为:,C正确;D.乙烷结构简式为:CH3CH3,其球棍模型为:,D正确;故选A。4.下列化学知识不能解释生活实践的

是选项生活实践化学知识A交警检查司机酒后驾车乙醇能被重铬酸钾氧化B白醋常与84消毒液混合一起消毒醋酸能与消毒液任意比互溶C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铁与2HO在高温下会反应D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3NaHCO受热分解产生2COA.A

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被橙红色的重铬酸钾氧化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选项A正确;B.白醋常与84消毒液混合一起消毒是利用酸性条件下与消毒液作用产生次氯酸具有强氧化

性起消毒作用,与醋酸与消毒液任意比互溶无关,选项B错误;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因此要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选项C正确;D.3NaHCO受热分解产生2CO,因此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选项D正确;答案选B。5

.已知,有机物M()可被酸性4KMnO溶液氧化为,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M的结构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要有一个氢原子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

,则符合条件的M的结构有、、这三种,故答案选B。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萘是稠环芳烃,可用于杀菌、防蛀、驱虫,是因为其有一定的毒性B.氧炔焰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是因为其燃烧放出大量热,温度很高C.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可在身体

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是因为其熔点很低D.若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答案】C【解析】【详解】A.萘是最简单的稠环芳烃,可用于杀菌、防蛀、驱虫,是因为其有一定的毒性,A正确;B.氧炔焰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是

因为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温度很高,B正确;C.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可在身体局部产生快速镇痛效果,是因为其熔沸点低,蒸发吸收大量热,C错误;D.苯酚是有机溶剂,易溶于乙醇,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D正确;故答案为:C。7

.下列关于有机反应方程式及类型不正确的是()A23HCCHHOCHCHO+⎯⎯⎯→催化剂(加成反应)的.B.nCH2=CHCH3→一定条件下(加聚反应)C.322322CHCHOHO2CHCHO2HO+⎯⎯⎯→+催化剂(氧化反应)D.32322CHCHOHHClCHCHClHO+⎯⎯→

+(取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乙炔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后,得到的乙烯醇不稳定,异构化为乙醛(CH3CHO),A正确;B.丙烯的加聚反应为:23nCHCHCH=uuuuuuuuuuur一定条件下,B错误;C.乙醇与氧气在催

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转化为乙醛与水的反应属于乙醇的催化氧化,C正确;D.HCl中的Cl取代了CH3CH2OH中的-OH,生成CH3CH2Cl与H2O,属于取代反应,D正确;故选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聚乙炔能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B.因油脂经过氢化得到的人造脂肪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故尽量少食用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石蜡油在碱性条件下也能水解D.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mol2Cl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聚乙烯不导电,聚乙炔能导电,故聚乙炔能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A错误;B.因油脂经过氢化得到的人造脂肪中含

有反式脂肪酸,故尽量少食用,B正确;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石蜡油属于烃,在碱性条件下不能水解,C错误;D.C2H6+6Cl2光照⎯⎯⎯→C2Cl6+6HCl,理想状态下,1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B。9.

-崖柏素具天然活性,有酚的通性,结构如图。关于-崖柏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与3NaHCO溶液反应B.可与3FeCl发生显色反应C.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D.与足量2H加成后,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γ-崖柏素中碳环具有类

苯环的共轭体系,其分子中羟基具有类似的酚羟基的性质。此外,该分子中还有羰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脂环醇。【详解】A.酚类物质不与NaHCO3溶液反应,γ-崖柏素分子中没有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故其不可与NaHCO3溶液反应,选项A错误;B.

酚可与3FeCl发生显色反应,γ-崖柏素有酚的通性,可与3FeCl发生显色反应,选项B正确;C.γ-崖柏素分子中有一个异丙基,异丙基中间的碳原子与其相连的3个碳原子不共面,故其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选项C正确;D.γ-崖柏素与足量H2加成后转化为,

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是手性碳原子),选项D正确;答案选A。10.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且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元素

X和Z同族,Y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为XWYZB.X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是因为前者能形成氢键C.电负性:WXD.22YW与2ZW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答案】C【解析】【分析】W、

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且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元素X和Z同族,则X应为

F,故Z为Cl,Y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且介于F与Cl之间的元素,则为Na;【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X(F)W(O)Z(Cl)Y(Na),选项A错误;B.氢化物的稳定性由键能决定而与氢键无关,选项B错误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W(O)X(F),选项C正确;D.22YW与2ZW分别为22NaO、2ClO,前者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后者只含有极性共价键,选项D错误;答案选C。11.如图所示,甲池的总

反应式为:24222NHON2HO+=+,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中负极反应为:242NH4eN4H−+−=+B.该装置工作时,Ag电极上有气体生成C.甲池和乙池中的溶液的pH前者不变,后者减小D.当甲池中消耗0.1mol24NH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

12.8g固体【答案】D【解析】【分析】甲池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作原电池,通入肼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乙池为电解池,阴极Ag反应为Cu2++2e-=Cu、阳极石墨反应为4OH--4e-=2H2O+O2↑;【详解】A.通入肼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选项A错误;B.乙池为电解池,阴极Ag反应为Cu2++2e-=Cu,没有气体生成,选项B错误;C.甲池中反

应生成水,氢氧化钾的浓度减小,pH减小,乙池中电解生成硫酸,溶液的pH减小,选项C错误;D.甲池N2H4-4e-+4OH-=N2+4H2O,消耗0.1molN2H4时,转移0.4mol电子,乙池Cu2++2e-=Cu,产生0.2mol铜,为12.8g固体,选

项D正确;为答案选D。12.吡啶()替代苯也可形成类似的笼形包合物。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吡啶为极性分子B.吡啶显碱性,能与酸反应C.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3sp杂化轨道D.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答案】C【解析

】【详解】A.根据吡啶的结构简式可知,其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故为极性分子,A正确;B.吡啶中含有次氨基,显碱性,能与酸反应,B正确;C.已知吡啶中含有与苯类似的大π键,则说明吡啶中N原子也是采用sp2杂化,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和存在孤电子对,则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sp2

杂化轨道,C错误;D.吡啶和H2O均为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而苯为非极性分子;而且吡啶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苯,D正确;故选C。13.对于反应()()242NOg2NOg,

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2NO的体积分数()2NO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D两点对应状态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关系:v(A)>v(D)B.A、B、C、D、E各点对应状态中,v(正)<v(逆)的是EC.维持1p不变,E→A所需时

间为1t,维持2p不变,D→C所需时间为2t,则12t=tD.欲使C状态沿平衡曲线到达A状态,从理论上,可由2p无限缓慢降压至1p达成【答案】D【解析】【详解】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D点压强大于

A点压强,所以v(A)<v(D),A错误;B.处于曲线上的状态为平衡状态,E点NO2的物质的量少于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反应应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此时v(正)>v(逆),D点NO2的物质的量多于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正)<v(逆),B错误;C.压强越大,反

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状态时用的时间越少,压强p2>p1,故12t>t,C错误;D.2p无限缓慢降压至1p,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故平衡正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D。14.1,3-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

:第一步H+进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如图);第二步Br-进攻碳正离子完成1,2-加成或1,4-加成。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在0℃和40℃时,1,2-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的比例分别为70:30和15:8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B.与0℃相比,40℃时1,3-丁二烯的转化率增大C.Br-刚开始进攻碳正离子时,1,2-加成要比1,4-加成反应速率快D.从0℃升至40℃,1,4-加成正反应速

率增大,1,2-加成正反应速率也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分析可知该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的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结合题干信息及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效果分析作答。【详解】A.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图像可看出,1,4-加成

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的能量低,即1,4-加成产物的能量比1,2-加成产物稳定,选项A正确;B.该加成反应不管生成1,4-加成产物还是1,2-加成产物,均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不利用1,3-丁二烯的转化,即在40C时其转化率会减小,选项B错误;C.从图中

可知,Br-刚开始进攻碳正离子分别进行1,2-加成和1,4-加成的正反应活化能中,前者较低,故1,2-加成要比1,4-加成反应速率快,选项C正确;D.从0C升至40C,正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即1,4-加成和1,2-加成反应的正速率均会增大,选项D错

误;答案选B。15.室温时,用0.1001molL−的标准3AgNO溶液滴定25.00mL浓度相等的Cl−、Br−和I−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lgAgC+与()3AgNOV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511.010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已知()10spAgCl1.810K−=,()spAgBr5.4K=1310−,()17spAgI8.510K−=。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有AgI沉淀生成B.原溶液中Cl−的浓度为0.06001molL−C.当Br−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l−沉淀D.b点:()()()()ClBrIAgcccc−−−+【答案】D【解析】【分析】阴阳离子相同类型的难溶物,溶度积越小,越难溶,根据溶

度积相关数值,溶解性:AgI<AgBr<AgCl;向浓度相等的Cl−、Br−和I−混合溶液中滴加3AgNO溶液,先生成AgI沉淀,最后生成AgCl沉淀;【详解】A.根据溶度积数值,AgI难溶,a点先生成AgI

沉淀,故A正确;B.如图,当滴入45mL标准3AgNO溶液时,三种离子完全沉淀,根据三种离子浓度相等,则每种离子完全沉淀消耗15mL10.100molL−的标准3AgNO溶液,则碘离子浓度为15mL0.1mol/

L0.06mol/L25mL=,故B正确;C.当Br−完全沉淀时,Br−的浓度为511.010molL−−,此时溶液中的Ag+浓度为()1sp18531.01AgBr5.4105.410mol/0moLLl−−−−==K,若Cl−开始沉淀,则此时Cl−的浓度为()10s

p38=3.3mol/L5.410mol/LAgCl1.81010−−−=K,比原溶液中Cl−的浓度0.0100mol/L要少,说明已经开始沉淀,故C正确;D.b点时,3AgNO过量,Ag+浓度最大,此时Cl−、Br−和I−完全沉淀,又因为()()()spspspAgBglAgIr

ACKKK,所以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AgClBrIcccc+−−−,故D错误;故选D。16.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淀粉的水解将1mL淀粉稀溶液在0.5mol/L的24HSO溶液中充分加热,再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

悬浊液,观察现象若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没有水解B探究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向苯和甲苯中分别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若甲苯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甲苯分子中苯环对甲基有影响C探究卤代烷的

化学性质取少量溴乙烷于试管中,加入NaOH水溶液,振荡后加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足量稀硝酸和3AgNO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说明卤代烷能发生消去反应D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

水反应生成了乙炔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淀粉水解后应该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然后再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A错误;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甲基被氧化

,所以说明甲苯中苯环对甲基造成影响,B正确;C.溴乙烷水解或消去都能生成溴离子,故实验不能证明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D.电石中含有杂质,和水反应生成气体中除了乙炔还有硫化氢,硫化氢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17.硒(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含硒化合

物在材料和药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自我国科学家发现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以来,AIE在发光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一种含Se的新型AIE分子Ⅳ的合成路线如下:(1)Se与S同族,基态硒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

___,分子Ⅱ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2HSe的沸点低于2HO,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关于Ⅰ~Ⅲ三种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A.Ⅰ中仅有σ键B.Ⅰ中的Se-Se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Ⅱ易溶于水D.24SeO−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

体(3)我国科学家发展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可利用材料的晶体结构数据预测其热电性能,该方法有助于加速新型热电材料的研发进程。化合物X是通过该方法筛选出的潜在热电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1,沿x、y、z轴方向的投影均为图2。是。①化合物X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

____。【答案】(1)①.②.2sp、sp③.两者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2)BD(3)①.离子晶体②.26KSeBr【解析】【小问1详解】①S属于第三周期VI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基态硒与S

同主族,位于第四周期VIA族,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则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②苯环中的碳为sp2杂化;碳碳双键中的碳为sp2杂化;碳碳三键为直线构型,碳碳三键中的碳为sp杂化,故答案为:sp2、sp。③由于水

分子间存在氢键,硒化氢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分子间氢键能使氢化物熔沸点增大,所以H2Se的沸点低于H2O,故答案为:两者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小问2详解】A.物质Ι中含有C-H键和Se-Se键,苯环中化学键较为特殊,含

有大Π键,所以Ι中含有Π键和σ键,故A错误;B.物质中的Se-Se键是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故B正确;C.物质Ⅱ属于烃类,烃类均不溶于水,故C错误;D.2-4SeO的中心原子Se为sp3,故2-4SeO为正四面体

结构,故D正确;故选BD。【小问3详解】①该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K+离子,为离子晶体,故答案为:离子晶体。②由图可知,k原子位于晶胞内部,“SeBr”位于顶点和面心位置,由原子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K的数目为8,“SeBr”的数目为118+6=482,则化学式为:K2SeBr6,

故答案为:K2SeBr6。18.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已知:A由两种气体组成,且两种气体组成元素相同。B中含两种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混合固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X化学性质相当活泼,1molX吸收1mol2H只生成一种二元弱酸Y和1mol气体C,请写出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4)设计实验证明溶液G

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答案】(1)①.Fe、C、O②.()5FeCO(2)Fe、C(3)()()22424O=HFeCO2OHFeCO2H−−++(4)取少量G溶液分别置于试管A,往A试管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22HO,溶液变血红色,则有2Fe+【解析】【分析】由白色

沉淀D可知混合气体A中含CO2,根据碳元素守恒,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A由两种气体组成,且两种气体组成元素相同,故气体C为CO,物质的量为0.3mol;H为红棕色固体,故H为Fe2O3,物质的量为0.05mol,Fe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气体A中含CO,故B为单质的混合物,

肯定含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气体E为H2,溶液G为FeCl2溶液和盐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不溶性固体应为C,物质的量为0.1mol,综上混合气体A中:0.3molCO,0.1molCO2,混合固体B中:0.1molFe,0.1molC

,总质量为19.6g,故X中含Fe、C、O,n(Fe):n(C):n(O)=0.1:0.5:0.5=1:5:5,则化学式为:Fe(CO)5。【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X的组成元素为:Fe、C、O,化学式为:Fe(CO)5;故答案为:Fe、C、O;Fe(CO)5。【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固体B的成分

为:Fe、C;故答案为:Fe、C。【小问3详解】X为[Fe(CO)5]化学性质相当活泼,1molX吸收1molH2只生成一种二元弱酸Y和1mol气体C,化学方程式为:Fe(CO)5+H2=H2Fe(CO)4+CO,故Y为H2Fe(CO)4,与足量NaO

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Fe(CO)4+2OH−=2-4FC()eO+2H2O;故答案为:H2Fe(CO)4+2OH−=2-4FC()eO+2H2O。【小问4详解】根据分析,G为FeCl2溶液和盐酸溶液的混合溶液,可分开验证氢离子和Fe2+:酸性溶液可使紫色

石蕊试液变红;Fe2+检验: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H2O2氧化后变红,故验证方法为:取少量G溶液分别置于试管A、B中,往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若变红,则有H+;往B试管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H2O2,溶液变血红色,则有Fe2+;故答案为:取少量G溶液分别置于试管A、B中,往A试管中

滴加紫色石蕊,若变红,则有H+;往B试管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H2O2,溶液变血红色,则有Fe2+。19.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2CO的热点研究领域。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Ⅰ.()()

()()222422COg6HgCHg4HOg++1ΔHⅡ.()()()()223823COg10HgCHg6HOg++2ΔHⅢ.()()()()2242ggCO2HOCHOgg2++3ΔH(1)将2CO和2H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投

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只考虑反应Ⅰ)①当通入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一定时,在固定体积、不同温度下,产物乙烯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试结合图1判断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升高温度使

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加压有助于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C.恒压时,()()22vCO=2vHO正逆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恒容时,再充入一定量2CO,反应平衡体系中()()242φCHφH增大(2)现将一定量的2CO和2H置于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模拟工业生产过程,在不同温度下均

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生成物的浓度,得到图2和图3。①结合图2和图3,该模拟工业生产制备乙烯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____。②725K时,将2CO和2H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1:3,总物质的量为4mol)在VL的固定容积容器中反应,并在一定催化剂下只

进行反应Ⅰ和Ⅲ.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24CH和4CH的物质的量均为18mol,则在该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③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物气体的转化率,采用了选择性膜技术,可选择性地

让某气体通过而离开体系)。当选择性膜吸附乙烯气体时,可以降低副产物38CH的选择性(38CH选择性:生成38CH消耗的2H的物质的量与总共转化了的2H的物质的量之比),请结合具体反应说明原因___________。【答案】(1)①.由图可知温度T<TⅠⅡ,温度升高,()24φCH减

少,平衡逆向移动,可知△H<0,因△S<0,故在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②.BD(2)①.温度590K,R=2.5左右②.0.2或1/5③.选择性膜吸附24CH,促进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2CO和2H的浓度降

低,使得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生成38CH的物质的量减少【解析】【小问1详解】①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熵变小于零;根据先拐先平数据大,由图可知温度T<TⅠⅡ,温度升高,()24φCH减少,平衡逆向移动,可知△

H<0,因△S<0,故在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②A.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A错误;B.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助于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C.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恒压时,()()22vC

O=2vHO正逆,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C错误;D.恒容时,再充入一定量2CO,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平衡体系中()()242φCHφH增大,D正确;故选BD;【小问2详解】①结合图2和图3,该模拟工业生

产制备乙烯的适宜条件为温度590K,R=2.5左右,此时乙烯的浓度最大,利于生成乙烯;②725K时,将2CO和2H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1:3,总物质的量为4mol)在VL的固定容积容器中反应,则二氧化碳、氢气投料为1mol、3mol;

在一定催化剂下只进行反应Ⅰ和Ⅲ;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24CH和4CH的物质的量均为18mol,则由三段式可知:()()()222242CO(g)+6H(g)CH(g)+4HO(g)mol1300mol1/43/41/81

/2mol起始转化平衡()()()2224CO(g)+2HO(g)CH(g)+2O(g)mol00mol1/81/41/81/4mol起始转化平衡则平衡时二氧化碳、水、甲烷、氧气分别为5mol8、2mol8、1mo

l8、2mol8,则在该温度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为22218V8V=0.2258V8V。③选择性膜吸附24CH,促进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2CO和2H的浓度降低,使得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生成38CH的物质的量减少,故可以降低副产物38CH的选择性。2

0.亚氯酸钠2NaClO)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可用2ClO为原料制取,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①饱和2NaClO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3838~60>60晶体成分22NaClO3HO2NaClO2NaC

lO分解成3NaClO和NaCl②2ClO极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沸点11℃。(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2)装置D中生成2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装置D溶液采用结晶法提取2NaClO晶

体,控制温度为___________℃(填写范围)减压蒸发结晶,趁热过滤,50℃左右热水洗涤,低于60℃条件下干燥,得到成品。(4)装置B中使用浓硫酸而不使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5)测定样品中2

NaClO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所得2NaClO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充分反应:22ClO4I4H2HO2I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

,用c1molL−的223NaSO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测得消耗223NaSO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VmL。(已知:2I+2223462SO2ISO−−−+=)。该样品中2NaClO的质量分数为____

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①.三颈烧瓶②.防倒吸(或“安全瓶”)(2)2222222ClO2OHHO2ClO2HOO−−++=++(3)38~60(或38~60之间的任意数值)(4)稀硫酸含水多,而2ClO极易溶于水,不利于2ClO逸出(5)9.05cV%m【

解析】【分析】本实验欲利用ClO2制备NaClO2,根据实验装置,利用装置B制备ClO2,装置C用于缓冲,防止D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装置D用于NaClO2的合成,装置A和E吸收废气,防止污染空气。【小问1详解】装置b的名称是三颈烧瓶,装置C防倒吸(或“

安全瓶”),防止ClO2极易溶于水使装置内压强骤降引起倒吸。【小问2详解】装置D用于制备NaClO2,反应中H2O2还原ClO2同时与NaOH作用生成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OH-+H2O2=2ClO2−+2H2O+O2↑。【小问3详解】根据已知条件NaClO2在3

8~60℃之间时蒸发结晶得到是纯净的NaClO2,不含有结晶水,也不会分解出杂质,因此实验中应选择38~60℃进行减压蒸发结晶。【小问4详解】装置B利用浓硫酸、NaClO2和Na2SO3制备ClO2,制备过程中应使用浓硫酸,若使用稀硫

酸,稀硫酸含水多,而2ClO极易溶于水,不利于2ClO逸出。【小问5详解】滴定过程中ClO2与I-反应生成I2,生成的I2用Na2S2O3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消耗的Na2S2O3的量计算消耗的I2的物质的量,则生成的I2的物质的量n(I

2)=12c(Na2S2O3)·V(Na2S2O3)=12cV×10-3mol,根据ClO2与I-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消耗的ClO2的物质的量n(ClO2)=12n(I2)=14cV×10-3mol,则100mL溶液中存在的NaClO2的物

质的量为cV×10-3mol,样品中NaClO2的纯度为2m(NaClO)m()样品×100%=-390.5cV10m×100%=9.05cVm%。21.氯普鲁卡因盐酸盐是一种局部麻醉剂,麻醉作用较快、较强,毒性较低,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2.

123132RCOORROHRCOORROH+→+3.12212RNHRXRNHRHX+→+请回答:(1)化合物B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化合物A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取代反应B.

化合物E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C.将氯普鲁卡因制成盐酸盐有助于增加其水溶性D.氯普鲁卡因盐酸盐的分子式为1318222CHClNO(4)写出D+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请设计以22CHCH=和HCHO为原料制备化合物E

()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6)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①I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2NH−结构;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四种不同化

学环境的氢原子;③能与3NaHCO反应【答案】(1)硝基,碳氯键(2)(3)AC(4)(5)(6)【解析】【分析】由甲苯→A可知A在甲苯上引入一个硝基,结合目标产物原子团位置关系知A为,同理B为,B→

C,少2个氢多2个氧,即-CH3氧化成-COOH,C为,C→D为酯化反应,D为,F→G依提示由-NO2还原为-NH2,故F为,据此回答。【小问1详解】B为,官能团有:硝基和碳氯键;【小问2详解】C的结构简式为:;【小问3详解】A.A为,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取代反应,A正确;B.化合物E既没有氨

基也没有羧基,即无酸碱性,B错误;C.氯普鲁卡因结构主要是疏水基团,制成盐酸盐有助于增加其水溶性,C正确;D.氯普鲁卡因的不饱和度为5,故其H原子个数为:13×2+2-5×2+2-1=19,故氯普鲁卡因盐酸盐

的分子式为1320222CHClNO,D错误。故答案为:AC。【小问4详解】D为,F为,故D+E→F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思路:CH2=CH2转化为CH3CH2Cl,HCHO转化为HOCH2CH2NH2,再进行取代反应,其合成路线为:;【小问6详解】由题意可知,化合物D含-

NH2和-COOH,且为高度对称结构,故而有中的任何两种均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