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31)页,48.21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14c32fa54c7cbd835d31214a6e15cb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宣化一中高三期初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1.“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B.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C.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D.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2.如表是按时间顺序记载的有关古代雅典政治中某些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以及不
同时期雅典的宪法特征,从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时间代表事件或人物宪法特征伊嗡和他的同伴人民按地域分为四个部落忒修斯地域、阶层妥协基础上的“统一”公元前594梭伦民主政治的开始公元前560珀西斯特剌图斯时代温和僭主政治(取悦民众)--专断公元前508克里斯提尼时期更为民主的改革公元前462阿里
斯提德-厄斐阿尔忒斯元老院失权,海外政策失误公元前413四百人统治对不受控制的“民主”某种纠正公元前411民主政治的恢复民主势力反弹公元前405三十人和十人僭主针对外交失败的政变公元前401新宪法各方势力和解民主恢复A.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日渐衰微B.古雅典在渐进中实现了民主政治C.
公元前6世纪是雅典民主黄金时代D.人民主权是雅典民主的主要特征3.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说:“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
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材料主要揭示了古代雅典()A.主权在民思想比较流行B.实行直接民主的主要原因C.城邦政治体制较为发达D.采取平民共治的有利条件4.“他的改革将族群制单位改造为选区制单位,从而将‘部落民’改造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很多人都获得
了公民权,而旧的部落只限于其宗教功能。”“他的改革”()A.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B.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C.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5.陶片放逐法本意是将那些公认的危害分子驱逐出境,但结果却是剥夺了仅为嫌疑犯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
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A.损害了城邦公民的合法权益B.失去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C.激化了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D.背离了维护民主政治的初衷6.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上,梭伦为民主政治奠基、克利斯提尼确立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民主政治进入繁荣时期。这里的“繁荣”,体现在“公民”身上主要为()A.与自由民的区别不复存在B.公民参政范围得到扩大C.获得参政津贴和观剧津贴D.陶片驱逐法保障了民主7.在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手工者停止
生产,每隔10天去城郊广场开会。城邦多数职务是有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官职则无报酬。这说明雅典()A.津贴制度保证公民权利平等B.公民团体具有排外性C.经济因素制约公民权的实现D.农业手工业经济衰败8.古代雅典民主派首领阿非艾尔特创立了“不法申诉制度”,规定每个雅典公民若发现现行立法中
有违背民主制度的条款,均可向陪审法庭进行申诉,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由此可知,古代雅典()A.公民权利膨胀危及政治稳定B.民主保障机制捍卫了民主政治C.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公民申诉破坏了法律的权威
性9.公元前6世纪以来,雅典为刺杀僭主希庇阿斯但遭失败的贵族树立了雕像。公元前477年,雅典在击败流亡的希庇阿斯和波斯人的联合进攻后,再次为刺杀僭主者立像。这反映出雅典()A.将城邦和民主制的捍卫者视为神B.
具有崇尚武力的性格特点C.强化爱国主义在民主制中的地位D.取得反僭主制的最终胜利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
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
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1.公元前286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颁布《阿奎里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
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产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A.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B.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C.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D.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12.罗马法规定,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
民手持铜秤进行,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随后,“司秤”以铜击秤,并将铜块递给转让者。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景。这表明()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B.
公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纠纷C.罗马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D.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具有公民意识13.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A.侵
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1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归化者和外国人移入罗马,于是就逐渐产生了适用于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和罗马人之间纠纷的万民法。万民
法不仅适用于罗马市民,还适用于外国人。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制定万民法具有的可能性B.人口构成影响到法律更新C.万民法具有永恒性的特征D.内部公民抵制万民法实行15.罗马诗人贺拉斯说:“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文化
征服了罗马”“丧失了文化傲慢与文化仇恨的古罗马”。这对古罗马的主要影响是()A.罗马法孕育着人文主义精神B.罗马法奠定后世法律的基础C.城邦制度被罗马帝国所沿袭D.迎合时势需要的万民法诞生16.古罗马的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
于一切人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A.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条文体系C.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17.按照自然法理念
,人人生而平等。但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这说明了()A.万民法高于自然法和人为权力B.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C.自然法未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D.自然法受现实因素限制难以完全实现18.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应听
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查士丁尼在编辑《法学阶梯》时也明文规定:“一个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体现的原则是()A.己法自守B.程序正义C.无罪推定D.形式主义19.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
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B.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
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A.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21.1215年颁布的《
大宪章》规定协商是国王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原则。1256年出台的《牛津条约》使得议会有了个新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是专门用来限制王权而进行的协商对话功能。1266年“西蒙国会”第一次让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使大会议
的协商主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一变化过程()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最终实现英国现代普选权C.为英国宪政奠定历史基础D.为英国发展工业革命奠基22.1913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不赞成爱尔兰实行自治,想动用国王特权否决议会决定。
首相阿斯奎斯劝诫他道“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是“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后来,乔治五世打消了使用否决权的念头。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体制僵化削弱国家实力B.首相权力在不断扩张C.政治传
统保障立宪政体D.王权为议会剥夺殆尽23.史载,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这说明()A.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
象征B.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有一定权力C.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D.王权高于议会权力24.《权利法案》缓解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冲突,限制国王权力的传统因此得以流传。文件还奠定了英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国王和人民的权力。从那以后,英国几百年未发生过任何革命。这主
要反映了《权利法案》()A.开启限制国王权力的传统B.消除了议会与国王的矛盾C.导致国王“临朝不理政”D.使英国社会秩序趋于稳定25.有西方学者记述,1714年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后,“王室不干政,议会努力维护人民的自由”“沃尔波尔创建了辉格党政府,而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执政原则--坚持公平正义
,从不妄想独立于议会而执政”。这一记述表明当时英国()A.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B.辉格党成为权力的中心C.责任内阁制显现雏形D.三权分立体制正式建立26.18世纪以来,弹劾曾是英国议会掌握的重要监督方式。凡内阁阁员、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或
议员职务上或非职务上的非法行为,均可构成议会的弹劾案。从1864年起,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这种较为繁琐的监督形式。这一转变()A.提升了议会监督内阁的实效性B.反映了国王游离于政权之间的象征性C.体现了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D.凸
显了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相互制衡性27.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
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28.20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提交给议会的议案很难被修正或否决,尤其是1909年的法令授权那些从政府领取高薪的下院议长可以
自行挑选议案交付审议或搁置,这就使政府议案通过率高达99%。为此,反对党称议会为“内阁专用议事厅”。这表明当时英国()A.行政权力得到明显增强B.立法权逐渐转移到内阁C.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改变D.专制主义色彩依然浓厚29.1688年英
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事实上一直到19世纪,从中央到地方,从立法到行政,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革命成果遭到严重破坏B.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C.现代
民主制度尚未建立D.民主改革需要深化30.如表为英国不同法律有关其君主立宪制的部分规定。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主要内容法律名称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叛乱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三年法案》
规定国王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他权利作了明确限制。《王位继承法》A.法律完全剥夺王权B.国王决定王位继承C.国王有权召开议会D.国王权力受到制约31.根据《邦联条例》,美国中央政府名义上拥有了外交、战争等
国家主权,使各州失去了一个独立国家的重要权力。邦联政府还承担了解决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各州不能单独处理的西北土地问题的任务。这表明邦联制()A.是美国走向统一国家的重要环节B.极大削弱了各州政府的权力C.发展为联邦制是客观形势的需要D.强化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32.有学者认为,美利坚
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关于材料中“州”的地位的演变,正确的是()A.从邦联制到联邦制推动了“州”的独立性加强B.从殖民地到独立的“
邦”,又到从属于联邦的成员C.在地位的升降过程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性D.联邦政府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33.美国制宪会议55名代表中21人有美国著名大学的法学或政治哲学的教育经历,8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7人曾任总督
或州长,46人曾任议员,42人是大陆会议的代表,14人当过法官。上述代表的构成()A.充分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B.利于提升制宪会议的专业水平C.能够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D.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矛盾34.1787年宪法起草的过程中,遵循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部分表决,也就是达成一项共
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其二是不全面规定,争议部分留给后面补充。这体现了()A.遵循分权制衡的原则B.民主共和原则C.宪法具有较强局限性D.实用主义精神35.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
邦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宪会议的各邦代表主张()A.践行天赋人权的原则B.建立三权分立的体制C.联邦政府持有有限的权力
D.结束邦联各邦自治的原则36.有学者认为,1787年宪法造就了一个相互控制的有限政府,使得政府的各个分支既能不受其他分支操纵,以独立执行其功能,又受到其他分支的有效限制,使之只有在得到必要合作时方能实现其权力。据此可知,1787年宪法体现了()A.三
权分立原则B.联邦主义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共和主义原则37.“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做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宣布《全国工业
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违宪。”材料表明,美国()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B.分权与制衡机制已遭到破坏C.罗斯福新政事实上已破产D.最高法院有权否决违宪法令38.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政府的力量是保障自由不可缺少的条件,自
由的共和国是个人自由的前提与基础。政府对个体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恶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由此可见,美国宪法()A.主张建立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B.保护个体权利的适度要求C.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合理性D.维护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39.“单
一行政官”理论是在对美国宪法有关总统权力条款的解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其核心含义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单一行政官”的概念形成于两百多年前的制宪会议。后来,“单一行政官”理论不断地发展演变,为美国总统不断扩展
其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得()A.美国权力制衡体系名存实亡B.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C.美国政治运行机制发生变化D.立法权和行政权逐渐集中于总统40.如表所示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颁布的部分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
)时间法案主要内容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地方教育局案》判决种族隔离违宪1964年《民权法案》彻底废除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1965年《投票权法》废除各州限制黑人投票的种种规定A.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精神B.消除了美国社
会对黑人的歧视C.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D.促进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
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
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没有哪个民族比雅典更重视自由演说,希腊文明与演说自由密切
相关。在雅典,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演说家通过自己的雄辩才能,宣扬民主、自由,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完成自己民主改革的使命。由于雅典公民大会议事时留给演说家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能够在公民大会上演说的演说家也只能是少数被人们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成为
城邦事务的实际领导者,利用人民的信任推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虽然演说家的出现往往招致反对派的不满,但他们作为城邦政治的寄生物,却能够积极维护公民的权利,捍卫城邦的政治地位,并使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对寡头政治取向心存警惕。-摘编自杨巨平王志超《试论演说家与雅
典民主政治的互动》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军事将领,雅典将军普遍参与政治活动。公元前4世纪时期,将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减弱,公民大会受到演说家的控制,演说家成为政治上的活跃者。亚里士多德
认为,伯里克利是雅典将军参政向演说家参政的转折点,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将军与演说家在政治上逐渐分离,演说家与将军区分十分明显。演说家的出现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演说家是雅典民主政治始终都存在的传统。公元前5世纪
后期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战争,虽然给雅典将军提供了展示军事实力的舞台,但长期的海外作战,也割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雅典政治领袖逐渐由将军向演说家转变。--摘编自晏绍祥、张岩《“沉默的”将军:古典时期雅典将军参政情况
研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对城邦政治发展的贡献,并指出其体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领袖身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3.材料一:鉴于政治传统屡遭破坏的历史,为防患
于未然,议会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将作为惯例的种种传统权利和自由写入法律文件,使之得到巩固、强化。通常认为,《权利法案》使议会取得高于国王的权力和地位,从而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然而如果这些关于早已存在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君主立宪的主要依据,那么严格来说,革命的政治后果并不是建立君主立宪,
而是将这种早已存在的立宪传统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起来,以消除对议会的干扰和破坏。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
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英国革命的实际意义也就主要在于此。--摘编自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材料二: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
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
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约法施行十个月内,召集国会,制定宪法。就约法条文而论,关于民权的
规定,与一般民主国家无大不同,为中国前所未有之事。对于国会的权力,尽量提高,对于总统的权力,多方限制,与内阁制相近。--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学者强调《权利法案》的哪些历史作用?运用阶级分析法,说明《权利法案》的实质与作用。依据材料二,归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和内容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权利法案》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历史影响的相同点。2021-2022学年上学期宣化一中高三期初考试历史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材料提及中国和希腊的制度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
条件,由此可知,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故C项正确。中西制度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但不能说完全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制度差异根源于经济,不是地理环境,故B项错误。政治制度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故选:C。本题
考查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的能力。需要掌握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古希腊的民
主政治的相关知识。2.【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中“民主政治的开始”、“更为民主的改革”、“民主政治的恢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因此表格信息说明雅典在渐进中实现了民主政治,故B项正确。公元5世纪
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而非日渐衰微,故AC两项错误。表格信息不能体现人民主权的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民主政治的开始”、“更为民主的改革”、“民主政治的恢复”,结合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分析。本
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答案】B【解析】材料的主旨是直接民主实行的原因,而不是主权在民思想盛行及城邦休制是否发达的问题,排除AC两项;材料主要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较小的城
市国家中才有可能出现的原因,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是贵族与平民共治,而不是平民共治,排除D项。故选: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雅典民主实行的背景,准确解读材料关键信息。本题考查雅
典民主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素养。4.【答案】B【解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克里斯提尼改革不但打破了部落制度,按地域重新划分行政
区域,进一步削弱了贵族特权,并保证所有的等级的公民都能参加五百人会议,从而改变了梭伦改革时期对第四等级公民政治权力的限制,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A、D项是梭伦改革的影响,C项是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影响,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主要
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理解。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要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中梭伦改革、查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5.【答案】D【解析】“结果却是剥夺了仅为嫌疑犯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
表明陶片放逐法背离了维护民主政治的初衷,故D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B太过绝对,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结果却是剥夺了仅为嫌疑犯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本题
为中档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答案】B【解析】A.公民和自由民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消除,公民不包括自由民中的外邦人等,故A错误;B.伯利克里改革规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和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参政范围得到扩
大,故B正确;C.获得参政津贴和观剧津贴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故C错误;D.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确立的,并不是伯利克里执政期间,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的特征,需要扎实掌握雅典民主发展的过程。本题考查雅典民主的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
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素养,家国情怀素养。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公民参政需要牺牲生产,对普通贫民来说较困难,且高级职位并无薪金,一般公民难以企及,公民受财力限制和生活所迫,依然不能行使自己的公民权,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津贴制度并未能保证公民权利平等,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团体的排外性主要针对外邦人,非材料所旨,故B项错误;“农业手工业经济衰败”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参加
公民大会的公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手工者停止生产,每隔10天去城郊广场开会。城邦多数职务是有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官职则无报酬”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考查学
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不法申诉制度”、“发现现行立法中有违背民主制度的条款”、“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可知,阿菲埃尔特创立的“不法申诉制度“是捍卫民主的一种机制,故B正确;题干主旨并不是在强调公民政治权
利膨胀带来的危害,阿菲埃尔特创立的“不法申诉制度“是捍卫民主的一种机制,故A错误;题干主旨并没有提及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题干中的做法实际上维护了雅典民主机制,而不是强调破坏法律的权威性,故D错误。故选
: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不法申诉制度”、“发现现行立法中有违背民主制度的条款”、“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本题为中档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材料中雅典为刺杀僭主的贵族树立雕像可见对雅典民主制出认同,强化为城邦和民主制奉献的爱国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仅说明为刺杀僭主者立像,并不能体现“视为神”,排除A项;材料立像并不是使其崇尚武力,而是对刺杀僭
主者的尊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僭主制取得胜利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结合题干“公元前477年,雅典在击败流亡的希庇阿斯和波斯人的联合进攻后,再次为刺杀僭主者立像”进行分
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分析解答。1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掌握雅典城邦事务。依据材料“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
0德拉克玛”可知,这是雅典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祭司的地位,因此不能得出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故B项错误;妇女不是公民,没有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津贴制度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其执政时间是公元前44
3—42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雅典公民大会的地位和职能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机构,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1.【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颁布《阿奎里亚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在制定颁布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制定《阿奎利亚法》正是为了弥补它的不足,这正是体现了罗马法理性的一面。选项D符合题意;《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
民法的基础,A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奴隶主的权利,B排除;《阿奎利亚法》的颁布是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造成的不足,并不是为了推动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C排除。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要求学生结合罗马法的特
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罗马法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2.【答案】A【解析】”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民手持铜秤进行,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
情景“表明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贸易和财产纠纷,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保护贵族私有财产,故C错误;公民意识材料未体现,排除D。故选:A。本题考查罗马法,公民法程序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罗马公民法特
点:对象上,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程序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13.【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同态复仇”到“
定额罚金”、“最高市价赔偿”、“估价损失赔偿”这一历程可以看出,古罗马法对侵权行为的认识和处理逐渐理性化,故A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C不是材料主旨,均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罗马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从“同态复仇”到“定额罚金”、“最高市价赔偿”、“估价损失赔偿”。本题
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发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
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1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外国人移民罗马,导致不仅适用于罗马市民,还适用于外国人的万民法逐渐产生,说明在古代罗马人口构成影响到法律更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万民法制定的必要性而非可能性,A项错误;古代罗马万民法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并不是永恒的,C项错
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公民抵制万民法实行,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归化者和外国人移入罗马,于是就逐渐产生了适用于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和罗马人之间纠纷的万民法。万民法不仅适用于罗马市民,还
适用于外国人”。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文化征服了罗马”、“丧失了文化傲慢与文化仇恨的古罗马”可知,反映的是古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
古希腊时期兴起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而罗马法吸收了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即罗马法孕育着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文化对罗马法的影响,不是强调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故B项错误;罗马帝国时期实行的是专制制度,不是城邦制度
,故C项错误;材料与万民法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结合罗马法对古希腊文化继承表现解答。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历史渊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6.【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广泛性,依据所学,万民法是使
用于罗马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的法律,与题意相符。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万民法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及外邦自由民;简介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故选C,排除ABD。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
马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万民法的特征。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马法。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可以看出自然法在现实实践挑战下,难以完全
实现,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自然法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且材料不能体现自然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
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同时注意把握自然法的内涵和影响。本题考查对影响自然法实施因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强调法官在司法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不能以自
己主观意志为依据,说明罗马法注重程序的正义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注重程序的正义性,与己法自守、无罪推定以及形式主义无关,故ACD三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19.【答案】B【解析】A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罗马的“丧廉耻”制度体现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有利于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B正确;“消除了”“增强了”说法绝对,排除CD。故选:B。本题考查罗马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
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本题考查了罗马法,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
【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罗马法对所有权的界定,被后世直接继承,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说明罗马法具有实用性,故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材料只是涉及继承性,没有体现普遍合理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律的发
展性,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对罗马法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21.【答案】C【解析】A.英国君主立宪
制度开始确立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B.英国最终实现现代普选权是20世纪;C.英国的《大宪章》以及《牛津条约》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维护了议会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英国的宪政奠定了历史基础;D.在政治上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应该
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背景,特别是搞清楚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2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
是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乔治五世打消了使用否决权的念头”可以看出政治传统保障立宪政体,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英国的体制僵化,排除A;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英国的首相权力不断扩张,排除B;D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生可结合材料“王位的占有者
接受其大臣的建议…是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乔治五世打消了使用否决权的念头”进行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才能深刻理解材料所体现的主旨。23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虽然统而不治,但是国家的元首,国家的象征,没有国王印的文件是不合法,与材料“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相符,故B项正确
,排除A;材料信息与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无关,排除C;《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国王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本题为中档
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了《权利法案》的作用,一方面延续了限制王权的传统,另一方面奠定了英国的法律基础,使得英国在后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避免了革命的出现,说明《权利法案》使得英国的社会秩序趋
于稳定,D正确;限制王权是英国的历史传统,而非《权利法案》开启,排除A;B表述绝对,排除;《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国王依然掌握一定的权力,排除C。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权利法案》的特点
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25.【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王室不干政,议会努力维护人民的自由”、“沃尔波尔创建了辉格党政府,而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执政原则--坚持公平正义,从不妄想独立于议会而执政”可以看出是沃尔波尔长期担任内阁的主要负责人,并且国王不再干预内阁会
议,体现的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正确;ABD选项都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排除。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要求学生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发展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26.【答案】A【解析】英国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监督形式繁琐的
弹劾,由此可知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提升议会监督内阁的实效性,故选A;这一转变是提升了议会监督内阁的实效性,并不能反映国王游离于政权之外的象征性和英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排除BC;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和内阁之间并不是相互制衡的,排除D。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解答的关键
信息是“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这种较为繁琐的监督形式”。本题考查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三次议会改革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当时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
上层及农业工人参与政权的需要,C正确;三次议会改革并未实现公民的普选权,A排除;前两次议会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议会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议会改革的特征和影响,要搞清楚英国工业革命的影
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28.【答案】A【解析】A.从材料中“英国政府提交给议会的议案很难被修正或否决,尤其是1909年的法令授权那些从政府领取高薪的下院议长可以自行挑选议案交付审议或搁置,这就使政府议案通过率高达99%”可以
看出政府的提案通过率非常高,下议院的议长在薪资方面受到政府的制约,明显反映出英国行政权力得到扩张;B.材料并不能说明英国的内阁掌握立法权;C.英国政体仍然是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D.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专制主义的色彩。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政
治体制,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发展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2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虽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体制,但中央至地方的主要权力依
然把持在贵族手中,这种状况并不适应19世纪工业革命形势下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故民主改革势在必行,D项正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国王权力受到限制,革命成果得以维护,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行政权的发展,排除B项;英国在18世纪中叶已经形成责任内阁制度,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排除C项。故选
:D。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合题干“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事实上一直到19世纪,从中央到地方,从立法到行政,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进行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
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答。30.【答案】D【解析】表格中三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对王权限制和议会权力加强”,故D选项正确;A选项与史实不符且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选项不符合表格中《王位继承法》的规定,故排除;根据《三年法案》
的规定,国王必须要召开议会,但其他两部法律没有此规定,故C选项可排除。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生可根据材料“对王权限制和议会权力加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的能力
,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3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美国中央政府名义上拥有了外交、战争等国家主权”“使各州失去了一个独立国家的重要权力”“承担了解决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各州不能单独处理的西北土地问题的任务”可知
,邦联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一段时期内对美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邦联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地方各州政府权力较大,并未受到极大削弱,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联邦制取代邦联制的客观形势和急迫性,故排除C项;材
料无法体现邦联制强化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中央政府名义上拥有了外交、战争等国家主权”“使各州失去了一个独立国家的重要权力”“承担了
解决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各州不能单独处理的西北土地问题的任务”。本题主要通过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3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最初是由英国十三块殖民地构成,独立战争后,组成邦联制国家,但
是松散无力,后组成联邦制国家,B选项符合题意。从邦联制到联邦制应该是州的独立性缩小,A选项错误。美国的联邦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原则,C选项错误。联邦政府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故选:B。本题主要
考查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的区別,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联邦制的最大特点是分权,主权由联邦和各州分享。这既尊重了美国各州长期以来就拥有独立的行使各种权力的传统,又适应了当今美国急需扩大中央权力的要求。3
3.【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法学或政治哲学的教育经历”“总督或州长”“议员”等可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是制宪会议大部分代表的共性,这些政治经验有利于提升制宪会议的专业水平,故选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权力制衡的原则,故排除A项;材料与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
社会阶层的多样性,故不能得出D项结论。故选:B。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法学或政治哲学的教育经历”“总督或州长”“议员”。本题主要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34.【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分
权制衡、民主共和,排除AB;材料强调其实用主义,并非局限性,排除C;美国1787年宪法在起草时遵循部分表决和不全面规定的原则,争议部分留始后面补充说明该宪法比较灵活注重实用,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宪法通过的过程,准确解读材料关键信息。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素养,家国情怀素养。3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
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效结合,故D正确;A、B两项说法与材料无关,均排除;由于邦联制存在巨大弊端,各邦代表必然会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故C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
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费城制宪会议”“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本题主要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36.【答案】A【解析】
材料“使得政府的各个分支既能不受其他分支操纵,以独立执行其功能,又受到其他分支的有效限制”,体现了1787年宪法权力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的关系,符合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故选A项;联邦主义原则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B不符合题
意,故排除;材料强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共和主义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使得
政府的各个分支既能不受其他分支操纵……又受到其他分支的有效限制”。本题主要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37.【答案】D【解析】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不符合史实,司法权和行政权是相互制约的,故A项错误;B.材科
体现的司法审查权正是分权制衡原则,故B项错误;C.罗斯福新政由1933开始到1941年结束,且其完成了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所以没有破产,故C项错误。D.根据“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违宪”结合分权制衡原则得
知,最高法院有权否决违宪法令,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中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解题的关键是“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违宪。”。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中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掌握和对选项的辨识分析能力。38.【答案】B【解析】A.美国宪法的原则是分权制衡,“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与此不符合,故A错误;B.根据“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可知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美国政府是保障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力的好管家,说明保护个体权利的适度要求,故
B正确;C.材料反映美国宪法主张政府应该保护人们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力,该项与材料不符合,故C错误﹔D.维护少数精英阶层与“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的表述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宪法的内容,准确解读材
料关键信息。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唯物史观素养。39.【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
”可知,美国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展,政治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信息可知,总统只是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控制,而司法权与立法权依然可以对总统进行制衡,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只能得到美国总统的权力在不断扩展,对美国资产
阶级民主制度是一种负面影响,故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体现了美国总统加强了对行政权的控制,并没有涉及到立法权,故排除D项。故选:C。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本题主要通过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来考
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40.【答案】C【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颁布的这些法案都与废除种族歧视有关,消除种族隔离,废
除种族歧视有利于推动不同种族间的平等,实现民族平等是在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故选C项;这些法案是在维护民主制度,并不能体现法律至上,均排除A;“消除了……歧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B;政府颁布的法案不
可能是为了促进黑人民众的民权运动,故排除D。故选:C。本题考查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判决种族隔离违宪”“彻底废除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废除各州限制黑人投票的种种规定”。本题主要通过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等素养。41.【答案】我们在分析的时候,结合题干“构想与实践”,一定从材料中找中心句,如“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从材料中分析,可以用上英国的一些宪政制度的发展趋势,来作为史
料的支撑,在16年的历史试卷中,对英国的重视很突出,我们可以拟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可以从美国三权分立的角度分析。故答案为:示例一: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
会批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他们都要对人民负责。示例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世袭,但他没有实际权力,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充任;英国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解析】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以及美国的三权分立。本题考查的角度是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中对一部分知识应全面掌握。42.【答案】【小题1】
贡献:宣扬民主、自由政治理念;推行并实施公民大会决议;维护公民权利,捍卫城邦政治;抑制雅典寡头政治倾向的出现。特点:以公民为主体;直接民主。【小题2】变化:由将军逐渐演变为演说家。原因:雅典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演说家得到人们的信任;演说家符合民
主政治的传统要求;长期海外作战割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解析】(1)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需结合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对城邦政治发展的贡献、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来解答。(2)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需结合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领袖身份的变化及原
因来解答。本题偏难,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3.【答案】【小题1】作用:该学者强调《权利法案》是将早已存在的立宪传统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巩固传统权力和自由;确定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避免权力冲突。说明:《权利法案》实质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的胜利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使英国逐渐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小题2】特点:因人设制;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多种制度(形式);过渡性(临时性);用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小题3】同:反封建专制制度;都在本国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先河(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推动法治化进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的民主政治的发展。第一小问要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特征来分析;第三小问要结合近代英国
和中国民主政体确立和发展的特点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表现和影响,其次要搞清楚近代中国辛亥革命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要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综合理解材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