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817.605 KB
  • 2024-09-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6)页,817.60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4aeb8c4c97c0d8745c574c812a7e13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年级文科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A.使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B.

初创了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建立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2.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D

.官僚政治已经确立3.“苍梧”原为战国楚地,大致在今湘江上游一带。秦朝设苍梧郡,其方位在今湖南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南以五岭为限。汉武帝时重置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则基本移至岭南地区。材料中“异地同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治理体系的创

新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封建经济的渐趋恢复D.统一王朝疆域的北扩4.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

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C.促进了民族交融D.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5.宋代朝廷对于地方状况的了解,除基层报至主管部门有据可

查的账籍及印历外,不少是自监司、台谏、特使等各类官员的巡行见闻中得来的,百姓中的传言、谣言是经常被搜集的对象。宋代这一做法()A.增强了监察机关的权威性B.推动了地方权力的相互制衡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6.宋代在殿试中实行眷录法,在考生考

完后,要将试卷另外誊录副本,誉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誉录,不准随意篡改文意或增减字句,其誉录完后,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糊名,“送覆考官再定等”。这一做法()A.剥夺了贵族门阀子弟入仕特权B.杜绝了科举考场营私舞弊行为C.旨在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D.一定程度体

现了公平公正理念7.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A.强化专制集权B.巩固宗族团结C.稳定统治秩序D.维护社会和谐8.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变迁:秦汉主要有

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朝为行省、路、府、州、县五级。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加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C.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D.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9.20世纪

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省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历史上,我国地方行政建制曾多次进行改革。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

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10.唐宋时期,六部长官无权向皇帝直接

奏事和发布皇帝命令。明代六部长官获得了直接上书皇帝并发布皇帝诏令的权力。这一变化表明明代()中枢决策发生异变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C.君主专制得到强化D.六部长官的权力迅速膨胀11.距今约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据考古发现,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工,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12.《诗经》云:“千耦其耘。”(集体劳作)李

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个体劳动)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确立B.铁犁牛耕的运用C.赋税制的改革D.重农抑商政策13.有观点认为,古代中国“由于帝

国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所造成的病态消费极为膨胀,……促使手工业部门结构恶性‘浮肿’,纺织、陶瓷、酿酒、制茶、金银首饰以致造纸印刷等都病态地偏向政府官僚的奢侈消费一头倾斜。”这种现象导致了()A.民营工商业发展空间较小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主导地位C

.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西方14.1898年5月,朝廷颁发谕旨,指出“近来各省商务未见畅兴,皆由官商不能联络……当此整顿商务之际,此种情弊亟宜认真厘剔。著各直省将军督抚严饬各地方官,务须

体察情形,尽心保护。”这反映出()A.实业救国思潮风起云涌B.戊戌变法扩展到经济领域C.朝廷无力控制地方势力D.清朝工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15.1936年,中华民国《兵役法》颁布实施,其中规定,知识青年可免、缓服兵役。1944年,蒋介石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

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民众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B.政府试图提高军队素养C.抗日战争形势的严峻D.中国开始

准备全面反攻16.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

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在说明()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17.克里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是由梭伦时

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A.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B.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按等级选出C.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D.

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18.如表美国部分州国会参众两院席位分配统计,据表可知()项目罗德岛州新墨西哥州佛罗里达州面积人口(2009年)2706平方千米约105万人314309平方千米约210万人151670平方千米约1670万人参议院席位222众议院席位232

5A.参众两院存在着分权与制衡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国会选举兼顾大小州的利益D.大州主导了国会的立法进程19.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君

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C.上院在议会有决定作用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20.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10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时期。”这时期,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不

包括:()A.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两次克服党内危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根据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的关系D.根据中国社会性质指定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21.这几张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实行

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C.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D.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22.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

架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23.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

大众24.19世纪中后期,“西学源出中国说”“中体西用说”“托古改制说”曾先后出现并流行于中国思想界,这些学说共同的进步性在于()A.论证传统文化的先进B.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C.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D.阐释中西文化的优劣25.清末民初,林纾以文言文翻

译《茶花女》、《鲁滨逊漂流记》等西方小说,畅销全国,一时洛阳纸贵。但到了“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其译著方式又被中国文坛批判为守旧。这一变化说明()A.传统价值观难以适应社会变革B.追求新文学形式成为风尚C.西方小说流行激起了

国人抵制D.读书人文化品味的根本改变第II卷(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20分)材料一: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秦朝设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机构,自汉代起形成了中央对地方委派监察官定期

或不定期的巡回监察制度。监察官级别不高,一般仅为正八品,但出巡叫“代天子巡守”,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汉代刺史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从魏晋起监察机构分离于行政体系之外。唐代在中央层面形成了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体制,唐玄宗时期制订了《监察六法》明清时期中央

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据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等改编材料二:英国监察制度经历了数百年漫长曲折的摸索过程。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对国王、政府、司法的监督。19世纪,在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

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进一步健全其监督职能。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督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独立的监察专员署,其职责是:受理公民投诉,防止不正当活动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从地理环境上看,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地方自治程度高,这就

使得英国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反腐败领导协调机构,而是条块分割,相互独立,各自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独立负责。(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与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英国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10分)27.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

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

生新变化。——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

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

变化。(4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8分)(3)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清代史学家赵翼说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个“变局”就是从秦以前的三代世侯世卿之局,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转变为秦以后的布衣将相之局,就是从秦以前的“封建”转变为秦以后君主集权的“县制”

。这种转变如两汉之际的班彪所说:“周之废兴,与汉殊…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成,臣无百年之柄”。汉朝虽然沿袭了秦朝的君主集权制度,但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却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此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

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摘自李存山《汉初的尊儒一从陆贸到董仲舒》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D2.B3.A4.D5.C6.D7.B8.D9.B10.C11.C12.B13.A1

4.D15.B16.D17.A18.C19.A20.D21.C22.D23.A24.C25.B26.(1)特点:组织独立,形成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监察系统;监察官员位卑权重以轻制重;形成较完善的监察法律法规

;服务于专制皇权;渐进性发展逐步完善。(4分,任答四点即可)影响:有利于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利于保障吏治清明,稳定统治秩序;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监察制度无法约束皇权,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6分,每点2分)(2)不同:

中国古代监察权力源于皇权,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英国监察权力源于议会,目的是保障民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无法约束皇权;英国监察制度覆盖所有行政权力机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央对地方垂直监察,英国各地区独立行使监察权。(6分

)原因:英国确立了以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发展完善;民众的实力和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政府的职权不断扩大,不断完善监察制度;英国地理环境特殊,地方自治程度高。(4分,任答两点即可)27.(1)变化: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家

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2)国内因素:中国手工业品精美畅销;明政府开放海禁。(4分,每点2分)表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资本雄厚;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业资本转向生产领域。(4分)(3)说明:市民阶层崛起;阶级结构变动;资

本主义萌芽产生;贱商观念开始改变。(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28.示例一论题:西汉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论述:西汉王朝建立后,承了秦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但也有所创新与改变,比如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实

施中外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等。所以,西汉对秦朝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特征。示例二:论题:西汉时

期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出现了文化转型。论述:西汉初期,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统治者总结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逐渐增强,但是,社会也沿伏着危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

发展,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所以,西汉时期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出现了文化转型。示例三:论题: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中国史发展的必然。论述: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然而受封

诸候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逐渐威胁王室统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诸候国势力不断壮大,周王室日渐衰落,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同时,在各国变法中显现出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秦朝统一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

接有效的控制。所以,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示例四:论题: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论述: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政治上.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以皇帝制的创立和郡县制为标志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和初步发展。经济上,在井田制瓦解的基

础上,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思想上,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从此,儒家思想逐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