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3单元 进阶1 第11课 种树郭橐驼传【精准解析】.docx,共(14)页,752.08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2f02fb7ce749f92d8db3eb207ab1e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2.赏析文中的寓言说理艺术。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后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脉,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
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让我们通过《种树郭橐驼传》来体会种树之术与种树之理。(教师
用书独具)(第一段)郭橐驼..(骆驼,这里指驼背),不知始何名。病.(生病、患病)偻.(脊背弯曲),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伏行..(弯着腰走),有类.(似)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称呼,命名)我固.(确实)当。”因.(于是)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请概括段意:介
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第二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以……为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移植),无不活;且硕茂,早实.(结果实)以蕃.(多)。他植者虽窥伺
效慕....(暗中观察仿效。效慕,仿效),莫能如也。请概括段意: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特异功能。(第三段)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繁殖)也,能顺木之天.(天性,指自然生长规律),以致.(使达到)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性质、方法),其本.(根)欲舒,
其培.(培土)欲平,其土欲故.(旧),其筑.(捣土)欲密。既然已...(已经种完了。既,已经。然,这样),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栽种)也若子,其置.(放下)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损伤它的果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拳曲,伸展不开)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假使)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宠爱),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指甲,用作
动词,用指甲抠、掐)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背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请概括段意: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经验。(第四段)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做官治民。理,治),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做官的。长,统治、治理。人,民)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勉励)尔植,督尔获,早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而绪.(丝头),早织而缕.(
线),字.(养育)而幼孩,遂.(成、养好)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这里指木梆)而召之。吾小人..(小民)辍.(中断)飧.(晚饭)饔.(早饭)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困苦)
且怠.(疲倦)。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请概括段意:陈述郭橐驼对吏治的看法。(第五段)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养民)术.(途径、方法)。”传.(作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请概括段意:点明作传目的。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郭橐驼,不知道原来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
曲的病,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脊背突起,弯着腰走路,有点像骆驼的样子,所以同乡人称之“驼”。驼闻之曰:他为“橐驼”。郭橐驼听到后说:始:原来,当初。病:动词,患了……病。偻:脊背弯曲。然:形容词词尾。故:所以。号:称呼。“甚善。名我固当。”“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
就很恰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于是舍弃了原来的名字,自己也称起“橐驼”来了。固:本来。因:于是。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的西边。郭橐驼以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豪富人家要种树作为观赏游览的以及
卖果者,皆争迎取养。那些种树卖果营利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他。其:代词,他的。业:名词作动词,以……为业。凡:凡是。视驼所种树,看郭橐驼所种植的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或者是移栽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都长得茂盛高大,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仿效,慕,莫能如也。(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且:连词,表递进。硕:大。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以:而且。蕃:多。虽:即使。效慕:仿效。莫:不定代词,没有谁。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他
)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没有本领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繁殖得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生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长发育)的天性,使它依照本性成长罢了。大凡种树都要用之性,这样的方法,有:有人。之:代词,代指(这件事的)原因。非:不
是。孳:繁殖。顺:顺应。天:天性,指自然生长规律。以:来。第一个“性”:本性。第二个“性”:性质、方法。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它的根要舒展,培土要松紧均匀,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要用原有的旧土,要把土捣坚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动它,勿虑,去不复
顾。其莳也也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不要再看它。栽的时候,要像抚育子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女一样精心,栽好以后,就要像抛弃了它们一样不再管它,这样它的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天性才能保全,它的本性才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本:根。培:培土。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筑:捣土用的杵,这里作动词,捣土。密:结
实。既:已经。已:同“矣”,了。去:离开。顾:照看。莳(shì):栽种。若:像。置:放下,这里是“放在一边不管”的意思。也:句中语气助词。天:自然本性。全:保全。性:本性。得:获得满足。故吾不害其长而已,所以我(只是)不妨碍它的生
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并没有本领使它长得高大而茂盛;只是不抑制损耗它的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果实而已,并没有本领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其他种树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的人就不是这样。(栽树的时候)树根卷曲就换用
新土,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培土时不是超过了要求就是达不到要求。假使有人的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做法与此相反,却又对树爱得太过分,担心得太多。害:妨害。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茂盛。抑:抑制。其:它的。早:使动用法,使……
结果实早。蕃:使动用法,使……结果实多。植者:种树人。然:代词,这样。易:更换。若:如果。过:过多。焉:句中语气助词。反:与……相反。是:这。恩:宠爱。旦视而暮抚,已去早上去看看,晚上又去摸摸,刚离开而复
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又跑回来看看。严重的还用指甲抓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是枯死了,摇动树干来察看土培得疏松还是紧密,这样与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树木自然生长的习性就日益背离了。虽说(本意)是爱护它,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视它;因此(他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们种树就)不如我。(其实)我又有什么能耐呢!”旦、暮: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已:副词,不久。顾:看望。甚:严重的。爪:指甲,名词作动词,用指
甲抠、掐。验:检验,察看。本:草木的茎、干。虽:虽然。忧之:担心它。故:因此。不我若:宾语前置,即“不若我”,不如我,比不上我。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提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道理,移到为官治民上去,可以吗?”驼曰:“我知
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郭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然而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人喜欢经常不断地发布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繁多的政令,好像很怜爱(老百姓),而最后(给老百姓)以祸。造成了灾祸。子:对人的
尊称。道:道理,方法。业:职业。然:转折连词。长(zhǎng):统治、治理。烦:繁多。若:好像。怜:怜爱。卒:终于。祸:动词,造成灾祸。旦暮吏来(那些)小吏早晚跑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大喊:‘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字而早些缫好你们的丝,早些把你们的丝织成布,抚养好你们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的孩子,养好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叫人集合,击木而召之。(一会儿又)敲梆把人家召来。尔:你们。勖(xù):勉励。督:督促。获:收割。缫(sāo):把蚕茧
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而:同“尔”,你们。绪:丝头。缕:线。字:养育。遂:成。豚(tún):小猪。聚:使动用法,使之聚合。木:梆子。吾小人辍飧饔以劳我们这些小百姓中断吃饭去慰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官吏尚且忙不过来,又怎么能使我
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吾性耶?故病且怠。呢?所以大家都弄得穷困并且懈怠。像这种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治民的方法),就与我那些同行(的种树方法)大概有些类似吧?”小人:小民。飧(sūn):晚饭。饔(yōnɡ):早饭。劳:慰劳。且:尚且。生:生息。性:生命。病:穷困
。怠:懈怠。是:代词,这。吾业者:我这一行的那些人。其:副词,大概。类:类似。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提问的人赞叹地说:“真是太好了!我问栽种树的方法,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却)得到治理百姓的道理。”我把(这件
事)记下来,作为对官戒也。官吏们的警戒。夫:语气词,表示感叹。术:途径,方法,策略。传(zhuàn):记载。其:代词,这(件)。为:作为。戒:(做官的)警戒。一、一词多义1.固名我固.当(副词,固然,本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动词,安定,巩固)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形容词,顽固)2.当名我固当.(形容词,恰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介词,处在某个时候)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副词,将要)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
》)(动词,应当)3.故故.不我若也(连词,所以)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形容词作名词,旧土,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4.本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名词,根)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名词,根本,基础)今存其本.不忍
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名词,稿本,底本)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副词,本来)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名词,根源,来源)臣本.布衣(《出师表》)(副词,原来)5.伏隆然伏.行(动词,趴,此指弯着腰)惧有伏.焉(《曹刿论
战》)(名词,伏兵)骑皆伏.曰:“如大王言。”(《项羽之死》)(动词,同“服”,敬佩,佩服)6.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动词,使达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动词,达到)7.病故病.且怠(形容词,困苦)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名词,重病)
8.顾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动词,照看)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动词,看,视)9.怜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动词,爱护)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动词,爱戴)10.实不抑耗其实.而已(名词,果实)其实.
仇之(副词,实际上)早实.以蕃(动词,结果实)11.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并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副词,将要)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并序》)(副词,暂且)北山愚
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副词,将近)二、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2.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其筑.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4.病.偻,隆然伏行(名词作动词,患……病)5.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6.甚者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抠、掐)7.旦.视而暮.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9.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10.鸣鼓而聚.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聚集)11.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形容词作动词,保全)12.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使……茂盛)1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实早;使……结果实多)1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繁盛;使安定)三、古今异
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暗中观察。今义: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2.以致..其性焉尔古义:以,目的连词,来;致,使达到。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表
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5.故乡..人号之“驼”古义:所以乡里。今义: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
乡;老家。6.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跟“只是”相同。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百姓。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四、文言句式1.
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译文: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官戒”)译文:我把(
这件事)记下来,作为对官吏们的警戒。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
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存留诗文作品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
河东先生集》。主要作品:《溪居》《江雪》《渔翁》。土地兼并,民不聊生安史之乱后,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
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人民的盘剥。鉴于当时官府扰民、百姓疲敝不堪的社会现状,作者有感而发,遂成此文。这是一篇寓言式传记,以种树之道喻治民之理。作者借写郭橐驼种树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因而使树木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警诫官吏
为政应顺应百姓的生活需要,符合他们的劳作规律,让百姓休养生息,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答案]①顺其天,致其性②顺民安民任务探究一栩栩如生的形象——分
析人物形象[任务导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给人们塑造出了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奇异人物——种树神匠郭橐驼。学习时要注意分析郭橐驼的人物形象
特点。[任务设计]1.这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人物传记是从哪些角度塑造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传记主要是从以下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文中语句人物特征名字“不知始何名”“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出身卑微体貌“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身体病残性格“甚善。名我固当”豁达豪爽技艺(职业)“视
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技术精湛任务探究二由树及人,说事谈理——赏析说理艺术[任务导引]本文是柳宗元所写的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学习时要注意思考郭橐
驼与“他植者”在种树方面的根本不同,注意赏析作者是如何进行说理的。[任务设计]2.本文寓意深刻,重在因事说理、针砭时弊。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是如何融叙事说理于一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该文题
目虽称为“传”,但并非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的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说出一番为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
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3.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在这篇
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把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
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4.如何理解本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刺、劝诫统治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刺,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
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
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用书独具)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