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725.500 KB
  • 2024-10-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doc,共(21)页,725.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c46e604d5be31a0bf4744eb59753c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物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1.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具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B.④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①②③④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

糖体D.①②的遗传物质是DNA,③④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甲生物没有核糖体,其元素组成只含有C、H、O、N、P、S;乙生物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核膜;丙生物具有叶绿体和中心体;丁生物为自养型生物,但不能利用光能。下面对这四种生物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生物可直接用培养基培养以便于观察菌落B.乙、丙两种生物都具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丙是低等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D.丁生物利用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属于分解者3.实验人员利用特殊颜色反应对某未知样品的成

分进行鉴定,所用试剂和实验结果(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该样品是()A.梨汁样液B.油水混合物C.可溶性淀粉溶液D.豆浆样液4.细胞含有多种多样的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B.葡萄糖既可以

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C.氨基酸是水溶性小分子,只能在转运蛋白协助下进出细胞D.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试剂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结果紫色蓝色棕红色5.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

核苷酸中种类相同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4种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6.[2021·河北衡水中学三模]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RNA降解酶(核糖核酸酶),图表示在体外对该酶进行的处理,结合

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通过使肽键断裂从而使该酶变性B.去除还原剂或冷却均可以恢复该酶的二硫键C.该酶能降低磷酸二酯键水解断裂反应的活化能D.该酶在核糖体中形成二硫键从而具备生物催化活性7.核膜上有核孔

,核孔构造复杂,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成为核孔复合体。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核孔复合体的数量较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B.蛋白

质、D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体有关C.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mRNA输出细胞核障碍引起的D.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说明这个细胞发生了分化8.科学家设计了仅1纳米宽的分子转子,该转子由紫外光驱动,能以每秒200万~300万

的转速进行旋转,从而在单个细胞的膜上钻孔。当分子转子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后,就有望将治疗试剂运送到这些细胞中,或者直接诱导这些细胞死亡。图为分子转子钻孔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治疗试剂运送

到细胞中,分子转子需要钻开两层生物膜B.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D.一个细胞是否能成为靶细胞,很可能与表面的糖蛋白有关9.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

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类似起源假说于1918和1922年分别由P.Porteir和I.E.Wallin提出。1970年,Margulis在已有资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该假说。随着人们对线粒体超微结构(如线粒体

内含有核糖体)、DNA特征及其编码机制的认识,内共生起源学说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下列说法不能支持这一学说的是()A.线粒体内DNA分子没有结合相应蛋白质形成染色体B.线粒体外膜蛋白质含量远大于内膜C.线粒体具备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D.线粒体

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10.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B.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C.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11.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

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若测得乙糖

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12.脂肪酶、α-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分解效率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

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溶液pH、三种酶的浓度和用量属于无关变量B.与空白组进行对照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三种酶对DMP的分解效率不同与酶自身的结构有关D.探究pH对三种酶分解效率的影响时,温度可设置在40℃左右

13.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微生物均有活性,瓶内充满空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有色液滴不移动B.如果有色液滴左移,左移值就是酵母菌消耗的氧气值C.如果要测呼吸商(释放二氧

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则必须增加一个装置,即把NaOH换成清水,其他与此装置相同D.如果把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他条件均与此装置相同,则有色液滴不移动14.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等

做了如下实验。甲组:把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再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乙组:将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丙组: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选择水绵和需氧细菌作实验材料的好处

是便于观察和确定放出氧气的部位B.临时装片置于黑暗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其目的是消耗水绵中的有机物C.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D.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对甲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15.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

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B.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光合速率可表示为Y+XC.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D.恒定在上述14℃下,维持10小

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mg16.下面是人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图解,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CD段核DNA数为92个B.在CD段进行中心粒的复制C.DE段核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着丝

粒分裂D.BC段进行核DNA复制,导致染色体数加倍17.下列对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参与B.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定相同C.精

细胞与精原细胞的形成均有细胞周期D.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18.在玉米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蛋白质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

分裂后期,线粒体为着丝粒的分裂提供能量D.在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合成19.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细胞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最好的时期是图丙细胞所处的时期C.甲细胞中

纺锤体是由许多纺锤丝构成的D.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粒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核DNA数

不变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21.当细胞受到某些外界刺激后,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X会与细胞器膜上的抗凋亡蛋白发生作用,导致抗凋亡蛋白丧失了对细胞凋亡的抑制

作用,引起细胞器功能的丧失和各种凋亡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X的合成过程中不会生成水B.蛋白质X实质上是一种促凋亡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C.蛋白质X的构象发生变化会直接破坏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D.凋亡因子引起细胞凋亡不利于机体维持内部环

境的相对稳定22.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图乙中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甲乙A

.①与②B.①与③C.①与④D.②与④23.如图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示意图,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②比①强B.⑥比②的基因更容易发生突

变C.⑤与⑥的基因型和蛋白质相同D.体内细胞分化形成⑤的过程不可逆24.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hB

.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C.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25.2019年5月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模拟了环境氧化性压力和炎症对培养中的癌细胞端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胞分裂,细胞中的端粒会破碎且缩短。首次确定氧化性压力和炎症会直接对端粒产生

影响来加速细胞衰老。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B.黑色素细胞衰老后,细胞因缺乏酪氨酸酶而不能合成黑色素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氧化性压力会直接对端粒产生

影响而加速细胞衰老26.人苯丙酮尿症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m控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低。理论上,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人群中M和m的基因频率均为1/2B.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相等C.苯丙酮

尿症患者母亲的基因型为Mm和mm的概率相等D.苯丙酮尿症患者与正常人婚配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1/227.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优良小麦品种可连续种植,但玉米需要年年买种。下列关于小麦和玉米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玉米的红粒与小麦的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B.农业生产中小麦种子一般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一般需要进行连续自交D.玉米的花为单性花,更适于进行杂交实验28.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结合表中信息,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男孩可能为秃顶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D.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29.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

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

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

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30.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第21号染色

体结构异常造成的B.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缺失1条造成的遗传病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C.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D.若父母表型均正常,则生一个患红绿色

盲男孩的概率为1/431.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探寻遗传物质的本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能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T2噬菌体的核酸水解后只能得到四种核苷酸C.T2噬菌体结构简单,属于生命系统

中最小的结构层次D.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可使自身的核酸被标记32.人类的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甲所示。图乙是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相关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B.1号和2号的基因

型分别为XBXb和XbYBC.3号和4号婚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2D.6号和7号生育的子代中女孩均患病,男孩均正常33.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再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可以从细胞中释放出来B.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C.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模板、原料均来自大肠杆菌D.此实验不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4.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条单链反向平行,相互缠绕

形成双螺旋结构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碱基的配对是随机的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与磷酸构成的D.遗传信息蕴藏在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之中35.如图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过

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过程①可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上进行B.b链为模板链,其长度和最终合成的a链相等C.过程②是翻译,图中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链相同D.a链与b链的碱基组成相同36.新型冠状病毒为有包膜病毒,可以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其基因

组长度为29.8kb,为单链+RNA,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与真核生物的信使RNA非常相似,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表达出RNA聚合酶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

于RNA病毒,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参与B.新型冠状病毒需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侵入方式和T2噬菌体相同C.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内的宿主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D.人类成熟mRNA应该具有5'端甲基化帽子,3'

端多聚腺苷酸(PolyA)等结构37.如图表示野生型链孢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染色体不是链孢霉基因的唯一载体B.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C.图示中基因指导合成相关酶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D.生物体性状与基因之间不都是一一对

应的关系38.某染色体组成为2N的两性花植物,其产生的基因组成相同的配子之间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此现象是由10个复等位基因An(A1、A2、…A10)控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等特点,An复等位基因

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B.An复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纯合个体的基因型有10种D.A1A2与A3A4杂交,得到的F1再分别进行自交,F2中A1A4基因型的个体理论上占F2的1/439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B.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洋葱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C.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D.经甲紫溶液染色后

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40.爱德华氏综合征又称为18三体综合征,是仅次于21三体综合征的另一种常见的三体综合征,患者有智力障碍、发育延迟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18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异常遗

传病,患者无生育能力C.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18三体综合征在后代中的发病率D.可用羊膜腔穿刺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18三体综合征二、非选择题(60分)41.(10分)图Ⅰ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示意图,甲~丙表

示生理过程,①~⑤表示物质。图Ⅱ表示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叶片的氧气释放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甲过程中的光合色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

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图Ⅰ中③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光照强度为15klx时,1h光合作用产生的O₂量为_____mL;若该植物叶片呼吸作用产生

的CO2与消耗的O2,的比值为0.6,那么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₂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量为_______________mL.42.(12分)炎热条件下,植物体内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与气孔开度大小呈正相关。为了

探究光照强度和土襄含水量对密闭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其结果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注:光合速率单位为mgCO2·dm-2h-1,密闭容器中每组的温度和CO2浓度均

相同。(1)由实验可知,对该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炎热的中午植物会生“光合午休”现象。通常认为引起植物“光合午休”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孔开放度降低引起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暗反应;二是温度升高,导致_____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或者酶的活性降低,使光反应减弱

,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减少,导致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3)炎热条件下,适当提高土壤含水量能提高光合速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43.(12分)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与雌蚕相比,雄蚕产丝多且质

量高。科学家利用诱变技术使其卵出来的都是雄蚕,部分育种过程如下:①应用电离辐射,得到两种Z染色体上具有显性基因(A、B)的雄蚕品系P1和P2,如图甲所示。②利用r射线诱变得到雌蚕品系P3使Z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

,该片段上带有a和b基因,如图乙所示。③选择合适的亲本杂交。回答以下问题:(1)以上育种过程涉及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

出____________.`(3)A为红体色基因体,a为体色正常基因,B为痕迹翅基因,b为正常翅基因。A或B在雄蚕受精卵中有2个会使胚胎致死,而在雌蚕受精卵中有1个显性基因且没有其等位基因就会使胚胎致死,其他情况正常。①P1和P3杂交后代中红体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_.P2与野生雌蚕杂交后代的雌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20%40%60%强13.3(A组)13.9(B组)14.5(C组)中19.3(D组)20.4(E组)21.5(F组)弱10.1(G组)11.1(H组)12.3(I组)雄比为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选育出雄蚕,选

择P₂和P3杂交得F1,从F1中筛选体色正常、痕迹翅的雌蚕与P1杂交得F2,从F2中筛选出____________的雄蚕与野生型雌蚕杂交得F3,F3全为雄蚕,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在大量的实验中,F3中有少数雌蚕存活下来,可能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44.(10分)某种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为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紫茎抗病矮秆植株,某兴趣小组利用现有的纯合紫茎抗病高秆植株和绿茎感病矮秆植株作

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然后他们设计了两个方案继续选育,回答下列问题:(1)符合要求的紫茎抗病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一:让F2中紫茎抗病矮秆各植株自交,将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

株系,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株系,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二:让F2中紫茎抗病矮秆各植株与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测交,从子代中选出紫茎抗病

矮秆的植株。该方案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选育目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16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B、b)控制。(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

F1全为灰身果蝇,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现型之比均为灰身:黑身=3:1。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____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__;F2的灰身

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基频率为_______________。若将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_________,这

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1随机交配,F2表现型之比为雌蝇中灰身:

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R、r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F2中灰身雄蝇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图中①②分别为草履虫和变形虫,是真核生物;③④分别

为细菌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具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蓝细菌细胞中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2.

答案:C[解析]甲生物为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乙生物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但有核糖体,丙生物为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错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丙生物具

有叶绿体和中心体,说明丙生物是低等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正确;丁生物为自养型生物,但不能利用光能,说明丁生物为化能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3.答案:D解析:表格中没有检测可溶性淀粉的试剂,不能说明该样品中是

否含有可溶性淀粉,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了紫色,说明样品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因此该样品可能是豆浆样液,D正确。4.答案:C[解析]水既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底物,也可以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如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

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A正确;葡萄糖既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又参与其他细胞结构物质的构成,B正确;5.答案D[解析]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A正

确;乙是五碳糖,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B正确;丙是含氮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4种(A、T、C、G),组成RNA的碱基有4种(A、C、G、U),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含有4种碱基,C正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所以一个病毒中的核苷酸只有4种,D错误。6.C[解析]肽键断裂不可逆,但是,由图可知,去除尿素后,变性的核糖核酸酶恢复到之前没加尿素的状态,是可逆

的过程,故尿素不是通过使肽键断裂的方式让酶变性,A错误;由图可知,冷却不可以恢复该酶的二硫键,而去除还原剂可以恢复该酶的二硫键,B错误;核糖核苷酸之间是由磷酸二酯键连接的,该酶能降解RNA,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故该酶能降低磷酸二酯键水解断裂需要的活化能,C

正确;核糖体中只能形成氨基酸之间的肽键,二硫键不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D错误。7.C[解析]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孔复合体,A错误;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

心房颤动(房颤)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可能导致部分mRNA不能运出细胞核,从而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相应症状,C正确;核纤层蛋白用于构成核孔复合体,而核孔复合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则细胞表达了核纤层蛋白基因不能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D错误。8.A[解析]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故将治疗试剂运送到细胞中,分子转子需要钻开一层生物膜,A错误;由题意分析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治疗试剂无法运送进

入细胞,而在钻孔后才可以运送治疗试剂,这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细胞膜中磷脂分子亲水的极性头部朝外(一个头朝向细胞膜外侧,另一个头朝向细胞质),两条疏水的非极性尾部朝内,使得细胞膜内、外表面都表现出亲水性,故细胞膜中磷脂分子

的排列与磷脂分子的亲水性有关,C正确;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分子转子和靶细胞的识别需要依靠糖蛋白,故一个细胞是否能成为靶细胞,很可能与表面的糖蛋白有关,D正确。9.B[解析]线粒体内的DNA结构简单,为环状,不能与蛋白质

结合,也不能螺旋,无法形成染色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也没有染色体,这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内膜附着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外膜平滑,不含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线粒体外膜蛋白质含量远小于内膜;线粒体有自己特殊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进行有氧呼

吸的细菌也有自己特殊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这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具有独特的半自主性并与细胞核建立了复杂而协调的互作关系,这支持内共生起源学说。10.A解析:多肽以方式⑤(胞吞)进入细胞,以胞吐方式离开细胞,C错误;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④(自由扩散)被吸收,D错误。11.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可推测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A正确;因实验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故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B正确;若测得乙

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失水,即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正确;若甲、乙糖溶液浓度均升高,说明初始时细胞液浓度均大于甲、乙糖溶液浓度,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浓度(单

位为g/mL)相同,那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甲糖溶液,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叶细胞的净吸水量应是乙组小于甲组,D错误。12.B[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温度,溶液pH、三种酶的浓度和用量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与空白组对照,可说明酶

具有催化作用,不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一般用酶与无机催化剂对比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错误;三种酶对DMP的分解效率不同与酶自身的结构有关,C正确;由图可知,在40℃左右时,三种酶对DMP都具有

较高的分解效率,探究pH对这三种酶分解效率的影响时,温度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设置在40℃左右是合理的,D正确13.A[解析]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其中的O2含量会减少,而产生的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有色液滴一定左移,A错误;由于产生

的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如果有色液滴左移,则左移值就是酵母菌消耗的氧气值,B正确;如果要测呼吸商,则必须增加一个装置,即把NaOH换成清水,可以测定呼吸作用产生CO2和消耗O2的差值,其他与此装置相同,C正确;由于乳酸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且只产生乳酸,如果把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他条件均与此

装置相同,则有色液滴不移动,D正确。14.B[解析]需氧细菌会集中在氧气产生的部位,水绵具有带状叶绿体,选择水绵和需氧细菌作实验材料的好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放出氧气的部位,A正确。临时装片置于黑暗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从而排除了光和氧气对实验的干扰,B错误。丙组的实验,根据需氧细菌集中的部位,可知光合

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C正确。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显微观察发现,需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将上述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则需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

步对甲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需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照光部位,说明这些部位释放了氧气,即水绵的这些部位进行了光合作用,从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正确。15.B[解析]无光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速率为M-(M-X)=X,A正确;分析操作流程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X,净光合速率

=(M+Y)-(M-X)=Y+X,植物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Y+X+X=Y+2X,B错误;在13~16℃之间,X大小(相对值)分别为1、2、3、4,Y大小(相对值)分别为2、3、2、1,呼吸作用强度=X,所以呼吸作用

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Y+2X,因此在13~16℃之间,实际光合作用大小(相对值)分别为4、7、8、9,所以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正确;植物增重量=10×净光合速率-10×呼吸作用速率=10×(Y+X)-10X=10Y,由图可知,14℃时,Y

最大且为3mg,此恒定温度下,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10×3=30mg,D正确。16.A[解析]人体细胞含有46个核DNA,在BC段完成了DNA复制,CD段核DNA数为92个,A正确;在细胞分裂间期即AC段进行中心粒的复制,B错误;DE段核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核DNA均分到

两个子细胞中,C错误;BC段进行核DNA复制,复制出的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着丝粒上,染色体数不变,D错误。17.A[解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与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有关,DNA复

制需要DNA聚合酶参与,合成蛋白质时在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A正确;同一个体,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可能不同,B错误;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C错误;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也有关,D错误。18.B[解析]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

的合成,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玉米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存在中心体,是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线粒体为着丝粒的分裂提供能量,C正确;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

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D正确。19.B[解析]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子染色体正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粒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上,处

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大,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量的最好时期,B正确。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错误。甲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乙细胞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丙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

单体,D错误。20.C[解析]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①正确;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②错误;着丝粒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减数

分裂的结果是核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减半,④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⑤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联会之前,⑥错误;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⑦错误,故选C。21.B[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故蛋白质X的合成过程中会生成水,A错误;由题意可知,蛋白质X最终导致细胞

凋亡,蛋白质X实质上是一种促凋亡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B正确;蛋白质X会与细胞器膜上的抗凋亡蛋白发生作用,故蛋白质X的构象发生变化不会直接破坏核糖体等无膜细胞器,C错误;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对机体有积极作用,D错误。22.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

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理论上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染色体组成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

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综合以上可知,图中②与③、①与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23.D[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能力越低,因此与①相比,②的相对表面积较小,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弱,A错误;⑥与②相比,②的分裂能力强,更容易发生基

因突变,B错误;⑤与⑥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DNA,但两者选择性表达的基因有所不同,因此所含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因此体内细胞分化形成⑤的过程不可逆,D正确。24.【答案】B【解析】一个细胞

周期的时长为间期与分裂期用时之和,A项正确;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属于M期,B项错误;记忆B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见记忆B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即处于G0期的细胞,C项正确;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属于M

期,D项正确。24.B[解析]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A正确;细胞衰老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的合成减少,B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正确;由题中“确定氧化性压力和炎

症会直接对端粒产生影响来加速细胞衰老”可知,氧化性压力会直接对端粒产生影响而加速细胞衰老,D正确。26.B【解析】苯丙酮尿症患者(基因型为mm)的母亲基因型可能为Mm或mm,但概率无法计算,C错误;苯丙酮尿症患者(mm)与正常人

婚配(MM或Mm),因无法确定该正常人的基因型,故无法计算二者所生儿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D错误。27.A[解析]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玉米的红粒与小麦的白粒属于不同物种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项错误。农业

生产中小麦种子一般为纯合子,连续种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项正确。28.D[解析]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后代男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因此可能为秃顶,A项正确;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

,可能为秃顶,B项正确;29.D[解析]由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可知F2中A_B_dd占9/64,A_bbdd占3/64,由此推知F1有A、a、B、b基因,再由F1均为黄色推知F1存在D、d基因,因此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

abbdd,D项正确。30.C[解析]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第21号染色体有3条造成的,A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造成的遗传病,B错误;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这类遗传病在群

体中发病率较高,C正确;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表型均正常,则父亲不患病,母亲为携带者或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人,所以生一个患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或0,D错误。31.B[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其利用宿主的核糖

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A错误;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T2噬菌体为DNA病毒,水解后得到四种脱氧核苷酸,B正确;32.B33.[解析]据图甲分析,图中Ⅰ区段只位于X染色体上,Ⅲ区段只位于Y染色体上,Ⅱ区段属于X、Y染色

体的同源区段。据图乙分析,1号和2号无病,6号有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又根据题意“相关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可判断该病属于Ⅱ区段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据图分析,3

号和6号为女性患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Ⅲ区段;1号、2号正常,生出了患病的女儿6号,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正常的父亲2号的X染色体上携带了致病基因,说明Y染色体上有正常基因,则该致病基因不在Ⅰ区段,而在X、Y染色体的

Ⅱ同源区段上,A错误。33.D[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开来,A错误;15N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离心后上清液中含放射性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中含注入了噬菌体DNA的大肠杆菌,

故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B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模板来自亲代噬菌体,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错误;由于DNA和蛋白质都含有N,所以此实验不能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34.B[解析]两条链上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且碱基的配对是有一定原

则的,即A只能与T配对,G只能与C配对,B错误。35.D[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表达出RNA聚合酶,从而利于RNA进行自我复制,该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因此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不需要逆转录酶

参与,A错误;新型冠状病毒需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新型冠状病毒为有包膜病毒,可以通过膜融合(或胞吞)进入宿主细胞,而T2噬菌体是先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然后只有DNA注入宿主细胞,该病毒侵入方式和T2噬菌体不相同,B错误;新型冠

状病毒与人体内的宿主细胞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前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C-G,而人体内的宿主细胞不同生理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如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

-U、C-G,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其5'端为甲基化帽子,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结构,与真核生物的信使RNA非常相似”可知,人类成熟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5'端应该具有甲基化帽子,3'端具有多聚腺苷酸(PolyA)等

结构,D正确。36.C[解析]①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链为非模板链(编码链),由于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其长度大于最终合成的a链,B错误;过程②是翻译,图中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多肽链相同,原因是控制这些多肽链合成的mRNA相

同,C正确;a是mRNA,组成RNA的碱基有A、C、G、U四种,而b是DNA单链,组成DNA的碱基有A、C、G、T四种,D错误。37.B[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A正确;遗传信息的表达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但遗传信息的复制不是以基因为

单位进行的,B错误;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合成相应蛋白质,C正确;从图中可知,生物体性状与基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如精氨酸的合成受多个基因的控制,D正确。38.D[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

向性、随机性的特点,An复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错误;An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基因组成相同的配子之间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说明后代没有该基因的纯合个体,C错误;A1A2与A3A4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1A3、A1A4、

A2A3、A2A4,且各占1/4,只有A1A4自交后代才会出现A1A4的个体,由于基因组成相同的配子之间不能完成受精作用,A1A4自交后代全为A1A4,理论上占F2的1/4,D正确。39.C解析: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

.5~1h,B错误。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C正确。经甲紫溶液染色后的根尖不需要用清水漂洗,只需要用吸水纸处理,D错误。40.D[解析]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18三体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错误;近亲结婚

会大大增加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C错误;二非选择题(60分)4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细胞质基质;ADP和Pi;CO2(2)减少(2分)(3)200(2分)170(2分)

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图I甲过程为光合作用过程,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作用。乙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在光反应阶段,②代表的物质利用光反应的能量可合成ATP,故②表示ADP和Pi。④是丙酮酸,丙酮酸与水反应可

生成二氧化碳和[H],故⑤表示CO₂。(2)根据分析,图I中③为Cs,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将直接影响光反应,因此短期内因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导致C3的还原受阻,C3的生成量减少,由于短时间内CO2与C5固

定形成C3的速率不变,所以叶绿体内C5的含量会减少。(3)由图Ⅱ可知,光照强度为15klx时,1h光合作用释放O₂量为150mL,呼吸消耗氧气的量为50mL,所以此时产生的O2量为150+50-200mL;若该植物叶

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比值为0.6,由于植物呼吸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0mL/h,故植物每小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50x0.6-30mL,此时植物的总光合产生氧气的体积=总消耗二氧化碳的体积=200mL,所以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

₂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₂的量为200-30=170mL。42.(12分,每空2分)(1)光照强度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变化幅度更大(2)CO2供应不足叶绿体类囊体薄膜NADPH和ATP(3)炎热条件下,适当增大土壤含水量,气孔开放度提高,进入气孔的CO2增多,光合速率提高

43.(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明显的平行(1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分)(3)1/21:2红体色痕迹翅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P1和P2,涉及的变异类型为

基因突变,3涉及的变异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2)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3)A/a一对等位基因,B/b为另一对等位基因,雄蚕中含有两个A或B显性基因时胚胎致死,①P1和P3杂交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AbWab:ZAbZ:Zabwab:ZabZ=1:1:1:1,其中红体色的概率为1/2。P2与野生型雌蚕(Zabw)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ZaBZ:ZabZ:ZaBw:ZabWab=1:1:1:1其中ZaBw致死,因此后代的雌雄比为雌:雄=1:2.②P2和

P3杂交得F1,F1基因型及比例为ZaBZ:ZabZ:ZaBw:ZabWab=1:1:1:1,其中体色正常、痕迹翅的雌蚕的基因型为ZaBWab,与P1(ZAbZa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aBZAb:ZaBZ

ab:ZAbWab:Zabwab=1:1:1:1,筛选出的雄蚕的基因型为ZaBZAb,与野生型雌蚕(ZabW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aBZab:ZAbZab:ZaBw:ZAbW=1:1:1:1,,其中ZaBw和ZAbW全部致死,后代

只有雄蚕。在大量的实验中,F3中有少数雌蚕存活下来,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44.(10分,每空2分)(1)AARRdd(2)该株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3)绿茎感病矮杆不能子代中紫茎

抗病植株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解析](1)由题意知,紫茎、抗病是显性性状,矮秆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的紫茎抗病矮秆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是符合要求的植株。(2)纯合紫茎抗病高秆植株和绿茎感病矮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RRDD、aarrdd

,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RrDd,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紫茎抗病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是A_R_dd,将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如果该株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3)如果让F2中紫茎抗病矮秆各植株进行测交实验,选

择的另一个亲本应该是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绿茎感病矮秆;由于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rd,子代中紫茎抗病矮秆植株是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因此不能达到选育目的。45.(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①灰色(

1分)性状分离(1分)2/3②18%下降自然选择(2)XBBXrY4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885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