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共(15)页,8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e397cf905855c4e4b5e4903d4a6317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
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项正确;根据题
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C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2.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
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
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正确;材料与“诸侯国争霸割据”无关,排除B;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传播,而是宣讲法律,C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无法体现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D。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
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王位继承大部分属于父死子继,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可知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故A项正确。材料显示夏朝没有具体规定嫡长子继
承王位,B项的表述既与史实不相符,也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封建社会自战国开端,故C项不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夏朝的王位继承是有秩序的,混乱是偶然的。故D项不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夏朝的王位继承大部分属于父死子继,从王位继承与宗法制的关系入手,联系所学就
可得到正确答案。4.西周时期,很少有个体脱离宗族的现象,宗族内部一定程度上实行“异居而同财”。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由此可知A.生产力进步为新的经营方式提供了条件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宗族实体的解体C.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统治者为增
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宗族实体逐步解体,统治者鼓励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可以得出宗法制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生产力有了提高,春秋时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小农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故A、B项错误;据材料“统治者鼓励
人们进行商品交换以促进农业生产”,不是为增加收入而强制要求民间分家,故D项错误。5.西周的舆服制度是各级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
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B.舆服制度是专制皇权强化的标志之一C.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D.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答案】C【解析】材料“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
舆服都不相同”可以看出,在西周分封制下,舆服制度体现了等级制度,與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不断完善”,排除;西周时期尚未确立君主专制,排除B;舆服制度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其实也是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紧扣材料信息并联系西周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
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七国”指的是战国
时期,材料中顾炎武认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重视礼乐制度,到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不再尊重周天子,这反映战国时期政治发生了根本变革,故D项正确;A项错误,春秋时期周礼开始遭到破坏;B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包含在D项之中。点睛:7.商周时
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答案】C【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
井田制,故D项错误。8.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
治认同的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
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9.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这反映出宋代A.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B.商贩叫卖之
语符合宋词韵律C.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商贩为了吸引客人形成了特有的叫卖声调,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而商贩的这种商业行为启发宋代艺人创作了文艺节目,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文艺
创造,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宋代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业活动对时空界限的打破。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0.至元二十一年,元朝政府实行“官船官本商贩之法”,就是说
,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这个政策反映出元代A.实施“与民争利”的做法B.封建海关赋税过于沉重C.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态度D.私人海外贸易空前发达【答案】C【解析】政府出本钱出船,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收益由政府和个人合理划分,说明政府
鼓励对海外的贸易活动。故答案为C项。这种做法给民众带来利益,不是“与民争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海关赋税的沉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府支持的海外贸易,不是纯粹的私人贸易,排除D项。11.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温氏母训》指出,“治生是要紧事”,“士农
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并且认为“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这表明当时A.家训重在灌输封建伦理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D.经商谋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依据材料
关键信息“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各人各治所生”、“‘通文义的商贸’与‘学孝弟(悌)的秀才’、‘知稼稿的公子’的地位一样”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秩序受到冲击,商业和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表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抑商观念受到冲
击,并未体现封建伦理的灌输;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抑商观念受到冲击,并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速度加快;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温氏母训》中的观点,不是社会共识。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
,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道光《苏州府志》卷一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答案】A【解析】根据
材料“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故A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而不是聚居,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政府政策的变化及苏州府官员的理念,故CD两项错误。13.南
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A.冶金工具革新B.农业技术进步C.风能普遍利用D.小农生活富足【答案】B【解析】材料
“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风轮共转相钩加”反映了宋代利用风力的水车进行农业灌溉,体现了当时农业技术进步,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冶金工具的革新,故A错误;“风能普遍利用”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小农生活富足,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
信息“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风轮共转相钩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利用风力的水车进行农业灌溉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4.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
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粮食产量B.増加政府的财政税收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维护国家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统治者提倡南北不同作物“参植”,并采取
了相应鼓励政策,政府这样做是希望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最终达到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的目的,而增加粮食产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提高粮食产量不是统治者的根本目的;C选项错误,材料中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不能改变宋朝政府积
贫积弱的局面;D选项错误,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维护国家统一。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
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A.冶铁技术趋于成熟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C.中原地区经济领先D.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答案】C【解析】【分析】古代河南成为中原大地,“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说明河南地区经济领先全国,C正确;汉代比较不同地区冶铁遗址,不是冶铁技术成熟,A错误;
B不是材料信息主旨;D是春秋战国时期。【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6.《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答案】D【解析】材料形容
了一种农具,这种农具广泛应用于江东,且可以调节深浅,推测可知是“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方便又轻巧。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并非从西域传入,故A错误。曲辕犁是一种耕作用具,不是水利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曲辕犁在隋唐时期出现
,东汉时期还没有出现,故C项错误。曲辕犁最早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出现,江东属于广义的江南地区,故D项正确。17.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A.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B.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孔子试图
推动礼制的复兴,排除A;材料反映孔子努力使礼制拉近与人们的距离,尽力与时代相适应,让人更好的接受礼制,故选B;礼制强调贵贱有序,就是要强化等级观念,排除C;材料未体现出孔子是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的内容,排除D。18.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
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A.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解决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C.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答案】D【解析】“敬德保民”等体现的是民本思
想,也说明了西周王室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统治权力尚未高度集中,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种思想也不能解决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而只能起到缓和的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种思想也打破不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9.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B.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C.完成了社会秩
序的新建构D.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可得出当时各学派更关注人事,也就是现实的政治,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故B项正确;A项“都具有”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完成了”不符合史实,排除;春秋时期仍然存
在神学迷信观念,故D项错误。20.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同”“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A.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B.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导
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D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秦始皇“焚
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其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从外部因素来看,统治政策是导致墨家学说“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BC两项所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无体现,排除;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也是统治者加强
统治的需要,是由统治政策决定的,故D错误。21.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当时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答案】
D【解析】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
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点睛:“向孟子问政”“向孟子
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士”阶层的社会地位。22.“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法系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主要是维护国家和家
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古代中国法系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取向,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C项是中国古代法系的特点,与设问原因不符,排除。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影
响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23.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学术适应政治需要C.养
士之风极为盛行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各家的宗旨是“以其学易天下”,这说明他们的学说服务于政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并非反映学术氛围空前浓厚;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各国君主对
其以礼相待,并未体现各国养士之风盛行;D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4.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
可知,当时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D.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孔子先后到过周
、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能够体现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各地区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问题,没有体现百家争鸣是否进入顶峰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孔子
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体现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频繁问题,没有涉及到文化统一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区域之间的交流,没有体现儒学的地位问题,故D选项错误。第Ⅱ卷二、材料阅读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的“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战国以前的士受“六艺”教育,文武并重,如射、御都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而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
,是比较单纯的文士。这些文士已经脱离了分封制和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很多国家出现了“布衣卿相”,国君礼贤下士,并不计较出身。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他们奔走于各国,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
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
,即礼学,以反映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转向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2)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变化:身份标志由低级贵族转变为知识分子;由文武并重到以文为主;由受制度束缚到自由流动;政治参与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原因:分封制走向崩溃,等级观念逐步淡化;私学发展,“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倚重士人;士人自身的努力与社会责任感。(2)贡献:打破传统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倡导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领导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评价:士人阶层顺应时代潮流,担当社
会责任;学术研究兴趣广泛,积极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近代化。总之,社会剧变孕育士人阶层的责任意识,士人阶层是推动社会变化的动力。【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国时期
士人阶层的变化主要突出和出身无关、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士成为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队等方面内容。原因要从分封制度的瓦解、“百家争鸣”的形成、新兴地主重用士等方面分析。(2)清末士人阶层的社会贡献倡导“中体西用”、宣传维新思想、宣扬实业救
国等多方面概括即可,在评价时主要从积极方面进行评价,例如,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推动社会进步、对于挽救民族危机起到一定作用等。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中国历史上的形象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2.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
的“僵化”形象。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写成的作品。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世界历史上的形象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
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汉代统治者在完成政治大一统后,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适应了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
逾越礼法,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宋代理学家就把孔子改造成了维护天理、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欲借孔子之“维新”形象推进变法。总
之,不同时代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示例2:近代社会孔子形象变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目的就是欲借传统之力推进变法维新;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就必须丑化孔子。法国的伏尔泰对孔子的赞美,也是为其反对封建教会和王权专制,进而且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服务的。总之,维新派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做法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资产阶级
利益而服务的。【解析】【详解】阅读材料,依据“正统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可拟定一个论题: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阐述:结合所学,可从汉代、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原因、和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儒家思想的地位分析说明,即汉代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思想适应了进一步巩固、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理学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把孔子改造成了维护天理、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目的是借孔子之“维新”形象推进变法。最后进行总结,不同时代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取其他信息,提炼出论题也可。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地人。他的太叔祖周荣以明经入仕,曾祖周兴更是才高八斗,少有名誉,这使周瑜自添了几分儒雅。他的叔叔丹杨太守周尚深知其侄乃人中龙凤,于是让周瑜来到丹杨,早晚对其有所教诲。兴平二年,
周瑜的至交孙坚之子孙策途经历阳时,驰书周瑜,邀其共创天下,周尚把周氏一门之部曲家丁连同粮草船只悉数相赠,周瑜完成了他此生第一次军戎历程。孙策死后,作为淮泗集团首领的周瑜对孙权“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等许多能臣贤士。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另一
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摘编自崔兰海《论周瑜的谋略和胆识》(1)根据材料,指出周瑜成为一代“人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瑜在巩固东吴政权中的作用。【答案】(1)原因:家庭环境的熏陶;周尚的教诲与支持;周瑜本人在历练中
逐步成长。(2)作用:树立了孙权的权威,增强了东吴政权的凝聚力;举贤荐能,为东吴政权的兴盛提供了一批人才;讨伐山越,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提拔本土将领,笼络了当地的士族豪门,有利于巩固政权。【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他的太叔祖周荣以明经入仕,曾祖周兴更是才高八斗,少有名誉,这使周瑜自添了几分儒雅”得出原因①家庭环境的熏陶;根据材料“他的叔叔丹杨太守周尚深知其侄乃人中龙凤,于是让周瑜来到丹杨,早晚对其有所教诲。······周尚把周氏一门之部曲家丁连同粮草船只悉数相赠,
周瑜完成了他此生第一次军戎历程”得出原因②周尚的教诲与支持;根据材料“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得出原因③周瑜本人在历练中逐步成长。(2)根据材料“作为淮泗集团首领的周瑜对孙权‘独先尽敬,便
执臣节’”得出作用①树立了孙权的权威,增强了东吴政权的凝聚力;国家材料“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等许多能臣贤士”得出作用②举贤荐能,为东吴政权的兴盛提供了一批人才;根据材料“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
得出作用③讨伐山越,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根据材料“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周瑜······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得出作用④提拔本土将领,笼络了当地的士族豪门,有利于巩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