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docx,共(7)页,25.54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c98b3795e31aedfd2196b2ceb1478d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毛泽东青年时代作的一句诗,是毛泽东自信人生的真实写照。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绝非凭空而来,有厚重的历史渊源,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也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有着诸多重要的
现实启示,激励着当代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后,古典诗词逐渐走向僵化,充斥陈词滥调,盛行无病呻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诗革命应运而生。但有些诗人又矫枉过正,全盘西化,彻底抛弃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以卓尔不群的诗人才华,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意境,从题材
到风格,对古典诗词革故鼎新。毛泽东诗词字里行间充沛着浩然之气,从意境上极大地丰富了古典诗词的表现领域,使其得以在20世纪的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毛泽东诗词结束了新诗与旧诗水火不容的态势,激活了传统诗体表现新时代的巨大能量,奠定了新诗与旧诗包容共生的格局,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了
广阔道路。《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毛泽东诗词中几乎找不到“美”字,但文化自信和美学精神互为一体。毛泽东诗词以美铸诗,以美扬善,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美学主张和审美偏好,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品位和价值追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毛泽东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优良美学传统。在审美风格上,他欣赏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风骨,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诗风,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并把他们的风格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美善相乐”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美学的主要特征。清代沈德潜《
说诗碎语》云:“有第一等胸襟,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诗词中崇高理想与现实因素相互渗透,蕴含着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巨大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民族精神是毛泽东诗词的精髓,毛泽东诗词反映了特定时期中华民族的理
性、情感、思维、行为和价值取向,已经转化为赋有价值形式的文化符号,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毛泽东诗词古朴典雅,是运用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实斗争和现代生活的光辉典范。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俯拾
皆是。毛泽东一向反对使用古奥偏典故作晦涩。他借用的典故都是广大读者颇为熟悉的,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引用或化用的名人诗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等,一看便懂。他把“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这样的日常
口语直接入诗,将“离天三尺三”这样的民间谚语信手拈来,毛泽东诗词语言质朴、生动活泼。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不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生动缩影。用毛泽东的三句诗,便能勾勒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揭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深层逻辑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这是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大问题。“把酒辭滔滔,心潮还浪高”,面对大革命失败的危局,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引兵井冈。“人间正道是沧染”,雨京解放昭示了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勇往直前的人间正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它是推动中国
革命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山水属于自然造化,对山水的感知、态度与情感则是文化。刘船《文心雕龙》曰:“模山范水,诗人常事。”毛泽东“踏遍青山人未老”,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怀。但他不像古人那样一味寄情于山水,他总是超乎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
思想,来抒发自己跋山涉水的壮怀雅趣,来表达战天斗地的崇高理想。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截至20世纪末,各国出售的毛泽东诗词集达7500万册。这正应了鲁迅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
世界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毛泽东的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及其启示》)材料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毛泽东诗词始终为人民抒写,集中体现出人民的主体地位,鲜明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与立场。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
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句,便写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心系天下的豪情。毛泽东诗词集中生动形象地概括和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20世纪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采桑子·重阳
》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反映出了毛泽东能在逆境之中欣赏菊花的芬芳,有淡然处之的从容,更有革命定然成功的自信。毛泽东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蕴含着宏阔的历史观。从时间
跨度看,毛泽东诗词中的时间跨度大,气势恢宏,场景辽阔。《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其中的“万年”,在毛泽东笔下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从空间跨度看,毛泽东诗词中的空间广阔宏远,天旷地远。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蟹”,从对上九天、下
五洋的广阔空间的把握中,可以看到作者奋勇登攀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高度,关心人民疾苦、历史进步、世界和平发展,体现着气势磅礴的大我情怀,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胸襟,增强了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摘编自姚喜双《毛泽
东诗词蕴藏伟大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深刻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能激励当代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近代以来,古典诗
词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要么走向僵化,要么全盘西化,而毛泽东诗词则终结了这种态势,奠定了新诗旧诗包容共生的新格局。C.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截至20世纪末,各国出售的毛泽东诗词集达7500万册,这表明毛泽东的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毛泽东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高
度,心系天下,关心人民疾苦,始终为人民抒写,鲜明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与立场,体现着气势磅礴的大我情怀。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在审美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优良美学传统,将古人的风骨、浪漫、豪放融入自己的作品中。B.毛泽东一向反对使用古奥偏典故作晦涩,他
借用的典故都是广大读者比较熟悉的,如“秦皇汉武”以及谚语等,这使他的诗词语言显得质朴且生动活泼。C.毛泽东诗词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怀,他反对像古人那样一味寄情于山水,而是喜欢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D.毛
泽东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时间跨度大,空间宏远,具有广阔的时空观和宏阔的历史观。3.下列毛泽东诗词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不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生动缩影”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B.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D.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虞美人·枕上》)4.材料一中多次引用古人的话进行
论述,请阐述这样写的好处。(4分)5.为什么说毛泽东诗词中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阿灯的二胡钱国丹
20世纪50年代,父母前往山区,带走了三个小弟妹,把10岁的我和8岁的弟弟阿灯留在家里。阿析话不多,整天沉着脑袋进进出出,好像有满肚子心事。不知谁给他起了个外号——“沉头虎”。新学期开学了,沉头虎自作主张,非
要辍学给生产队放牛去。因为放牛一天能赚1个工分。牛一天也不能挨饿,所以他一年能赚365个工分。凭这,阿析差不多能养活半个自己了。牧童们爱把牛放到附近的山上,山上野草丰饶,不必担心因牛偷吃生产队的稻秧或麦苗而
被扣了工分。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山上没有大人的管束,牧童们爱怎么撒野就怎么撒野。阿析他们最喜欢的是扯着喉咙唱歌,他们的山歌词语生动,曲调悠扬。那首后来上了央视的民歌《对鸟》就是阿析他们的杰作:“青
翠飞过青又青,白鹤飞过打铜铃哎。尖嘴鸟飞过红夹绿,长尾巴丁飞过抓把胭脂搽嘴唇哎……”我家东邻是五可家,他家有二胡有笛子还有扬琴。他们几兄弟能用这些乐器奏出许多美妙的曲儿,这让阿析美慕得不行。他很渴望得到一把二胡,然而按当时我家的条件,连
一根二胡的弓毛也买不起。有一天,沉头虎带着斧子上山,砍回了一截粗粗的毛竹,放在檐廊上晾着。我家的檐廊总是空着,所以木匠阿海师傅长年累月在这里做橱柜桌椅。有一天,趁阿海叔回家吃午饭的间隙,沉头虎抄起他的锯
子,对着他的那截毛竹开始锯。可是竹皮很顽固,锯口一碰就打滑。结果,非但没锯进竹子,倒把阿析自己的小腿锯了个口子,血汪汪的。阿海叔饭毕回来,一看这模样,不知是心疼我析弟的小腿还是心疼他自己的锯子,对阿析吼道:“以后不许再乱动我的家伙!有活儿交给我干!”阿析比画着,说想做一把二胡,要先锯个
琴简。阿海叔明白了,三下五除二就弄妥了。我在一旁看着,心想,光有个破琴筒有什么用,离二胡还差十万八千里呢。阿海叔对阿析有求必应,用自己的零头碎料,陆陆续续地帮阿析把二胡的琴杆、弦轴、琴码都给弄好了。一个雷暴天气的下午,被淋得落汤鸡般的析弟脖子上绕着
一条沉句向的蟒蛇,连滚带爬地从山上下来。他脸色铁肯,浑身淌水,我则被那条蟒蛇吓得浑身筛糠。沉头虎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镇定地告诉我:“是我逮的,已经死了。”他把蛇皮剥了下来,又截取了中间最好的一段,蒙在他之前弄好的琴筒上。第二天他又砍回一根小竹子,用火将两头焊了焊,
弯成了琴弓。他摆弄着琴弓,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最难弄的就是马尾了。”五可家祖祖辈辈开着大药房。自我记事起,他父亲卓然先生和他哥哥大可就是坐堂医生。因为出诊的需要,他们家养着两匹高头大马,那是从内蒙古草原买来的骏马,体形彪悍,神采飞扬。五可放马的时候,常用一把梳子梳理马尾巴。那马尾巴自上到下都是
5寸宽,质地饱满,油光水滑,像黑色的瀑布一泻到它们的后脚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阿析只要上山放牛,一准要捎上五可家的两匹马。他精心挑选山坳,让马儿吃上最肥美的青草,因此这两匹马见了阿析就喜形于色。五可省去放马的工夫和辛苦,见了析弟也喜形于色。一日,那匹枣红马正咀嚼着鲜美的牛奶株
(这种草的茎叶里储满乳白色的汁液,是牛马们的最爱),阿析则抚摸着吃得正香的枣红马,手从它的背部滑到它的屁股,最后落在那油亮的马尾巴上。他弹琴般拨弄着那让他着迷的马尾毛,忽然一揪,一根马尾毛就到了他的手里。枣红
马以为是遭了牛虻攻击,只是甩了甩尾巴,继续享用牛奶株。阿析把那根马尾毛塞进口袋深处,然后移身到白马身旁,用同样的手法揪下一根马尾毛。那天回家后他找出我们家唯一的一个饼干瓶,把马尾毛放了进去。我问揪马尾毛做什么,沉头虎回答道:“我要揪足200根,做一支正经的二胡弓子!”时
间消消停停地过去,饼干瓶里的马尾毛越积越多。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河埠头洗菜,阿析的一个牧友一路狂奔,喊道:“不得了不得了!阿析被枣红马踢了一脚,快没命了……”我一惊吓,差点一头栽到河里去。我问阿析现在在哪里,他说在五可家马厩那边。我
发疯般地往五可家跑去,见到五可正把肇事的枣红马牵向远处,那马的鼻孔在愤怒地喷着粗气,仿佛被踢坏的不是阿析倒是它。阿析躺在马厩门口,满脸是血,人事不知。大可把析弟抱回到我家床上。卓然先生也过来了,他又是掐人
中,又是扎针灸,忙活了半个时辰,析弟才悠悠地醒了过来。析弟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也吃了卓然先生半个月中药。待到他晃晃悠悠地能起床走动时,我问他:“平日里马跟你很友好啊,那天它为什么变凶了?”他说:“是我太贪心了,一下子想揪它两三根马尾毛,枣红;马怒了。”
那天五可也来了,他打开了饼干瓶,数了数阿灯的“收藏”,说:“还不够呢。”第二天,五可送过来十几根马尾毛。阿析的二胡总算完工了。虽然粗陋,但拉起“青翠飞过青又青,白鸽飞过打铜铃”,那曲调和他唱的一模一样。时光荏苒,
阿析的这把二胡也淹没在记忆的长河中了。不过每当想起,总让我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对故事发生年代与家庭生活背景的说明,可以
更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阿析辍学放牛的想法,以及阿析性格形成的现实原因。B.作品在回忆牧童们放声歌唱时,插入了《对鸟》后来上央视的内容,这使叙述的时空产生了交错,也使故事的真实性得以增加。C.“我”觉得阿析做琴筒没有用,被阿析逮来的蟒蛇吓坏,又因为阿析被马踢昏而受到惊吓,都对刻画阿析形象起到了烘托作用
。D.作品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阿灯做琴简、蒙皮、琴弓的整个过程,叙议结合,繁简合宜,让人在生动的故事中体会到深刻的意义。7.关于文中阿析第一次揪马尾毛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括号内对牛奶株进行补充说明,是为了凸显枣红马与阿析的关系,避免喧宾夺主。B.“揪”与“抚摸
”“拨弄”等洋溢温情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是为了凸显孩童的顽劣。C.阿析对马尾毛的重视通过细节可以看出,如塞进口袋深处、放入家中唯一的饼干瓶中。D.这段文字留下的小小悬念,又在下文“我”与阿灯的对话中解开,读来令人兴味盎然。8.“沉头虎”这个外号说明阿析有着怎样的性格?从做二胡的经过
来看,这个外号是否准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在读书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认为最后一段应当删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作..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爽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
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
慎无以国骄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节选自
《史记·鲁周公世家》)材料二: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
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坊,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晋人欲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子产为之诗曰:“子惠思我,蹇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子产在焉,不可攻也。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
乃辍攻郑。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子产一称而郑国免。”(节选自《吕氏春秋·求人》)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虞A用宫之奇国吴B用伍子胥C之言D此E二F者G虽至于H今存
I可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践作,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登基即位,文中指后者。B.蚤,同“早”,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
江月”的“尊”用法相同。C.子不我思,即“子不思我”,与曹操《短歌行》“何枝可依”的句式类型相同。D.惟,只、只有,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惟觉时之枕席”的“惟”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
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公在周武王驾崩后勇挑重担,却遭到了管叔等人的怀疑,受到流言的诋毁,对此周公做出了自己的解释。B.周公对待贤人非常重视,达到了“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程度,这是其治国成功的重要原因。
C.周公为平乱率军东征,诛杀了管叔、武庚、蔡叔,收伏了殷商遗民,分封了康叔、微子,平定了淮夷等地。D.先王寻求贤人时,不避遥远,不辞辛劳;贤主任用贤人时,尽量使其不受外物的妨害,因而都能招徕贤者。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
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2)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14.从材料二看,贤人对国家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隽阳道中杜荀鹤客路客路何络络,样声向背槐花愁,争
知百岁不百岁,未合白头今白头。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输他江上垂纶者,只在船中老便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两个“客路”,一个追问“何悠悠”,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B.秋日蝉声起伏
,槐花怅然,一个“愁”字直接点出诗歌的情感基调。C.诗人感慨,有人已百岁看起来却不到百岁,有人不该白头今已白头。D.四五朵花雨后装点山色,两三行雁云中飞过,秋景暗藏思绪和感慨。16.鉴赏本诗的语言特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2)与朋友离别之际,小胡望着远处朦胧的月色,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两句,即使美酒在手,内心依旧凄凉与迷茫,江水与月光共同映照出离别的哀伤。(3)自然界中的“秋”常
作为含有特定意蕴的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诗人常借“秋”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阐释“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如“,”。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攀岩,这项曾经的小众
运动,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青年热衷的生活休闲方式之一。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室内攀岩馆正如__A般涌现。①作为年轻人来说,②攀岩趣味性强、入门门槛低,③新手不需要带什么装备,④人来就行了。⑤在办公楼下、商圈内、体育公园里,
⑥攀岩墙随处可见。⑦在周末和工作日的晚上,⑧墙上就会爬满跟攀岩线路“死磕到底”的年轻人。这些飞檐走壁的“岩壁舞者”,摘掉“脆皮青年”的标签,成为当下新城市运动一道炫酷的风景。室内攀岩运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攀石、难度攀岩和速度攀岩,对于初学者来说,攀石通常是最适合开始练习的室内攀岩
类型。起初,你可能_B地认为攀岩需要有力的手臂肌肉,但其实重心转换的过程,需要从腿部、背部到腹部等全身肌肉群的参与,所以你会发现,攀岩是一个“练肌肉”非常快并且能“雕刻肌肉”的运动。每一个经常攀岩的人,都有极其漂亮的肌肉线条。不仅如此,攀岩还需要伸展和弯曲
身体,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此外,掌岩还很“烧脑”,这是因为“岩壁”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岩点都是经由专业人员设计过的,所以,当你开始类试攀岩,第一步绝不是理头猛爬,而是要先学会读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线、能力水平,思考最造合自已的那条路线和动作技巧。每一次辈
爬,都是一次与自己对话、加深对自己了解的过程。研究发现,与单纯的休育锻炼相比,犟石在酸解然虑、改善身体形象和提升整休自尊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而且,翠岩的目标根明确,参与者可以在卿决翠爬中的难题、逐级提升技能、并
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甲),这种连炔的成就感有助于恢复和增强个人对生活的主导权和控制感。此外,(乙):为了在岩壁上保持平衡,参与者必须保持专注、不能急躁,从而进入非常忘我的“心流状态”。18.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
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19.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攀岩运动,鼓励他们从“脆皮青年”到“岩壁舞者”蜕变,请为某室内攀岩馆拟写一则宜传语。要求:包含“岩壁》“脆皮”两个关键词,使用对偶句式;表达简明准确,40字以内。(5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1.文中第二段的“烧脑”作为网络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它有何含义及表达特点?请简要说明。(3分)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电视机诞生时,人们曾有过“信息过剩”的顾虑;互联网推出各种游戏,人们担忱游戏会毁掉下一代;克隆技术出现,人们担心人伦观念会被摧毁;ChatGPT升级版本
出来了,人们产生了未来职业危机的恐慌……科技发明除了给人以震撼,还经常使我们陷入新的忧虑。对此,校园杂志社拟开设专栏展开讨论,请你积极思考并写一篇文章参与投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