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56.137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6)页,256.1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1bd2a3af715263414aa35a4766df6e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学科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90分钟。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

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應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2.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王“取郢为南郡”····秦庄襄王“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统天下的时候,“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秦统一

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结合B.国家统一成为设置郡县的必备条件C.争霸战争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D.秦国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了贵族政治3.《太平广记》记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

美。”由此可知,进士科:A.注重品德考察B.发展日趋完善C.获得社会尊崇D.突出门第出身4.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对唐宋诗词进行比较,曾指出:“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忱,乃染宋调”。在钱钟书看来,

唐诗体现出:A.推陈出新的创作风格B.自娱自乐的价值追求C.国家兴亡的社会关切D.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5.据唐末文言笔记小说集《北里志》记载:长安定阳坊有彩缬铺,出售印染布帛:平康坊张住住“小铺席,货草锉姜果之类”。这说明当时:A.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B.商业发展推动了城市文化繁荣C.商

业活动突破了坊市制的限制D.政府放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6.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逐渐取得最

高决策权D.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7.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B.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8.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善画人物画,他

描绘了许多渔翁、樵子、纤夫、漂母,乃至百叟、盲妇的生活形象。黄慎的画作:A.重视文人画写实风格B.具有世俗化的特征C.注重画面严整与和谐D.真实反映历史现象9.针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谈判事宜,咸丰帝认为“来往会商,

汝(奕沂)不值与该酋见面。”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咸丰帝同意奕诉与英法公使直接谈判。条约签订后,咸丰帝慨叹:“此次夷务·.....致令夷酋面见联弟,已属不成事休”。这体现了咸丰帝:A.深受传统华夷观的影响B.重视外交活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C.严格遵从传统礼仪规范D.思想观念在

战争的冲击下得到解放10.下表是《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出自于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近代中国经济部门逐渐齐全B.洋务企业投资占据主体地位C.缫丝和造纸业发展最为迅速D.近代经济区域发展极

不平衡11.右图为光绪三十二年《开通画报》中的一幅漫画广告,画中某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我虽然要饭吃,没事我就买一张瞧瞧,心里开通得多。”这反映出: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报刊言论不受政府限制C

.报纸具备一定宣传功能D.关注时局已成社会共识12.辛亥元老李书城回忆:“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逐鞑房,恢复中华”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当时之所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A.革命目标脱离时代B.革命基础尚

需扩大C.革命精神未能形成D.革命时机没有成熟13.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A.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

主义革命指明方向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D.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14.某年鄂东银行发行的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据此推测,

该文券发行于:A.1924~1927年B.1927~1936年C.1937~1945年D.1945~1949年15.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国民党的军队本来是有大体相同于今日的八路军的精神的。那是在1924年到192

7年的时代”“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旨在:A.重申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说明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C.肯定国民党军队抗击日

军的斗争精神D.强调军人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的重要16.图1是1955年的一幅漫画《草原的故事》,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西康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已播下首批种子,现在农场的责任人就是当年红军的指挥员。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A.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农民有上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C.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形成D.农业领域生产变革正逐渐推进17.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召开七国限制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问题”。同时,他巧妙地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也提了出来,以守为攻,争取会议主动权。此次会议:A.

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政策D.推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发展18.1953年10月,中共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报告,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要加强工矿卫生和城市医疗工作,使农村卫

生工作和互助合作运动密切结合,并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对人民危害性最大的疾病。这一举措的旅行: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服务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开展C.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开始兴起D.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19.帕尔默指出“罗

马帝国境内不同地区人之间的习俗会相互抵触,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同会产生纠纷,此时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因此,罗马法形成一个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法则。”这表明,罗马法:A.颠覆原有的习惯法B.强调法官的权威C.力图缓和阶级矛盾D.彰显正义和理性

20.中世纪某艺术家“开始关注现实的生活和自然,并在作品中表达它们,新人的形象在他的壁画中站立起来,而艺术中禁欲主义的浓眉大眼和蜡黄消瘦的面庞,夸大了比例不准确的人物形体,在他的作品中被革了命”。据此推断,该画家生活在: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

启蒙运动时期21.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法律至上D.人民主权22.1961年,赫

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这说明: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B.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C.美苏势

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D.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23.某一流派的艺术家们向往美好的、完善的人,向往人和世界的和谐、全人类的平等、自由、博爱和幸福。他们认为,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和冲突中,理想始终是主宰者和胜利者。以下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24.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成后,许多人批评它丑陋,无用和破

坏巴黎景观;后来人们普遍认为铁塔是纯粹的技术能力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典范。法国社会对埃菲尔铁塔的认识说明:A.后期社会评价比早期观点客观公正B.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时代特征C.历史评价随着时代变化而逐渐发生改变D.

技术发展决定了全社会的审美趣味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5题25分,26题15分,28题12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食”文化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

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莱”支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

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

食为天》材料二: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

们讲究营养均街,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湿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摘编自陈光《从农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并简要评析其变化。(11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资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

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损害工厂主直接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

条例,到1853-1860年间,英国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残余,这使英国成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以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并分析所产生的影响。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来说,前者注重革命,国然遮蔽了历史的其他一些层面及主题,在评价上也存在偏颇,

但它所叙述的历史无疑是真实的,是不客否认的,革命确乎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主题,现代化范式固然可补革命范式之不足,但它实质上也是“西方中心论“的翻版,是批战一回应范式的具体化,以之取代或否定革命范式,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无法反映和揭示近代中国真实的历史,事实上,革命与现代

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摘编自崔志海《晚清史研究百年回眸与反思》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高二

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学科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ACDCAABADC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BDDBBDBDC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5题25分,26题15分,27题12分,共52分)25.(25分)(1)原因:统治者推崇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

任意四点8分)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在治国、哲学、文学、礼仪等方面)影响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6分)(2)变化:由追求温饱到追求口味,营养均衡等;出现多元化、个性化消

费观念。(4分)评析: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但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任意三点7分,其中局限性占2分)26.(15分)(1)原因: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及斗争;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影响:确立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英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

发挥竞争优势;为工业品的输出及原料、粮食的输入拓宽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世界逐步进入自由贸易时代。(任意3点9分)27.(12分)【示例】观点:材料认为“革命与现代化这两个范式在很大程度是可以

互为补充,不相排斥的”。此观点正确。评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

一个主题。但是,近代史上,除了革命这条主线以外,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不懈奋斗,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社会各阶层对国家现代化进行了不懈追求,革命史观无法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全部。结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路径、一个前提。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实现之可能。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