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2.24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20ebca3fc13461d181149367ce1d4f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1级高二下3月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所示四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四幅图所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P半岛
地形平坦,终年温和多雨B.Q岛屿远离大陆,冬季温和多雨C.③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位置重要D.④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通航条件很好2.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6月初,一艘货轮从我国广州出发前往伦
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程顺风顺水B.通过②海峡时,风平浪静C.全程逆风顺水D.通过③海峡时,风浪很小【答案】1.C2.B3.D【解析】【分析】【1题详解】P为伊比利亚半岛,岛屿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Q岛屿为我国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冬季为旱
季;③海峡为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交通位置重要;④为白令海峡,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封冻期长,通航条件不好。C正确。故选C。【2题详解】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琼州海峡,③为马六甲海峡,④为白令
海峡,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④,B正确。故选B。【3题详解】6月,琼州海峡受夏季风影响,风浪较大,B错误;北印度洋海域大洋环流夏季为顺时针方向,货轮向西航行通过马六甲海峡之后逆水,A、C错误;马六甲海峡靠近
赤道,位于赤道无风带,风浪很小,D正确。故选D。【点睛】北印度洋海域大洋环流夏季为顺时针方向,冬季为逆时针方向。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甲阴影区域位于()A.南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5.乙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
特点最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高温少雨C.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D.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A.石油主产区B.人口稀疏区C.主要工业区D.主要森林带【答案】4.B5.C6.D【解析】
【分析】【4题详解】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阴影区域的纬度大约在赤道附近,且经度为东经20°左右,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甲阴影区域位于非洲,B正确;南美洲所在经度为西经,A错误;赤道穿过的亚洲部分主要是马来群岛
,经度大体为东经90°—120°,C错误;赤道并未穿过大洋洲的较大片陆地,D错误。故选B。【5题详解】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读出,乙区域纬度相对较高,为北美洲的北部,且面积分布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B错误,C正确;北美洲地区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呈狭长状分布,且面积小,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北美洲无温带季风气候分布,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图中显示的范围很广,世界石油主产区的范围并不大,A错误;人口稀疏区主要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热
带沙漠气候区及寒带气候区,亚洲的东部、南部及东南部人口稠密,图中阴影部分包括了亚洲东亚、南亚等地,不是人口稀疏区的分布,B错误;图中显示的范围很广,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并不大,C错误;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植被较丰富的地区,所以最
可能表示世界主要森林带,D正确。故选D。【点睛】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方法、1、比较两地气温高低。2、比较两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幅度(气温年较差)。3、比较两地的年降水总量大小。4、比较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及水热配合情
况。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乙两岛周围的水域分别属于()A.大西洋、太平洋B.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8.下列关于乙岛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B.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河流为向心状水系D.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外力【答
案】7D8.B【解析】【分析】【7题详解】根据经纬度数值可知,甲岛的经纬度约是170°W,19°S,该地位于太平洋;乙岛的经纬度约是21°S,56°E,该点位于印度洋,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读图例可知,乙岛内部有火山,说明海拔高,地形以山地为主,A错误。图示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说明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B正确。图示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C错误。图示为火山,是岩浆
喷发冷却形成的,所以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内力,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图中A、B、C、D表示四个大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上图A、B、C、D依次代表的大洋为()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D.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10.图中城市()A.中
纬度比低纬度多,南半球比北半球多B.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南美洲比北美洲少C.热带比温带多,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多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城市图中均有分布【答案】9.C10.D【解析】【分析】.【9题详解】根
据图中经纬度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应为大西洋,B为太平洋,C为印度洋,D为北冰洋,故选C。【10题详解】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读图可知,图中城市北半球多于南半球,A错;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其余范围为西半球,读图可知,图
中城市东半球多于西半球,B错;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图中城市温带比热带多,C错;读图可知,除南极洲外,图中城市在其他六大洲均有分布,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组解题的关键在于世界区域定位,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的经纬度,总结如下:某旅行者在左图地区旅游,发
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下右图)。“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土塔状建筑主体用规则的多边形土坯砌成,站在屋内仰望,仿佛置身于蜂窝中。独特的“蜂巢
屋”充分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蜂巢屋屋顶呈圆锥形,用带有草筋的土坯紧压而成,高高耸立,坡度很大,主要原因是①减少阳光的照射②利于冬季快速排除雨水,减轻屋顶压力③减弱风沙对房屋的冲击④保持建筑物的美观A.①
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蜂巢屋“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主要目的是①夏季防风沙②增加室内湿度③降低夏季室内温度④抵御雨水侵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影
响降水较多,坡度较大的屋顶有利于排水。同时当地地表植被稀少风力较大,圆锥形屋顶可以减少风沙与房屋的接触面积减弱风沙冲击,选择B。该屋顶并不能减少阳光照射,美观与其形态关系不大。【12题详解】该地夏季气候炎热少于,较厚的青提可以隔热,降低夏季的室内温度,冬季降水较多,且当地房屋大多有泥土制墙,雨
水冲刷对其破坏较大,较厚的墙体可以抵御雨水侵蚀。故选择D。防风沙不需要厚达80厘米的墙体,其对室内湿度的增加没有帮助。读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和人口比例表,完成下面小题。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世界面积所占比重(%)48.726.919.438.526.844.230.1
的人口所占比重(%)54947.345.151.362.894.350.3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人口(亿)7.3345.9612.763.836.460.40无人定居13.人口最集中居住在沿海地区的
大洲是()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14.沿海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A.欧洲B.亚洲C.南美洲D.大洋洲【答案】13.D14.B【解析】分析】【13题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大洲是大洋洲。大洋洲沿海地区面积占比44
.2%,略低于第一名欧洲的48.7%,但是人口比重高达94.3%,远高于第二名南美洲的62.8%和第三名欧洲的54.9%。其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14题详解】解答此题,不仅要看沿海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要结合各大洲的人口总数。亚洲虽然沿海人口占比不大,但是人口总量却是世界最大的,换算一下
可知亚洲沿海人口数量最多。其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沿海人口的数量多少,不仅要看沿海人口比例,还得看总人口数量。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点。A.甲B.乙C.丙D.以上都不符合16.右图中影响曲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水热容量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答案】15.B16.C【解析】【15题详解】从右图水温垂直分布图我们可以获知,该水域表面温度为14℃
左右,在10℃~20℃之间。从左图可以看到,甲处温度位于20℃~30℃,乙处为10℃~20℃,丙处为0℃~10℃。综合判断可知乙处温度符合,B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16题详解】从右图水温垂直分布图可以看到自表面向水下深处水温逐渐降低。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由于比热容不同造成的海陆温差,与水温垂直变化并无关联,A选项排除。海水热容量是指海水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与垂直气温变化规律,并无关联,排除B选项。受海水深度和光的折射影响,太阳辐射对水表面的增
温较为明显,越向深处,太阳辐射越弱,对水温的增温效果相对较小,符合水温垂直变化规律,C选项正确。大气环流是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与本题无关,排除D选项。故选C。【点睛】海水温度是表示海水热力状况的一个物理量,海洋学上一般以摄氏度(℃)表示,测定精度要求在±
0.02℃左右。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海流对局部海区海水的温度也有明显的影响。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表层海水以下变化很小。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
导、对流影响较小。下面左图所示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右图为该区域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据此完成问题。17.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为北半球B.图中等温线为1月份C.最冷月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D.最冷月降水较多18.该区域河流()A.乙处易发生凌汛B.河流流向为甲流向乙C.甲处接受湖泊补给D.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答案】17.D18.B【解析】【分析】【1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区域陆地地势平坦,等温线弯曲非地形差
异导致。据左图中最冷月等温线,图示季节为冬季,陆地气温应低于海洋,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的原则,30°纬线一侧气温较高,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A错误;南半球陆地最冷月应为7月,B错误;该区域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最冷月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C错误;地中海气
候冬季温和多雨,D正确。故选D。【18题详解】该区域河流主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最冷月气温高于0℃,没有结冰期,所以没有凌汛,A错误;由右图可知,甲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乙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说明乙河受到湖泊
的调节,在湖泊下游,该河流从甲流向乙,B正确;甲在湖泊上游,不受湖泊的补给,C错误;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错误。故选B。【点睛】在不考虑地形影响下,利用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判
定所在季节。据世界气温分布图可知,不论南北半球,陆地上等温线都是1月向南弯曲,7月向北弯曲。图示向北弯曲,为7月左右,又是最冷月,故为南半球。湖泊下游的河段才会受到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下图为夏季时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B.9时C.12时D.14时20.导致该等温线出现一天或一年中发生弯曲的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天气系统的变化C.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D.城郊之间的环流【答案】19.B20.A【解析
】【分析】【19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该地区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故A项错误。依据气温日变化的规律可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所以14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故D项错误。12时
太阳辐射最强,陆地增温超过海洋,陆地气温也高于海洋气温,故C项错误。出现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的中间时间段最易出现海陆温度相差最小或者相同的情况,故选B。【20题详解】读图可知,该等温线出现一天或一年中发生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同纬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水比热容较陆地大,升温、
降温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强,等温线出现一天或一年中发生向高纬或低纬凸出的现象,故A项正确。天气系统在图文资料中没有明确的信息,故排除B项;植被覆盖率应当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季节变化,故C项错;城郊之间的环流主要影响城
市与郊区的气温,对该区域海陆间的气温影响不大,故排除D项。本选A。【点睛】等温线延伸方向的分析思路:等温线的延伸常表现为三大平行,纬度、海陆分布、洋流性质和地形地势是其主要影响因素。(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理论而言,某日同一纬线上各点,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获得的太阳
辐射量相等气温相同。因此,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2)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受海陆分布和洋流性质的影响。①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海水比热容较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强,等温线出现
向高纬或低纬凸出的现象,使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②洋流性质的影响。沿海地区常受洋流影响。受暖流影响,温度增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相一
致。近地面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降低0.6℃。海拔相同的地区与地面高差相等,温差也相等,若近地面气温相近,则等温线的分布与等高线平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
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22.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地震。3月11日日本东部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两国多
地震的共同原因是()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部B.均位于亚欧板块东部边界C.均位于地壳活跃地带D.均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23.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气候B.地形C.技术D.人口【答案】21.B22.C23.A【解析】【分析】【21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新西兰位于南半球、西半球,A错误;两国均为岛国,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B正确;岛屿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为主,C错误;日本所跨的经纬度数
值均大于新西兰,国土面积大于新西兰,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火山地震少,A错误;新西兰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错误;日本与新西兰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日本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特别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和
混合农业,所以形成两国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差异,A正确;两国地形都是以山地为主,B错误;技术和人口属于社会经济因素,C、D错误。故选A。。【点睛】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发的原因如何分析1、自然原因:(1)地质(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多发
;断裂带上,岩石破碎,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2)地貌(地表崎岖,山区面积大,容易诱发地质灾害)。(3)气候(水源充足、多暴雨,会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4)植被(植被覆盖率低,会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2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过度开垦、修建道路、开矿等会加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下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4.造成甲地1月、7月气温等值线均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洋流25.图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24.C25.C【解析】【分析】【2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北美洲西部,
山地地形,地势较高,造成冬夏季气温均低于同纬度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度(南)方向弯曲,C正确。甲地比同纬度温度低,可见不是纬度的原因,A错误。甲地位于内陆,夏季比靠近海洋的同纬度地区气温低,可见不是海陆位置的因素,B错误。甲地位于内陆,附近没有洋
流,D错误。故本题选C。【25题详解】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均温和最冷月均温的差值,结合图中等值线可判断出四地1月、7月气温,进而计算出四地气温年较差,甲地在20℃-32℃之间,乙地在36℃-40℃之间,丙地
在8°C-20°C之间,丁地在28℃-40℃之间,故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丙地,本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气温的相关知识,运用凸值法,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读图“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26.有关E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B.地形以山地、丘陵
为主C.所在国家是伊拉克D.地表形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27.以下描述合理的是()A.H地的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湿地面积扩大B.I河此处河段正奔流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C.G地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D.沿
图中剖面线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答案】26.A27.B【解析】【分析】【26题详解】根据图示位置,E地位于里海沿岸平原地区,中亚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A正确;地形以平原为主,B错误;伊拉克在阿
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地区,C错误;气候干旱,地表形态受风力作用明显,D错误,故选A。【27题详解】根据图示位置,H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A错误;I河为黄河,图示流经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故B正确;G地位于我国祁连山,故C错误;
图示剖面线自东向西降水先减少后增多,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断,亚洲沿40°N经过的主要地理事物从西向东分别为里海、图兰平原、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祁连山、黄土高原、太行山、华北平原、渤海、朝鲜半
岛、日本海、本州岛。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8.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9.大气降水是K岛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A.台风雨B.地形雨C.对流雨D.锋面雨30.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28.A29.C30.D【解析】【28题详解】K岛纬度6°S附近,根据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10°为热带雨林气候可知,K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其植被为热带雨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题详解】K岛纬度低,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快速冷却成云致雨,形成对流雨,因此K岛降水以对流雨为主,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题详解】K岛属印度尼西亚,其西侧为印度洋,根据世界板块分布规律可知K岛位于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消亡边界),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为【点睛】降水的类型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和锋面雨,学生要理解四种类型降水的区别并能判断具体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是湿热空
气强烈受热上升形成的降水,特征为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夏季的中纬度大陆地区;地形雨,是暖湿空气前进时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的降水,特征为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分布在山地迎风坡;台风雨,是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
心旋转上升形成的降雨,特征为强度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多分布在低纬大陆东岸;锋面雨,是冷暖空气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形成的降雨,特征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多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二、综合题:本卷共3个小题,共55分。31.阅读图
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马拉开波湖周边大部分地区年均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的地区之一。材料二: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以原油出口为主,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30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约300万公
顷,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农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1)描述马拉开波湖的地理位置。(2)比较马拉开波湖湖水盐度的南北差异,并说明理由。【答案】(1)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或热带);北临加勒比海;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
(2)差异:南部比北部湖水盐度低。理由:与北部相比,南部降水多;入湖河流数量多(或流量大);北部湖区与海湾相连,盐度高。【解析】【分析】本题以马拉开波湖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地理位置的描述、湖水盐度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本题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位置关系来进行描述。读图分析可知,纬度向北增大,马拉开波
湖位于北半球;经度是68°W-74°W之间,属于西半球;马拉开波湖北临加勒比海;据国界线看,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结合图中地形分析,马拉开波湖四周山地环绕。【小问2详解】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
。主要从区域降水量和蒸发量,淡水的注入、与外界水体的交换来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湖的南部比北部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时间更长,降水更多;而且南部的地表径流较多,入湖河流数量多,淡水注入较多,盐度较低:北部湖区与海湾相连,受海洋高盐度水体的影响,盐度
高。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岛上东西两侧河流流量差异显著。该岛每到冬季便吸引众多的滑雪爱好者进行速降滑雪比赛
。下图为科西嘉岛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图。(1)指出科西嘉岛河流流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科西嘉岛冬季适宜速降滑雪比赛的自然条件。(3)描述科西嘉岛上城镇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原因。【答案】(1)特点:夏季流量较小,冬季流量较大;西部
流量较大,东部流量较小。原因:科西嘉岛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旱,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雪多;地势较高,气
温低,积雪时间长;多山地,坡度大,利于速降滑雪。(3)分布:多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原因:地形为平原,地势平坦,便于城镇建设;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沿海,对外交通(海运)便利。【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科西嘉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特征和滑雪场区位条件、城市分布特点及
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科西嘉岛河流流量的特点主要受地形、气候影响。读图可知,科西嘉岛位于地中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因此河流夏季流量较小,冬季流量较大;而岛屿的河流自中间向东西分流,说明地势中部较高,西侧的河流位于西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河流流量大。而东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小问2详解】从地理角度分析科西嘉岛适宜速滑比
赛的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地形看,岛屿上多山地,坡度大,利于速降滑雪,能让运动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为运动者带来更加刺激的体验;从气候看,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多,积雪厚度大,且时间长
,有利于滑雪项目的开展。【小问3详解】科西嘉岛上城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主要从城镇与河流和交通的关系角度考虑。读图可知,科西嘉岛上的城镇多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便于城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外联系便利,农业发达;有河流经
过,水源充足;沿海地区海运便利。【点睛】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理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关系。(1)指出图示西北季风出现时北半球的季节并分析该季风的成因。(2)说出阴影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答案】(1)冬季。北半球的东北季风,随太阳直射点南
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季风。(2)热带雨林;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受到东侧南北向高大山脉影响,被迫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沿岸暖流增温增湿。【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澳大利亚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关系为背景材料,涉及季节的判断及澳大利亚西北部西北季
风的成因、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可知,该图所示国家为澳大利亚。读图可知,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
部盛行西北季风。该地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受太阳直射点南移的影响。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偏转为西北季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小问2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
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