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单元复习与测试-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原卷版)(2).docx,共(8)页,291.86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f657ce15c4b66dc59fa719a07ae1a7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九单元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汽水C.冰红茶D.酸奶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D.水是所有物质的溶剂3.溶液对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等都是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C.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的溶液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D.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5.下列配制溶液常见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氯化钠B.称量氯化钠C.量取蒸馏水D.溶解氯化钠6.60℃时,向1
00g水中加入一定量硝酸钾形成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已知: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B.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6gC.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D.降温
过程中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不变7.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8.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T1℃<T2℃<T3℃B.T2℃时,硝酸
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是易溶物质B.t1℃时,甲和丙的饱和
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D.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10.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
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物质是氯化铵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二、填空题11.
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碘的化学式为I2)(1)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2)碘酒: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3)硫酸锌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4)澄清的石灰
水: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5)盐酸: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6)足量铁与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溶质_______;溶剂________。12.小刚分别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
剂;④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漂洗干净。(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____(填序号)。(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你的理由是______。(
3)用下列选项序号填空:A反应B溶解C乳化D过滤①洗涤剂对油污有______作用。②小刚认为: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但去污原理不同,汽油可以______油污。13.下表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此表
回答:温度/℃1020304050溶解度/g甲3033353841乙2131456588(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
__g。(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_____。(4)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②w取值为50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④将等质量的
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4.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
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含义:_____(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外因: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
)2。(4)溶解度曲线例: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t3℃时A的溶解度为_____。②P点的的含义:_____。③N点为t3℃时A的_____溶液,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④t1℃时A、B、
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⑤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_____的方法获取晶体。⑥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_____的方法获取晶体。⑦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是_____,没有晶体析出的
是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⑧除去A中的泥沙用_____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_____法。15.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
过程中无损耗):温度(℃)102030406080100溶解度硝酸钾20.931.645.864110169246氯化钠35.83636.335.43738.439.8(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3)操作1用
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A.酒精灯B.铁架台C.漏斗D.玻璃棒E.蒸发皿(4)定量描述晶体1的组成_____。(5)溶液2为_____(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6)关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溶液1_____溶液2(选填“>”、“<”或“=”)。(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___
_。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成分相同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三、实验题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如图甲中由实验________对比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由实验①和②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所示的烧
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A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试管内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17.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_。(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
____(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标号)(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10%。四、计算题18.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
↓+Na2SO4),请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