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41.871 KB
  • 2024-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1)页,41.87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dd9259c3a3494f7b75b0de1ff43c9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命题学校:黄冈中学命题教师:袁培君苏乾王建文陈思远审题学校:武穴中学审题教师:夏柏琴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4日上午0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

了。习惯于用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

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

,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要了解这些人的思想,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

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

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论语

》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把《庄子》书中的

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节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材料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

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

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

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

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

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摘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习惯用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西方学生常对中国哲学著作感到困惑,因为中国哲学家思想不够连贯。B.中国

哲学家惯用格言、警句、比喻和事例等形式来表述思想,这些可能导致著作语言的暗示性比较强。C.在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精神、思想是否正确尚无法确定,但通过第二阶段的成败就能立即确定。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经过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历史上并未将哲学当成专门行业,也没有专业的哲学家,哲学发展滞后于西方。B.中国哲学家的著作有些地方表述不够透彻,但也因此使简短词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C.如果脱

离实践,人民群众就无法掌握正确思想,不能更好地改造社会、改造世界。D.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为重大,它将检验此前的理性认识正确与否。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选文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3分)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庄子》B.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C.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传习录》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4.请结合材料二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正确的思想”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4分)5.根据材料一相关论述文字,请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五石之瓠》中任选一篇,简要分析它与材料二论述风格的不同之处。(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额

尔古纳河右岸(节选)[注]迟子建马粪包(人名)的眼里流出了泪水。然而捡回的熊骨并没有使卡在马粪包喉咙里的那块熊骨有丝毫松动的迹象。他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了。人们把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仍然无济于事。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放在妮浩身上,只有她能救他了。妮浩颤抖着,她什么也没有说,只

是悲哀地把头埋进鲁尼怀里。她的举动使鲁尼明白,如果救了马粪包,他们可能会失去可爱的交库托坎,鲁尼也跟着颤抖起来。但妮浩最终还是披挂上了神衣。那件神衣对她来说一定比一座大山还要沉重。①她戴着的神帽,一定

是荆棘编就的,扎得她的头颅满是伤痕。她舞动着的神鼓,也一定是烧红了的铁凝结而成的,它烫着了妮浩的手。当气若游丝的马粪包被抬进希楞柱,妮浩开始舞蹈的时候,鲁尼已经去寻找交库托坎了。妮浩一旦跳起神了,她就不是她自己了。她的柔弱之气不见了,看上去是那么的充满激情。鼓

声响起来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咚咚地响起来。当妮浩旋转到希楞柱中央的时候,那束白色的天光会在瞬间将她照亮。她看上去就像一支彩色的蜡烛,而那束天光就是火苗,将她点燃了。果然,当妮浩放下神鼓,停止了舞蹈的时候,马粪包突然坐了起来,“

啊——”地大叫了一声,吐出了熊骨。妮浩垂立着,马粪包则低声哭泣着。妮浩沉默了片刻后,唱起了神歌,她不是为起死回生的马粪包唱的,而是为她那朵过早凋谢的百合花——交库托坎而唱的。太阳睡觉去了,林中没有光明了。星星还没有出来,风把树吹得呜呜响了。我的百合花呀,秋

天还没到来,你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夏日,怎么就让自己的花瓣凋零了呢?你落了,太阳也跟着落了,可你的芳香不落,月亮还会升起!当妮浩唱完神歌,我们跟着她走出希楞柱的时候,看见鲁尼抱着交库托坎走向营地。……一九九八年初春,山中发生了大火。火是从大兴安岭北部的山脉蔓延而来的。那些年春

季干燥,风大,草干,常有火灾。有的是雷击火,还有的是人吸烟时乱丢烟头引发的。很久以来,为了防止烟头可能会毁掉森林,我们发明了一种烟:口烟。它是用碾碎的烟丝、茶以及碳灰三样东西调和而成的。这样的烟不用火,把它们捏出一点,塞到牙床上,口中一样

有烟味,也能起到提神的作用。每到春夏时节,我们就用口烟代替香烟。那场大火是由两个林业工人吸烟时乱扔烟头引发的。那时我们刚好搬迁到额尔古纳河畔,火龙席卷而下,森林中烟雾腾腾,从北部逃难过来的鸟儿一群群地飞过,它们惊叫着,身体已被烟火熏

成了灰黑色,可见火势的凶猛。妮浩就是在这个时候最后一次披挂上神衣、神帽、神裙,手持神鼓,开始了跳神求雨的。她的腰已经弯了,脸颊和眼窝都塌陷了。她用两只啄木鸟作为祈雨的道具,一只是身灰尾红的,另一只是身黑额红的。

她把它们放在额尔古纳河畔的浅水中,让它们的身子浸在水中,嘴朝天上张着,然后开始跳神了。妮浩跳神的时候,空中浓烟滚滚,驯鹿群在额尔古纳河畔垂立着。②鼓声激昂,可妮浩的双脚却不像过去那么灵活了,她跳着跳着,就会咳

嗽一阵。本来她的腰就是弯的,一咳嗽,就更弯了。神裙拖到了林地上,沾满了灰尘。我们不忍心看她祈雨时艰难的样子,于是陆陆续续来到驯鹿群中央。除了依莲娜和鲁尼,谁也没有勇气把祈雨的仪式看完。妮浩跳了一个小时后,空中开

始出现阴云;又跳了一个小时后,浓云密布;再一个小时过去后,闪电出现了。妮浩停止了舞蹈,她摇晃着走到额尔古纳河畔,提起那两只湿漉漉的啄木鸟,把它们挂到一棵茁壮的松树上。她刚做完这一切,雷声和闪电交替出现,大雨倾盆而下

。妮浩在雨中唱起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她没有唱完那支歌,就倒在了雨水中。额尔古纳河啊,流到银河去吧,干旱的人间……山火熄灭了,妮浩走了。她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礼,但她却不能为自己送别了。妮浩祈雨的情景,让依莲娜难以忘怀。她对我说,在那个瞬间,她看见的是我们鄂温克

人一百年的风雨,激荡人心。她说一定要把那种情景用画展现出来。她先是用皮毛画来表现,但做到一半的时候,她说皮毛太轻佻了,还是油彩凝重。于是,她又把画布固定在木板上,开始用画笔蘸着油彩作画了。她画得很慢,很动情,常常画着画着就要哭出声来。依莲娜的那幅画,一画就是两年。那幅画很有气魄,上部是翻卷着

浓云的天空和被烟雾笼罩着的黛绿的青山,中部是跳神的妮浩和环绕着她的驯鹿群。妮浩的脸是模糊的,但她所穿的神衣和神裙却是那么逼真,好像风儿轻轻一吹,那些闪光的金属饰片就会发出响声。画的底部,是苍凉的额尔古纳河和垂立在岸边的祈雨的人们。(节选自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

[注]文中的叙述者是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妻子。希楞柱,鄂温克族人过流动性狩猎生活时住的房子。萨满是鄂温克族人的精神领袖和守护神,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古老宗教。妮浩,鲁尼妻子,最后一位萨满(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成为萨满的妮浩每跳神救一个人就会失去一个孩子,她先后

用自己的4个孩子的生命换来他人生的希望。交库托坎是妮浩与鲁尼的儿子,依莲娜是“我”的外孙女。文中的“我”是鲁尼的姐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妮浩为死去

的交库托坎唱的歌既表达了痛苦悲伤,同时又表现了人物的坚韧与达观。B.作者借“妮浩跳神祈雨”的情节展现鄂温克人有部落迷信的特点,同情中暗含批判。C.①处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此刻承受的巨大痛苦。D.②处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真实细腻地写出

了人物身体的衰弱和祈雨的艰难。7.关于文中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妮浩用生命跳神祈雨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依莲娜,她用画作再现了这一场景。B.以画面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余音袅袅,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C.画面中祈雨的场景

有着宁静优美的意境,这种诗化叙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D.在依莲娜看来,她的画作不仅要描绘一场求雨的活动,还要展现了鄂温克人百年的风雨。8.小说以“我”的口吻来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9.小说作品中

有很多超现实情节,如妮浩“跳神救人”牺牲自己的孩子交库托坎,妮浩因“跳神祈雨”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请结合作品分析这一部分情节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人主之

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节选自《荀子·致士》)材料二: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

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中行氏①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说苑

·尊贤》)【注】①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材料三: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

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说,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

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桓公问A于管仲曰B吾C欲使酒腐D于爵E肉腐于俎F得无G害于H霸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而不信”的“而”与《大学之道》中的“知止而后有定”的“而”含义不同。B.“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的“怨”与《论语》中“《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怨”含义不同。C.“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的“家”与《兼爱》中“大夫各爱其家”的“家”含义相同。D.“累除中书舍人”中的“累”与《<老子>四章》中的“起于累土”的“累”含义不同。12.下列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以“耀蝉”为喻,揭示了若君主能彰显其品德,则天下人才将自然归附的道理。B.针对桓公的疑惑,管仲认为故意使酒肉腐化,并非明智之举,然并不妨碍君主成就霸业。C.太宗鼓励百官上书直陈时弊。常何便上呈了马周所述之二十余策,都合太宗的心意。D

.马周机敏善辩,擅长撰写奏章,对事物有深入了解,所以,他讲的话每次都打动了太宗。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1)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2)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14.三则材料都涉及

到“用贤”,但角度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晚泊岳阳①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②。夜深江月

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注]①这首诗为诗人途经岳阳所写。②失江路,指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首联点明停舟地点,朴素自然。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卧闻”二字,从容不

迫,显得悠然自适。B.颔联的“空江”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口的空旷景象,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C.颈联描写归舟晚唱,与《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有相通之处,都用了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的美好。D.尾联写“一阕”歌声引起诗人的无限思绪,于是他

决定随着歌声和月光一同归去,轻舟短楫,疾行如飞。16.本诗有三处写到“月”,请分析“月”在诗中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强烈的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2)在《春江花月夜》中,诗人运用鱼雁传书的典故,以表达相爱之人之间音讯全无、相思之情无处寄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酒”作为古代文人笔下常见出现的意象之一,有时并不直接以“酒”字呈现。一些文人在诗词中偏好使用酒的雅称或与之相关的器具来隐喻“酒”,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讲述“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定创办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帮助大山中失去上学机会的贫困女学生重返校园、掌握自己命运的

故事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于9月10日在央视黄金档开播。电视剧开篇以一个“超长镜头”串联出大山里女孩面临着的①的命运:有的年纪很小,却为了婆婆想要男孩怀上第四胎;有的才14岁,酗酒的父亲为了三万块钱要她嫁人……女孩们面临的生存困境、教育困境与认知困境尖锐而又

写实,成为该剧厚实的现实背景。接着,故事走向张桂梅校长要办女校这条叙事主线,为帮助大山里的女孩改变命运,她事事②,也感染了许多人一同为此而奋斗。有些青年老师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毅然留在山里和张桂梅并肩作战;在去往北京开会的飞机上,她主动“搭话”邻座的企业家邀请他参与

捐款;走到人民大会堂后,她为山里的女孩们勇敢发声;女高开学日,大雨不能阻挡众人护送女孩们入学的脚步……在热血与困难并存的办校之路上,张桂梅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也传递着教育路上③的力量。从云南偏远的小山村到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从几个失学的女孩到一群独立生活的女性,《山花

烂漫时》以教育为核,多维度辐射女性的励志成长,饱有时代的锐度与精神的厚度——在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用教育,让女性翻过大山。18.请把画波浪线的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19.请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小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成年人的熬夜性或早起性,即睡眠类型,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你是个“夜猫子”,那么你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很可能也是“夜猫子”。可悲的是,社会对待“夜猫子”的态度是不公平的。首先是“懒惰

”的标签,这是源于“夜猫子”白天起得很晚的习惯,因为他们直到凌晨才睡着。另一些人(通常是早起的人)会根据这种错误的假设来指责“夜猫子”,这些人认为这样的偏好是一种选择,他们如果不那么懒散,就可以很容易早起。然而,“夜猫子”并没有选

择去做一个“夜猫子”。由于不可避免的DNA结构,他们生来就处于一种推迟的时间表中。这不是他们的意识缺陷,①。其次是根深蒂固的、不公平的社会工作日程安排,这种日程安排强烈偏向于一天早早地开始,这对“夜猫子”是一种折磨,对“早起鸟”则是优势。即使如今情况有所改善,但标准的工作日程迫使“夜猫子”进入非自

然的睡眠节奏。因此,在早晨的时候,“夜猫子”的工作表现远远无法达到最佳,在下午晚些时候和傍晚的标准工作时间结束以前,他们尚不能表现出真正的潜力。最不幸的是“夜猫子”更缺乏睡眠,早上他们不得不同“早起鸟”一起起床,②。因此,“夜猫子”经常会像俗话说的那样,“()”。因此,由于睡

眠不足导致的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就会缠上他们,包括更高比例的抑郁、焦虑、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就这方面来说,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变革,来为“夜猫子”提供一个折中方案,就像我们为其他身体差异(例如视力障碍)所做的努力一样。我们

需要更灵活的工作时间表,以便更好地适应所有的睡眠类型,而不仅是其中的一个极端。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愿意。(4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2.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真金不怕火炼B.蜡烛两头烧C.高不成低不就D.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四、

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群羊看到其他羊朝某个方向移动时,它们会不自觉地跟随。它们跟随前往的可能是肥沃的绿草地,也可能是万丈深渊。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羊群效应”无处不在。以上材料引

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因为中国哲学家

思想不够连贯”表述错误,依据原文“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可知,不连贯的是中国哲学著作的语言表述,而非其思想;C“但通过第二阶段的成败就能立即确定”错误,依据原文“一般的说

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

的。”可知,有时候一次成败并不能判定正确与否;D“才能形成对事物的认识”错,依据原文“一个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可知应当是“才能形成对事物的正确的认识”。2.A【解析】“哲学发展滞后于西方”表述错误,于

文无据。原文提到“中国历史上并未将哲学当成专门行业,也没有专业的哲学家”仅为阐述中西方哲学表述方式的差异,并未对二者发展质量进行比较。3.C【解析】材料一第三段末尾说“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

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可见冯友兰认为“暗示性”是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A项,“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意思是: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

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用比喻手法说明一个人的见识受到时空的限制。B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释义:最高的德行如同水,水不舍昼夜地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一争高下。运用了比喻阐释了为人处世要像水那样安

于卑下。C项,“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明确说出“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此项没有暗示性。D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4.“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人脑

中的感性认识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评分标准:超过字数扣1分,长单句的句式1分,内容要点2分,要点关键词“客观外界的现象到感性认识,社会实践检验,正确的理性认识”。5.《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就人性的“四

端”展开论述,篇幅较小,语句简短;材料二则就论题展开论述,篇幅较长且多用长句。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多用比喻、“孺子坠井”的事例等说理,富于暗示;材料二则运用明确的概念、严谨的逻辑、理性论辩的方式,表意清晰。《五石之瓠》

①《五石之瓠》就“有用与无用”这一话题展开论述,篇幅短小,语句简短;材料二则就论题展开论述,篇幅较长且多用长句。②《五石之瓠》借助寓言,婉曲达意,富于暗示;材料二则运用明确的概念、严谨的逻辑、理性论辩的方式,表意清晰。(评分标准:没

有明确二选一的,扣2分;对相关文章的分析不到位的酌情扣分。)6.BB.“部落迷信”“批判”错误。鄂温克人有氏族部落宗教特点,表现妮浩和鄂温克族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她作为萨满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以及她对族群的深切关怀。7.

C宁静优美的意境”错误,应该是“雄浑苍凉”的。8.(1)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妻子的自述口吻,情感细腻,感情真挚,叙事具有时间跨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更利于讲述了鄂温克民族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2)“我”是故事的参与者与见证

者,是主要人物“妮浩”的亲人,第一人称的叙述,使故事真实可信,便于抒情于议论,更易与小说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使读者更容易体会主要人物的伟大与无私。(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9.(1)妮浩“跳神治病”“跳神祈雨”是以牺牲孩子和自己生命为代价,表现了她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奉献的精神;

(2)这些“非现实性”情节使小说充满了神秘色彩,神衣、神鼓、神曲、神奇的力量显示出鄂温克族独特的文化;(3)这些“非现实性”情节不仅吸引读者,还引发我们对这些特定习俗的关注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每点2分)10.BEF句意: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

变坏,肉在砧板上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曰”是说话,其前B处断开;“腐于爵”与“肉腐于俎”句式相似,故中间EF处断开。11.CA.正确。转折,却/则,然后。句意:委以重任了却又不肯信任。/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B.文本中是“怨恨”,《论语》《诗经》的“怨”是讽刺时政。C.

错误。家庭/卿大夫的封地。句意: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封地。意思是不同的。D.正确。多次/通假字,土筐。句意:连续授予中书舍人。/起于一筐土。12.DD.“他讲的话每次都打动了太宗”错误。由原文“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

。”可知,“故动无不中”指的符合实际情况,不是说马周每次讲话都打动太宗。故选D。13.(1)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得分点:“贱不肖”,“贱”是轻视,“不肖”,没有才能的人,“何也”,什么原因,

或者缘故,1分,大意1分。(2)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得分点:“论量”,“评论”1分,“直道”秉公直言,“比”近来。14.①材料一侧重君王要口行一致,彰明德性来招致人

才;②材料二侧重“尊贤”的方法:知贤仁贤、亲贤去佞;③材料三通过具体的事例阐明了唐太宗作为一代圣君识才用才、知人善任的品质。(答出1点1分,答出2点3分,答出3点5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君主的忧患,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

人,而在于不能确实一定(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退却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相反,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用火光照蝉捕捉的人,只要务求使他的火光

明亮,摇动树身罢了;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用处。现在君主中如果能够彰明自己德行的,天下就会归顺,像蝉归向明亮的火光一样。材料二: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砧板上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这种过分的做法虽

然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怎么做会危害霸业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却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却不能委以重任,有损于霸业;委以重任了却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却又让小人从中掺

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

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受灭亡,能办得到吗?”材料三: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他到京

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讲政事的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余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符合太宗心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我想出来的,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

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述奏章,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

,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

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15.D解析:尾联的意思是“一串长长的歌声还在耳边

回响,可舟子荡起船桨,如飞似的驶过我停泊的地方。”歌声远逝,岳阳城外的一切又归于宁静。D选项对诗句意思理解错误。16.①凸显诗人羁旅之人的身份,作者人在旅途,系舟城外,只有明月为伴,为下文抒发羁旅之思作铺垫。②月是抒情的线索:空江明月,云水苍茫,暗示诗人的茫然之情

;月弄清辉,舟子唱晚,诗人在寂寞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月下人归,歌声远逝,引起淡淡愁绪,寓情于景。③月是构造意境的重要要素:月与空江、云水、渔歌共同构造了苍茫空灵的意境。④月本身有思乡怀人的象征意义。(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个点就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

可酌情给分)17.(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8.9月10日,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央视黄金档开播,(1分)该剧讲

述了“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定创办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故事。(1分)在这部剧中,张桂梅帮助大山中失去上学机会的贫困女学生重返校园、掌握自己命运。(1分)(每句话各1分,另外,句群的逻辑与排列顺序1分)19.①凄风苦雨(形容命运凄惨的

成语均可,如凄凄惨惨、苦不堪言、暗无天日、惨不忍睹等)②身先士卒(形容“起带头作用”或者是“用尽心力”的成语均可,如躬先士卒、以身作则、一马当先、奋勇当先等。学生如果答出“竭尽全力”“全力以赴”“身体力行”等,也可给分)③聚沙成塔(形容积累、团结的成语均可,如集腋成裘、积少成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等)20.“即使”改成“尽管”或“虽然”,“最佳”后面加一个“状态”。(每处2分)21.①而是基因宿命(“而是”1分,“基因”1分)②晚上又比他们更晚入睡(“晚上”1分,“更晚入睡”1分)22.BB.蜡烛两头烧:指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把自己搞得很累很疲惫。A.真金不怕火炼:

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C.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者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适。D.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丢大弃小。23.作文指导:羊群效应是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它既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导致盲从和误判。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才能在

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立意构思时可以围绕“羊群效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展开思路。1.什么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在群体中行为时,往往会受到他人行为的

影响,倾向于随大流。2.为什么会出现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心理机制从众心理:人们往往会觉得,既然大多数人都在做某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对的。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个体更倾向于依赖他人的选择。社会认同:我们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因此会选择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对社会认同的渴望驱使我们

不断追随群体。信息获取: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个体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决策。此时,观察他人的选择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3.羊群效应有怎样的影响?羊群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行为,还深刻改变着社会趋势和文化现象等。消费行为:你是否曾经

因为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喝某种饮品,便心血来潮地去尝试?这种行为背后正是羊群效应的体现。商家利用这一心理,通过明星代言、社交媒体推广等手段,迅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社会运动: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某些社会运动迅速蔓延。比如,某个公益活动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关注,背后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效应。文化现象:羊群效应还在流行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影视作品、音乐风潮,还是时尚潮流,往往都是在群体的推动下迅速崛起。羊群效应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会导致人们的思考和行为变得单一和趋同,缺乏多样

性和创新性。在面临复杂问题时,我们往往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而是陷入一种集体迷失的状态。这对社会发展很不利。4.如何避免被羊群效应左右?虽然羊群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但过度依赖它也可能导致错误的选

择。首先,我们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其次,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被外界的舆论和情绪所左右,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来做出决策。最后,我们要敢

于挑战权威和传统。不要盲目相信他人的观点和经验,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和修正,不要被别人左右自己的正确判断。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在生活中保持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在做出决策前,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避免单纯依赖他人的选择。独立信息获

取:主动寻找信息,了解事物的真相,而不是仅仅依赖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面对流行趋势时,保持怀疑和思考的态度,问问自己:“这真的适合我吗?”评分提示:1.能够围绕“羊群效应”来写,即视为切题。学生如果从“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等角度展开,思路清晰的,论证较为充分,分数可以打到45分以上。2.能够围绕“羊群效应”展开辩证思考的,既看到“羊群效应”积极的一面,又能够看到消极的一面,在思辨中深化论点,可以打到50分以上。同时,论证典型而丰富,字迹工整的好作文尽量打到55分以上。3.明确文体,可记叙可议论,不因

文体而另眼相看。4.完全脱离材料,另起灶炉,或有明显宿构、套作痕迹的,建议打到36分以下。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