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11)页,2.43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dbfe98048e7a8139035d105f41302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
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他们既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运输工具,却在这里留下了高耸的金字塔、庄严的宫殿……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
统,还有至今仍待破译的独特文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的古代文明,她的历史充满了神秘色彩。”这段描述最有可能出自A.《罗马帝国衰亡史》B.《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化史》C.《失落的文明玛雅》D.《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
2.现代考古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铁器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可以推测,随着班图人南迁,冶铁技术也得以传播。由此可知A.人口迁徙极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传播B.非洲是古代农业重要发源地C.非洲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冶铁技术D.班图人的迁徙范围极其广阔3.公
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分立的“帕斯特”,“帕斯特”的象形文字就是一块被灌溉渠分隔开的土地;到了公元前3100年以后,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帕斯特”连接起来,形成了体系化的灌溉网。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独特地理环境影响B.埃及初步统
一的实现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农业灌溉工具的进步4.某学者对中古时期某一文化进行研究时提取了如下关键词。由此可知,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是关键词:吸收东方文明;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沟通东西方A.俄罗斯文化B.拜占庭文化C.古罗马文化D.阿拉伯文化5.12世纪的英格兰,对于同
一纠纷,王室法庭、地方法庭、封建法庭(如庄园法庭)和教会法庭都有管辖权。与其他法庭相比,王室法庭的程序一般较为规范,裁判也较为公正。因此,相关当事人更愿意选择由王室法庭处理纠纷。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格兰A.教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劣势B.坚持司法独立和法律至
上C.司法成为王权强化的重要手段D.封君封臣制度已彻底瓦解6.图1《托勒密世界地图》范围包括西起西班牙、东至中国的欧亚非大陆和海洋。其中地中海世界被刻画的比较准确,而世界的其余部分则充满着想象的成分。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图1《托勒密世界地图》(1482年)A.近代欧洲对
世界的科学认知B.此图有误不能作为史料使用C.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D.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制定7.图2是1610年效力于荷兰的哈得逊探险队航行路线图。此次探险的主要意图是图2A.探索通向亚洲的西北航路B.建立北美殖
民地C.与英国争夺海上霸主地位D.掠夺北美贵金属8.“同质世”指的是同质化的过程,也就是将不具有相似性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整齐划一的混合品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一些生物学家指出“哥伦布的航行标志着一个新的生物纪元——同质世的开始”。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哥
伦布发现新大陆后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区域间物种交流的加速C.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D.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格陵兰岛9.16世纪英国有位基督学者在翻译《圣经》时,多次直接使用上帝的名字“Jehovah”,而非全部使用显示万能的尊称
“Lord”;此外他还将原希腊语中的“agape”(基督之爱)和“caritasor”(仁慈之爱)直译成通俗化的“love”。这一举措A.意在构建新的宗教体系B.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D.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10.对图3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图3图3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成国家统一B.②赢得民族独立后确立民主共和制C.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D.③经历艰难的制度反复走向共和制11.如表
1反映了某一年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据此推断这一年份可能是表1英国法国德国美国22%10%13%8%A.1680年B.1870年C.1765年D.1913年12.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共产党
宣言》直接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解除自己锁链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体现出A.世界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条件已成熟C.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斗争D.马克思主义具有人
民性的特征13.据漫画图4,推知造成某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图4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B.德国想要称霸全世界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D.英法为世界殖民霸主14.如图5所示为1922—1925年苏俄(联)合办的股份制(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合作)公司数量统计情况。此类公司
的创办图5A.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D.使苏联短时期实现了工业化15.下列宣传栏内容是1936—1939年苏联在西班牙发行的电影和书籍(部分)这反映了苏联A.注重塑造国家形象B.在文化领域回应了冷战C.强烈谴责绥靖政策D.推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电影:1
.影片《火中马德里》,其内容重点展现法西斯势力对马德里的狂轰滥炸,揭露法西斯的战争暴行;2.影片《热烈欢迎》,其内容展现被疏散的西班牙儿童在苏联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展示战时苏联和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友好关系。书籍:《苏联的社会主义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其内容强调苏联作为社会主义
国家,更为关注“人”本身,将“人文关怀”置于思想和行动的中心位置。图4图516.表2是二战后世界科技政策范式转变分析表(部分),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2时期1945—1975年1975—1990年1990年至今科技政策范式为国防而科学为工业而科学为民生而科学政策模式高度集中军事国防集中式
工业经济社会创新和民生科技核心目标国防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A.经济全球化的加速B.社会生活的需求C.新科技革命的开展D.国际格局的演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马汉出版了《海权对
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一书。该书被认为是“海权论”的奠基之作,马汉也因此被尊为“海权论”的鼻祖。马汉视军事控制、海运开拓、海外贸易为海权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
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部分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在马汉看来,制海权和海军建设是海权的核心,但广义的海权还涉及海洋贸易、海上交通、侨民保护、海洋资源等方面。马汉的“海权”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先后被译为俄语、德语、日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摘编自胡俊
修《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材料二进入21世纪,伴随国际机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国间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以军事目的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海洋权益斗争,虽然可能依然会引发冲突甚至战争,但更多却可以通过谈判协商等渠道和平解决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各国维护海洋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奠定了国际海洋安全法治的基础。同时,海洋对于国家和全球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全球海洋经济活动估计达3万亿至6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海洋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
造成的不利影响日益严重,正在危及世界部分海域,保护海洋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摘编自胡德坤、晋玉《新时代中国海洋观的形成渊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者马汉提出“海权”理论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变化的特点。(8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历史学习小组发现,两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奥斯曼帝国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的叙述前后有所调整(表3),为探究这一调整的原因,该小组查找到一组材料。表3:高中历史教科书
对“奥斯曼帝国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的不同叙述欧洲和亚洲之间很早就存在贸易往来……15世纪以前,西欧各国主要通过传统的地中海商路到东方去。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这条商路。西欧各国为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迫切希望开辟新
航路。—《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
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版)材料114世纪后期土耳其由小亚细亚扩张至巴尔干半岛,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1517年占领埃及,成为地跨三洲的帝国。1538—1546年,奥
斯曼帝国巩固了对红海的控制权。——摘编自刘义《帝国更替与文明兴衰—全球史上的1453年》材料2威尼斯人从利凡特(东地中海地区)运往欧洲的胡椒每年有500至600吨。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威尼斯人的贸易量还在稳步增
长。——据【英】E.E.里奇《剑桥欧洲经济史(第4卷)》材料315世纪中叶以来,欧亚商路发生重大变化。蒙古帝国的崩溃政治混乱使第一条商路中断。拜占庭的灭亡、奥斯曼的征服和扩张封闭了第二条商路。16世纪初伊朗萨非王朝崛起后夺取了第三条商路。第四
条是海上商路,但奥斯曼苏丹对过境货物征收高额关税。——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材料4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正在海外扩张的欧洲人感觉到自己处于屈辱的防守地位。他们还认为土耳其人把异教伊斯兰的威胁带到了基督教的门口,伊斯兰教变成了土
耳其人对付欧洲人的宗教。……此后,欧洲就渲染土耳其的暴行,制造反土耳其的舆论,奥斯曼阻断商路之说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殖民者发动进攻的借口。——王三义《土耳其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1)在该小组的探究过程中,分别指出四则材料的价值
并具体说明。(8分)(2)基于该小组的探究,指出教科书调整的意义,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并做简要说明。(6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通过行为体参与度、规范完备性和惩戒机制的有效性这三个指标可较为全面客观地衡量一个国际秩序的完整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该秩
序是否成熟或成功。需要特别指出,从国际秩序的历史实践看,主导性国家特别是大国参与国际秩序至关重要,否则国际秩序就难以成功。国际秩序确立的规范越能满足实现秩序的目标尤其是主要目标,这一国际秩序就越完备,反之
同理。此外,如果对体系内行为体违反国际规范的阻遏效力不足,则国际秩序难以有效运行。——摘编自邹治波《国际秩序的评判研究》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更大的提升,与国际体系的良性互动更加积极。此时的国际环境相较于以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既有国际秩序处于失调的状态下,
此时中国对国际秩序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引领者”。对国际秩序的构想不再只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摘编自高晗《中国国际秩序观变迁研究(1982—201
8)——基于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1)有学者认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不完备、不成功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则是一个较为完备和成功的国际秩序。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反对该观点或另有补充均可,并结合材料一的全部或部分标准阐述理由。)(8分)(2)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新型国际秩序的构想,以及在全球治理中的具体实践。(4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挑战和应战”理论也可运用于对近现代东西方关系的历史考察中,这种“挑战
和应战”以20世纪60年代东方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为界限。在此之前,西方的挑战主要以军事、经济为主,东方的应战则主要以政治上的革命、抗争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对东方的挑战主要以经济为主,东方也主要以经济方式来应战。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挑战与应战”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例清晰,逻辑严密)(12分)高一历史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BDCC
ABBD题号111213141516答案BDCAAD二、非选择题17.(14分)(1)近代殖民扩张中海洋作用凸显;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加快了海外扩张步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争夺海权斗争加剧。(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2)对海洋争夺
由军事目的为主转为经济利益为主;海洋问题冲突多以和平途径解决;从列强间掠夺竞争到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联合国组织在海洋利用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更加注重对海洋环境的保护。(8分,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18.(14
分)(1)材料1可用来探究“阻断说”在时序上的问题。奥斯曼帝国对传统商路的控制与影响是分阶段实现的,它“阻断”东西商路应在其完全控制东西路上和海上商路之后,而此时新航路开辟已基本完成。(2分)材料2可用
来探究奥斯曼帝国是否“阻断”传统商路。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基本完成时,传统商路贸易量的增加证明“阻断说”不准确。(2分)材料3可用来探究传统商路不畅的多种致因。政治混乱、扩张战争和东西方多次转口贸易中高额商税都是造成传统商路不畅原因,不能仅仅将其归咎于
奥斯曼帝国。(2分)材料4可用来探究“阻断说”在源流与立场上的问题。“阻断说”应是欧洲在与奥斯曼帝国扩张冲突和宗教矛盾前提下反奥舆论的产物,在立场上有失偏颇。(2分)(2)意义: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历史叙述更加客观);进一步靠近历史的
真实。(1点1分,共2分)需要。(1分)可补充意大利、波斯等地区商人在转口贸易中的影响或政治混乱或战争对传统商路的影响或者宗教冲突等内容)。(1点1分,共3分)19.(12分)(1)示例:评述:赞成该学者观点。(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缺少
了美国、苏俄两个大国(1分),虽然成立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分),但其“全体一致”(1分)的原则使其无法有效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将其作为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在制裁侵略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不完
备、不成功的国际秩序,最终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失败的教训基础上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则较大程度地克服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大缺陷。战后中、美、苏、英、法五大国都加入该体系中(1分),成立联合国(1分
),并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1分),使制裁侵略更具可操作性。相对而言,雅尔塔体系是一个较为完备和成功的国际秩序,它也维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总体和平与发展的局面。(1分)(明确态度,可以赞成或另立论,1分;分别运用材料一的标准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进行分析,史实准确,重要概念、术语使用恰当,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各3分,共6分;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可整体总结或分别小结,1分。共8分)(2)构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实践: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设立“亚投行”。(1分1点,共2分)20.(12
分)【评分标准】分值要求10-12能够引用多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表述通顺。7—9能够引用两个相关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通顺。4—
6能提取两则材料中的多条相关信息;或能引用一个相关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分析较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较严谨,表述通顺。0-3能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或能提出较合理的结论,表述通顺。示例一:论题:近代西方对东方的
殖民侵略引发了亚非拉民族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2分)论述:新航路开辟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西欧国家凭借军事、经济优势不断进行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使得东方国家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意识逐渐觉醒。(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
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运动高潮,沉重打击了西方的殖民统治。(2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殖民国家受到削弱,(2分)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建立起众多新兴民族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2分)总之,在西方殖民侵略的刺激下,东方国家面对
民族危机,不断进行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运动,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2分)示例二:论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霸权,新兴民族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分)论述: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建立了众多新兴民族国家。(2分)2
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些新兴国家获得了政治的独立,但西方国家仍主导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它们面临着维护主权、发展经济的历史任务。(2分)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
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的浪潮;(2分)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团结起来,成立一些国际组织,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2分)总之,二战后,面对西方大国主导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新兴民族国家积极应对,加强合作,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