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共(8)页,193.58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bf356d0cb40a3e06a551d1970c84e0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联考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
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显示:河南地区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
约有1000个,而二里头时期的聚落遗址不足150个;在伊洛地区,龙山时期的遗址超过90处,而二里头时期的遗址只有约40处;与此相对的是,龙山时期最大遗址仅为7.5万平方米,而二里头时期则达到300万平方米。这A.可用于探究族群分布的变化B.可实证部
落联盟的逐步形成C.可说明夏朝统治中心的转移D.可探究万邦时代的政治变迁2.公元前710年,晋国师服在晋国发生内乱后感叹:“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公元前559年,针对卫人驱逐卫献公一事
,师旷表示:“天生民而立之君……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材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度趋于瓦解B.晋国势力走向衰微C.变法运动蓬勃开展D.原始民主发挥作用3.学术界普遍认为秦朝时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文字字形与字体的统一。下列史料中能证明这一观点
且属于一手史料的是A.《说文解字·序》称“(李斯、赵高等人)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B.《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C.里耶秦简中发现了要求统一用词,改旧名,用新称,统一制度、法律用语的木牍D.汉景帝时,孔子故居夹墙中发现
的简牍文字,与小篆、隶书大相径庭4.表1、表2所示为汉代某一时期刺史选任和升迁状况统计(单位:人)。据表可知,此时的刺史表1出任刺史前担任的职务县令公国相侍御史博士议郎谏议大夫谒者尚书丞公府掾将相上佐中郎将其他总计15110253222521059表
2离任后担任的官职京兆尹守相都尉州牧司隶尚书侍中中郎将议郎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丞相司直其他总计1251223116333556A.多由县吏升迁而来B.成为京官主要来源C.仅仅允许文官充任D.晋升空间相对开阔5.图1所示为出土于宁夏固原的北魏墓葬中出土的彩绘屏
风画(局部)。画中有士人褒衣博带,长襦曳地,装饰纹样则包括波斯萨珊的三角火焰纹、联珠龟背纹以及具有印度风情的文化因素。该文物印证了,北魏时期图1A.外交范围的不断拓展B.丝路沿线的文化交融C.宗教绘画的异彩纷呈D.不同民族的相互
学习6.魏晋南北朝时期,《孝经》俨然成为显学,编纂家训、家规蔚然成风。如北齐颜之推编写的《颜氏家训》。这一时期,父子相传、世代相袭的儒学“家学化”风气炽盛。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官学教育的衰微B.门阀士族的强势C.基层
教化的发展D.玄学思潮的兴起7.隋朝鼓励各地在乡间遍置义仓,但规定地方官开仓赈济百姓前必须上报中央并获得批准,不可擅自做主。这一做法A.顺应了中央集权要求B.完善了救灾响应机制C.扼制了官场贪腐风气D.加速了南北统一
进程8.唐代中期,宰相杜佑在其编纂的《通典》中描述某一制度说:“百姓供公上,计丁定庸调及租,其税户虽兼出王公以下,比之二三十分(相当于十分之二、三收成的税率)唯一耳。”该制度的推行A.以土地私有为前提B.加重了百姓的负
担C.以计口授田为基础D.有利于人口的流动9.宋代以前,大多数佛教徒认为超脱世俗,不拜父母、不敬王侯是修行的表现。进入宋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僧人强调佛教也讲忠孝,佛教有益教化,礼佛是对王道的辅助。这一变化A.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B.反映了佛教本土化加深C.冲击了儒学的正
统地位D.有助于推动心学的传播10.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客观上图2A.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B.引发了人口迁徙浪潮C.削弱了汉文化的影响D.减少了宋廷岁币支出11.金熙宗曾明确提出“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海陵王上台后,将大批契丹族、奚族
、汉族、渤海族(粟末靺鞨)等非女真族官员纳入统治阶层,严厉镇压对其政变上台行为不满的女真贵族。这些做法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专制统治B.促进民族交融C.彰显政权的合法性D.学习中原选官制度12.图3所示为某学者用现代统计手段对两宋土地价
格进行测算的结果。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宋代图3注:图中的黑色圆点表示折算后的“实际价格”,曲线则表示价格变动的总体趋势。年份会宁金上京辽中京南京港海北宋东京oC应天柴、束收索等.北炎亡东海政权部族线金军进攻路线西京州东京A.不同区域地价相差巨大B
.高昂地价抑制土地兼并C.农村地区流行实物货币D.政局变化影响地价涨落13.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拥兵20余万发动叛乱。明朝调集数省官兵前往征剿,石硅(今重庆石柱)土司奉命率三千“白杆兵”从征,这支主要由土司亲随组
建的“白杆兵”在女将秦良玉的指挥下,接连破敌,“为南川路战功第一”。材料可用于说明晚明时期A.征兵制在基层的全面恢复B.西南地方行政系统的崩溃C.土司制的地域性和独立性D.女性职业选择范围的扩大14.明代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取材自唐代传奇故事,主人公为一名“生药铺主管”,而唐代原作中的主人公为盐铁使之子,即使在南宋话本的改编版中,主人公仍为统制(官名)之子。对传奇故事的这类改编在明代小说中屡见不鲜。这一转变源于,明代A.君主专制的强化B.市民
地位的提高C.商品经济的发展D.文学审美的嬗变15.清朝前中期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中,均以满族官员为主,但汉、蒙等主要民族在统治机构中都有一定的员额配比;清朝还推行政治联姻制度,如皇室与蒙古科尔沁部进
行联姻;清朝还在新疆、西藏等要地推行八旗驻防制。这些举措意在A.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消除“冗官”“冗费”的风险C.加快边疆地区的开发D.论证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16.明清时期,晋商店铺对于领东开业、招牌领章、账簿管理、
经营范围、用人定位、职责权限、决算开红、起居生活等事项,均制定了明确的店规铺纪。晋商亦形成了“一店受困,同乡共助”的风气。上述情形的出现A.是商业法规成熟化的标志B.说明晋商的业务遍及全国C.表明重农
抑商政策被放弃D.有利于商业的规模化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4分)材料一《论语》《孟子》没有去谈天,《论语》重实践;《孟子》强调“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孔孟
都重视“仁”,他们都是由下往上谈,认为先把人做好了,就明白什么是天理与命。《中庸》《易传》与汉代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前者讲求用道德实践去证天理,由下往上;而董仲舒则认为道德由天规范,人应该效法天。据推测,《中庸》成书于战国末期和汉初之间。《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的是
封侯建国的时代,其中非常清晰的等级序列,是周代贵族政体的反映,与汉代专制政体的基本精神是矛盾的。这间接证明《大学》成书的年代可能为战国末期。——摘编自刘瑶瑶《<中庸>〈大学>在思想史的成书考证》材料二北宋二程表彰《大
学》与《中庸》,朱熹(1130—1200)将此两篇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合并为“四书”。《大学》与《中庸》脱离《礼记》而独立,宣告此二篇成为理学之宝典、道统之渊源。元仁宗恢复科举,“四书”成为朝廷取士的必读教科书,进一步提升并确立了《大学》《中庸》的权威
性及程朱诸经注释的地位。元明两代的《礼记》注本或礼书重编本等不载《大学》《中庸》,俨然成为惯例。万历年间,吴勉学刊刻十三经白文本,在《尔雅》后列出朱子章句本《大学》《中庸》之白文,与十三经对等并列。可以说,《大学》《中庸》
的经典地位在明代达到了顶峰。——摘编自石立善《〈大学>〈中庸〉重返〈礼记>的历程及其经典地位的下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孟儒学和董仲舒新儒学的不同,并简述《大学》《中庸》成书于汉代以前的主要依据。(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至明代《大
学》《中庸》地位变化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儒学经典地位变化的认识。(8分)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4分)材料东晋末年,玄学盛行,士族深受玄学影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崇尚“无为
”。士族垄断国家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盖中正之设,于损政之道有八”。士族还封山占水,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愈演愈烈,地方刺史频频借讨伐之名肆意征伐,连年混战。东晋
义熙七年(411年),太尉刘裕改革选官制度,重用寒士,主张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唯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人才——不计较官员的出身,重视他们的品行和能力。改革期间,他重用了一批出身卑微的人,如朱龄石、刘穆之、檀道济等。义熙八年(412年),刘裕借皇帝名义,“罢临沂、湖熟皇后脂泽田四
十顷以赐贫人,弛湖池之禁”,并禁止士族封山占水向百姓收租。他还严厉削弱方镇,明确规定州府置将和官吏的数额。义熙改革历时18年(405—422年),为“元嘉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摘编自董振昌等《浅析南朝刘裕的义熙改革》(1
)根据材料,概括义熙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熙改革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裕在义熙改革期间所承担的不同历史角色,并逐一说明。(5分)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
材料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长期被中原人视为“蛮荒地带”。至公元1000年左右,中原文明仍处于主导地位。吴地加速开发的契机在安史之乱之后才出现,这一时期,人们大力发展丘陵地区的农业,使大片沼泽变为良田,全国的经济中心也开始逐渐南移。
宋元时期,江南代替中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明清时期,吴地成为中国首富之区。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达到“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分工更加细密,绫、绢和罗等各种专门的织机出现,能制造各种复杂的花纹。苏州的水陆交通发达,“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绘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姑苏繁华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苏州工商业繁荣的盛况。——摘编自李晓燕《明清时期吴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市民文化的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吴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在古代中国经济地位
的变化过程。(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苏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意义。(8分)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12分)材料一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刘知几)曰:“自古已(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
。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摘编自[后晋]刘晌等《旧唐书》材料二盖欲为良史(优秀的史官)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夫史所载者事也,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而不知文又患于为事役也。盖事不能无得失是非,一
有得失是非,则出入予夺相奋摩矣,奋摩不已,而气积焉。事不能无盛衰消息,一有盛衰消息,则往复凭吊生流连矣,流连不已,而情深矣……史之义出于天,而史之文,不能不藉人力以成之……其中默运潜移,似公而实逞于私,似天而实蔽于人,发为文辞,至于害义而违道,其人犹不自知也。故曰心术不可不慎也……才艺之士
,则又溺于文辞,以为观美之具焉,而不知其不可也。史之赖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彩),食之需乎味也……文辞有工拙,而族史方且以是为竞焉,是舍本而逐末矣。——摘编自[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史学人才的成长提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对材料中观点加以借鉴、修改、补充均可),
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高三联考历史参考答案1.D2.A3.C4.D5.B6.B7.A8.C9.B10.B11.A12.D13.C14.C15.A16.D17.(1)不同:孔孟儒学重人事,轻鬼神(不主动谈及“天”),董仲舒的儒学更强调天意和天命;孔孟儒学
重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实践,董仲舒的儒学更强调服从既定的道德原则。(2分,答出一点即可)主要依据:《大学》《中庸》中的一些观点和汉代儒学差异较大;《大学》《中庸》具有分封制时代的痕迹,部分精神内核与专制政体的基本精神不符。(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
)影响:调整了儒学的知识体系;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和正统化;助推了科举考试内容改革(向八股化方向发展);刺激了儒学类图书的重新编印。(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认识:汉代尊崇儒术之后,儒学经
典的地位变化受到政治统治的影响;儒学经典地位的变化是儒学与佛、道两教的相互竞争和借鉴的反映,同时也助推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经典是先秦至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无论其地位如何升降,均不能磨灭其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2分,答出一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1)主要内容:调整选官制度(按照品德和才能选拔人才),重用寒士;借用皇室资产赈济贫民;限制士族经济特权;限定地方军政官吏的数额。(3分,答出三点即可)背景:政治黑暗,政局动荡;玄学盛行,学风、政风空疏
;门阀士族垄断官场,权臣挟天子自重;剥削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地方势力强大,割据倾向增强。(6分,答出三点即可)(2)角色及说明:刘裕是东晋末年的武将(太尉),由他主持改革本身就是东晋皇权旁落、统治危机深重的体现;刘裕作为改革家,针对东晋末年的社会问题,采取了全面的改革措施,持之以恒推动改革
,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刘裕作为南朝的开创者,在改革后期毅然推翻了腐朽的东晋王朝,便于改革的深入推进。(5分,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1)变化过程:唐中期以前,被视为“蛮荒之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唐中期以后,经济发展加速
,逐渐摆脱边缘地区地位;宋元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核心部分;明清时期成为国内最富庶的地区之一。(4分,其他阶段划分言之有理亦可)(2)原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手工业技术的积累和创新;水陆交通便利;经济重心
南移的完成(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政治、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及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生产。(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意义: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为商业大都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刺激了生产关系的新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市民文化繁荣提供了前提。(2分,
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0.示例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成为优秀的史官必须具备严苛的主客观条件。(2分)论证: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社会乃至科技条件均对史学研究造成一定限制,优秀史官的成长受到一定束缚。从外在条件看,古代史书
编写的主要史料来自官方搜集和保管的文献,史学人才的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选官制度、铨叙制度等的影响,如汉代的司马迁、班固都出自官僚世家,北宋的司马光甚至官拜宰相。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对历史信息的
记录,对史官涉猎、整理史料的效率也有直接的影响。从内在素养看,史学人才必须具有卓越的文学才能,不仅要能准确理解一手史料,还能简明扼要地加以概括和评判,《史记》等史书就颇具文学色彩。史学人才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事人的记录往往带有主观性,优秀的史官往往能从社会发展和
民族大义的角度,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世之人提供借鉴,如《资治通鉴》就较为注重历史的借鉴意义。(8分)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风气和科学技术都对史学研究有着深刻影响,这对史学人才磨砺“史才”和涵养“史德”提出
了极高的要求。(2分)示例二观点:受阶级立场影响,中国古代史学人才成长存在局限性。(2分)论证:春秋以前,史书编写长期为官府所垄断。孔子编订《春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恢复西周初年的礼乐文明,让导致礼崩乐坏的“乱臣贼子惧”。经过秦朝的“焚书坑儒”,不符合政治需要的先秦史书被销毁殆尽,尽管司马迁
等史家遵循“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进行史书撰写,但整个封建社会的史学人才和优秀史官多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唐代以来,正史多由官方主持撰写,其主要负责人多为朝廷大员(如魏徵、欧阳修),修史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专制统治。尽管部分史官具有
民本情怀,崇尚“循天下之公”,但在撰写史书时,他们常常不敢贯通古今,联系现实来探究历史规律,自《汉书》起,正史的编纂不再涉及当朝历史。(8分)总之,古代史学人才的学识来源、政治身份和史学研究的目的均受制于其阶级立场,而史官的道德操守、政治期望和学
术水平都可能导致其撰史行为偏离“良史”的初衷。(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