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山东学情”联考地理试题 答案

PDF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02.073 KB
  • 2024-10-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山东学情”联考地理试题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山东学情”联考地理试题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山东学情”联考地理试题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山东学情”联考地理试题 答案.pdf,共(3)页,302.07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0874847d5f539cac611a2e8c1fc96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3页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和解析(附评分标准)【小题1】C【小题2】D1.本题考查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北京时间13时56分,该地杆影刚好

指向正北方向,即太阳此时位于该地正南方向,所以此时刻为该地地方时正午12点,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56分,可推断该地经度为东经91°,故C正确,ABD错误。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该城市一年中白昼长度最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时是1月初,A错误;三亚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是太阳直射三亚时,B错误;该城市一年中影

子长度最短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南极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宜南极科考,C错误;该城市一年中影子长度最短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京昼长夜短,钓鱼岛日出在6时前,且日出方位是东北方向,D正确。【小题3】C【小题4】B3.本题主要考查乙地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24点,因此乙地位于60°W,在西半球。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太阳高度角比较高,因此太阳直射于北半球,该日乙地昼长为12小时,所以乙地位于赤道,故选C。4.本题主要考查节气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

归运动是解题的关键。由第3题可知该日太阳直射于北半球,且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因此该日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故选B。【小题5】B【小题6】D5.本题考查昼夜长短计算,同时考查学生读图计算能力和知

识迁移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昼夜长短的计算。由图中的角MNP为75°可知,夜弧长度为150°,则昼弧长度为210°,由此计算出昼长为14小时。故B选项正确。6.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读图计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题关键在

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图中弧MTQ为昼弧,N为北极点,地球逆时针旋转,由此判断M点正值日落,Q点正值日出;根据上题可知,N地太阳高度为15°,P点地方时0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正北方向。故D选项正确,ABC错误。【小题7】A【小题8】B7.北京时间是1

20°E的时间,64°W与120°E相差184°,1°差4分钟,即相差12小时16分钟(或者时区差计算),知道东边的时间,向西求时间用减法,得出64°W时间为19:00整。由题中的纬度可知,别德马位于南半球,19:

00日落,说明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8.根据第1题可知,李先生在巴西旅游期间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靠近赤道,全球昼夜长短差距逐渐缩小,因此晨线和经线的夹角缩小,B正确、D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因此太阳高度日变化增大;北极附近极夜范围缩小。【小题9】B【小题10】C9.螺蚌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所以排除A、C、D

,选择B。1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螺蚌生活在河湖中,高山有螺蚌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河湖,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即此处从河湖抬升为陆地。C正确,A、B、D

错误,故选C。【小题11】C.甲处为一断层,不能储油;铁矿矿体属于变质岩,丙处钻井能发现大理石;四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的是丙处;图中断层破坏了铁矿矿体,说明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早。【小题12】C【小题13】B解析:12.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其土壤肥沃

,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13.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小题14】B【小题15】A14.结合图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①表示沉积岩,②表示变质岩,③表示喷出型岩浆岩,④表示侵入型岩浆岩,因此岩石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③和④。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E过程为岩浆喷出地表的冷凝过程,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喷出岩是岩浆流出地表后冷却的,所以岩浆在空气或水中,承受的压力大大减轻,岩浆中的气体就会膨胀,形成的岩石往往密度小而且多气孔,故A正确。常含有化石和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征;片理构造,指岩石中

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性的构造。故B、C、D错误。故选A。16.【答案】(1)昏;(1分)(20°N,45°W)(2分)(2)东北;(1分)7时(1分)第2页,共3页(3)70°N及其以北(

或70°N~90°N)地区(1分)从135°E向西,经0°经线至180°经线(或180°经线向东,经0°经线至135°E)(2分)(4)70°;(1分)自20°N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5)先变大,再变小(2分)17.【

答案】(1)15°E(1分),9时(1分),0(1分)(2)165°W向东至180°(1分);23:24(1分)(3)M地昼短夜长,白昼极短,夜长接近24小时(2分);该日太阳在正南方升出地平线马上又落下(该日太阳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2分)。(4)

期间都是昼长夜短(1分);昼先逐渐变长,夏至之后逐渐变短(1分)。(5)答案如图所示:(3分)(其中晨昏线和阴影2分,120°经线和度数1分)【解析】(1)本题考查经度的判断以及地方时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

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准确把握题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据图分析,N位于30°W和60°E之间,两条经线之间相差90°,故N为15°E,此时N为12时,向西与A所在经线相差45°,则A时间比N晚3小时,故A所在经线为9时,A是所在纬线与晨线的交点

,故其地方时即为日出的地方时。M点的昼长为0小时。(2)本题考查日界线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准确把握日界线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日界线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新的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

线向东至180°经线。N为15°E,N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15°E的对应经线,为165°W。故新一天的范围是165°W向东到180°,北京经度约为116°E,位于新的一天范围内,故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165°W向西至180°(或180°

向西至165°W)。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是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自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23°26'S至90°S。(3)本题考查节气的判读以及地球运动的速度,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和读图

分析能力。准确把握题图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是北半球冬至日。1月初,地球公转到了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故冬至日(12月22日)之后的一周内公转速度不断的变快。(4)本题考查昼夜状况的变化与二十四节气,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

和读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昼夜长短及变化的判读是解题的关键。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渐短夜渐长。从立夏到立秋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动,夏至日过后(6月22日前后)后向南移动。故期间A点都是昼长夜短,昼先逐渐变长,夏至日过后

逐渐变短。(5)答案如图所示:18.答案:(1)A处是向斜(1分),地壳运动使A处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分)(2)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形成断层(2分),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谷地(2分)。(3)当地壳相

对稳定时,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2分),后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形成河流阶地(2分),随着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形成多级河流阶地(2分)。【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地貌以及读图分析能力。(1)据图可知,A地沉积岩层向

下弯曲,因此可判断为向斜,地壳运动使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据图可知,B处沉积岩层发生断裂、位移,可判断为断层部位,断层沿线地壳

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谷地。(3)河流阶地的形成应从河流先沉积,后抬升、侵蚀等角度考虑,还要注意设问中的“多级阶地”。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河流常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后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增强,河漫滩被废弃,形成河流阶地,随着地壳多次

间歇性抬升,从而形成多级河流阶地。第3页,共3页19.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在古平面时期),该地区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3分);地壳持续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或将抬起的基岩侵蚀切割),(

保留了原来的蛇曲形态,)形成嵌入式蛇曲(3分)。(2)位于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土质优良、土层深厚,适宜耕作和建村;沉积形成的土壤,过滤和透水性好,富含矿物质,为居民提供了天然优质地下水;凸岸水流速度慢,河岸不容

易崩塌(不易被侵蚀),居住环境安全,更适合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凸岸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袭。(每答一点得2分,满分4分)(3)河曲弯曲度逐渐加大,河曲颈部越来越窄并最后被冲断形成新河道(河流裁弯取直),原来的河曲被废弃为牛轭湖;(2分)河流继续

下切,新河道进一步加深,牛轭湖成为了悬挂在高处的悬谷(即高位牛轭湖);(2分)历时长久,湖泊干涸,(被开辟为耕地)。(1分)【解析】:(1)由材料分析可知,曲峡最初形成于故平原上的曲流,后来由于地壳持续抬升,水

流流速加快,河流落差增大,河流下切作用增强,同时保留了原来的蛇曲形态,形成嵌入式蛇曲,也称“曲峡”。(2)结合学过的知识,凸岸为河流的沉积岸,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耕作的发展和古村落的建设;由河流沉积而形成的沙质土壤,过滤和透水性好,富含矿物质,可提供了天然优质的地下

水;凸岸水流速度慢,河岸不易被侵蚀,不易受到洪水的侵袭,居住环境安全,更适合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3)结合材料可知,河曲弯曲度逐渐加大,河曲颈部越来越窄,蛇曲裁弯取直后,旧河道形成牛轭湖;河流继续下切,新河道进一步加深,古牛轭湖地势高于河道;历时长久,湖泊干涸,被开辟为连片的耕地。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