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1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48.633 KB
  • 2024-12-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0)页,48.63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b483c367fd4f101d2a50f4f6005d7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时间:40分钟分数:100分一、词语运用(24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①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

路,就是建立_______社会。②人们对所谓的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___,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③竞技体育,_______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

名次进退更为重要。A.法制回应纵然B.法治回应固然公众号高中试卷资料下载C.法治反应固然D.法制反应纵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做好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事业,最怕没耐心、缺耐性,老是想一蹴而就,总是琢磨怎么能立.竿见影...。②“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以来,我国已

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这些城下之盟....让"一带一路"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③在当时的同类型“宣纸”中,“陈清款”以其技艺高超而拔得头魁,其他款“宣纸”只能望其项背....。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

赠毕生积蓄,帮助3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⑤家风是读懂中国文化密码的一本书,良好的家风是无声的教诲,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从来没有情随事迁....的陌生感,始终在人们的精神血脉中绵延流淌

。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的也绝不能尸位素...餐.,各部委要抓落实,应“守土有责”。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4分)【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

谓孜孜不倦....。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乙】“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

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

活的虔诚态度。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孜孜不倦B.不露声色C.或许D.留存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4分)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

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

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

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

_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近在咫尺杞人忧天泾渭分明源源不断B.触手可及空穴来风泾渭分明取之不尽C.近在咫尺空穴来风非此即彼源源不断D.触手可及杞人忧天非此即彼取之不尽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文后问题。(4分)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

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交相辉映喧闹无比络绎不绝原汁原味B.相互映衬热闹非凡连绵不断原汁原味C.相互映

衬喧闹无比连绵不断汁醇味正D.交相辉映热闹非凡络绎不绝汁醇味正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4分)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博物馆已经发生了____①____的变化

。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____②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

《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③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

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__④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

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请写出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答:(1),(2),(3),(4)二、现代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本题共3

小题,8分)材料—:2017年度热词,"怼"(duì)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汇,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

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

、搡、挤兑、冲撞的意思。(摘编自《澎湃新闻》)材料二:“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故而怼,怨也。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ì”的字,应

当为“拌”。“拌”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拌咕""拌操"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三:“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

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词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

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

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

"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网评人“竺子”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哲保身的哲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

显得平庸。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

,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摘编自《

半月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的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擅”的含义和读音。B.《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

的相持和对峙"。C.“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D.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

回生",甚至"一夜而火”。8.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一项是()(4分)A.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起众人怒怼。B.宫斗剧《甄嬛传》中,眉

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居然都十分妥帖。C.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中有“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这样一句歌词,该歌词在传唱时广受赞誉。D.《战狼2》主角吴京说:“可能

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拓展题: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含义。答: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本题共2小题,8分)秋有信处暑以后,天气渐凉。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

,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画。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村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

,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冽……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地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

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地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

勃生气,如虫沥沥。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得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

起来,又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叫,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得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笔风,

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

你深慰良久。《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

昏了。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

五。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重读废名短篇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

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缭绕,令人怦然。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

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散文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平淡的叙述中颇有远村孤烟的含蓄淡静之致。B.文中作者对秋天的所见、所听、所读做了诗意的叙写,语言清新,情趣盎然。C.文中"但堪比

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D.这篇散文是在说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点,其实也是在诉说一种人生况味。10.结合文本,说明文中加点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4分)答:_三、背诵默写(60分)11.背诵

默写(60分,每空3分)(1)《论语侍坐》中,孔子用神态表示对子路暗示性批评的句子是“___,___”。(2)《论语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

说“____,_____”可以看出。(3)《登岳阳楼》领联“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4)《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___。(5)《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6)《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

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7)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两句收束全文,主客在完成一番对答后,彼此都忘掉得失、超然物外,内心很畅快,因而在舟中睡得很香甜。(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

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9)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完日出后,又回视日观峰以西群峰的句子是:或得日或否,__。(10)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

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成了这几句∶“,”。附加题:我们一直都在积累词语,但未必有方法上的自觉。请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从前是怎样积累词语的,现在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不少于100字)

(此题在卷子上作答,不需拍照上传)答∶____参考答案1.B【解析】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回应:回答,答应。反应:受到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纵然:即使,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C【解析】①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此处使用正确

。②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签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该句中签署的协议是积极平等的合作协议,故“城下之盟”使用错误。③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式)。此处使用错误。④山高水长:像山那么高,像水那样长。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影响深远。此处使用正确。⑤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此处不合语境。⑥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此处使用正确。3.B【解析】A.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

奋不知疲倦。本处指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不知疲倦,所以运用正确。B.不露声色:即“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这里的陈述对象是器物,是说器物的拙朴,而不是指人,所以不露声色运用错误。C.或许:也许,不一定的意思。这里是

指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也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所以运用正确。D.留存:(1)保持、存放。(2)事物持续存在,没有消失。本处指那些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保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所以运用正确。故

选B。4.A【解析】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语境是形容距离极近,但并非实指。再根据语境中的“远在天涯”可推知,应选“近在咫尺”;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

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语境说的是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应选“杞人忧天”;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非此即彼:意思是不

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语境是说现在线上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再联系后文“‘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应选“泾渭分明”;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取之不尽

:形容很丰富。语境中有“提供养料”,应选“源源不断”。故选A。5.D【解析】交相辉映: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根据语境“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可知两者是不分主次的,所以“传统和现代”也

是不分主次,故选“交相辉映”。喧闹无比:是指声音特别嘈杂,周围环境不安静,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的心里很烦闷,含贬义。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语境是指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的圈粉无数的火爆场面,故选“

热闹非凡”。络绎不绝: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语境是指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不断地进入直播间,故选“络绎不绝”。原汁原味:食物原有的汤汁和味道,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特性等。汁醇味正:形容菜肴美味。根据后文

形容的是“文明盛宴”(使用了比喻),照应喻体,故选“汁醇味正”。6.(1)天翻地覆(2)遥不可及(3)身临其境(4)尽收眼底【解析】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

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天翻地覆”“翻天覆地”“地覆天翻”之类的成语。第二处,结合“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

此可以想到“遥不可及”。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

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以想到“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之类的成语。7.B【解析】B项,“可以看出该字具有

形声字的特点”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心’部,从‘对’声”。8.C【解析】C项,“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中有‘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中的“

怼”和“怨”的意思一样,是“怨恨”之意。拓展题:①“怼”是一种情感的碰撞,表达直接,情绪饱满。②双方立场敌对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具有非理性特点。③当双方不敌对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是轻松、友爱的互动。④作为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时,不失

为一种个性的张扬。9.C【解析】C项,“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说法错误,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并没有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批判色彩。10.①第一个“疲倦”是指没有生气,没有精神。②第二个“疲倦”是

指果实累累,压迫树枝,使树枝呈现出承受不住的样子。11.(1)夫子哂之(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5)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6)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7)相与枕

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8)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9)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