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DOC
  • 阅读 1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870.000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1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共(26)页,87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8b61c70d8011bd027d6ec8ad7c000e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病毒”为情境,考查了几种常见的DNA病毒和RNA病毒及其宿主等相关内容,选项命题角度新颖,试题较易。【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

以提取到RNA,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可见,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错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阻断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

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点睛】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如T2噬菌体)和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HIV等)。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导致人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均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均进行无氧呼吸B.真细胞均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均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

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细胞含有具膜细胞器,原核细胞不含有具膜细胞器【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详解】A、有些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的细胞,有些原核细胞也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细菌,A错误;B、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原核细胞不进行无丝分裂,原核细胞以二分裂等方

式进行分裂,B错误;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真核细胞含有具膜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液泡,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为核糖体

,不具有膜结构,D正确。故选D。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以下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的内容包括: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新细胞可

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C.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魏尔肖指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至今仍未被推翻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推动以及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支持【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

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总结出“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故A正确;B.细胞学说揭

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而不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故B错误;C.魏尔肖指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至今仍未被否定,故C正确;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参与、推动,也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支持,故D正确。故选B。4.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左上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D.当图④中“?”处视野内可看到16

个细胞,且视野明显变暗【答案】B【解析】【分析】图①为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换上后,视野变暗、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变少。图②为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首先要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然后调到视野的中央再换上高倍镜。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发现细胞质

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针。物体的面积的放大的倍数=长度的放大倍数×宽度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详解】A、若图①表示制作装片,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即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应减少,A错误;B、若图②

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象,则要找到c分生区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上移动,B正确;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D、显微镜放大100倍,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显微镜放

大400倍后,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面积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6倍,看到的细胞的数目是原来的1/16,即4个,视野明显变暗,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等相关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

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需要平常多积累。5.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详解】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

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

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6.下

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详解】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和R

NA两种核酸,A正确;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但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仍消耗能量,B错误;DNA通常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通常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同一条核苷酸链中的相邻核苷酸分子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C正确;DNA的解旋过程

发生在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转录过程需要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即在RNA聚合酶的催化DNA双链解开,转录完成后双链恢复,D正确。故选B。【点睛】学生要掌握细胞中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和RNA在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7.在“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髙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

和呈红色的RNA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原理是:①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②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详

解】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A错误;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B错误;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对核酸的破坏,C正确;用髙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

胞质,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8.下列

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变性蛋白质或多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

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

氨基酸数一链状肽链数。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3.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解】A、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8个,A正确;B、蛋白质是由1条或1条以上多肽链构成

的,B错误;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C错误;D、变性蛋白质中的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合成和相关计算,明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

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量减少了3582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NH

2【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有两条肽链,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199个肽键,A错误;B、确定R上会有1个氨基,故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1个氨基,B错误;C、合成该蛋白质时分子量减少了199×18=3582,C正确;D、该蛋白质中至少

含有2个—NH2,位于肽链的某一端,D错误。故选C。10.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为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C.若③

为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则③一定是DNAD.若④为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糖原【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化合物②的组成元素为C

、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最可能是核酸及其组成单位核苷酸;化合物④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详解】A、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可能是蛋白质,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A正确;B、②

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或糖原或淀粉,B错误;C、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可能是核酸,若③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是DNA,C正确;D、若④为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

④是糖原,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根据图中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其可能名称;识记细胞中几种主要化合物的功能,能结合题

图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1.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种

子中的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据图示可知,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详解】种子晒干过程丢失的是自由水,细胞仍有活性,而烘干过程失去的是结合水,因此①能萌发,②不能萌发,A错误;③为种子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④为自由水

,⑤为结合水,前者在细胞中以游离形式存在,后者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二者在细胞中的含量也不同,C正确;种子中除糖类外还有其他有机物,因此产生的CO2中的C也可能来自其他有机物,D错误。【点睛】本题比较简单,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关知识,解答时考生只需识记

相关水的功能即可。12.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

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植物根吸收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查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形式以及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详解】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

接吸收利用,A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

,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点睛】解答该题要识记物质运输方式的种类以及实例,明确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从而准确判断B选项的原理。13.关于哺乳动物体内

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脂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P,如磷脂。脂质包括脂

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还与人体内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有关。【详解】A、性激素属于固醇,因此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性激素,A正确;B、糖原的组成元素只有C

、H、O,脂质中的脂肪也只有C、H、O,B错误;C、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C正确;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故选B。14.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B.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

消化【答案】C【解析】【分析】1、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患急性肠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故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3、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详解】A、胆

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偏高时就会导致血黏度增加使血流速度变慢,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脑血栓、冠心病、脑中风等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A错误;B、

米饭、慢头当中所含成分主要是淀粉,水解后会变为葡萄糖,所以糖尿病病人不能随意食用,B错误;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消化液,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输入葡萄糖盐

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C正确;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链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容易消化,D错误。故选C。15.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时,下列有关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载玻片上滴红细胞稀释液→b.

盖上盖玻片→c.观察→d.滴蒸馏水→e.观察.A.a步骤:红细胞要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稀释液B.c步骤:观察到的是红细胞正常的形态C.该实验不够科学,因为缺乏对照D.d步骤:一侧滴蒸馏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答案】C【解析】【分析】1

、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详解】A、

红细胞需要使用0.9%生理盐水稀释,A正确;B、使用0.9%生理盐水稀释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正常的形态,B正确;C、实验过程中生理盐水和清水状态下的细胞可以形成对照,C错误;D、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细胞浸润在清水中,D正确。故选C。16.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

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

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

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17.下图表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核能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B.细

胞核能通过控制代谢控制生物的性状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与细胞质没有关系D.细胞核在该实验中表现出全能性特点【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细胞核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遗传,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遗传,A项错误;B

、该实验表明伞藻的伞帽形状由细胞核控制,因此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状,B项正确;C、细胞核的重要作用的发挥与细胞质有关,C项错误;D、细胞核的全能性是细胞核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项错误。

故选B【点睛】18.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细胞自身结构B.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心体C.内质网合成的细胞分泌物都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的形态【答案】D【解析】【分析】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内质网: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

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4.核糖体: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详解】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分解自己机体的

衰老细胞,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活动,A错误;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有关,B错误;内质网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其中核糖体附着的为粗面内质网,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加工后需要经高尔基体再加工才能运输到膜外,而光面内质网分泌物质不需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C错误;充盈的液泡可以使

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的形态,D正确。故选D。19.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成成分的更新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磷脂分子密切相关D.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生物膜目前较为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即双层磷脂分子为基本骨架,蛋白质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中,糖被在细胞膜最外侧

,有细胞识别作用,细胞内生物膜如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无糖被,A错。B、溶酶体和高尔基体都有生物膜,其主要成分和结构相似,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C、蛋白质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关,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C错。D、水解酶

为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进入溶酶体,D错。故选B【点睛】2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答案】C【解析】【详解】A

、活细胞内细胞质是流动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内,所以叶绿体不是固定不动的,A错误;B、叶绿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受光的影响,是不均匀的,B错误;CD、黑藻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色素,所以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C正确,D错误。故选C。21.

下列关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目的是对线粒体进行染色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在高

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有2层膜【答案】D【解析】【分析】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详解】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

准确性,A正确;B、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因此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B正确;C、健那绿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正常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正确;D、线粒体的两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在

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错误。故选D。22.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蒸馏水处理,可观察到细胞吸水涨破B.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线粒体C.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绿色

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弄清相关实验的知识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要分布在细胞质。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详解】由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吸收不会涨破,A错误;健那绿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红色的细胞质,C正确;经苏丹Ⅲ染色

,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脂肪,D错误。23.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

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

、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C、线粒体是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可以合成ATP,高尔基体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和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错

误;D、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即三种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D。24.将a、b、c三组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一段

时间后其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细胞内液的渗透压,a组的比b组的高B.浸泡过程中a组细胞失水量小于c组细胞失水量C.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其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D.上述实验中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而消耗

ATP的数量比较:c>b>a【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红细胞浸入a溶液中保持正常形态,说明a溶液浓度等于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红细胞浸入b溶液中吸水膨胀,说明b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红细胞浸入c溶液中失水皱缩,说明c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因此,a、b、c溶液浓度大小:b<a

<c。根据分析可知,图中所示a组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b溶液浓度<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c溶液浓度,故浸泡过程a组细胞失水量小于c组细胞失水量,B正确;若向a组烧杯加入少量葡萄糖,则

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高,细胞可能发生先失水,而后由于葡萄糖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C正确;上述实验中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是由于水分子的运输,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分子,D错误。25.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

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自由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甲物

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答案】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详解】A、由于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A

正确;B、由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只能说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但不能确定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的大小关系,B错误;C、由于能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

,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C正确;D、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

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已存在对照,不需要增设一组对照组B.在该实验中,

操作步骤为:制片、低倍镜观察、滴加蔗糖、高倍镜观察C.用黑藻叶做该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材料的不同位置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并不完全一致【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二次与第一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

,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即该实验已存在对照,不需要增设一组对照组,A正确;在该实验中,操作步骤为:制片、低倍镜观察、滴加蔗糖、低倍镜观察、滴加清水、低倍镜观察,B错误;用黑藻叶做该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使其细胞质呈现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

材料的不同位置的细胞,因细胞液的浓度存在差异,所以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并不完全一致,D正确。【点睛】理解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①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②当细胞液

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7.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MgSO4必须溶

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功能和运输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详解】A、Mg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A错误;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

才能被根吸收,B正确;C、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C正确;D、降低温度会影响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则对Mg2+的吸收也会造成影响,D正确。故选A。【点睛】关键要明确植物吸收离子是主动运输的方式以及无机盐的功能。28.下列

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分解硅尘的酶B.脲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中的各种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酶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详解】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不含有分解硅尘的酶,导致硅肺的形成,A正确;B、脲

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B正确;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错误;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

化学本质及特性以及作用机理,掌握溶菌酶杀菌的机理,识记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9.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

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C【解析】【分析】1、盐析: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2、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保存酶需要低温条件。【详解】A、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

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B、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C、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

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故选C。【点睛】30.下列有关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会下降B.ATP中的“A”在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C.细胞中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D.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答案】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ATP,考查对ATP结构、来源、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可在理解ATP分子结构的前提下分析其转化途径和特点。【详解】在寒冷的环境中,在激素调节的作用下,人体有机物氧化分解速度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不会

下降,A项错误;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而成的腺苷,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是腺嘌呤,二者不同,B项错误;细胞中ATP合成途径可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的能量可转化为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项正确

;每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D项错误。【点睛】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叶绿体产生ATP: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线粒体产生ATP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二、填空题31.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别

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分析:(1)Ⅰ、Ⅱ、Ⅲ、Ⅳ代表的细胞类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________,它们

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填“相同”“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3)图Ⅰ为_______(填“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属于细胞的________(填“显微”或“亚显微”)结构图。(4)Ⅴ生物营________________生活

,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动物细胞(2).高等植物细胞(3).低等植物细胞(4).蓝藻(5).核糖体(6).Ⅱ、Ⅲ、Ⅳ(7).不完全相同(8).电子(9).亚显微(10).寄生(1

1).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解析】【分析】Ⅰ细胞不含细胞壁,但含有①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Ⅱ细胞含有细胞壁和⑥叶绿体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Ⅲ含有中心体、叶绿体和细胞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Ⅳ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的

一部分,属于原核生物;Ⅴ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详解】(1)由分析可知,Ⅰ、Ⅱ、Ⅲ、Ⅳ代表的细胞类型依次为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蓝藻,Ⅰ、Ⅱ、Ⅲ细胞均属于真核细胞,Ⅳ属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同具有

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Ⅱ、Ⅲ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Ⅳ虽然没有叶绿体,但细胞质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Ⅱ、Ⅲ、Ⅳ,它们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完全相同。(3)中心体、核糖体等细胞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结构为显微结构,电子显

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为亚显微结构,因此图Ⅰ为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4)Ⅴ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不能独立生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点睛】答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判断细

胞种类。32.下图所示为细胞的某些化合物及其化学组成,甲、乙、丙、丁、戊、已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

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_______________。(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脱氧核苷酸(2).脱氧核酸、胸腺嘧啶(3).碱基对的排列顺序(4).基因的表达(

5).逆转录(6).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功能(7).ADP和磷酸(8).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甲和丙组成染色体,乙和丙组

成核糖体,因此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1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2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3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4是大分子丁的单体,组成元素是C、H、O,因此4是葡萄糖。(1)由试题分析可知,1是脱氧核苷酸,2是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

相比,1特有的物质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碱基。(2)甲为DNA,其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NA通过R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基因表达。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3)乙是RNA,功能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具有

催化功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功能。(4)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为ATP,A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同时释放其中的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植物体合成ATP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合成ATP的过程只有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点睛】本题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依托进行考查,分析此类问题要以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突破口,同时还要明确DNA、RNA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此类题还要明确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明确染色体等结构的元素组成,形成

清晰的知识网络,并尽可能联系相关的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3.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1)图1为动物细胞___________(填“显微”或“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分别表

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列举了图1和图2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或特点,对应有误的是___________。A.结构①:磷脂、蛋白质、糖类

B.结构⑤: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C.结构a:核糖核酸、蛋白质D.结构c:双层膜结构(3)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是由图2所示过程形成的有___________(多选)。A.抗体B.唾液淀

粉酶C.呼吸氧化酶D.胰岛素(5)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亚显微(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3).(4).D(5).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6).ABD(7).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解

析】【分析】分析图1: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线粒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中心体;结构⑤为染色质;结构⑥为高尔基体;结构⑦为核膜;结构⑧为内质网。分析图2:图2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其中物质X为氨基酸,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详解】(1)图1细胞中核糖体

、中心体、高尔基体等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图1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物质X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2)A、结构①为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

质,此外还还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B、结构⑤为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B正确;C、结构a为核糖体,其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C正确;D、结构c为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D错误。故选D。(3)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4)图2是分泌蛋白合成

与分泌的过程。在供选的5种物质中,抗体、唾液淀粉酶和胰岛素都属于分泌蛋白;呼吸氧化酶属于胞内蛋白;神经递质不是分泌蛋白。故选ABD。(5)研究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

,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4.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

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_(细胞结构)。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ATP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在细胞间隙中的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

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答案】(1).A—P~P~P(2).线粒体(3).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4).腺苷(5).典型神经递质【解析】【分析】考查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也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详解】(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迅速相互

转化而形成.(2)ATP脱去1个磷酸基团为AD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AMP,AMP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如果磷酸基团完全脱落,剩下的则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3)实验思路是设法把ATP与典型神经递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其作用,即: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

,所以典型神经递质是实验的无关量。【点睛】(3)当两个量都与一个结果有关时,要研究是哪一个量的作用,实验的思路是:把两个量分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每一因素的作用。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