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1.496 M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3)页,1.49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76755b4d0bf93ef7ac3139a5b68e2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共60分)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

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开普勒—90星系A.类似于太

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表层温度高B.昼夜温差大C.大气厚度薄D.星球密度小【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本题以NASA公布的最新

太空发现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说明在银河系内,又以某一颗恒星为中心组成的恒星系,类似于太阳系。所以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从材料看,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具有固态的岩

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所以选A。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3.“超级地球”应属于()。A

.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适中的自转周期5.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

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3.C4.A5.A【解析】【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相关知

识。由材料可知,这三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AB选项错误;“超级地球”距离地球仅22光年,没有超出银河系,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超级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

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超级地球”的大气层。“超级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必须的大气,A选项正确。故选A。【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液态水存在的条件。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

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①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不符合题意;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绕,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③不符合题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

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④正确。故选A。【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

不干扰。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生命存在条件题目的分析思路此类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迁移,参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进行分析,以降低难度、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如下:在德国和

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

为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D.纬度较低,晴天多8.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B.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C.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D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9.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有①大气的运动②产生极光现象③火山的爆发④煤、石油的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6.C7.D8.C9.B【解析】【6题详解】根据所学可

知,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资源便是地质时期

储存的太阳能,故①、③正确。磁暴是由于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而形成的,故②错误。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故④错误。故选C。【7题详解】上海纬度比德国和日本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晴天相对

较多;德国全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均匀,阴雨日多;日本虽为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阴雨日多,故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

国和日本,是因为纬度偏低,晴天多,D正确。上海位于三角洲平原,地势低,A错。河湖纵横大气中水汽多,太阳辐射应该小。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面植被较多,B、C错。选D。【8题详解】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是人口密集,经济

发达,能源消耗大,能源供应紧张,C对。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分散,A错。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不太阳能屋顶计划的直接原因,B错。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D错。故选C。【9题详解】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

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太阳活动产生极光现象,火山的爆发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的原因,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B。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掀起一场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风暴。转瞬间,人们手机信号消

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11.该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还有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B.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C.我

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12.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B.2022—2023年C.2006—2007年D.2087—2088年

【答案】10.B11.D12.A【解析】【10题详解】该现象导致人们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属于太阳活动中耀斑爆发。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色球层,B对。光球层活动主要是黑子,对气候有影响,A错;日冕层活动是太阳风,导致两极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错;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外部,D错。故本题选择B。【11题详解】该太阳活动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还有磁暴现象,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对。磁暴与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无关,A错。地震现象和地球的地质运动有关,和太

阳活动发生无关,B错;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低,上空没有极光现象,C错。故本题选择D。【12题详解】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00~200

1年,A对。B、C、D错。故本题选择A。2019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A.16:04B.16:20C.16:36D.16:5214.此时,已进入20

19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A.近1/3B.近1/2C.近2/3D.近3/4【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解】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7:40时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即北京(116°E)的日出时间

是7:24;由昼长=24-2×日出时间,可算出北京的昼长为9小时12分;日落时间=昼长+日出时间=9:12+7:40=16:52。故选D【14题详解】新的一天是由0时所在经线开始的,向东到180°经线结束;地方时0时出现在5°E,全球进入新一天的范围小于1/2,但接近1/2。故选B15.下

列地点在开阔平地有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则两楼距离最小的地点是A.110°E,40°NB.110°W,50°NC.90°E,60°ND.90°E,30°N【答案】D

【解析】太阳高度越大,楼影越短,则楼间距越小,而总体上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D项的纬度最低,太阳高度最大,故D项正确。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

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17.图中的X处即为A.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交界B.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C.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答案】16.B17.C【解析】【分

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学生要能够通过地震波判断出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16题详解】从图上来看,①不仅仅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大约是17千米,不可能达到3000千米,所以A错误;在①处地震波的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加快,B对;甲波由①处进入②速度是急剧下降,C错误;地幔是从地壳

到深度2900千米的地方,从图上来看乙波可以通过地幔,故选B。【17题详解】莫霍面大致是从地面往下33千米的厚度,而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下2900千米左右,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

km之间,所以X处为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交界,故选C。【点睛】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约在地下17Km深处,地幔与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约在地下2900Km深处

。其中,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18.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A.太平洋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详解】陆地地

壳厚度大于海洋地壳;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四地中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最大。选D正确。19.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地壳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到100km深时,温度便

接近于地幔开始熔融的固相线温度,这时岩石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这里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分布在上地幔的上部,C对,ABD不对。故选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者之间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0.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21.关于地球外

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B.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C.岩石圈包括软流层及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答案】20.D21.B【

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20题详解】图中A位于大气层,表示大气圈;B表示水圈、C表岩石圈,D正确。【21题详解】地球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大气圈的大气密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位于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

,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23.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22.B23.C【解析】该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22题详解】读图可知,②处位于河流的凸岸,根据河流在凸岸堆积

,在凹岸侵蚀的原理,所以在上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所以选B。【23题详解】码头选址要求水深,因布局在流水侵蚀为主的河流凹岸,图中①④为凹岸,②③为凸岸,所以C正确。下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运动示意图”。据图回

答下列各题。2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B.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字母M附近C.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地带D.M

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会形成山脉、岛弧、海沟25.观察图中所示的板块边界类型,判断下列哪个岛屿也位于这种边界类型的板块交界处A.太平洋西侧的日本本州岛B.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台湾岛C.北大西洋中的冰岛D.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答案】24.A25.C【解析】【分析】本

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学生要熟悉六大板块,掌握板块的边界特点和地理位置。【24题详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A正确;M位于阿拉伯半岛,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不在阿拉伯半岛,它们位于印度半岛以北,B错误;东

非大裂谷主要位于非洲板块内部,C错误;M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主要是红海和亚丁湾,没有形成大的山脉、岛弧、海沟,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从图中看两个板块相背运动,属于生长边界。太平洋西侧的日本本州岛和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台湾岛是板块相对运动的消

亡边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属于生长边界,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位于板块内部。选择C。【点睛】本题要记住板块的分布,熟悉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读岩石圈物质

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6.图中与石油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B.②③C.⑩⑧D.⑦⑥27.下列能反映出露于云贵高原上大理岩的形成过程是A.②④B.③⑤C.⑦⑤D.③⑥⑩⑧【答案】26.A27.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

循环,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26题详解】图中①为搬运作用、②为固积成岩作用、③⑦⑨为变质作用、④⑤⑧为内力作用抬升,⑥为重熔再生、⑩为冷却凝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

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图中与石油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外力作用,符合的是①②。故选A。【27题详解】云贵高原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首先是海水沉积,形成沉积岩,形成的沉积岩向地下深处运动,遇到高温高压的岩浆,使得岩石的性

质发生改变,形成大理岩,据图可知大理岩的形成过程是③⑤,故本题选B。【点睛】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

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间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沉

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9.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则可能是A.沉积岩1B.沉积岩2C.火成岩1D.火成岩2【答案】28.D29.C【解析】【28题详解】在层状岩

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由此判断,图中沉积岩之间的关系是:沉积岩1最新,沉积岩3最老,沉积岩2居中;图中显示,火成岩1侵入至沉积岩2岩层内,说明,火成岩1比沉积岩2新,火成岩2穿过火成岩1,说明火成岩

2比火成岩1新,沉积岩1沉积在火成岩2形成的火山锥两侧,说明沉积岩1比火成岩2新。由此判断,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间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29

题详解】火成岩就是岩浆岩,如果图中有花岗岩存在,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属于沉积岩,排除A、B。花岗岩属于侵入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图中火成岩1岩浆没有喷出地表,属于侵入岩浆,火成岩1可能是花岗岩,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火成岩2在沉积岩2之上形成明显的火山

锥,因此属于喷出岩浆岩,不可能是花岗岩,排除D。【点睛】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当地层因为构造运动发生倾斜但未倒转时,地层层序律仍然适用,这时倾斜面以上的地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地层老。地层三定律:一是叠

层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上新下老;二是原始连续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横向连续延伸并逐渐尖灭;三是原始水平律,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水平状。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面小题。30.该

版面的景观是A.黄土高原B.桂林山水C.洞庭湖畔D.长白山天池31.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32.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A.石灰岩B.花岗岩C.变质岩D.岩浆岩【答案】30.B

31.B32.A【解析】试题分析:【30题详解】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为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漓江水清澈秀丽,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四绝”。其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故选B。【3

1题详解】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故选B。【32题详解】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对应的岩石多为沉积岩,特别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桂林山水的地貌形态与喀斯特地貌的

成因。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此题需明确喀斯特地貌是在一定的大气、气候和生物条件下,水对岩石的溶蚀、侵蚀及淀积沉淀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气、生物、岩石的相互作用。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小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

件:1.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并且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地形条件:东面、北面和西面都是山地,中间地势低平。2.气候条件:位于我国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沛。生物条件:本地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

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质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3.水文条件:气候上该地降水丰富,地形上三面环山,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比较丰富。4.水对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所以我国南方尤其是亚热带地区的溶蚀速度比北方快;再加上南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物

化学作用较强,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温带要高几倍,经土壤进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就多。所以喀斯特地貌典型。某学生2017年暑假去西藏旅游,发现许多有趣的、能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西藏的天空特别蓝,除空气洁净外,与其产生关系

最密切的是A.①B.②C.③D.⑤34.门窗紧闭的小汽车停在高原太阳下,过一会儿就会明显感到车内气温比车外高不少。与之相关的图中数码组合是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答案】33.D34.D【解析】【33题详解】西藏的天空特别蓝,除空气洁净外,与其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⑤,大

气的散射作用,散射主要是蓝紫光,D对。①是云层的反射作用,与天空蓝色无关,A错。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③是大气逆辐射,C错。【34题详解】门窗紧闭的小汽车停媳在高原太阳下,过一会儿就会明显感到车内气温比车外高不少。主要

原因是太阳辐射照射进车内,形成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较强。车内的物品的辐射相当于地面辐射,散失少。与之相关的图中数码组合是②③⑥,D对。与①云层反射、④地面反射、⑤散射不相关,A、B、C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岸附近风向发生日变化。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

下让头发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左图示意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热力环流状况,右图示意该地某日气温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5.结合左图,此时,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白天,海洋气压低于陆地,吹陆风B

.夜间,海洋气压高于陆地,吹海风C.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吹海风D.夜间,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吹陆风36.据图判断,为了拍摄女主角头发后飘的场景,选择正确的时段是()A.8时至15时B.6时至次日8时C.15时至次日7时D

.6时至18时【答案】35.C36.A【解析】【35题详解】白天,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压高于陆地,吹海风,故C正确,A错误;夜晚,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压低于陆地,吹陆风,故B、D错误。【36题详解】根据材料“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飘逸”分析,拍摄该场景时应吹

海风,海洋温度应低于陆地温度,结合右图分析,应选择8时至15时之间拍摄。故选A。37.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B.与风向平行C.始终从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等压线D.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垂直【答案】C【解析】【

详解】等压线越密集,表示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越大,即气压梯度越大,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也越大,A错误。空气水平运动(即风)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外,还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不会与风向平行,B错误。水平气压梯

度力始终从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等压线,C正确。只有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才有可能垂直,D错误。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8.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A.甲B.乙C.丙D.丁39.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A.西北、东北、东南

、西北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答案】38.A39.A【解析】【38题详解】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主要是等压线疏密。图中显示,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处等压线最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甲处风速

最大,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39题详解】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判断一个地区的风向应先判断当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即可得到当地风向。甲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因在北半球,右偏形成西北风,排除B、D

。乙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因在北半球,右偏形成东北风;丙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南指向北,因在南半球,左偏形成东南风,排除C。丁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因在南半球,左偏形成西北风,选项A符合题意。下图中曲线

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0.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下凹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A.午后2时左右B.午夜前后C.日出前后D.正午前后41.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C

.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D.水库盛行上升气流【答案】40.A41.A【解析】【40题详解】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下凹弯曲幅度最大时,气压最低,则说明是气温最高时,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故选A。【41题详解】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故水库为高

压,裸地和林地为低压,在同一水平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故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A对,B错;裸地相对于水体,比热容较小,温差较大,故C错。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水库处气压较高,故垂直方向上

气流下沉,故D错。故选A。二.综合题(共3道大题,共40分)42.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图中共有____条断层,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是____。(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3)

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处。(填字母)(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处,因为____。【答案】(1).B(2).2(3).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地。(4).消亡(5).海沟(6).D(7).亚欧(8).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9).甲(10).甲处岩层向上拱起,起天然支撑作用;甲处不易积水。【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甲为背斜,乙为向斜。图中的有两处断裂面,且两边岩层有错位移动,因此都为断层。B处地形

是山地,但地质构造是向斜,形成原因是向斜因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受侵蚀,反而形成山岭。(2)图中的虚线全F属于板块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海沟,板块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3)背斜是良好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存结构。因此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D

处。(4)台湾岛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5)背斜地质结构因岩层呈拱形,岩层为自然拱形,起到天然的支撑作用,结构稳定,利于排水,隧道内不易积水。43.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

(2)在1000—3000米等高面上A地气压差________(小于或大于)B地,近地面A、B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_。(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

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其为________而立(迎风或者背风)。(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5)在图示环流状况下,A、B两地日温差更大的是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答案】(1).④(2).大

于(3).A→B(4).B地(5).迎风(6).增强(7).A地(8).A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好,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知识点。【详解】(1)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某

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得知,④位于等压面以下,气压最高。(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根据高空等压面图,A地上空3000M的位置气压比B地上空3000M的位置气压低;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所以A地上空1000M的位置气压比B地上空1000M的位置气压高,所以气压差上,A

地气压大于B地的气压差;近地面A是高压、B是低压,高压流向低压,AB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到B。(3)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B为陆地,A为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面朝大海,则其为迎风而立。(4)AB两地之间的温差越大,气压差越

大,热力环流势力越大。(5)图示地区,A地盛行下沉气流,是高压,天气晴好,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而B地上升气流,阴雨天气,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故日较差大的是A地。【点睛】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

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4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

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

文昌(东临南海)建设完成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1)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2)分析在文昌建立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答案】(1)3600小时<甲<3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400小时<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2)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

大型火箭;四面环海,飞行更安全。【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等值线判读、不同区域年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卫星发射基地的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根据甲、乙所处的等日照时数线数值及其变化判断,相邻两等日照时数线差值为200,3600小时<甲<3800小时,2400小时<乙<2600小时;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海拔、天气、昼长时间等。根据经纬度分析,甲位于柴达木盆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深居内

陆,周围山地环绕,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为祁连山南段,为夏季风迎风坡,阴雨天多,日照时间较短。(2)海南文昌位于低纬度,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航天获得的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文昌临海,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飞行、发射更安全。【点

睛】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一、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有利于跟踪。2.纬度:决定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的大小,惯性离心力大小,是否节省燃料。3.地势:平坦开阔。二、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

,地广人稀,安全性高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